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05|回复: 11

能否通过在深地层安装仪器设备监测地震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8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觉得能不能通过在地层以下5000m左右的地方安装监测仪器来监测地震情况呢?
       我是从事石油钻探工作的,知道我们石油单位目前的钻井技术已经可以达到上万米了,但是有些井由于是探井,钻完后如果没有油气显示的话就不会在使用。但是如果上述方法是可行的话,我觉得国家地震局完全可以跟中石油或中石化合作,在报废的井中下入仪器设备作为观察地震使用。
       当然我对地震方面是门外汉,只是突然有这么一个想法。
发表于 2009-4-28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办法。
发表于 2009-4-29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明,实在高明.
发表于 2009-4-29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创意,那些报废井确实可以利用一下。
发表于 2009-4-29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建议应该以论坛的名义向国家提出!
发表于 2009-4-29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出的好主意,还真没想到还有这个资源可以再利用。
问题是一万米布线没问题?
发表于 2009-5-1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
01--钻一孔8-9KM的深井(在陆上,且不计征地等地面费用)造价几何?
02--如同一地区布以阵列多孔深井(共几十孔)单孔造价可降多少?
03--这种深井的经济孔径多少? 10CM ? 20CM?
04--深井底部岩石的高温极值几何?
05--在钻凿深井的施工过程中触发有感地震的概率大致多少?是否趋近于零?

预致谢意!
发表于 2009-5-1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楼主:
01--钻一孔8-9KM的深井(在陆上,且不计征地等地面费用)造价几何?
02--如同一地区布以阵列多孔深井(共几十孔)单孔造价可降多少?
03--这种深井的经济孔径多少? 10CM ? 20CM?
04--深井底部岩石的高温极值几 ...
ditanfang 发表于 2009-5-12 22:41

请问一条性命价值多少?汶川死哪么多人怎样衡量损失?
钻孔难且贵,是不是应该什么都不做,任由地震夺命?
发表于 2009-5-13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6# wwssff333
各种材料都有个自由下垂的极限长度,钢,如果不是我记忆有问题的话,好像是5千多米。
发表于 2009-5-1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将在龙门山断裂带钻孔监测余震 测量地应力
时间: 2008-07-30

钻探可预测地震?国际上有关地震研究表明,在大地震发生后,回应大地震的快速钻探是研究地震机制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可直接测量地应力,从而为预测地震的发生提供相应数据。《中国国土资源报》近日报道,我国拟于近期实施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许志琴院士等人,已于日前到龙门山断裂带展开现场考察,以便尽快确定这次科学钻探井位。如能实施,这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地震发震断裂实施的科学钻探工程。

实地考察 尽早钻孔监测余震

记者昨日致电许院士,许院士表示:“回应大地震的快速钻探是了解地震破裂过程、研究地震发生机制和监测余震的有效方法。此项工作开展得越早,获得的数据和信息价值就越高。”不过该项目仍在报批阶段,不方便过多透露细节。记者随后从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网站了解到,经过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讨论,建议这次科学钻探工程分两阶段进行,从整体考虑龙门山断裂系地质结构出发,实施一口800-1000米先导孔,在此基础上,在龙门山断裂系的主震破裂区、余震破裂区以及南端未破裂地区布设三口2000-3000米主孔科学钻,加强对比分析和规律总结。争取在8月份实施先导孔,了解汶川地震破裂的情况,尽可能监测余震的强度、位置及影响范围。

原理:钻探可直接测量地应力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洪时中研究员告诉记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们就已经在实验室研究中发现,地震波穿越岩石的速度会随着岩石所受应力大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是由于岩石中的微小裂隙在应力变化下会张开或者闭合。岩石的裂隙越多,地震波传播速度就越慢;而裂隙越少,传播速度就越快。在理论上,当岩石受到挤压时,裂隙会慢慢减少和闭合,当挤压达到一定程度,岩石中较脆弱的地方便悄悄发生微破裂。当大量的微破裂开始相互贯通,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形成连续的断层,便发生了地震。据此认为,在地震发生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应该是先增加而后减缓,这个减缓便意味着破裂即将发生。

“简而言之,地震就是岩石失稳的过程,所以观测地应力的变化是研究和预报地震最直接的方法。”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国际处处长刘树根则表示,通过科学钻探,在观测点打一个钻孔,放入应变测量仪,通过和井壁的固接,使仪器与岩体连为一体。这样,地下岩体受力所产生的变化就可以通过仪器进行观测。另外,通过实施科学钻探,还可以了解地层破裂中静摩擦、动态摩擦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热量、温度异常,掌握温度、地震波速度和发震断层渗透性等信息,从而更好地帮助科学家研究地震机理,提高对地震、余震预测的准确程度。

深井钻探 存在争议和难点

不过,利用钻井将科学仪器送入地下,对地震进行观测和研究,仍存在不少争议和难点。深井钻探,造价不菲,据四川省地震局刘盛利研究员刘树根介绍,例如, 今年初完工的位于江苏的科钻一井深度为5158米,历时3年,耗费3个亿。而一般情况下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基本都大于10公里。钻井的深度若未达到震源深度,仪器就不能送达地下深部进行探源,也会限制对地震过程的监测。另外,洪时中表示:“从理论上说,地壳内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增加,每深入100米温度升高1℃。近年的钻探结果表明,在深达3公里以上时,每深入100米温度升高2.5℃,到11公里深处温度已达200℃。 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现有的测量仪器根本无法工作。如何提高观测手段,让测量仪器达到耐高温高压,也是地震监测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关链接

1999年,我国台湾为了了解发生在车笼埔断层上发生的地震破裂过程,开展了“车笼埔断层深井钻探计划”(TCDP),钻了一口2000米的深井。受此启发,2004年中国地震局将深井观测计划列入了2006-2020年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我国已有最深的科学钻井项目,为在江苏深入地下5公里多的钻井,它以研究地质构造为主。目前我国还从未在活断层上进行过相关研究。

背景知识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分为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岩石圈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约80公里深。现有的钻井就是在这个圈层内进行,最深仅达到12.26公里。
发表于 2009-5-13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取得重大发现

2009-05-12

    中广网北京5月12日消息(中国之声记者王锐)国土资源部“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目前进展顺利。截至今年5月10日,一号孔钻进孔深741.5米,为地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物样品,取得了重大发现,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规模巨大,断层岩类型丰富,尤其是地震断层泥的规模罕见,这些为地震成因机制的研究带来实质性科学跨越。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在585米之下发现几十米厚的由黑色断层泥、碎裂岩和断层角砾岩组成的北川-映秀地震断裂带,特别是厚度达20米的断层泥,实为罕见,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隆升的最有科学价值的纪录和见证。在0-720米深度的彭灌杂岩岩心中,发现20余条产状不同、规模不等(厚度几厘米至几米)的由断层泥、碎裂岩和断层角砾岩组成的古地震断裂带,为重塑地质历史中的地震活动及活动周期提供了科学的证据。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对3000多次余震的监测以及随钻实时流体监测,初步表明,氦、甲烷和氡的流体异常与余震有密切关系,为研究地震与流体异常的关系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据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中心负责人介绍,自2008年11月6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在四川实施以来,在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的大力协助下,钻探工人和科技人员在龙门山高山峡谷的艰苦条件下,冒着余震的危险,克服种种困难,取得钻探工程的重要进展和科学上的重要发现。一号孔在钻进过程中,遇到过多次地震活动的作用,地层破碎,钻孔涌水,钻孔上部多处垮塌,下部严重缩径,导致卡钻、埋钻等事故频繁发生,钻进难度极大。通过采用“半合管取心”、“高比重泥浆压力平衡”和“抑制地层膨胀”等有效技术,解决了破碎地层的取心、钻孔缩径卡钻等难题,以较高的采心率获取了原状性好的岩心,保证了钻探施工安全顺利进行,为地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物样品。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项目是研究地震机制和捕捉余震信息的有效方法之一,自去年11月6日正式启动,在龙门山北川-映秀断裂及龙门山前缘安县-灌县断裂附近实施4口科学群钻的基础上,开展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岩石力学、化学物理、地震物理、流体作用和流变学等多学科研究,对大地震和复发微地震的源区进行多学科观测和测试,揭示控制断裂作用及地震发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综合地球物理测井、岩心以及通过主动震源地震成像和观测,识别活动断裂各种构造要素,测量断裂破坏带的宽度和破坏强度,确定断裂的构造属性。
发表于 2009-5-1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lilin 于 2009-5-15 19:55 编辑

地球表面有板块漂移现象是可以肯定的,龙门山有一个断裂带也是可以肯定的,现在钻洞又发现了“映秀断裂带”,这一点也是肯定的,板块飘移会带来挤压与断层现象也是肯定的,以上几点都不存在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

问题是,把汶川地震硬说成是“板块挤压断裂”引起的这就不对了。一种地震成因的理论,必须完全符合地震实际现象的解释才能成立。地震的“板块挤压断层说”显然与事实不符:

* 实际上强地震发生时会有爆炸声,“板块挤压断层说”对这种爆炸声音无法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 强地震发生时实际上会出现一种“扭波”,“板块挤压断层说”无法对这种“扭波”的出现机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 唐山地震前,有战士发现地下一堆钢筋会“闪光”, “板块挤压断层说”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 汶川地震并没有发现可直接看到的长距离“断裂层”,“板块挤压断层说”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 唐山地震有人看到火球从地下冒出后窜到半空,“板块挤压断层说”显然也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因此,本人认为板块挤压断层是一回事,汶川地震则是另一回事,二者之间无直接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5 22: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