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一个轨迹
一个论题被一步步转移的轨迹:在
这是什么云?白令海峡上空
http://www.dizhenluntan.com/viewthread.php?tid=41097&from=indexheats_pic
里feng提出一张图
后来有几个帖子认为这是干扰造成。
于是山水在14楼提出下面文字:
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像。云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把不可展的曲面描绘成平面的图形,都要经过投影处理。投影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
Stereogram(极射赤面)投影--主要用于中高纬和极区的天气图;
Mercator(麦卡托)等角圆柱投影--多用于赤道和低纬地区;
Lambert(兰勃托)投影--我国天气图底图广泛采用的一种投影,在中纬度地区误差较小。
不管使用何种投影方法,进行这种曲面向平面的转换都会产生误差和变形(选择不同方法只是为了按照不同的需求缩小误差而已),包括角度变形、面积变形和长度变形,最简单的譬如直线变曲线。
上图中那些非常规则的直线条纹,显然是后期处理时不慎叠加上去的干扰。该图覆盖广大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北美北部,是典型的大范围小比例尺地图。而地图上表示的范围越大,离投影标准经纬线或投影中心的距离越长,地图反映的变形也越大。自然界中即便存在某种极其特殊的云团呈规则的(长度上千公里)平行线分布,经过投影之后也不会是图中这样规则的样子。
看到他如此理解云和云图,在20楼我反驳道:
云也是球面的,哪有什么平面的云。我是实在不愿意理这无耻小人。
山水在26楼回复:
“云也是球面的,哪有什么平面的云。——一直在说地球椭球面,谁说云是平面的了?”
看看这小子转脸就不认帐,他明明在20楼提出:
“云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把不可展的曲面描绘成平面的图形,都要经过投影处理”
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逻辑矛盾,因为如果平面云图反映的是曲面的云,如果平面地图也是反映曲面的地球,那两张图在合并的时候还用得着“都要经过投影处理”吗?
作为对这逻辑矛盾的责难我提出:
“这最你最后一步了。
“云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把不可展的曲面描绘成平面的图形,都要经过投影处理。”
“云图和地图一样,是把地球椭球面的曲面信息”
如果它们都是曲面信息,那你上面的话就是谎言了。
你记住,逻辑矛盾是圆不了的。 ”
于是在这无可掩饰的逻辑矛盾面前他开始了漫长的转移论题的《苦难的历程》。 山水置这样的逻辑矛盾于不顾,继续对feng的云图提出置疑,于是我给出图:
我本想用此图反驳山水那厮,没有想到他却好像抓到稻草,开始了他转移论题的拿手好戏。
他一会唆使小黑鸡:
“回复 32# 小黑鸡
回复 29# lhkcc58
这个是船舶造成的……
==========
能否再给lhkcc58解释一下? ”
而小黑鸡:
“楼上已经给出了。
详细的吗,还得请教任福民等气象、遥感专家……
走人……”
却拒绝再趟这滩浑水。
于是,他又唆使启德:
“启德老弟有空将相关链接文字翻译一下,科普一下什么是“Ship track clouds””
而启德碍于面子,给出以下:
“高中英语阅读么……
好吧反正也闲着。
船迹云是由于船只排放的烟造成的,因之提供了足够的成云凝结核。由于这种人造凝结核“种子”比自然凝结核要小,所以这种云有更高的云滴密度和反射率。这种现象也被全球暖化研究所感兴趣,不仅仅因其本身,而且因其作为一种改变地球辐射收支的人造气溶胶的例子。
后面都是各种图例说明什么的,懒得继续跑龙套了…… ” 我对这ship track clouds 的说法反驳如下:
1既然28楼的图里的云被认为是船迹云,那就就应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a那图中的“船迹云”是由几条轮船造成?不会是一条轮船吧?
b当时的风向是怎么样的,风总不会乱刮一气吧?
2回复山西客:
你仔细看看有谁说28楼的云是地震云了!
3提请注意最后这几贴离一楼主题的意思表达很远,离山水的逻辑错误也很远。
这傻瓜为了挽回一点点面子是什么稻草都不肯放过的。他也不想想本帖二楼的图有那么多形似烟迹的东西。如果把它们都当成ship track clouds 会是如何荒唐的事儿。
如果他有一点推理能力,他都应该知道那些形似烟迹的东西每一条都有几十公里宽,几千公里长。会有冒出烟气这样的轮船? 出于极端的无耻,过了几天,他居然作出蛋定的若无其事的样子来给大家“科普”来了:
我来继续科普,呵呵
人造卫星依轨道高度可以分为三类:
1、高轨道卫星、亦称同步卫星。这种卫星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它的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重合,且位于赤道上空一定的高度上(36,000千米)。从地面上看,卫星保持不动,故也称静止轨道卫星。
2、低轨道卫星、亦称近地轨道卫星,一般轨道高度在2000千米以下。大多数人造卫星在近地轨道上,它们的运行速度大约是27400km/h,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大约在90分钟左右。
3、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介于前两者之间,大都是导航卫星,例如GPS(20,200千米(12,552英里)), 格洛纳斯系统 (19,100千米(11,868英里))以及伽利略定位系统(23,222千米(14,429英里))。中轨道卫星运转周期在2至12小时之间。
对于此文在谷歌地球中截取的白令海峡上空云图,有人认为“我们看到的云图绝大部分是静止卫星拍摄的,它的图不是一块块儿拼接的。”对此问题,谷歌地球的官方说明已经很清楚不过:
=======================================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从太空观察地球上的云层模式主要依靠两类环境人造卫星: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和近地轨道卫星。分布在赤道上的至少 5 颗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即可描述每小时更新的全球气象模式。对地静止轨道卫星位于赤道上空 36,000 千米的有利位置,但星载传感器并不能“看清”南北极附近很高纬度的情况。近地轨道卫星通常每 90 分钟就从南北极上空的高纬度地区飞过一次,因此它拍摄的图像可以很好地补充对地静止轨道卫星图像,从而提供覆盖全球的图像。即便如此,由于每一次卫星观察都代表云层模式的一张“快照”,每张快照拍摄的时间都略有不同,而下面的云层本身却处于持续不断的运动和演化之中,因而这种卫星数据合并工作是很复杂的。
=======================================
从以上文字可知,对于此文讨论的白令海峡这样的高纬度地区,云图主要是依靠近地轨道卫星而不是静止卫星拍摄,必需把一块块分区的观测数据进行拼接(数据合并),这一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楼上看仔细了:
这是山水原话
“云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把不可展的曲面描绘成平面的图形,都要经过投影处理”
这是你的原话
“无论是绘制云图的过程,还是绘制地图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经过投影,才能把曲面描绘成平面。”
你大概没有搞清楚,那云图拍摄出来就是平面的,尽管它反映曲面的情况。
你的水平差的实在太多了,以后恕不奉陪,这次是给足你面子了。 回复 6# lhkcc58
你大概没有搞清楚,那云图拍摄出来就是平面的,尽管它反映曲面的情况
-
好像是楼主自己没有搞清楚吧?我查了一下百度百科里面的“地图投影”词条,学习了一下,楼主所说那云图拍摄出来就是平面的,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投影的过程!!是地图投影中最基本的几何透视法。楼主自己去学习吧,
下面的话是摘录的:
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或其他星球表面或天球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即地图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方法。地图投影的实质就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地理坐标转化为平面直角坐标。用某种投影条件将投影球面上的地理坐标点一一投影到平面坐标系内,以构成某种地图投影。(楼主自己想想,卫星拍照相当于把卫星下方的地球半球面转化成照片的平面,这一过程不就是投影吗?)
几何透视法是利用透视的关系,将地球体面上的点投影到投影面(借助的几何面)上的一种投影方法。如假设地球按比例缩小成一个透明的地球仪般的球体,在其球心或球面、球外安置一个光源,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球外的一个投影平面上,即将球面经纬线转换成了平面上的经纬线。几何透视法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投影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于纠正投影变形,精度较低。绝大多数地图投影都采用数学解析法。
我现在明白了,因为版主以前一直认为云图都是静止卫星拍的,同时不晓得卫星直接拍摄云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投影,所以无法理解人家讲的“云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把不可展的曲面描绘成平面的图形,都要经过投影处理”。这样一来,长期困扰楼主的心里疙瘩就解开了。
另外再奉劝楼主一句,”你的水平差的实在太多了,以后恕不奉陪,这次是给足你面子了。"这样的话以后尽量少说,除非你平时就是满嘴脏话拦不住,就像你在白令海峡里面那些肮脏的帖子,。
对于地球专业问题我水平低,你也是外行对不?你不就是什么民大的一个搞逻辑学的老师吗?投影什么的你也不懂不是吗?。大家讨论问题人人平等,别摆什么臭架子,什么叫给足面子,你算老几呀?
回复 7# Guest from 58.22.113.x
“楼主所说那云图拍摄出来就是平面的,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投影的过程!!!”
看看,小人辩论的另一招数,编造一个错误,扣在对方的头上。
有谁说过那云图的拍摄过程就是投影过程了。
你的脑子也是一盆浆糊,切莫在我的帖子里再献丑了。你和楼上的脑子与山水相比相差太多,我宁肯与一个有脑子的小人对话,不愿意与一个糊涂虫对话。
谢谢你的不继续回帖。 你实在差太远了。
你退下去吧。 回复 10# lhkcc58
谢谢你的不继续回帖 。
别总把自己说的那么差,咱俩水平差不多,只是投影的知识今天比你早学习了一点,不敢说领先,你去学学就能追上我。:handshake
要不你来科普一下什么是投影?
“咱俩水平差不”
如果这是指学历,那--
千万不要和我比学历,你免了吧。 你这帖子如果被我贴到校园网,老维、老藏学生或许会灭你家门。
闭嘴吧,你这不知深浅的家伙。 你污蔑民族大学,学生要是知道,要是闹起事儿来,你至少“进去”吃几个月窝头。你想跑是跑不了的。
要不咱们试一试? 为了不给论坛找麻烦,请林版主把有关民族大学的帖子删掉,最好也把本帖移到百家争鸣,发在这里本想使其与feng的帖子处在同一板块,便于对照。
现在看来还是回去好。 回复 18# 李老克
你发,最好发在门户网站。 “在我看来,民大可以跟著名的西太平洋大学(Pacific Western University)相提并论了。”
这是你原话,我已经截图了。 自己掂量一下看看是什么东西吧,看看你用这马甲网名可曾发过一个像样的帖子,你用这网名仅仅发过几个帖子,还都是用于再我的帖子里搬弄是非的。
你离我几千公里?
算了吧,你离我不超过2公里。 “ 刚才还是气势汹汹,怎么现在有点转攻为守的味道?”
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谁都有脑子,谁都会知道除了你山水自己的马甲是不会有什么人来趟你这浑水的。 真弄不清你怎么会有那么多异族同胞。是谁告诉你,你有异族同胞的? 接4楼
他这科普的目的无非是想说高纬度地区的云图是近地卫星拍摄的。
可是这一切所作所为该变不了feng的原图是由静止卫星所拍摄这一无法更改的事实。
更改不了他对云图的错误理解。
更改不了他对云图中云迹的颇为浪漫的ship track clouds式的理解。 “山水先生指出了”
别装模作样了,除了山水你自己,不会有第二个人会把山水称为先生的。
除了你自己不会有第二个人愿意提及你那“北大的金牙”的。 我的主贴,我的话题,我怎么会转移论题?本帖的主题是揭露你是如何在feng的万点大贴里不断地犯错误、不断地转移论题、又是如何地耍弄一些小伎俩的。 谁要是在一个万点大贴里不断地说臭话、做臭事儿,那他可是臭到家了。
山水你已经臭不可闻了。
不会再有人理你了。 在feng那个万点大贴里,对云的理解他几乎是从头错到尾巴。就是这么一个人最后居然恬不知耻的说“我再次科普来了”。
想不到吧,作人居然可以是如此无耻的。 山水注定会因为feng的那个帖子里表现出的劣迹而消停几天,再说那假图不是已经使老太太销声匿迹很多日子了?
这么做一来,是等待大家淡化对那些丑闻的感觉;二来,是面子的自我修复也需要时间。
但是他们一旦再出现,他们依然会是我行我素的那个他们,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为那是本性决定的。 关心此帖的网友需要从头看feng的帖子,这样你既可以看明白一个帖子,也可以看明白一个人,更可以获得乐趣。
网络小人的种种手法你会一目了然的。 你的祖宗是炎黄,蒙族人认成吉思汗为祖宗,祖宗不是一个,你认人家为同胞,人家可会理你?
不过,你认异族同胞也许另有原因也许有特别的原因。你是自己猜到你有异族同胞?还是什么人告诉你的? 你有异族同胞的事儿肯定不是你妈妈亲口告诉你的,这于她应该是很难启口的。 我以为你承认自己有异族兄弟不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是出于血统的原因。 这轨迹就是山水从头错到尾的过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