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23|回复: 2

这文章对板块的反驳应该是有效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6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震因似雷因新论(压缩版)      宋松
          (山东省平原县职业中专
253100)

概要:作者在近30年的探索、研究、不断的总结淘汰和积累中,在利用原始自主创新的“七式、六形还原测震法”预测地震的实践中,由地震迁移和震中外围组形的“七式、六形的基本特征”联想到天雷的八个方面的外表特征,又由天雷的八个方面的外表特征联想到,地震的外表活动特征也有与天雷相似的八个方面,由地震与天雷有八个方面的酷似又推断到地震与天雷的成因也应相似。后经多年对有关知识的学习、钻研、逐步积累便写成这篇论文。
尽管地震的成因有内因,有外因,有近因,有远因,但内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所以他在此只论证了内因。地震的主要内因是由于地核岩浆异常运动所引发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所产生的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其向低位处传导的过程中,在地质薄弱处由于相向的两股高温气的超压动能相遇相击时或遇到了地质岩层中已经孕育饱和了的应力势能与它相激时而爆发了地震。若不是两派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传导中直接相向相遇相击而成震的话,就是由地核岩浆高潮活动(对流或涡流)的两派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物、化变化中所产生的两派电磁能或核能相遇相击而形成的地震。因为“七式、六形”的基本特征与“地震外表的基本特征” 相似,“地震外表的基本特征”又与“天雷的外表特征”相似;所以“震因似雷因新论”就成了他“七式、六形还原测震法”的理论基础了。
关键词岩浆的物理、化学变化;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地震外表特征;天雷的外表特征;“七式、六形”的基本特征
1、从“七式、六形”和震、雷的外表特征相似所联想到的推论
地震外表活动的“七式、六形”基本特征。(略)
地震的外表活动在一定的时空内,地震的迁移路线和震中之间外围的组成形状以及地震活跃区的迁移路线和震区外围的组成的形状,为什么会出现“七式、六形”基本特征呢?是什么内在力源制约着它出现这种现象呢?为什么地震时的地光、地声、地震波、地震时的能量在瞬间能成倍的聚增,较大地震能造成惨重的自然灾害呢?地震时的地下岩层处和地表上的断裂处都会呈现曲线的破裂形状呢?地震到了高潮期时,是小一个大一个,近一个远一个,左一个右一个的震呢?还有的在某一震中附近能继续震好几个的等等的若干现象与打雷时的雷光、雷声、雷振波、云间尖端放电相击的能量瞬间能成倍的聚增呢?有的霹雳还能造成自然灾害,被雷电所击之物也呈曲线劈裂形状呢?打雷打到高潮时,也会是小一个大一个,近一个远一个,左一个右一个的打呢?还有的是连续打几个的等等若干现象为什么会这么相似呢?地震时和打雷时的外表特征是如此的相似,那么它们的成因是否也会相似呢?如果它们的成因没有相似之处,二者外表的特征就不会如此有这八个方面的相似之处了。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多做些假说性的探讨吧!地震成因的板块冲撞挤压学说也好,地质构造陷落、断裂、错动等等的学说也好,都不能完美的解释地震的若干现象,用这传统的理论假说,全球的地震学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地震学家预测实践了近百年历史了,不仅没有使地震预测过了关,反而他们的现实结论是:当前人类认识地球的科技条件还不具备,所以“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因为历来都是根据传统的理论文献及现代化的理论科技与多种地震表象的整合推论出来的,当人类对探索地球内部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完全过关
时,谁也没有亲眼看到过或用透视机透视到过地球内部的真实变化情况,我们也只能用以上假说的同样方法改换些思路来做些更新的探索。当前我们只能先从错综复杂的地震外表特征
1

上,利用已知的地质、地震知识去分析推断地震内在的成因了。其实当初,人类对雷和雨的成因也是这样探索的。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才获得了真正的破解。所以我们坚信,随着人类对钻探和透视地球密奥科技的不断发展,地震的成因谜团,终会迎刃而解的。因此我在1985年就曾这样预言过:待到人类发明创造了分点布局的结合着钻探技术能监视诊断地球内部地震的类似X光透视机或B超机之日,而且是将世界多震国家联合起来有了分工合作之日,就是人类攻下地震难关之时。光是靠钻探科技的发展还不足,还必须将透视机和钻探科技的发展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因为这样全球多震国家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监视监测网络,才能够追踪监视到地核岩浆物、化变化时高温气的超压动能的各种地质的物理、化学动态的异常变化,特别是电磁能和核能的异常变化,当然地震也就在其中了。
试想,,如果象传统理论所说的,是因为蠕动的板块冲撞了相邻不蠕动的板块而形成了地震的话,它总会是沿着相碰撞的一边先后发生大小多少不同的地震的,起码是相碰撞的一边比不碰撞的一边发震的数量要多的多,但地震的实际状况却不是这样子的,而多是沿着某一个或某几个板块或块体的边沿附近,东西南北中的曲折跳跃往返发震的。安传统的理论解释这种现象就是:若是板块东边有震就说明板块向东碰撞,若是板块西边有震就说明板块向西碰撞,若是板块北边有震就说明板块向北碰撞,若是向南等等……若是这样解释的话,这就说明板块不是向一个方向蠕动了,而是前后左右的乱碰撞了,请问,板块哪来的这种力量?再说板块蠕动也是很轻微的,板块之间只是略松软些的密合,不会是间距多少距离供蠕动的板块去碰撞,所以既是碰撞也没有大地震的力量那么巨大。再说蠕动着的板块也会迫使其相邻不蠕动的板块作同样的蠕动,也不会是被碰撞一次它就不蠕动了。再说这种由板块冲撞而发震的假说还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其它若干现象,这都说明板块的蠕动还有其它力的作用,它不会自动的蠕动着去冲撞相邻不蠕动的板块吧,其实板块蠕动的原动力就是地核岩浆物、化变化时或岩浆异常运动时所产生的异常的动能。
地球的内部有没有这样的动能呢?动能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所探索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了。
2 从地核岩浆物、化时两股高温气的超压动能相击考究震因似雷因
2.1 地球的内外运动
“打雷必阴天,地震必有高温气压翻,岩浆能喷出来的是火山”,这个谚语是有一定道理的。地球既有公转又有自转。地球的自转速度又会使它产生了向心力和离心力或说是引力和斥力。当地球受到了其它有关星球,如太阳、月亮等星球的吸、斥力的变化影响时,地球的转速也会发生相应的微妙变化,地球和岩浆转速的变化,会使岩浆产生相应的涨或缩的变化,也就是所说的当地球转速稍有加快时,就会出现南北缩、东西涨的变化活动,转速稍有减慢时,就会出现南北涨、东西缩的变化活动。同时地核岩浆还有自身特有的变化活动,例如,地球的内核和外核以及地幔地壳的转速就有很大的差异,这个转速的差异又使它们之间的吸斥力发生异变,总之,地球和地核岩浆都是运动着的一种存在形式。
2.2 地核岩浆和地壳岩层中分别贮有复杂的元素或矿藏。
地核岩浆不仅是运动的,而且地核岩浆内还混有液体的或半液体的各种不同的物质元素,甚至混有不同元素的分子、原子、离子和电子,或是分子团、原子团、离子团和放射性元素的微粒子等等的电磁场,同时地核岩浆中所占有的各种物质元素的密度和体积大小,是不均衡的,就像各种的矿藏在地壳岩层里储存着那样的分布着。
2.3 地核岩浆具有强大的高温气的超压,同时地核岩浆的外层又有水分进行慢性渗透。
2.4 地壳、地幔中也含有多种的物质元素或各种的矿藏,地壳的水分也向地幔慢性渗透。
2.5 地核岩浆及地质物质中都具有物理、化学变化反应的条件。
2

因为地球是运动的,地核岩浆、地幔、地壳中都含有各种的物质元素或各种的矿藏;又有从地核岩浆传导来的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因为内核比外核、地幔、地壳的转速大的多,其离心力或说是斥力也随之而大,致使流体的或半流体地核岩浆有机遇携带着高温气的超压袭
向地幔或地壳);再加地核外层的水分不断的向它渗透等等。又因为在地核岩浆、地幔、地壳中含有相应的某些物质元素,当这些条件,在地球的某一容体范围内完全具备时,它就会
产生大规模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所以物、化变化是在地球的一定容体内进行的,这就叫地核岩浆物、化变化的容体范围性。这个大规模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反应,有的物化反应又会产生新生的高温气的超压动能(放热现象),甚至产生新的物质元素或增长新的矿藏。当然也有的是吸热现象。由此我早在1985年还这样预言过:当人类将来的科技发展到能探明地下这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人类就能将地下的某种适宜的岩石变成煤炭或石油或其他矿藏了。
这一轮的物理、化学变化的高温气的超压动能传导过去以后,就是下一轮的物理、化变化高温气的超压动能传导了。所以,地球内的物、化学变化的运动是永恒的,并有一定的周期性,但它的周期性是多变的,所以地球内的大地震或小地震是天天有时时有的,也是多变的。
2.6物理、化学变化的吸热与放热现象和消耗能量与释放能量
地核的物理变化也好,化学变化也好,它们有的是吸热现象,有的是放热现象,有的是消耗能量,有的是释放能量,还有的是先消耗一定的能量以后再释放出更大的能量。例如:化学中的分解是吸热,化合就是放热:物理变化中的核反应的衰变、裂变和聚变都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等等。
2.7 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具有正负现象。
如果以物、化变化以前原有高温气的压力动能为坐标原点的话,那么物、化变化若是放热的就会使原有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加强,那么它在纵轴坐标上则为正(或称阳性),若是物、化变化反应是吸热或消耗能量的就会使原有的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减少,那么它在纵轴坐标上则为负(或称阴性),将这种现象简称为物、化变化的正负现象(或称阴阳性)。
2.8 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位差轨迹的传导中,有的向相传导相击成震或相激成震。
地核岩浆的物、化变化是正也好,是负也好,都会使原有的热气压动能产生压强差。因为高温气的超压动能有了高低的差别,所以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就会产生向低处排挤传导的现象。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排挤传导过程中,起码会有两派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同一轨迹的传导中有的会出现了相向相遇相击、或同向相合加大、或在岩层适宜处压缩积存起来变为地质应力势能的种种现象。例如,在甲容体范围内相击中心点的新生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向它周围低处排挤传导的同时,乙容体范围内相击中心点的新生高温气的超压动能也向它周围低处排挤传导的话,这就为两派或几派的新生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其传导轨迹中的脆弱、薄弱处就有了相遇相击而成震的可能,或相合加大以后再与压缩积存饱和的质应力势能相激而成震的可能了,也有的在排挤传导中遇到了某些适宜的岩层缝隙而高度的压缩积存起来,渐渐的转化为岩层中的地应力势能了,等其达到了饱和状态以后,再传来了高温气的超压动能时,也会与饱和的地应力势能相激而成震的。若不是两派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传导中直接相向相遇相击而成震的话,就是由岩浆高潮活动(对流或涡流)的两派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物、化变化中所产生的两派电磁能或核能相遇相击而形成的地震
2.9 高温气的超压动能(或电磁能、核能)传导轨迹与地震带的形成。
因为高温气的超压动能,是易于在复杂的地质构造中习惯于重复性的曲折分枝形的传
导,久而久之的重复性传导,也就形成它的传导轨迹,就像是河道的自然形成一样。从地下
3

说,就是地质构造脆弱或薄弱处、如岩层界面、岩层界面中的溶洞、暗沟及被高温气所熔融的灰岩层、海沟、板块交界、水陆交界、山水交界、山脉平原交界、沙漠或盆地与山脉或平原的交界、岩层断裂或错动的地带、尤其是岩层断裂或错动的交叉与拐角处等等;这在地球表面看来,就是断裂带、地震带、地震活跃区、火山口及火山带了。当然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有不断改道换轨的现象发生,所以高温气的超压动能的传导和地震的迁移路线,就在地下形成了一定范围的轨迹,在地表上看起来,就成了一定范围的一条或几条的地震带或
火山带了。
2.10 岩浆物、化变化与高温气的超压动能传导(或岩浆的旋流及涡流)及其在地震的形成过程中都有五大现象的出现
因为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排挤传导过程中,有的还携带着被汽化了的复杂元素成分和电磁场强以及各种微粒什么的,这些被携带着的复杂元素成分和电磁场强,会使它在路途中所遇到原有的电磁场、粒子射线、物质元素等等产生各种不同微观异常变化,这些微观异常变化,若是既频繁又逐步加重的话,到了一定程度又会引起某些感觉灵敏特殊动植物的异变变化,某些微观的异常变化,甚至还会影响到有关的气象和天象方面的宏观异常变化,更会使地电、地磁和地下深水的水温、水质、水色、水味和地气产生各种不同的异常变化,这种一个传染给一个的异常变化现象,就叫连锁性的异常现象,或称作是相关反应也可。前面已谈到岩浆和地质元素的物、化变化反应是具有容体范围性、周期现象和正负现象、曲折分枝的轨迹现象等现象的,所以高温气的超压动能的传导、及其在路途中二者相遇相击(或相激)爆发地震时,都具有一定的容体范围现象、周期现象、正负现象、曲折分枝形的轨迹现象、连锁性的异常现象等主要五大现象的出现
2.11 高温气的超压动能(或电磁核能)传导轨迹及地震迁移爆发是以有限的扇形路线为主向核外传导的(略)
2.12 高温气的超压动能(或电磁核能)传导及地震的爆发与地质岩层各个界面的相互关系(略)
3 从地震“七式六形”的外部活动特征方面论证“震因似雷因”
3.1地震在地球的外表活动中表现的是“七式、六形”的基本特征。如下图的外表图形
3.2. 地震在地球内部活动方面的基本特征
解说内外迹象关系对照图:O园中的黑O点为地球的球心,O′园中的黑O′点为地球
内某一容体内两高温气的超压动能相击时的中心点,以O′圆的圆周为两个高温气的超压动
能相击时的分散热气压动能沿轨迹传导的范围。图中的虚线为相击时分散热气压动能的传导
路线(实际上是曲线传导的);图中的实线为在地面实发地震的迁移路线;各个小黑圆点为震中地点;字母的顺序标注的是发震的时序编号(更适宜用自然数顺序来标注)
其实在绘图中对地震的次数画的越多了,就越能论证论点,不过在平面图上画的地震路线越多了,就越容易混淆分辨不清了,所以尽管实际地震的情况要比图中所显示出来的复杂的多,但为了使我们容易看懂期间就将绘图这样从简处理了,其余的就以此类推了。
O园和在O′园中,画出来的都是个平面图,实际上它应是个立体的。在黑色O′点相击发震后,其分散的热气压动能向四处排挤传导时,往往是或先或后的,或上或下的,或左或右的由两股热气压动能相遇相击会发生多次的地震,为了在一个平面图上简明扼要的说明问题,都是假设各方只发生了一次的地震。假若在黑色O′点相击发震后各方各有一派激发分散的热压动能由黑色O′传导到AO′点的中间两股热气压动能相遇相击(或相激)时发了A震,传导到BO′的中间两股热气压动能相遇相击(或相激)时发了B震,传导到
4

EO′的中间两股热气压动能相遇相击(或相激)时发了E震,传导到CO′的中间两

股热气压动能相遇相击(或相激)时发了C震,传导到CO′的中间两股热气压动能相遇相击(或相激)时发了C′震等等的如图所示。实际上它们还有的是由地震引发了地震的,但不管它发的震是多还是少,它总是在梯形面或扇形面(三角形面)的周边发生的地震为主。为什么会以梯形面或扇形面(三角形的面)为主呢?这个原因前面已讲过了,因为高温气的超压动能不易向地核岩浆方向传导。它只能在地核岩浆的外围向四面八方的传导疏散。
3.3 地震的“七式、六形”基本特征是“震因似雷因”的外在反映。
地震和地震活跃区的迁移与震中和地震活跃区之间连线的外围组形在外表活动上的“七式、六形”的基本特征,是由地球内部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传导中的相击(或相激)而发震的这个原因所形成的,否则它们在外表上就不会具有这样的基本的特征了。所以说,地震和地震活跃区的迁移路线与震中和地震活跃区之间连线的外围组形在外表活动上的“七式、六形”的基本特征,也能进一步的佐证了“震因似雷因”的这个推论。球内高温气的超压能动在传导中相击(或相激)而发震的这个原因,就决定了地震在地球外表上的“七式、六形”的基本特征;地震在地球外表上的“七式、六形”的基本特征,又能象征着地球内高温气的超压动能在传导中相击(或相激)而发震的原因,这就是内在的因素决定着外在的表象,其实本质与现象是互为因果的,其内部活动与外表特征是吻合统一的。以上若干自然而然的现象,都能说明“震因似雷因”这个分析推断是科学的,是符合地下地震实际的,是值得深入探讨、开发利用的一个新课题。
19955月草稿,19988月初稿。199952次修订,200693次修订、
发表于 2009-4-7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已收藏
发表于 2009-4-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如此文作者所说,那么地震的震源应该在液态的地面,而不是在固态的地壳,但是我们知道地震的震源都是在固态的地壳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5 19:1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