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1545 发表于 2011-6-20 09:32

白令海峡最新云图

大家再分析这个云图。还是干扰么?

feng1545 发表于 2011-6-20 09:42

feng1545 发表于 2011-6-20 09:43

如果要是噪声。。我就不用关心这个东西啊。

发表于 2011-6-20 10:21

干扰不能一概而论,对地震来说,大概有的是有效干扰,有的是无效干扰。上次楼主发图两天后,阿拉斯加连续四个6或近6.或许就是有效干扰。浙江水利云图上很多都是干扰后一两个小时内震。如盈江地震就是如此。日本3.11没有出现干扰情况。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1-6-20 10:35

回复 3# feng1545


    我截取的这张图干扰更加明显,那些条纹都分块了,呵呵。应该是图像后期处理问题,不必关注。:P

   

feng1545 发表于 2011-6-20 10:35

o ..也就是说。。这个不全是数字传输过程中的干扰或者是编码错误。也许和地磁有点关系。。我观察了,在南北两极这种现象的“云”比较多。。在赤道附近没有。

feng1545 发表于 2011-6-20 10:41

南极洲、格陵兰岛上的云也是这样。。。大家看看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0 10:43

这回不是曲率的问题了?
如果是,你应该继续坚持你的观点,如果不是,你应该承认自己的错误。
山水这无耻小人,居然会装出若无其事的养子重新开始讨论了。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1-6-20 10:45

以下文字引自《谷歌地球》的官方说明,可供参考: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从太空观察地球上的云层模式主要依靠两类环境人造卫星: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和近地轨道卫星。分布在赤道上的至少 5 颗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即可描述每小时更新的全球气象模式。对地静止轨道卫星位于赤道上空 36,000 千米的有利位置,但星载传感器并不能“看清”南北极附近很高纬度的情况。近地轨道卫星通常每 90 分钟就从南北极上空的高纬度地区飞过一次,因此它拍摄的图像可以很好地补充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图像,从而提供覆盖全球的图像。即便如此,由于每一次卫星观察都代表云层模式的一张“快照”,每张快照拍摄的时间都略有不同,而下面的云层本身却处于持续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因而这种卫星数据合并工作是很复杂的。

我们看到的卫星云图,都是由一块块分区的观测数据拼接而成,这一过程非常复杂。那些大面积的平行条纹,应该是近地轨道卫星数据合并过程中算法产生的干扰,或者是google earth软件显示的问题。这样的算法问题在科研工作中是很常见的,譬如地震震中的经纬度我们一般取精度到小数点后1位,但是在大比例尺绘图中,就会出现地震呈现“网格状”整齐分布的现象。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1 13:17

一楼的照片已经是经过后期拼接处理过的。
继续掩饰你那“平面云图”的错误?

继续掩饰你那“曲率不吻合”的错误?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1 13:18

一楼的照片已经是经过后期拼接处理过的。谁会把没有处理过的东西拿出来?


继续掩饰你那“平面云图”的错误?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1 13:36

“我们看到的卫星云图,都是由一块块分区的观测数据拼接而成,这一过程非常复杂。”

我们看到的云图绝大部分是静止卫星拍摄的,它的图不是一块块儿拼接的。

你这镶着北大牌金牙的家伙。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1 17:30

白令海是论坛里关注的比较少的地方,但是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

feng1545 发表于 2011-6-24 13:26

阿留申群岛7.4地震。。。
有关联?没有关联?
拉格云不见了。

土豆 发表于 2011-6-24 14:02

真有这样的云?开眼了,这个“怪云”的位置相当准了?
山水可要总结一下了,怎么才能与干扰区分开来呢?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1-6-24 14:08

回复 14# feng1545


笔者认为楼主应该有起码的判断力,把那种规则的“图像”与天然事件区分开来——啥时候在天上见过四四方方的云?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4 14:15

找个夜壶把自己溺死吧。

zxxxiaoxue 发表于 2011-6-24 14:19

个人感觉,这和前面那个图一样,应该是属于干扰范围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1-6-24 14:28

回复 15# 土豆

大量的“地震云”都是这样被验证的,呵呵。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4 14:33

找个夜壶把自己溺死吧。

土豆 发表于 2011-6-24 15:20

回复 19# 山水如屏


这个确实不太懂,不过探讨嘛,各位都别急于下结论,依据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个说法?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1-6-24 15:57

回复 21# 土豆

这种上千公里尺度的规则形状不可能在自然界中出现,实在没有必要在这种明显的干扰图像上花时间。有时间去百度的“谷歌地球”吧看看,那里的“发现”才叫多。:L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幻想性错觉”,譬如许多人在茶叶、云团和烤焦的面包上看到他们所认为的“耶稣脸”。历史上最有名的是“火星人脸”之谜,折腾了二十多年,其实是早期图片清晰度不足造成,随着技术和图像质量的不断改善,“火星脸”越看越不像人脸。美宇航局于2010年7月29日最新公布的一张HiRISE高清相机拍摄的照片则揭开了这个谜团:那其实是位于火星沙漠中央地带的一座布满岩石的高山。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4 16:29

开始转移论题了,这是他的第一个拿手好戏。

feng1545 发表于 2011-6-25 09:09

我看到的可能是干扰,不是地震云。但是你不能否认所有的地震云。否认地震云,感觉和5毛接近。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1-6-25 09:42

回复 24# feng1545


    我看到的可能是干扰,不是地震云。但是你不能否认所有的地震云。否认地震云,感觉和5毛接近。
===============================
    呵呵,笔者什么时候否认所有的地震云了?如果你读过健田忠三郎写的《地震云》,会发现目前爱好者对于地震云的误读是非常普遍。出现这种局面,在于缺乏成熟的物理机制和科学的检验方法。
    另外,否认地震云就和5毛接近——这是什么逻辑?讨论问题别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5 10:02

把你的逻辑矛盾切过来了:

“云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把不可展的曲面描绘成平面的图形,都要经过投影处理。”
“云图和地图一样,是把地球椭球面的曲面信息”

如果它们都是曲面信息,那你上面的话就是谎言了。
你记住,逻辑矛盾是圆不了的。
快快解释这逻辑矛盾是怎么回事?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5 10:27

山水这孩子一屁股逻辑矛盾也不清理干净就到处乱跑。

山水快回家,你妈妈要给你擦屁股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5 21:08

其实他不过是一个马甲而已。

lhkcc58 发表于 2011-6-27 08:18

快快把屁股上的逻辑矛盾弄干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令海峡最新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