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前兆观测分析是一个世界科技难题
虽然近年我累积了超过三百五十个成功观测的案例
但是迄今为止我们还是无法达到下面四个预报条件:
震级误差在一级以内
时间误差在一天以内
中心位置误差在五十公里以内
准确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如果科技工作者或是地震研究爱好者
我们无法提供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普遍性预报方法给政府作为发布预警的依据
那么我们如何要求政府发布地震预警呢?
这位网友的分析,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所持的立场让人迷惑。
为什么不注册登录发帖呢,这样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交流。
地震坛的宗旨,以我的体会(因为我不是论坛的Owner,只是一个业余的版主)除了少数的临时过客之外。这个论坛的大部分常客的讨论目标,不是如何准确预报地震而是把和地震似乎有关联的各种异常现象和地震的各种信息联系到一起,以找到其中的有机联系。
地震的预报,地震的预警,地震发生后的应急措施这些都是国家有关部门的事。
我们无权干预也没有能力干预。
说的难听一点地震预报不关我们什么事。
我们同情的是受灾的民众,我们的付出方式是为地震预测或地震本身的发生机制补充一些尚未列为正规地震科技内容的信息。
事实上,至少我认为,在现在的科技背景,动辄采取什么手段来进行地震的预报,其实是有点夜郎自大。(包括日本气象局,今天不是错发预警了么)
世界的科技并没有发展到这一水准,所以在这样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预报其不确定度会大于99%以上。
实际上,现在的中国地震局根本就不应该把地震预报列为一项日常的工作目标。也没必要把做不出准确的预报列为一项遗憾。
地震科学虽然设备已经很多很高级,但是相对于人类对地震发生机制的认识,这些高级的设备其实有点隔靴抓痒的味道,您提到的三要素,不要说是预测,其实,即使是震后测定以现在的科技也不能做到70%以上的准确率。拿这样的标准来作为提出预报的准确性要求,这不是自欺欺人么。
现在的信息时代,各种预兆的信息传播得快。
各种预兆究竟和地震有什么关系,这正是我们(包括国家地震监管部门)应该深入研究的,而不是肆口否认有任何的地震预兆。
这是对待未知的一种科学态度,是一种认识观、世界观。唯物主义的科学家不应该否定各种常见的预兆现象,而应该研究他们。
以地震云为例,地震部门研究过地震云吗?地震云归地震部门的哪一个机构管理啊?气象学有关于地震云的研究分支吗?都没有。那么凭什么地震局可以否认地震云的存在和预兆意义呢?凭什么气象局可以出来辟谣说某日某日的云不是地震云呢?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既然没有研究过,就不要跳出来瞎说。
我并没有说地震云可以预报地震,但是许多地震云的出现确实与地震有关。
许多问题都是未知数,地震局也没有理由一听说有地震云,就要否定这些地震云的真实性,或者讥刺靠地震云预报的地震不正确。
我本人曾经对中国地震局的局级领导当面建议过,建立全国性的地震云检测网。根据我的长期观察和分析,这应该是比现在的地震仪阵网造价要低得多的有效预测手段。我在等待和对的地震云理论的不断补充之中。
我们应该提供方法协助政府
而不是站在一味指责政府的立场上
制造社会对立
这个是我衷心的期盼
我相信,对地震坛大部分的常客来说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欢迎注册登录多多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