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震级相同的地震,因震源深浅不同,会出现何种情况呢?請观察以下两个图示。
震中是震源到地表的垂直投影,以震中到震源的距离为直角边,以∝角等于45度画直角三角形斜边,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出,深源地震对地面的辐射震动范围比浅源地震的范围大。震源愈浅,震域范围愈小,若震源趋向地表,则震域范围趋向零(即为一个点,无限小),它只能向气层震动了。震源愈深,震域震动范围愈大;反过来说,震域辐射震震动范围宽广的,必然是深源大地震所造成。在震级相等的前提条件下,地震辐射涉及震动范围面积大小与震源深度成正比关係。
每当'世界某地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时,我国地震权威专家就会出來讲话,一是说某某板块与邻近另一板块挤压碰撞的结果产生的;二是说震源深度在地表以下2O公里上下。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可能存在,既然是挤压,那么说明它们接触紧宻,就不会出现碰撞。因为碰撞,相互之间需有较大的空间与相向而行的速度,才能发生碰撞。而两板块相互紧宻挤压,只能发生摩擦错动、破碎,根本无法出现碰撞。8级以上大地震,震域震动范围面积宽广,绝对不可能是浅源地震所造成的。
震源深度(h)应按下式计算较为符合实际:
h=1/4d=1/2R。式中h为震源深度,即震中到震
源的垂直距离;d是以震中为中心,地震辐射向周边涉及的震动的区域范围的直线距离长度。按此计算,公元2008年5月12曰,四川省汶川发生8.O级地震,其震源深度约为75公里。或采用公式:h≈l/2R。参见上图,A点为震源;O为地面震中位置;h为震源在地面投影垂直深度。<OAB=<AB0=45度;
OA=OB=h;OC=R;h≈1/2R;以震中O点为圆心,以0C=R为半径,在地面所围成的区域就是地震的震动区域。又因d=2R,故此h=1/4d;
震源深度(h)愈小,则愈趋向地表,辐射地面震动区域范围愈小;当h→O(即指趋向地面时),则辐射地面震动区域范围缩人为一个点,那只能向大气层震动了!震域范围面积(S):S=兀R^2,又因R≈2h,∴S≈兀R^2≈兀(2h)^2≈4兀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