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北京7.21特大暴雨已造成37人死亡(截至22日数据),公众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上,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就是目前极端气象灾害预测并不过关。
7月20日(雨灾前一天)北京市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仅仅是“明天傍晚到夜间有暴雨”,也没有启动什么气象预警。市防汛办也没有采取什么特殊措施,仅仅是要求加强监测,根据情况及时启动预案。实际上这场雨从21日上午10点就开始下,降水量更远远超过气象部门的预测。7月2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170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为215毫米,为自1951年以来有完整气象记录最大降水量。其中,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到460毫米。
气象学中对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有明确的定义:暴雨是指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量每日达到和超过50毫米的降雨。降雨量每日超过100毫米的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可以说,气象部门对这次60年来最大一场雨的预测并不成功,仅仅定性为“暴雨”,与实际情况其实存在很大差距。
我们再来看发布暴雨预警的情况:
7月21日早上9时30分,市气象台发布第一次气象预警,当时只是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7月21日14时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上升到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21日18时30分,市气象台将预警信号再次提高,升到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这也是北京市气象台发布自2005年建立天气预警制度以来的第一个暴雨橙色预警。
根据目前气象部门的规定,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较大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严重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显然,直到21日上午,气象部门对这次特大暴雨的判断仍然是失败的。
气象预报理论远比地震预报成熟,准确率也高得多,这是客观事实。但长期气象预测、灾害性天气预测尚不过关也是客观事实。只不过老百姓容易糊弄,看见预报有雨就认为气象局完成了任务,不再细究。笔者冒着被批“妒贤嫉能”的危险,还是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