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69|回复: 8

如果您感觉到的地震是上下方向的震动,那您就处在震中的位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5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0年11月19日,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交界19日14:42分发生2.8级地震。

在地震发生当时,我们办公室的人绝大多数都感觉到振动。我除了同样感受到振动以外,还特意留意到了当时的振动和以往的头晕式的晃动不一样,它是上下方向的振动。当时我就半开玩笑地说:地震了,震中在深圳……

不幸被言中!随后的报道证实了这一句“似乎”的玩笑话。

一点不奇怪,这不是预测,这就是真实情况。因为我知道熔岩的撞击是地震的唯一原因!而地壳的下方并不是“地幔”,而是类似于海浪的正在起伏着的熔岩!

发表于 2010-12-24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生地震时,先有纵波(第一主波,上下一跳),然后向四周传送横波(水浪波,会有头晕感觉)。强震后一般还会出现扭波(方向、位置、扭度大小无规律)。

出现“上下一跳”当然是震中了,无可非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tanlilin
请教版主,什么叫做纵波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5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anlilin
请教版主,什么叫做纵波呢?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0-12-24 20:41


上下垂直运动的波形,也就是“上下一跳”的地震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5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tanlilin


    哈哈,似乎有了问题了!

所以说:用纵波和横波来解释地震力的传动其实是故作高深的解释,自己在勒自己的脖子,把自己赶进了死胡同。

描述地震,用震动和摇动才是最形象和适用的。因为震动的频率非常低(几赫兹以下),衰减快(二、三下就感觉不到了),这样的特征用波形来描述显然是不合适的。

唉!我们可爱的共和国的地震专家们……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在地震方面的理论很多,还无法说谁对谁错,大家可以将自已的看法摆出来共同探讨,距离真相就会愈来愈近。

本人对地震成因的看法见:
http://tanlilin.cn-dns.com/earthquake.htm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5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tanlilin


       前面那个关于“纵波”的问题,只是想试探一下版主的物理学功底。虽然没讲透纵波的特点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同轴”,但对于P波来说它们一般以陡倾角出射地面,因此造成铅垂方向的地面运动,也就是“上下一跳”的直观感受。值得注意的是,纵波也可能是“下上一跳”,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已经发现P波到达时地面的初始振动有时是向上的,有时是向下的。呵呵。
    您认为“在地震方面的理论很多,还无法说谁对谁错”。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理论”是缺乏科学论证或者经不起论证的。就以guangduan网友提出的“熔岩撞击说”来讲,如果熔岩向上撞击地壳是地震的“唯一原因”,这种模型无法解释为何震源上方的地表会产生侧向(水平方向)晃动的现象(用地震波理论很容易解释,S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以陡倾角出射地面时就表现为水平晃动,所以也称横波);另外,前面提到的P波向下的初始振动现象也无法用“熔岩撞击说”解释。对于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的面波就更无法解释了。
    笔者前面举过“举石头”的例子。有人看到地震预报遇到困难,就怀疑地震学家的科学水平,继而对整个地震学体系产生怀疑,希望以新的“理论”取而代之。笔者认为,科学鼓励理论创新,但这种创新并非轻率的“推倒重来”。举例来说,我们目前对癌症治疗没有很好的办法,但没必要把现有的临床医学、群体医学、基础医学全都废掉重新搞一套医学理论;如果遇到疑难病症都要“推倒重来”,医院非乱套不可。假如高考成绩不理想,是否需要退回小学重新读起呢?呵呵。
    应该说,目前的地震学理论距离准确预测尚有很远距离,但其理论体系主要基于物理学和数学,且经过百年以上的大量验证,基本上是“一步一个脚印”,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譬如guangduan网友提出的“熔岩撞击说”,其实质是一种简单的“集中力”震源模型,很早就被地震学家“证伪”而用单力偶、双力偶模型取代。多说一句,即便是频频批评地震局的“天灾委员会”专家,他们只是在具体的预测方法上有不同意见,并非要推翻现有的地震学理论,耿庆国给记者讲地震的时候也要说“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表面波”,呵呵。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地震学并不否认地震有多种成因(绝非楼主所谓“唯一原因”,呵呵),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地震等,这和提出新“理论”是两码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地震学并不否认地震有多种成因(绝非楼主所谓“唯一原因”,呵呵),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地震等,这和提出新“理论”是两码事。


我们需要折腾这些没有意义的名词么?什么是“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地震”?什么叫“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地震”?还人工地震?
这些“地震”还需要你去研究么?

你也只懂得研究这一类型的“地震”!真正的地震你一点也不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问一个问题就能考到你!
:“为什么在火山喷发的时候都不会出现大强度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智能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5-11-8 04: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