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35|回复: 9

20年10月21日/////【现在是什么状况?】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20-10-21 11:39 |阅读模式
10月20日夜一21日白天/

【七八级大风/六七级大风】
匿名  发表于 2020-10-21 11:43
回复 [=//www.dizhentan.com/redirect.php?goto=findt&pid=383425&ptid=203557]1#[/] Guest from 120.244.108.x

回,这意味着什么?全球近期可能有7到8级强震?全球地震进入了新一轮强震活跃期。强震之门被阿拉斯加7.5级地震打开?
匿名  发表于 2020-10-21 16:48
10月21日16:42////

【鼻测】短时连续中波/【振幅】约为6?
【幅度】5.7/6.0/6.3
疑【俄罗斯一阿拉斯加附近区域】?
匿名  发表于 2020-10-21 17:33
回复 [=//www.dizhentan.com/redirect.php?goto=findt&pid=383442&ptid=203557]3#[/] Guest from 120.244.108.x
回,智利附近区域近期有发生7以上地震可能吗?
匿名  发表于 2020-10-22 17:05
【北川连续两天地震,是否进入地震模式?】
专家解读:北川属于地震活跃带,属正常现象

每日经济新闻

10/22 13:35

+关注
相关视频
每经编辑:步静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22日11时03分在四川绵阳市北川县(北纬31.83度,东经104.18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而在一天前,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10月21日12时04分在四川绵阳市北川县(北纬31.84度,东经104.17度)发生4.6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震中距北川县14公里,距绵阳市64公里,距成都市133公里,当地网友反馈说震感明显。

据央视新闻,有网友提出疑问:这是不是意味着进入地震模式?对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做出了解读:北川属于地震活跃带,会有此前“5·12”地震带来的余震,和新的地下因力诱发,发生三四级左右的地震,这都是正常现象。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公开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
匿名  发表于 2020-10-23 18:02
M 6.1 - south of the Fiji Islands
2020-10-23 07:04:32 (UTC)25.613°S 179.965°W463.9 km depth
匿名  发表于 2020-10-23 20:14
回复 [=//www.dizhentan.com/redirect.php?goto=findt&pid=383612&ptid=203557]6#[/] Guest from 120.244.108.x
回,近期智利附近区域有发生7以上强震的可能吗
匿名  发表于 2020-10-23 20:16
回复 [=//www.dizhentan.com/redirect.php?goto=findt&pid=383624&ptid=203557]7#[/] Guest from 115.196.12.x
回,全球目前是不是正在酝酿一个8左右强震?
发表于 2020-10-26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
四川一口“发烧”老井频频上热搜
水温最高达70多度还冒白烟
老井咋了?退没退烧?】
最新进展来了

事件回顾
事情发生在半个月前,四川绵阳游仙区魏城镇的欧由福发现家里耗电特别大,怀疑院里水井的漏电,就打开了井盖。“一打开井盖,里面就冒出一股热气上来。”他们用温度计一测,井水的温度达到70多度。【图片】刚开始,大家都怀疑是水井中的水泵漏电将水体加热了,但当天将水泵拿出来后,10天过去了,水温还很高,而且水泵连接的漏电保护装置也并未跳闸。“当地老百姓还说,我这口井变成温泉了。”
的电断了10多天,而这口水井的水温仍然有30多度。“我也希望是一口温泉,但以前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欧由福说,他们把这一现象向当地政府进行了反映,希望有专家能找到水温升高的原因。【图片】魏城镇政府工作人员王令说,他们到现场进行了水温检测,“确实水温比较高。”他们已向游仙区自然资源局进行了汇报,邀请有关专家到现场作进一步勘察。
附近居民初步排除了漏电的嫌疑,然而水井的水温却一直“高烧”不退,怀疑是温泉。随后,游仙区自然资源局邀请了地质专家到现场作进一步勘查。【图片】专家现场勘查
走!去现场测测温度
10月14日,川观新闻记者前往魏城镇寻找该口水井,一探究竟。
只见前该水井处于敞开状态,地面上放置着一台生锈的水泵,以及一个简易的打水器皿。【图片】李睿 摄
记者伸手在井口上方探了探,一股热气袭来,仔细看,从井底不断升起了股股白色水雾。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记者从井里打出一盆水,井水清澈,没有杂质,看上去与自来水没有区别。但用手触摸,发现水温明显高于体温。一测试,刚打上来的井水温度已经达到了42.6度。【图片】莫慌!专家说绵阳老井“发烧”正在降温,不是灾害前兆
消息一一出,立马引爆网络,不少网友提出“水温变高是不是地震前兆?”“是否预示着地壳在运动?”。
10月14日上午,省地震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已指派绵阳市防震减灾部门前往现场核实,并安排专家奔赴现场踏勘核实情况。将第一时间公布最近新进展。
下午14时,记者从在现场勘查的省地矿局四川909地质队专家处获悉,现已排除地热,也不是灾害前兆,井水水温正在下降,后续将进一步观察。
省地矿局909队专家到达现场后,先对井水深度和温度进行了测量,井深6.2米,水深3.9米;水温40度,已较前几天明显降低了很多。【图片】为何“发烧”?最大可能是水井中的水泵老化漏电将水体加热
10月14日上午,四川省地矿局909水文地质队派出专家立即前往现场踏勘,已排除地热温泉和地质灾害可能性,发热的原因最大可能是水井中的水泵老化漏电将水体加热。目前水温已经开始下降,接下来将恢复正常。
据这口井的主人李女士介绍,这口水井之前一直被用来洗车,只有今年没有用过,10月2日打开看时,热气扑面而来,当时水温有70多度,很烫手。刚开始,大家都怀疑是水井中的水泵漏电将水体加热了,但当天将水泵拿出来后,10天过去了,水温还是高,而且水泵连接的漏电保护装置也并未跳闸。【图片】现场专家同时结合该地的地理条件再进行了分析,绵阳游仙魏城镇地处盆地边缘,系红层地区,地质构造不发育,水井也比较浅,水很清澈,没有任何气体,而且成井已经十多年了,一直没有这种现象,因此排除是地热现象。再根据周边环境情况,也排除是自然地质灾害预兆的说法。
专家介绍,从目前水温已经明显降低的情况来看,水井发热的原因最大可能是水井中的水泵老化漏电将水体加热,也不排除是周围有工厂排出的废水或者有发热管道经过的因素。“这只是一口普通的民用水井,过几天水温自然就会恢复正常。”
目前井水已进行采样 具体原因将待检测结果后发布
今早10时50分左右,四川省地震局回应此事,称已指派绵阳市防震减灾部门前往现场核实,并安排专家奔赴现场踏勘核实情况。【图片】据当地政府部门介绍,10月14日下午,魏城镇拟将启动水井排干作业,然后查看新出水的水温,以帮助查清事发原因。
目前,专家已对井水进行采样,具体原因将待检测结果后发布。相关部门早前已将水样送至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老井到底怎么了?
网友也都在在线等一个结果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0-26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突发!四川发生地震!】

鹿回头舆情
10-25  阅读 100000+
关注
小编从中国地震台网获悉,2020年10月25日2时4分,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公里),地震震中经纬度为北纬31.85度,东经104.19度。

截止目前,北川县已经陆续地震达6次,最大的一次为10月22日发生的4.7级地震。

第一次地震在10月21日中午12时,为4.6级地震。

第二次地震在10月22日上午11时,为4.7级地震。

第三次地震在10月23日凌晨1时12分,为3.0级地震。

第四次地震在10月23日凌晨1时41分,为2.8级地震。

第五次地震在10月23日凌晨2时24分,为3.0级地震。

第六次地震在10月25日凌晨2时4分,为3.6级地震。



本次地震震中地形:震中五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1372米。



专家:汶川余震

经专家综合分析,2010年以来汶川余震区出现过7次4.5级以上地震成组活动现象,结合区域构造、地球物理观测、余震序列等,认为北川近日发生的6次地震仍属于汶川余震区的正常起伏活动。



四川省地震局实时产出地震预警信息,通过预警终端、手机APP、广播电视向成都、绵阳市区和平武县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地震时应该注意什么?

一要避开危楼、高压线等危险物及危险源。

二要选择干燥、避风、平坦的地方露宿;在山上露宿时,最好选择东南坡。

三要保暖,如果身体和地面仅隔着薄薄的塑料布或凉席,凉风与地表湿气向上蒸腾容易诱发疾病。



震中简介:北川羌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川省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北川是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2496
不喜欢
分享
评论 2422
按热度
开启热评时刻,收获本期快乐

写评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智能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5-9-4 17: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