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77|回复: 16

5月12日01:02/东南向脉动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2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月12日01:02/东南向脉动波/嘀(1.5秒)嘀/浅源/双5.3?
【信号类型】W一W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2日01:55/东南向脉动波/嘀嘀(1秒)嘀(3秒)嘀
【信号类型】W
疑【中小型】火山活动/5.7?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2日02:52/东南向脉动波/嘀(1.5秒)嘀/浅源/双5?
【信号类型】W一W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地震速报时间缩至1分钟 测震“神器”这样倾听地球“心跳”
2019/05/12 09:40新华江苏
“上世纪90年代,江苏地震参数速报用时至少30分钟,如今,仅需1分钟左右,就能明确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5·12防灾减灾日前夕,记者跟随省地震局,分别走进南京、溧阳、高邮地震台,看到深入地下监测地震的“尖兵利器”、不断优化的数字化分析系统,已为监测工作者“把脉地球”精准到分钟、精确到公里。目前全省正在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预计2022年建成,并接入全国系统。

在南京基准地震台的一侧,有一个全封闭的小房间,记者看到一个正方形的水泥铸摆墩,地震计就被罩在其中。南京基准地震台台长陈飞介绍,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人脚底感受到的震感不相同,感受到震动的时间也有差异,但几千公里外的地震,这一扎入基岩的地震计却能敏锐感知到。南京地震台共有4个这样的地震计,平均每月接收、监测全球范围内的200-300个地震信息。

除了扎根地层,科学家也通过水温、水位的变化观测地震。“我们每天通过各种地震观测仪器记录各类地下信息变化,勾划出地球能量积累呈现的曲线变化。”溧阳地震台台长毛华锋表示,目前溧阳台作为国家基本台,同时又是“江苏省自动地震速报备份中心”,一旦省地震局机房发生故障,该备份中心可“接棒”传输数据。

全球范围内几千公里之外发生的地震,分分钟即可掌握。“地震波以5-7公里/秒的速度传向地震计,再通过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传输到测报员的电脑上。”省地震监测中心副主任缪发军告诉记者,南京地震台5月7日5时19分监测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莫罗贝省发生了7.1级地震,震源深度130千米,从地震发生到南京台地震计受到感应,再到工作人员计算出地震要素,整个过程只需1-2分钟。

据悉,目前省测震台网中心和75个测震台形成全省测震台网,每间距35公里就有一个台站,“排兵布阵”测震、地磁、地电、形变、短水准观测等项目,实时监测地球“心跳”。(王梦然)

作者:王梦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实验场不一般!地震孕育的奥秘或从这里开启
2019/05/12 14:38:36贵阳网
去年的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我国宣布在川滇地区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并广泛欢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研究合作。

时隔一年后,5月10日,中国地震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总体情况和一年来的进展。究竟什么是地震科学实验场?它将给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带来哪些助力?听小编给你捋一捋——


Q:为什么要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有数据显示,我国大陆年平均发生20次5级以上地震、4次6级以上地震,平均每3年发生2次7级以上地震,平均每10年发生1次8级以上大地震。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24次8级以上地震,其中仅有的3次大陆8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我国及边邻地区。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高度聚集、社会财富高度集中,地震灾害的敏感性和易损性越来越高,地震灾害风险更加不容忽视。”应急管理部副部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说。

现代地震学创始人之一的伽里津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可以把每个地震比做一盏明灯,它点燃的时间虽短,但却能照亮地球内部。”

地震科学由此应运而生,它以观测为基础,且地震孕育、发生和致灾的过程十分复杂,既需要室内的研究,更需要野外的观测和验证。

郑国光表示,建设地震科学实验场,能够集野外观测和室内研究于一体,系统开展科学研究,是地震科学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Q:实验场为什么选在川滇地区?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所长吴忠良解释称,原因有三点:

一是川滇地区位于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东缘;邻近“喜马拉雅弧东构造结”;有压缩、剪切、拉张各类断裂系统;既有板缘地震,也有板内地震。

二是该区域的地震很活跃,由于当地位于南北地震带南段,历史上5级、6级、7级、8级地震均有发生。

三是川滇地区地震灾害严重,本世纪以来地震伤亡人数超过全国地震伤亡总人数的98%。


专家表示,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范围从川甘交界到云南南部,该区域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强烈变形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具有长期的观测资料积累,是开展地震科学实验的理想场所。

Q: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特色是什么?

实际上,世界发达国家对于科学实验场的建设早有布局。而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与南加州地震中心(SCEC)、日本东海地震预测实验场等国际先进实验场相比,主要差距表现为三个方面:科学观测的分辨度不够;基础探查的现代化程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不够。

为此,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还充分借鉴前苏联、美国、日本、土耳其等国内外各类地震实验场建设经验,在科学内容上,既注重地震孕育发生规律探索,又考虑工程抗震应用,是世界首个研究“从地震破裂过程到工程结构响应”全链条的地震科学实验场;

在研究对象上,是国际上现今唯一针对大陆型强震进行系统研究的地震科学实验场。


布设在大理宾川的气枪震源发射台

Q:未来,实验场将承担哪些使命?

2017年,我们中国地震局提出了到2030年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之列的目标,发布了地震科技创新工程,提出了“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智慧服务”四项科学计划。

透明地壳:着力探索地震孕育的环境问题

解剖地震:着力探索地震发生的机理问题

韧性城乡:着力探索地震致灾的机理问题

智慧服务:着力探索地震科技的产品问题

郑国光表示,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是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将针对大陆强震,利用现代化的立体观测台网,实现多学科的高精度、高密度观测。

通过开展野外观测和实验,致力于破解从地震孕育发生到地面振动以及建筑物破坏的全链条防震减灾科技问题,并对具有防震减灾实效的科技成果进行应用试点示范,以实现推进地震科技进步和地震灾害防治的目标。

Q:一年来,实验场建设成效几何?

在中国地震局全力推进下,一年来实验场建设进展顺利。近期,《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科学设计》已通过权威论证并予以发布,确立了实验场的科学目标、科学思路和研究重点。

目前,在研项目近60个,在实验场新增观测站360个,已经积累一批观测数据。美国、俄罗斯、埃及、亚美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3个国家参加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科学实验场也被列入2019年“一带一路”地震减灾合作协调人会议计划,成为“一带一路”地震减灾重点内容。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的17个专家团队已经开始科研工作。

郑国光说,下一步,将继续加快实验场建设。未来3年将建成多口数百米至1000米的地震井下观测台阵,探索开展数千米深井观测试验和穿透地震活动断层的科学钻探,获取更丰富的地下结构和介质观测数据;

实验场将建设分布式的数据中心、仪器运维中心,建立数据共享合作机制,开放基础观测设施,为科研团队提供观测仪器、野外观测服务和数据信息共享;

通过在试验场区开展科学研究,将发布国际一流高分辨率壳幔精细结构、地震活动断层分布和重力、地磁、地壳运动等地球物理场变化图像,产出一批地震孕育发生和地震风险评估的相关科学模型及应用示范,形成新型业务能力,推动实现防震减灾工作从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M 4.7 - 46km WSW of Sukumo, Japan
2019-05-12 06:07:45 (UTC)32.705°N 132.316°E36.3 km depth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2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A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3日03:42/东南向脉动波/嘀/浅源/5.5?
【信号类型】W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M 5.0 - Izu Islands, Japan region
2019-05-13 05:01:47 (UTC)
30.568°N 143.609°E
10.0 km depth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3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3日23:08/东向脉动波/哒/浅源/5.8?
【信号类型】C/B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16日21:36/东南向脉动波/哒/浅中源/7.3?
疑【南北美洲交界一带】?
【信号类型】C/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M 5.8 - 36km WSW of Jiquilillo, Nicaragua
2019-05-16 16:22:17 (UTC)
12.677°N 87.779°W
71.7 km depth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尼加拉瓜沿岸近海发生5.7级地震 震源深度80千米】
2019/05/17 00:45:00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7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17日00时22分在尼加拉瓜沿岸近海(北纬12.65度,西经87.88度)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M 5.8 - Central East Pacific Rise
2019-05-16 22:52:43 (UTC)
4.592°S 105.743°W
10.0 km depth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17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萨尔瓦多南部海域发生5.9级地震】
2019/05/17 06:27
国际在线  收录 + 关注
新华社墨西哥城5月16日电(记者吴昊)圣萨尔瓦多消息:萨尔瓦多环境与自然资源部16日发布消息说,萨尔瓦多南部海域当天发生5.9级地震。媒体报道说多地有震感,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据萨尔瓦多环境与自然资源部消息,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6日10时22分,震中位于萨尔瓦多东南部拉斯图纳斯海滩以南50公里处海域,震源深度36公里。随后又发生数次余震,余震最高震级5.1级。

当地媒体报道说,首都圣萨尔瓦多震感强烈,大量人员被疏散到室外空旷街道上。部分山区发生滑坡。

此外,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一些地区也有震感,尼加拉瓜首都马那瓜的一些居民被疏散到室外。

萨尔瓦多民防部门表示,此次地震未引发海啸警报。(参与记者:许雷)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9-5-17 18:07
回复 15# 玄妙梦幻
回11楼,南北美洲交界一带的7.3还存在吗?有没有可能转移到智利附近区域了?
匿名  发表于 2019-5-17 18:08
回复 15# 玄妙梦幻
萨尔瓦多的5.8是7.3的前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智能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5-9-2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