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86|回复: 0

《地震气爆论》对5.12汶川地震及余震成因新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6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帖:......就算你的“气体爆炸”引发大地震动是正确的,为什么在那段时间里水温就集中升高?谁给水加温了?不是因为岩浆上涌造成的吗?而岩浆上涌是岩层开裂,断裂的结果。

       回帖:这些问题我在《地震气爆论》第四章早已说清了,是这样说的:⑵ 温侵型。地层深部高温物质以热传导方式向地层上部传递温度或地下高温熔岩、高温液体、高温气体等,在一定条件下沿地层裂隙从高温层扩散到低温层,使受侵地层的易挥发物(主要是地下水)大量气化,当气体压力超过围岩承压极限,破坏围岩以猛烈方式释放能量时,导致一系列的气体爆炸,并引起一系列地震,形成温侵型气爆地震(见《地震气爆论》第四章——气爆论对气爆地震类型的划分)。

       5.12汶川地震发生在四川龙门山脉,龙门山脉是远古火山喷发形成的,是死火山,熔岩距地面距离远远超过14公里的震源深度。所以,我更倾向于汶川地震属暗断裂液侵型气爆地震。分析发震机理和孕育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5.12汶川8.0级地震发生前,周围地区已发生过不少地震,这些地震不仅会造成许多明断裂,还会造成许多暗断裂,有的暗断裂特别是旧的暗断裂延伸到了汶川地层深部高温地层,暗断裂上面的高压强地下液体水,乘机从暗断裂向下渗漏到了高温地层,在高地温作用下大量汽化。水变成汽体后体积迅速扩大约1000倍,并按泊斯卡定律在密闭容腔内向周围传递压强,就像巨大汽车千斤顶那样,对围岩施加强大的作用力,围岩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二者展开激烈对抗。当气体作用力超过围岩承压极限,既达到爆炸点后,就会破坏围岩,以猛烈方式释放能量,造成汽体爆炸 ,并引起了汶川8.0级大地震。根据“地壳密闭容腔内的气体压强越大,围岩的承压极限及爆炸点愈高,发生气体爆炸后引起的地震震级就愈大”地震规律,这次地震是水通过暗断裂侵入高温地层的,围岩闭锁程度较高,所以造成的气爆地震震级较大。

   另外,根据《地震气爆论》观点:地层局部具备了密闭容腔、高压气体(主要是水蒸汽)、爆炸点三个条件后发生气体爆炸,会出现裂(断裂)、光(闪光)、声(地层断裂声、爆炸声)、气(气体腾空)、震(地震)或裂、声、气、震等多种伴生现象,地震只是其中一种伴生现象。汶川8.0级大地震是否出现了这些现象呢?据专家、记者和多次到过震中的网友访问记录和震中照片, 5.12汶川地震形成了一条长约300公里、深达30公里的大断裂,其中的200余公里出露地表;有人看到了震中的闪光;正在地里干活的王学芬被大地突然的一阵剧烈颤抖摔倒,一阵猛烈的爆炸声随之传来,几乎让她耳鸣。到过莲花芯山顶的群众为记者讲述了宏观震中的真实模样,“地震发生时简直就像火山喷发!‘嘭’的 一声巨响后,就看见山顶上炸开一个大洞,像挤牙膏一样炸出好多东西。”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次序从理论上讲,气体撑开密闭围岩后从首先开裂处(震源)突然释放能量,所以断裂应首先出现,其次是爆炸声、气体(含少量可燃气体)、地震波同时同源出现。由于闪光(火山地震例外)主要原因是地下少量已达燃点的可燃气体,随大量水蒸汽喷出地表后,遇氧自燃造成的,因地下缺少氧气,所以光一般在地上才能出现。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是每秒6公里多;横波是每秒3.5公里左右;声波在地下固体岩层中传播速度约每秒800——1000公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每秒340米左右。由于人们所处环境和距离震源远近不同,感觉也会有所不同。如汶川地震发生时,北京人只感觉轻微震动,成都人能感到强烈的纵波、横波,而震中周围地里干活的人,有的不仅感到了强烈的纵波、横波,还看到了地光,听到了“嘭”一声巨响,看到了山顶炸开一个大洞,炸出大量碎石......由于每个被访问人的感知情况不同,访问人的目的、观点不同,所以在描述上略有区别也是正常的。

    此外,地震震中有微观震中与宏观震中之分,气体爆炸第一能量释放处(震源)垂直投射到地面上的点是微观震中。由于微观震中是根据地震波形计算出来的,不是气体能量冲出地面的真实释放处,所以破坏程度较轻;地学上还有一种宏观震中,是指地震释放能量最先到达地面的点,即气体冲出地面的第二释放口,那里才是遭受破坏最严重的点。由于气体从震源冲出后,通过形状不同的通道(地层断裂)才能到达地表,所以微观震中与宏观很难重合。有时气体冲出后,受地层断裂内物质阻挡,有的不是从一处喷出,而是从地面多处喷出,出现多个宏观震中,汶川大地震宏观震中除莲花芯沟外,估计还有它处,是否这样,还待今后调查验证。

    专家曾到5·12汶川地震微观震中:北纬31度,东经103·4度进行实地勘察,发现那里确实烈度较轻,但到达宏观震中时,那里的情况把专家惊呆了。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又发生了五万多次余震,至今余震不断。这是怎么回事呢?笔者1976年写的地震成因诗歌《原谅吧,人类的母亲!》有这样几句话:
     ......
    您腹腔被撑破后又有水乘隙而入,
    侵入高温地层变为汽体后造成更多气爆地震。
    这就是地球“疟疾”病的恶性循环规律,
    是主震后大量余震的主要原因.......

    5.12汶川8.0级地震造成了许多明断裂和暗断裂,如果断裂上面正好有高压强地上液体水源如水库、堰塞湖、河流,或有高压强地下水源如地下湖泊、地下河流等,水就会乘机沿断裂渗漏到地下高温岩层,在高地温作用下被汽化。如果围岩不密闭,气体缓缓溢出地表,不发生汽体爆炸,引不起地震。如果断裂张开时水乘机沿断裂侵入,断裂闭合时将大量水封闭在高温围岩内,液体水在高地温作用下被大量汽化,汽体在围岩内越聚越多,当气体作用力超过围岩承压极限,既达到爆炸点后,就会破坏围岩,以猛烈方式释放能量,造成一次次气体爆炸 ,引起一次次余震。余震又造成许多新的明断裂和暗断裂,并造成旧断裂的开合与延伸,为地上和地下水侵入高温岩层提供了新的通道,水在高地温作用下被汽化,又造成一次次新的气体爆炸,引起一次次新的余震......直到造成气爆地震的特定条件逆转,已有的气体能量基本释放完,再没有撑开地层的能力了,余震才可能基本结束。

    以上用《地震气爆论》解释了5.12汶川8.0级地震和数以万计余震的成因、机理、孕育过程,是否符合地震事实,还需进一步验证,仅供地学工作者和读者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5 19: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