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地震坛 登录
地震坛 - 地震 - 地震吧 - 地震网 - 地震论坛 返回首页

13印记的个人空间 http://www.dizhentan.co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台湾拟建地震前兆监测网 仪器购自大陆

已有 1037 次阅读2008-10-28 16:10 |个人分类:群防群测信息|

台湾拟建地震前兆监测网 仪器购自大陆
2008-01-14 15:04: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中新社台北一月十四日电 题:台湾拟建地震前兆监测网 仪器购自大陆

  ——访台湾地震专家、台大教授朱子豪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陈立宇

  台湾方面目前已从大陆购进两台由大陆科学家研制的低频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今年很快还将再购进一台。“这三台仪器全部到位后,将分别放置于台北、花莲、高雄三地,建成一个三角形的地震前兆监测网,为台湾地震监测预报提供相关前兆资料”。

  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教授、台大理学院空间资讯研究中心主任朱子豪近日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披露了这一信息。他说,台湾地震前兆三角监测网建成后,跟大陆方面联网的同时,亦可自己定位、独立运行。在台湾岛相对很小区域内放置三台地震前兆监测仪器,相信如此高的密度监测,必将产生高精度的数据。

  专业为卫星遥测和地理讯息(GIS)的朱教授最初因遥测应用于地震而开始接触地震科学研究,从此“一箭双雕”,空间资讯专业科研教学与地震科研两不误,如今已成为岛内颇有名气的地震专家。他希望将来再从大陆购进三台同型地震前兆监测仪器,与台湾三角定点监测网相互配合,实行车载移动运行,进一步增加台湾地震前兆网的密度,提高监测精度。

  朱子豪称,自己最早于一九九○年即前往大陆开展学术交流,之后与大陆同行接触越来越多,交往也日渐频繁,不仅与大陆遥测领域学者联系交流,与大陆地震专家也有交流合作,目前每年至少赴大陆两次,一为专门的学术交流活动,另一则是自己牵头组织的大陆深度旅游团,令他相当自豪的是“现在我已经基本游遍了大陆的边疆地区”。

  这位地震专家认为,两岸地震科研领域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台湾方面,强震网密度全球数一数二,优势突出;大陆方面,地震监测预报科研工作规模化、系统化且历史悠久。同时,两岸地震都比较频繁,仅台湾平均每年四级以上地震就有两百多次。两岸地震科研同行应该把震后的强震网与震前的监测网组合起来,以“顺天应人”,共同对抗地震天灾。

  台湾“九二一”大地震后,岛内经常出现自称能预测地震的“地震功能人”,跟朱子豪保持联系的就有三十多人,“这些‘地震功能人’每次跟我通报都有记录,经过我们做的统计,实证表明其中有几个人预测地震功能非常强,他们预测的正确性很高”。虽然目前还不能提供科学依据,也深受正统地震科研专家排斥,他还是决定要将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深入开展下去。

  朱子豪表示,两岸今后应更多加强地震短临预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因为短临预报最难却又最符合民生需求。这位自认为“非正统”的地震专家希望两岸官方地震部门和科研机构解决一个共同存在的问题,就是要敞开心胸,把包括“地震功能人”等在内的非正统、非主流民间地震研究团体和个人,纳入正统与主流的地震科研体系当中,以不断改进、提高两岸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为民众造福。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6-16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