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离层预测法,需要志愿者编个程序辅助预测
电离层法的工作量太大,而且中科院的服务器一直不稳定,考虑需要用软件来替代人力进行预测。我分析了一下,自动化预测还是可行的,只要编写的软件能够实现以下的功能:
1、智能筛选出属于正常状态的TEC图。正常状态的TEC图,其特征就是和往日、往年对比是几乎一样的。判断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存储近十天所有的电离层资料,然后选定一个时间点,对比这十张图片。具体方法是采用冒泡法轮流对比图片,对全图每一个像素点与其他图片的像素点做RGB减法。然后把所有的差值给加起来,如果两张图片几乎相同的话,则说明是正常图片,其差值的和也很小,就可以判断出来。
这个过程不能简单地采用GDI的工具,而且计算量也很大,建议使用C++之类的语言编写。
上面这个工作,在例行比对之前就完成。每天例行比对一次的话,必须经常筛选出最新的标准正常TEC图片,这是因为随着日期推移,太阳直射点变化,所谓正常的TEC图也是有很微小的变化的。
2、每当有新的TEC图出来时,就要拿新的TEC图和标准正常TEC图对比。对比的过程就会很复杂了:首先把两张图片(新图和标准图),每个像素点所对应的电离度的值给求取出来,方法当然是通过图片右侧的标尺,首先就是要识别出标尺上的数字,然后通过数字对应的颜色找到每一个像素点的电离度,然后按照一定格式存储起来(16位浮点数最好,不必32位,浪费内存)。此时新图和标准图都被转成了每个点的电离层数值。
下一步就是两张图片(新图和标准图)每个像素点的电离度数值做减法,(通俗讲就是新图减去异常图,全图减法)得到的差值当然是有正有负。差值集合则用于产生新的图片,产生方法是用HSV的色度表示差值大小,重绘图片。蓝色表示相减产生负值;红色表示为正值;绿色则表示正常区域,与往年相同。这样产生的新图片,只要是蓝色的地方,必然是异常的谷底,就不必要费力气和往年对比了。
这样做差值产生的图片:
1、定位会更加准确,经常看到长条形的异常区域,实际上相减以后,异常区域应该就是更规则的图形,便于定位。
2、定强更加方便,差值的大小就是震级的大小。
那么有人问,为什么不从中科院直接找数值,不就免去做图形运算的量了?但我尝试了多种途径,貌似民间还是很难获得中科院的内部数据,所以两手准备。中科院那边我还在努力,如果不行的话,恐怕真的需要图形编程解决问题。
随后,需要有人架设个服务器,程序编好以后,运行过程结果是要通过服务器网页公布的。因为要公布大量图片,所以实际上对带宽的要求可能挺大(10M为宜)。论坛就算了,这个论坛带宽都到极限了,经常上不去。服务器24小时运行,实际上即便中科院服务器停了,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预测。
具体细节还要再讨论,这只是“一劳永逸”的第一步,这之后还要再设计程序完成全自动的定位、定强、发布功能。
以上展示了一些技术要求,个人觉得要求不是特别高,但肯定需要一些开发经验才能做得来的。至于报酬,如果网站成功的话,所有的广告收入归开发方所有,个人分文不收。
我的QQ是:279643918,希望感兴趣的程序员交流一下。
看好了啊,我7月9号出国,所以就不必加我QQ整天问我那个地方安全之类的问题,发广告的也不要加我QQ,现在还剩20多天的时间,抓紧时间看看能不能开发出个程序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