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地震坛 登录
地震坛 - 地震 - 地震吧 - 地震网 - 地震论坛 返回首页

13印记的个人空间 http://www.dizhentan.co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汶川地震的教训及地震是不能报还是不去报(徐好民)

已有 1467 次阅读2008-11-9 16:34 |个人分类:群防群测信息|

汶川地震的教训

徐好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9)

(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 北京 100036)

摘要:汶川地震之后作者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于5月20日写了《地震是不能报还是不去报》,7月5日又写了《缘木求鱼岂可得》,9月23日发表《致读者》,汶川地震过去四个多月了,中国地震局已布置全面展开汶川地震反思工作,其实应该反思的不只是中国地震局,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从领导到群众都要参与这一反思工作。反思的主题应该是:地震是不能报还是不去报?!汶川地震考验着中国政府的问责制,但汶川地震也不是撤了谁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强的地震不能事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是科学进展不够还是人们对科学重视不够?汶川地震逝者已已已,这样大的灾难中华民族还不能猛醒吗?全人类还不能猛醒吗?我们还要等什么呢?!在强震面前是我们不能作为还是我们不去作为?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专家?是看包装?还是看内容看实际?

关键词:汶川地震 教训 科学 反思

前言

汶川地震之后作者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于5月20日写了《地震是不能报还是不去报》,6月2日又作了补充修改,文中指出:“作为一个职业地震工作者,看到一个强于唐山的大地震从眼前滑过,耻辱、沉痛自不必说!但沉痛归沉痛,耻辱归耻辱,不要文过饰非、不要说假话,这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国内外的所谓专家、学者几乎异口同声说:地震不能报!我仍要大声疾呼:地震能报!唐山地震能报!汶川地震也能报-…不论官员也好,不论群众也好,都应该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都应该作些基本的判断!中央领导也好,各阶层社会大众也好,应该认真想一想了,地震真的不能预报吗?地震预报真的那么难吗?对地震问题是真的不能报?还是不想报、不去报?!现在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不承认地震能预报的专家就是没资格谈地震预报的专家,就是不配谈地震预报的专家”!

“唐山地震也好、印尼地震也好,汶川地震也好,最最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全人类都要根本转变地震预报战略观念”,就是“地震可报,人人有责”,就是群众必须有防灾意识、防灾知识、防灾技能,明白对地震之类强烈自然灾害的预测预防自己应该参与、能够参与、必须参与!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群测群防”[1],! 7月5日又写了《缘木求鱼岂可得》[2]指出:“要想知道地震究竟能不能报,就要问问说地震能报的人!和那些从来不承认、从来不研究地震究竟能不能报的人喋喋不休的讨论有什么益处呢”?!9月23日发表《致读者》[3]提出:“希望真正关心地震预报的各阶层人士读一读我的书和文章,得到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有益的。地震预防事关每个人,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能够参与、必须参与!大家参与了大量临震信息能及时扑捉到,愈强地震临震信息愈多愈易报出!地震预报并不神秘、并不是那么难!难的是改变我们的观念,观念改变了,并不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不需要许多人专门去做,人口稠密地区强震也不会漏掉”!

汶川地震过去四个多月了,中国地震局已布置全面展开汶川地震反思工作,其实应该反思的不只是中国地震局,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从领导到群众都要参与这一反思工作。反思的主题应该是:地震是不能报还是不去报?!

地震预测的本质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现代地震是现代地壳运动的结果,这基本上已是人人皆知、人人熟知的常识。从逻辑上说,地震预测问题就是对全球或至少相当大区域现代地壳运动微观状态把握问题,这种把握从时间上、强度上、区域上自然是愈精确愈好!几十年来作者一直是沿着这一思路探讨地震预测问题,早在1985年海城地震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作者就在所做的《地光研究的进展和启示》[4]报告中指出:“在地光的研究中,大量资料证明在地震前地震时出现的现象不仅震后存在,而且无地震时也有,其规模有时较之震前也毫不逊色。因此“前兆”这一词汇是值得商榷的,确切地说,所谓“前兆”的各种宏观微观现象只是地壳活动的征兆或伴生现象。地震是地壳大规模的破裂,是地壳运动激化的表现,震前这些现象能集中发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现象判断地壳运动的增强,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但却很难得出必震的结论。反之,某地区地壳运动相当激烈时可以出现大量征兆,但它能以其他形变方式释放能量而最终并不出现地震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些现象既与地壳运动的程度有关,也与地壳中的物质成份和构造状态有关。地壳运动随时间的演化是不可逆的,这些征兆出现的地点也是随时间转移的。我们既不能肯定某种现象与地震的必然联系,也不能期望某种现象在原地绝对地重复,我们又如何能奢望利用单手段,单台站来预报不同的地震呢?!因此,地震只能走多学科联合研究,综合预报的道路”。同年底又写出《地壳现代构造运动研究的意义和方法》[5]一文指出:“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目前在地震预报中流行的企图用一次或几次地震前出现的一种或几种异常现象与地震建立的某种经验关系重演来预报地震的方法是不合理的,是没有充分理论根据的。异常现象和地震一样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异常和地震的关系是由地壳构造运动来衔接的,脱离地壳运动状态的地震预报是不科学的,科学的地震预报必须建立在对地壳运动状态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

把握现代地壳运动微观动态问题其实质就是现代地壳运动信息获取问题,现代地壳运动信息有哪些?这是地震科学工作者应认真研究的问题。之后作者重新厘定了“地象”一词的确切含义:凡地壳运动产生的各种征兆、各种效应、各种信息都可统称为地象资料[6]。作者创立了征兆地质学概念,指出:“鉴别、收集、分析地象资料,研究它们与地壳运动的关系,用它们反演四维地壳运动状态,找出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的规律,判断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征兆地质学,这就是地震预报的可靠途径”[7]。作者1998年就已指出:“假设我国历史文献中有100种与地壳运动有关的信息,历史地震是其一,其余99%我们没有系统收集与研究;假设现在每天发生的自然灾异和地壳运动有关的为100种,地震是其一,各种仪器纪录为其九,其它90%我们没有认真收集研究。我们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设台站布仪器,想尽可能多的获取现代地壳运动的信息,但对现代信息的90%,古代信息的99%却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岂非咄咄怪事,岂不可惜!我们一些科技政策的决策者、管理者谈到科技创新只把眼睛盯着国外,对从我们自己的科研实际、自己的民族文化成生起来的重要成果却一概不懂百般压制,这是很令人痛心的”[8]。作者业已指出:“地震可报,人人有责,科学普及,全民防震”[9]!

几十年来作者按这一思路在地震预测上取得了其它任何方法难以比拟的效果。可惜的是这一思路直到目前仍不为其他学者所接受,其他学者或苦于得不到震源的信息;或苦于前兆的不确定;或致力于自己的方法力图解决地震预测问题,凡此种种都难如愿以偿!

地震前兆与地壳运动征兆

现代基本上全人类的官员、学者、民众都还众口一词地地震“前兆”、“前兆”的叫着,可至今谁也找不到哪种现象或哪些现象只和地震有关、仅在震前出现;一些人至少每周都在会商震情却又笃信“地震不能预报”,报对了个把余震又庆幸“报对了”,“报对了”!漏报了又是“世界难题”,“地球不可入”,“宏观不可靠”,“关系不能确定”、“构造复杂”、“干扰太多”、“无有必然联系”、“未发现异常,也未捕捉到相关信息”等等等等,什么原因都有就是自己的责任没有。上文已经谈到作者二十多年前就已质疑了“前兆”一词的合理性,指出“所谓“前兆”的各种宏观微观现象只是地壳活动的征兆或伴生现象”。作者指出了异常和地壳运动的因果性而和地震非因果性,不是地震产生了异常而是地壳运动产生了异常和地震。作者否定了异常和地震的非因果性并未否认地震的可报性,而恰恰从这一角度肯定了地震的可报性,肯定了愈大地震临震信息愈多愈易报出。作者04、05、06三年连续将成都-雅安划作危险区[10;11;12];07年将天水-宝鸡划作08年度危险区[13];作者早已注意到四川的一系列异常;作者08年2月21日撰成的《地壳运动与特大雨雪冰冻灾害》[14]一文最后指出:“这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也启示我们对未来几年内雨雪区域地震活动也不可掉以轻心”;08年5月11日看到绵竹、泰州有蟾蜍异常马上想到四川或江苏可能出问题,只是因未了解到其他异常、未来得及和其他学者会商,丧失了机会。这是作者一人的工作,如果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转变观念像防“非典”那样防震,难道这次地震就一定不能报出吗?!

科学与地震科学

科学即一般人心目中的科学、广义的科学。现在政府倡导“科学发展观”,但“科学”是什么?直至目前这仍是争论不休的问题。现在许多人唯西方马首是瞻,认为科学就是近几百年从西方发展起来的科学,其它都不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些西方人早已看到了这一“科学”的不足,发表了《转折点》[15]、《科学的终结》[16]、《复杂》[17]、《探索复杂性》[18]等等,称这些抱守残缺者为“科学主义”!

其实科学早已不是分科之学,早已泛化成“真理”、“实事求是”的代名词,虽然一些人一再指出科学不是真理,但它不能不追求真理,不能有意违背真理。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者、引进者丁文江先生就曾指出:“凡世界上的现象与事实都是科学的材料,只要用的方法不错,都可以认为是科学。所谓科学方法是使用理论的方法把一种现象或是事实来做有系统的分类,然后了解他们的相互关系,求得它们普遍的原则,预料它们未来的结果。所以我们说这一种知识是真的,就等于说这是科学的”[19]。1999年我在《我的科学观》[20]一文中指出:“我对科研工作的重要体会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不顾实际去做所谓的“学问”……科学是思维的产物,科学来源于实践,实践调整着科学的方式和方向。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和方式,不同的阶段它会有所不同。它存在与否,我们不能单从形式上判断,更重要的是应从它探索客观探索未知探索真理,主观认知客观,主观适应客观的机能上看。从这一角度看科学应与人类诞生、发展同在。甚而至于科学不仅仅属于人类,它可能早于人类诞生之前,持续于人类消亡之后”。

上面谈了一般科学的含义,下面我们再谈一下地震科学。地震科学顾名思义就是探讨地震生成、发展、预测、预防等关系的科学。本文谈地震科学无意从学术角度探讨其具体内容,只是想指出地震科学与其他科学不同的怪异现象。什么是地震科学与其他科学不同的怪异现象?按一般人的理解,按客观实在不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在其领域最有造诣的学者应是本领域的院士、学术带头人、负责人,即使有例外者那也是凤毛麟角,而地震科学领域最有造诣的预测学者却根本不是该领域的院士、学术带头人、负责人,地震科学领域不论国内还是国外被大家认为最权威的学者往往是反对地震预测最力者。一位被国际公认为最权威的地震学家妄称谁要说地震能预报那他不是疯子就是骗子,多年来一直被许多人奉为金科玉律、津津乐道。许多先进的发达国家地震预测的课题不在申请之列,中国地震系统地震预测课题申请也困难重重。国家花重金任用的或能操纵国家大量财力资源的官员和学者基本都是不承认地震能预报或不全心全意执着地震预报者,强震漏报后一句切题的话说不出,只忙着推卸责任,如果这些人多年发表的成果有符合地震预测实际需要者也算作者不负责任。

汶川地震的教训

在地震科学这种国内、国外大背景下强震报不出按理说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中国的官员、学者和民众都不应忘记地震预测科学是近几十年来在以毛泽东、周恩来为首的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蓬勃发展起来的,曾取得了海城、松潘等地震的成功预测,这是地震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突破就是解决,突破就是继续前进的基矗任何科学不论多么艰难,都是只有前进没有后退;地震科学再特殊,即使允许后退,但退得这么干净、退得这么彻底,只是科学本身应该如此?就没有丁点的人为原因?汶川地震考验着中国政府的问责制,但汶川地震也不是撤了谁就能解决的问题!

从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成功经验来看要取得明显减灾效果的地震预报最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有政府对震情的高度关注。如果政府对震情不关注、对震情心中无数,任专家学者喊破喉咙也无济于事。海城地震是在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国务院根据会商意见签发74(69)号文件督令辽宁省政府认真执行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龙陵地震是在当地政府得知地震消息及时采取措施获得成功的;唐山地震前中央有关负责人询问了震情、地震局各单位组织人员研究、唐山召开了地震工作会议,青龙县委得知地震消息立即传达、落实;唐山市地震办公室杨友宸向市委书记汇报震情、市委书记指示召开市委扩大会议,书记不参加,主持会议的却“不准记录、不准传达”,结论是不到临震阶段,第二天立逼杨友宸去干校[21];松潘地震政府采取措施,时间虽然长些但终于成功。周恩来总理有一次知道一条异常立即打电话让地震局去落实,地震局委派地质所执行,地质所派定人员已到下班时间,准备明早出发。半夜周总理打电话问地震局异常落实情况,地震局说地质所去人,电话追至地质所,说明早去,总理厉声询问为什么半夜不能去?汶川地震哪级政府关注了震情?哪级政府对震情心中有数?

从海城、龙陵、唐山、松潘等地震成功经验来看要取得明显减灾效果的地震预报第二条就是群众广泛参与。当时中央地震工作方针是土洋结合、专群结合、大打人民战争,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地震战线上群测群防现在还有吗?2004年作者感于群策群力在防“非典”上发挥的巨大威力和地震战线对这一方针的忽视,撰写了《防疫与防震》[22]一文,指出:“这两年防疫工作的胜利显示了群策群防的威力。群策群防本来是以毛主席周总理为首的党中央国务院为我国地震工作制定的方针政策,它曾在我国地震预报事业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它做法上的某些不当,更由于唐山地震之后大多数人认识上的失误,它在地震系统逐渐被淘汰了。由于防疫工作的需要,群策群防在防疫工作中得以认真执行,群策群防在这两年防疫工作重新显示了它的威力,这种威力不仅值得地震系统的人士反思,也值得所有的人在地震预报问题上进行反思……群策群防的关键不在于村镇、厂矿、机关都设测报点、设测报人员,关键在于科学知识普及。测报员应该人人是,人人都不是……看着广口井、压水井甚至干涸河床、普通地面地下水往上喷出几米高,只知看热闹而不知危险将至,只知好奇而不知上报,即使报告了反而挨训斥,这究竟是地震不能报还是不去报?这种情况仅就个人所知国内近几十年就不知有多少次了”。“唐山地震的漏报一是在于包括负有重任的绝大多数中国地震学者大形势判断失误、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玩忽职守;二是四川地震报而未震形势较为混乱使一些负有重任的学者将精力过多的放在报而不震怎么办,忽视了震而不报怎么办;三是唐山地区的宏观异常没及时、系统收集、成功预报经验较少,过多的依赖前震、会商工作抓晚了、抓慢了。唐山地震不是不可报,而是一些负有重任的官员和学者千方百计拖着不报,少数人的正确意见受到了不应有的压制。地震科学知识普及不够,群众对大量宏观异常视而不见,对大地的警告麻木不仁。唐山地震本该使全国上下猛醒,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却受一些别有用心或不明真相之人的误导,将中国甚至全球地震预报事业引入了不应有的冬眠期……如果中央领导不对某项工作倾全力去抓,只靠加大投资往往事与愿违,海城地震前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这两年防疫工作的成功都证明了这点,唐山地震的失误也在于中央对地震工作的关注不如周恩来时期了”。“防疫打的是信息战,如果群众对疫情知情不报或有意隐瞒,那各项措施还不等于摆设?同样,地震也是打的信息战,地震是地壳大规模能量的释放,愈大地震震中区变形愈强,必然会有大量信息泄漏出来,许多动植物都有了明显危险感觉、出现了许多行为异常,许多人也感到了却不知危险将至。这种无知这种麻木自然于事无补。对地震之类强烈自然灾害古人乞求于神仙,今人乞求于专家,就不知自己应该参与、能够参与、必须参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恐震现象是群众无知的结果不是地震知识普及的结果,愈是地震报不出、愈是向群众封锁临震的信息、愈是缺少相应的科学知识愈是会发生恐震骚乱、愈是地震谣言满天飞!一旦群众有了相应的知识、树立了牢固的地震可报的信心、知道了自己参与的重要、乐于观察自然、善于观察自然、看到异常马上核实、报告,职能部门只要不渎职,我相信人口稠密地区六级以上强震基本上不应虚报或漏报。一旦出现虚报或漏报的现象就应该认真查一查有无信息、信息的准确度如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何进一步改进工作,而不要骗群众骗领导宣扬地震不可知不可报”。

汶川地震第三个重要教训就是领导和群众对科学的认知问题,就是对地震科学领域的怪异现象缺乏认知,就是对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明显背离,一提到科学、一提到先进就眼盯外国发达国家,就眼盯着院士、教授、博导、某某长、某某主席、某某奖获得者,某某杂志,就想到接轨,而不知用自己的脑子认真想一想,判断下基本的是非。这在一般科学领域应该不错,但在地震预测领域不灵了。在地震预测领域,不论国内、国外都有一些热中于地震预测研究且理论和实践都颇不错者,但他们基本都不身处要位,基本都是被嘲笑、白眼的对象,即使有个别身处要位的学者一旦涉及地震预测问题也难免遭非议,对地震预测的理论和意见任何一个弱智者都有权力和义务嗤之一鼻!好象谁要相信了这些理论和意见谁就是更弱智!有哪一个官员和所谓主流学者对地震预测问题愿三顾茅庐?求贤若渴?汶川地震前关于地震预测问题基础理论已臻完备;关于川西北、龙门山可能发生强震的长期、中期、短期预测意见已通过不同渠道发表或上报;地壳运动征兆愈来愈强已达到自唐山地震以来几十年的最高潮。这三方面大量重要信息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样强的地震不能事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是科学进展不够还是人们对科学重视不够?科学是什么?科学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成果还是要职人员的胡编乱造?政府倡导科学发展观,科学成果无人识,垃圾却被奉为至宝!栽了如此大的跟头对此问题若还不能正确认识就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了!

汶川地震的三大教训是全人类地震预测领域的病根所在,愿各国、各界人士深思之!

结束语

作者2002年初撰成的《地震预报新思索》[23]一文中已指出:“地震预报真的是那样难吗?从人类有史以来已有几千年都没能解决这一问题看确实难,但从中国地震学界近三十多年的预报实践看,从作者三十多年的经历看这一问题并不是那样难,这一领域应该是充满希望的,应该是有充分信心的,关键在于应该清理一下这一领域的思路,辨别一下这一领域的是是非非……作者一贯主张、一再重申地震预报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有赖于对全球,至少是相当大区域内地壳现代构造运动的了解。地震预报问题面对的是浩瀚的自然界,控制浩瀚的自然界仅仅靠有限的专业人员,仅仅靠有限的仪器是远远不够的。地震预报应该宏观微观结合……宏观异常区域上的收缩、时间上的丛集、加速是临震征兆……地震系统负有预报重任的学者和官员不了解各种预报方法的优劣,不能博采众长、不能宏观微观结合、对中长期地震趋势心中无数自然是不能报好地震……地震是可以预报的,这一领域是大有希望的。地震预报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地震局的责任,也是全民族都应关注的问题。地震知识应该普及,提高全民族科学精神对防震减灾是至关重要的”。

汶川地震逝者已已已,这样大的灾难中华民族还不能猛醒吗?全人类还不能猛醒吗?我们还要等什么呢?!在强震面前是我们不能作为还是我们不去作为?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专家?是看包装?还是看内容看实际?

2008.10.05

参考文献

[1] 徐好民 2008地震是不能报还是不去报 sea300.net/xuhaomin 桌面

[2] 徐好民 2008缘木求鱼岂可得 龙易网/徐好民 sea300.net/xuhaomin 桌面

[3] 徐好民 2008致读者 龙易网/徐好民

[4] 徐好民 1986 地光研究的进展和启示 国际地震动态 4期 地球.静电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88 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2)(5)

[5] 徐好民1987地壳现代构造运动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93-96页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3)(10)

[6] 徐好民 1989 地象资料与征兆地质学 见徐好民 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3)(16)

[7] 徐好民 1987地球.静电 前言 地球.静电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88 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2)前言

[8] 徐好民 1998大水.大震及其对策 地象研究与系统科学邻天斋随笔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5)(104)

[9] 徐好民 2003地震可报 人人有责 科学普及 全民防震 见2004年度地震会商报告 中国大陆构造活动背景分析及2004年度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13-119 地象研究与系统科学 邻天斋随笔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5)(176)

[10] 徐好民 2003征兆地质学中国2004年度地震危险区预测研究 2003 中国2004年度地震趋势预测 见2004年度地震会商报告 中国大陆构造活动背景分析及2004年度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70-83页 地象研究与系统科学 邻天斋随笔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5)(180)

[11] 徐好民 2004征兆地质学中国2005年度地震危险区预测研究 地象研究与系统科学邻天斋随笔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5)(185)

[12] 徐好民 2005征兆地质学中国2006年度地震危险区预测研究 地象研究与系统科学邻天斋随笔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5)(196)

[13] 徐好民 2007征兆地质学中国2008年度地震危险区预测研究见2008年度地震会商报告 中国大陆构造活动背景分析及2008年度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4] 徐好民 2008地壳运动与特大雨雪冰冻灾害 sea300.net/xuhaomin 桌面

[15]弗.卡普拉 1982转折点-科学,社会和正在兴起的文化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转折点

[16] 约翰.霍根 1997科学的终结 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17]米歇尔.沃尔德罗 1995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1997

[18] 尼科里斯 普里高津 1986探索复杂性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 徐好民 2003东西融合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象研究与系统科学邻天斋随笔sea300.net/xuhaomin 徐好民文集(5)(172)

[20] 徐好民 1999我的科学观 地象研究与系统科学邻天斋随笔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5)(109)

[21] 张庆洲 2005唐山警示录 报告文学(5)增刊

[22] 徐好民 2004防疫与防震《国际地震动态》2005(4)地象研究与系统科学 邻天斋随笔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5)(183)

[23] 徐好民 2002 地震预报新思索 地球信息科学 2期 地象研究与系统科学 邻天斋随笔sea300.net/xuhaomin徐好民文集(5)(164)

 

地震是不能报还是不去报

徐好民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9)

(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 北京 100036)

摘要:国内外的所谓专家、学者几乎异口同声说:地震不能报!我仍要大声疾呼:地震能报!唐山地震能报!汶川地震也能报!中央领导也好,各阶层社会大众也好,应该认真想一想了,地震真的不能预报吗?地震预报真的那么难吗?对地震问题是真的不能报?还是不想报、不去报?!

关键词:地震 不能报 不去报

“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预测预防的”!这是周恩来先总理留给我们的循寻善诱的教诲,铿锵有力的遗言,实事求是的总结!在毛泽东周恩来为首的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从邢台地震的灾难后仅用了不足十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海城等地震预报的重大胜利,使人类看到了在地震预报上的曙光!唐山地震预报的失误本该是擦干血迹、总结经验以利再战,但却在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或不明真象的所谓学者的误导下使全人类重又陷入了地震能不能预报的迷惘之中!

唐山地震造成了重大伤害是事实,但唐山地震不是没有报,不是不可报。至今有些人怕提唐山地震,对唐山地震问题讳莫如深,也不准别人碰,不准别人发表涉及唐山地震问题的言论,说别人不客观、不符合事实,可是至今也没见他们客观、符合事实的东西。关于唐山地震我已发表《唐山地震的经验教训在哪里》[1]《我看唐山、海城和青龙》1)《再谈唐山地震的经验教训问题》2)诸文。我是唐山地震的亲历者,关于唐山地震事前预报情况我也是参与者,我所有涉及唐山地震的言论都是以事实为依据,可以和任何人对簿公堂的。我一生以诚为本,实话实说,不仅直言批评地震系统的领导,也涉及中央领导人,我并不是想出风头,并不是和谁过不去,只是问题症结所在不得不如此。唐山地震之后地震系统的一些学者和领导本该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把工作做得更好,可奇怪的是国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事鼓吹地震不可知、地震不可报,自己拿了国家大量的科研经费不认真搞地震预报,还竭力压制别人搞地震预报;国外一些不明真相又十分愚蠢的学者也挖空心思鼓吹地震不能预报。地震真的不能预报吗?国内外其他学者的工作暂且不谈,单说一下我自己的科研工作。

我196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区域地质专业,因文化大革命迟至1968年离校。为加强我国地震科研的力量分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68年10月去天津汉沽农场锻炼,1970年初回所正式参加科研工作。同年五月参加河北滦县1945年6.25级地震野外考察工作,意识到构造地质学把握地壳运动时间尺度过粗,在解决地震预报问题上有明显不足,就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常向老同志请教、常和老同志争论这一问题,就开始重视历史地震分析工作。1973年参加全国烈度区划第二代编图东北专题研究工作承担历史地震分析工作,鉴于东北地区历史地震较少且和多震的日本相邻,就将日本的地震一并研究,发现深源地震、浅源地震活动明显相关,地震活动有强化趋势,推测深源地震将有较大地震发生。文章尚未写好海森崴发生8级深源地震,据此推测东北地区十年内将发生7级以上浅源地震,强震活动已从日本海沟明显西移[2]。1974受郯-庐带小组负责人委托研究郯-庐带地震活动性,我没仅研究郯-庐带而是将郯-庐带放入大华北地区进行研究,发现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强化趋势,指出华北地区尚蕴藏着巨大能量有待释放[3]。1984年写出《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4]一文,提出:“苏鲁豫皖当是应力高度集中区,鄂尔多斯北缘拗陷带次之” 的预测,1996年包头6.4级地震。1990年写成《华北近期地震趋势分析》[5]一文,指出:“近几年上海一带宏观异常也较突出,也应引起注意,这一带仍有发生6级地震的可能性”,1996年长江口发生6.0级地震。1996年发表《华北地区生物宏观异常与强震危险区分析》[6]一文中指出:“张家口、商都、集宁是高应力集中区,应进一步注意。”1998年张北-尚义发生6.2级地震。2001年度全国10个五级以上地震危险区3)有格尔木-大柴旦,2002年度全国10个五级以上地震危险区4)有冷湖镇-锡铁山、洞错-夏玛。2001年11月14日柴达木西南发生8.1级地震。2002年至今德令哈附近(靠近锡铁山)发生一系列六级左右地震。2008年改则地震(在洞错-夏玛区)。2005年3月26日根据扎龙湿地火灾多发等异常认为:1。全球27、8两日应有六级以上地震;2。本年度作者划定的扶余-德惠-农安危险区可能变为齐齐哈尔-大庆-泰来或沈阳-抚顺-铁岭。第一条印尼27日连续发生六级以上地震,29日又发生8.7级地震。第二条2005年7月25日林甸发生5.1级地震,正在作者修订的区域之一5)。自去年5月底作者又开始对全球6.4级以上地震发生时间进行连续预报,时间点为一天及前后一天,至今十一个多月时间内全球6.4级以上地震67次,在预报范围的44次,已近70%。4月28日及前后一天虽未发生6.4级以上地震,但三天之内发生两次6.1级、两次6.2级地震也不应算虚报。2007年11月14-16日的4次6.5级以上地震及2008年2月23-26日的5次6.5级以上地震已根据异常有所警觉,真正漏报的为12次,虚报的为4次,漏报率为20%,虚报率为10%。本年度中国境内的三次6.4级以上地震:2007年6月3日云南普洱6.4、2008年1月9日西藏改则6.9、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都在作者给出的时间范围内,一个不漏6)。几十年来作者对大趋势的预测虽不能说全部准确,但基本弹无虚发,且这些地震多是出乎绝大多数学者的意料。这里不必一一列举本人在地震预报方面的成果,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作者的网站(sea3000.net/xuhaomin)。

在基础理论上作者一再强调地震预报问题的根本解决有待于对全球或至少相当大区域现代地壳运动微观状态的把握,继承并重新厘定了徐道一先生的“地象”概念,提出征兆地质学概念,大大拓宽了提取现代地壳运动信息的渠道。发表了《现代地壳运动研究的意义和方法》[7]《征兆地质学与地震预报》[8]《地震预报困难的核心问题及其对策》[9]《卫星热红外预报地震研究新进展》[10]《地震预报新思索》[11]《地震可报人人有责科学普及全民防震》7)《关于实行科学普及全民防震的建议》8)《防疫与防震》[12]《略论地震预报战略问题》[13]《论地球活动与地震-浅谈地球脉搏问题》9),还对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著有《地光探源》[14]《地象概论-自然之谜新解》[15]《旷古静电奇灾》[16]《大气静电与空难》[17]等等等等,一再呼吁地震可报、一再呼吁地震预报已可基本过关。

今年1月中国南方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及其它一些宏观、微观异常早已引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一些成员的关注。作者2月18日撰写的《地壳运动与特大雨雪冰冻灾害》[18]一文的最后一句就是:这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也启示我们对未来几年内雨雪区域地震活动也不可掉以轻心。4月25-27日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一些专家报川甘青交界处有强震。耿庆国先生根据他自己独创的旱震关系多年来一直坚持这一带有7-7.5级强震,在他撰写的上报材料中写为:兰州以南甘青川交界地区在未来一年内有6-7级地震可能性。这些意见连同《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2008年度天灾预测意见(黄皮书)》10)已于四月底上报中国地震局等有关单位。耿庆国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5月8日是危险点,提议4月26日晚在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召开小型天灾预测委员会成员的会议,会上大家已达成共识:最近震情紧张,谁发现异常请马上通气会商。

关于这次四川汶川地震且不说作者2004年度、2005年度、2006年度连续三年将成都雅安一带划作危险区,不谈2008年度将天水-宝鸡划作危险区,只谈宏观异常。新浪网载:2月达州、3月、4月宜宾地一陷再陷,4月16日资阳一口刚打两天的50米深井喷火燃烧;5月10日新浪网载:日前,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了大规模的蟾蜍迁徙:数十万只大小蟾蜍浩浩荡荡地在一制药厂附近的公路上行走,很多被过往车辆压死,被行人踩死;5月9日,江苏省泰州市市区的东风大桥上突然出现了黑压压的数万只小蟾蜍。后两条异常载于5月10日03:40[19]、07:15[20]新浪网。这天是星期六,作者已于星期五下午去昌平,星期日下午回来,看到这两则异常感到大陆可能出问题,根据我刚撰成的《日月地运动与地震活动-以近六年为例》6)所收集资料决定报两个危险点:5月15日正负一天;5月18日正负一天。想和耿庆国先生打电话通气,因其他事情未打。星期一一早到单位有事,回来后因身体疲乏小睡一下,准备起床后打电话、填预报表。尚未起床女儿从单位打来电话,说国内发生大地震,问我知道不知道。作为一个职业地震工作者,看到一个强于唐山的大地震从眼前滑过,耻辱、沉痛自不必说!但沉痛归沉痛,耻辱归耻辱,不要文过饰非、不要说假话,这是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国内外的所谓专家、学者几乎异口同声说:地震不能报!我仍要大声疾呼:地震能报!唐山地震能报!汶川地震也能报!

唐山地震能报,一些当事者已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张庆洲先生的《唐山警示录》[21]也艰难问世,我也有一系列的文章论述,读者可从我的网站上查阅。这次地震能报,我的情况已如上述。5月13日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工业大学开会,工大地震研究所李均芝先生说他们的次声波仪5月2日、3日连续出现从未见过的大异常,幅度达3300、3000个单位,一般这种异常后9天内全球有大震发生;虎皮鹦鹉也跳动异常,但他没意识到有这么大地震,他不相信这些异常,并说向谁报?今年是奥运敏感时期不敢报。4月26日晚在他所会议上我们已有过争执,我说向地震局报,他和另一个同志说不向地震局报。我甚为李均芝先生惋惜!李先生是地震系统之外为中国地震事业呕心沥血几十年(自唐山地震后)且卓有成效者,一念之差错失良机,几十年辛苦者何?我在这次会议上批评了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和天灾预测委员会工作的失误:一些同志高唱平安调;李先生的异常没向其他成员通报。13日晨我在网上看到范大中先生《大地震前我们对诸多预兆是否太大意》[22]一文,文中披露:《华西都市报》5月10日报道,四川绵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大规模蟾蜍迁徙,数十万蟾蜍走上马路。5月4日,江苏江都市武坚镇新楼村约数百万只蟾蜍在该村刘垛闸附近集会。5月9日,江苏泰州市市区的东风大桥上突然出现数万只小蟾蜍迁徙。5月11日,江苏常熟古里镇珠泾苑数万小蟾蜍迁徙。绵竹和泰州的蟾蜍异常我已知道;江都和常熟的异常我不知道。之后网上逐渐披露了成都、南宁、南京、武汉、深圳、广州等地的动物行为异常现象。与此同时媒体上也陆续报道国内外一些所谓地震专家谈地震预报困难、不能预报的消息。无非是说“异常现象和地震的关系不能确定”[23]、“构造复杂”[24]、“行为异常,也往往有多种原因,特别是圈养起来的动物,受到外界干扰太多”[25]、“无法判断动物异常与地震有必然联系”[26][27]、“未发现宏观异常,也未捕捉到相关信息”[28]等等。这些看起来是原因其实都不是原因。“关系不确定”就不能预报吗?“干扰多”就不能预报吗?“没必然联系”就不能预报吗?他们话说得很肯定,但他们对这些现象真的作过认真研究吗?这里一个记者无意中涉及了问题的要害:“关于自然界和动物界的异常反应是否是地震征兆的争论,早在32年那场地震就已经出现了。唐山地震爆发前,京津唐地区也曾出现动物异常躁动、集体迁徙,地下水位突然变化等“征兆”。唐山地震发生后,这些都成了拍向权威部门和专家的“板砖”。直至今日,在唐山,关于当时那些自然界和动物的异常变化是否能作为预测唐山地震发生的科学依据的争论,仍在民间乃至学术界争论不休”。我不得不遗憾地指出这位记者不论有意还是无意他都有失公允!因为他在文章中将征兆加了引号,因为他说“这些都成了拍向权威部门和专家的“板砖””!因为他说这是嘲争论”!至少他偏听偏信,误导群众。这个问题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压制”!是那些反对搞地震预报的所谓学者压制一心一意搞地震预报的学者!我研究宏观异常三十余年,没见过谁和我争和我论,只知道我一直受压制!只知道他们成千万甚至上亿的课题费花着,而我却得不到或仅得到极其微薄的支持!我写的文章不准发表,我报对了地震他们却憋气不吭!成果不评!职称不评!我妨碍了谁?一心一意搞地震预报的学者又妨碍了谁?这位记者若不相信,可以拿来他们的作品让我看看,可以组织他们的队伍对我们已发表的作品进行批判!

所谓“关系不确定”、所谓“干扰多”、所谓“没必然联系”,作者早在1985年海城地震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作的《地光研究的进展和启示》[29]报告中就已指明:“大量资料证明在地震前地震时出现的现象不仅震后存在,而且无地震时也有,其规模有时较之震前也毫不逊色。因此“前兆”这一词汇是值得商榷的,确切地说,所谓“前兆”的各种宏观微观现象只是地壳活动的征兆或伴生现象。地震是地壳大规模的破裂,是地壳运动激化的表现,震前这些现象能集中发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现象判断地壳运动的增强,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但却很难得出必震的结论。反之,某地区地壳运动相当激烈时可以出现大量征兆,但它能以其他形变方式释放能量而最终并不出现地震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些现象既与地壳运动的程度有关,也与地壳中的物质成份和构造状态有关。地壳运动随时间的演化是不可逆的,这些征兆出现的地点也是随时间转移的。我们既不能肯定某种现象与地震的必然联系,也不能期望某种现象在原地绝对地重复,我们又如何能奢望利用单手段,单台站来预报不同的地震呢?!因此,地震只能走多学科联合研究,综合预报的道路”。这些年里我多次阐述:“异常现象和地震一样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异常和地震的关系是由地壳构造运动来衔接的”[7]。“不是地震产生了异常,而是地壳运动产生了异常和地震。异常和地震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11)。“异常和地震的关系是兄弟的、共生的而非父子的、因果的,有异常不一定有地震,有地震(较大)必定有异常”[10]。“这就决定了地震(较大地震)的可报性”11)。同样是“没必然联系”,他们说“地震不能预报”,而我却是“这就决定了地震(较大地震)的可报性”。他们不能报地震,却一点也不少花国家的钱,我说地震能报,他们却极不愿意给我经费。没见谁和我争论,没见谁和我探讨,不给就是不给0莫须有”,用不着说什么!任振球先生也是中国地震预测咨询委员会委员,写信给地震局领导要经费搞预报保卫奥运会,局领导回信说用不着,预报是他们的事。现在地震来了,他们还是说“地震不能预报”!有的老学者给胡主席、温总理写信要搞大灾预报,主席、总理批示了,科技部回信可申请973,向科技部973连续申请三年仍是不批,今年更干脆,一审都通不过!中央领导应检讨一下为什么你们大谈“要建创新型国家”,“要发挥老年人的作用”,而一批从国家重要岗位上退休下来、学有所成、立志报国的老学者要点经费继续研究就这样难?中国要不要对重大灾害进行预报?为什么说不能预报的人你们大量给钱?说能预报并有实际效果的老学者给点经费就那样难?我实在想不出当年周总理要批给灾害预报的钱有谁敢不给!你们是想预报指挥不灵?还是不想预报胡弄老人?

任何异常都不须要排除干扰、都不须要有必然联系,异常多了就是必然!几十年了,谁见过唐山地震前、汶川地震前如此大规模、如此集中(时间上、地区上)、如此惊心动魄的异常现象?!这次李均芝先生的次声波及一系列动物行为异常若能及时收集上来,结合中长期预报意见,预报5月10日左右甘、青、川交界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提前几天采取预防措施是完全可能的(有震中区的异常更好)。这次地震临震预测是未成功,但不是一定不能成功!话再说回来,这次地震即使预测成功了,也是老年学者自发的行为,也未必能起到减灾效果,因为中国地震局也好、中央领导也好从来未认真听过这些人的。中央领导、中国地震局领导并未认真抓地震预报问题。中国要不要对大灾进行预报、中央领导到底用多大精力抓大灾预报问题应做反思,和周总理相比有什么差别应作反思!唐山地震的教训是什么?汶川地震的教训是什么?需要反思!即使对群测群防不屑一顾的人写的关于唐山地震的书中异常也有两千多条,这次汶川地震即使在山区,人口少些,距震中那么远的地方都有异常,北京的仪器也有明显异常,四川“未发现宏观异常,也未捕捉到相关信息”应该彻查一下。是没有?还是有了不理睬?绵竹的蟾蜍林学家做了解释,地震局的人呢?地震局以不报地震为荣、以不报地震为能。地震局变成了平安局、消虑局,不引导、号召群众乐于观察自然、善于观察自然、认真报告异常。群众报了异常就忙于切断和地震的关系,忙于报平安。这样做多数情况下有效,一旦失败不堪设想。汶川地震又是其例!地震局应该对一旦失败负责,如果不对这失败负责,那就没必要存在地震局,随便找些人设立平安局也可做到这一点。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那次地震震级比汶川地震孝地点比汶川地震距成都远、又在同一大构造带上,三十多年前四川地震局能在几个月前发出预报、能收集到那么多异常,这次地震宏观、微观异常却毫无察觉,真的只是地震本身的原因吗?

海城式的预测预防是有风险的、是有代价的、是有弊端的。有些人认为海城式的预测预防已不适宜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这也许有道理,但也不见得全对。地震预报面对的是全球或至少相当大区域的现代地壳运动微观动态把握问题,仅靠有限的仪器、仅靠有限的专业人员是不行的,广大群众参与是有效的、应该的。这是地震事业的本身所需要的,不是没办法的办法,不是权宜之计。海城式的风险、海城式的代价、海城式的弊端是可以克服的,其效果可以是更好的。对这一问题我已多次论述7)8)。

哲人说过“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海城地震预报成功是周总理在专家意见基础上签发74(69)号文件并督令地方政府坚决贯彻执行的基础上获得的,这标志着中央政府对震情的关注;唐山地震前也有中央领导过问,是商而未决;这次地震有什么?地震局官员说没压制预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的预报意见报给他们没有?他们是如何过问的?李均芝先生有大异常为什么不愿报给他们?当然这有李均芝先生不当之处,但他们就完全正确吗?预报要慎重,就要慎重到不报吗?唐山地震本来和这些人没关,但却是这些人不准《唐山警士录》发表!却是这些人仍说唐山地震不能预报!却是这些人一再说地震预报难,还需几代人的努力!既然还需几代人的努力,自然钱是愈多愈好,责任一点不须承担,算盘是够如意的!中央政府在地震预报问题上大政方针问题是否受这些人蒙蔽太深?中央领导应该明白地震预报是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于一身的学问,全人类没有几个人值得称为这方面专家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研究。中央领导听取他们意见时首先应看一下他们用多长时间研究过这一问题,他们有些什么值得称道的论著,有什么明显的效果!汶川地震前这么明显的异常为什么没有随时报给地震局呢?这不是他们长期不重视、竭力压制的结果吗?我在外国专家前面定为“不明真相”又加“愚蠢”两字,这是有充分道理的。现以美国学者露西尔·琼斯为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琼斯是海城地震后曾来过中国的女士。可惜她仍然是不明真相,仍然是愚蠢。我相信她对中国地震预报问题的了解、对地震预报问题的研究远不如我、不如中国一系列其他学者。刚刚在新浪网上[30]看到记者张忠霞与她的谈访录。她说:“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都有不少地震震前预兆的民间说法,比如动物的异常行为、奇特天象出现等。琼斯说,这些说法到目前为止,都缺乏十分确凿的科学依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即便这些异常迹象可以作为预报地震的参数,地震监测人员也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单独的异常事件做出地震预报,因其可能只对应极小的发震几率。一旦误报地震,损失往往同样惨重”。她说的话本身并无大错,但作为地震不能预报的理由显然错了。“地震监测人员也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单独的异常事件做出地震预报”,但监测人员就不能依靠大量的异常事件作出预报吗?谁让监测人员非得仅仅依靠一个单独异常事件作准确预报了?哪次强震前仅仅只有一个单独异常事件了?这么简单的道理她就不能再稍微想一下吗?她还是专家?她还配谈科学?她还敢说海城预报缺乏理性!她究竟对海城、唐山地震预报情况了解多少?我是搞地质构造的,非得研究断层才能搞预报?我一辈子不研究断层报对了那么多,一辈子研究断层的报对了几个?!对这样不合逻辑的话记者也能写出来!现在全人类认识上有一个大误区:博士、博导、研究员、教授、院士、某某会长、某某主席就是专家、某某奖得主就是科学家,他们的话都对!这些人也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无所不能的专家,什么场合都说话,什么话都敢说。官员群众也都认为他们的话都对!其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古人都明白的道理,到了他们这儿就不管用了。这样,所谓“科学家”“专家”就成了“万事通”,就成了有资格胡扯的人,就成了可以不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特权阶层。这种对科学家的盲目崇拜就成了现代社会一系列祸害的根源!不论官员也好,不论群众也好,都应该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都应该作些基本的判断!中央领导也好,各阶层社会大众也好,应该认真想一想了,地震真的不能预报吗?地震预报真的那么难吗?对地震问题是真的不能报?还是不想报、不去报?!

唐山地震也好、印尼地震也好,汶川地震也好,最最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全人类都要根本转变地震预报战略观念”,就是“地震可报,人人有责”,就是群众必须有防灾意识、防灾知识、防灾技能,明白对地震之类强烈自然灾害的预测预防自己应该参与、能够参与、必须参与!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群测群防!

2008.05.20

2008.06.02修改

参考文献

[1] 徐好民 1986 唐山地震的经验教训在哪里 见徐好民 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2] 徐好民 1973关于东北地区地震活动趋势的意见见徐好民 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局震预报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3] 徐好民 1974关于郯城-庐江断裂带南段地震发展趋势的意见 见徐好民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4] 徐好民 1984 我国华北-东北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 见徐好民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5] 徐好民 1990 华北近期地震趋势分析 见徐好民 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6] 徐好民 1996 华北地区生物宏观异常与强震危险区分析 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1997年度) 地震出版社

[7] 徐好民 1985 地壳现代构造运动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见徐好民 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8] 徐好民1993,征兆地质学与地震预报 见国家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主编地震科学整体观研究 北京地震出版社 见徐好民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9] 徐好民陈彪1998地震预报困难的核心问题及其对策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中国天灾综合预测研究—1998年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预测专家论坛(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地震出版社 104-108

[10] 徐好民 2001卫星热红外地震预报研究新进展 地球信息科学3(4)12-18

[11] 徐好民 2002 地震预报新思索 地球信息科学 2期

[12] 徐好民 2004 防疫与防震 国际地震动态 2004(4)

[13] 徐好民 2004 略论地震预报战略问题 见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5年度地震会商报告 中国大陆构造活动背景分析及2005年度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纪念海城地震三十周年文集》沈阳 中新出版社2006)

[14] 徐好民,1989,地光探源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5] 徐好民,1998,地象概论-自然之谜新解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6] 徐好民 1985 古都静电奇灾 科学实验 (6)p18-20 见徐好民 地球.静电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88

[17] 徐好民 1993 大气静电与空难 见徐好民 地象资料.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

[18]徐好民 地壳运动与特大雨雪冰冻灾害 中国工程科学2008(待刊)

[19] 佚名 数十万只蟾蜍跳上岸寻找新的“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0日03:4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 佚名 数万小蟾蜍过桥寻生路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0日07:15 新京报

[21] 张庆洲 唐山警示录 报告文学 2005(5)增刊

[22] 范大中:大地震前我们对诸多预兆是否太大意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07:50 信息时报

[23] 佚名 地震学界认为自然界异象不是预测地震科学依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05:35 信息时报

[24] 佚名 地震缘何总“突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05:28 浙江日报

[25] 佚名 地震前蛤蟆蚂蚁搬家孔雀大象狂奔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04:09 现代快报

[26] 隋笑飞 目前尚无法判断动物异常与地震有必然联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06:00 三秦都市报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27] 佚名 目前无法判断动物异常、降雨与地震有必然联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5日10:00 东方早报

[28] 佚名 成都商报记者专访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汶川地震前监测未发现宏观异常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2日20:1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29] 徐好民 1986 地光研究的进展和启示 国际地震动态 4期 见徐好民 地球.静电 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1988

[30] 张忠霞 美国地震专家认为短期临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0日23:21 新华网

1) 徐好民 我看海城、唐山和青龙 徐好民文集5(212)(sea3000。Net/xuhaomin)

2) 徐好民 再谈唐山地震的经验教训问题徐好民文集5(199)(sea3000。Net/xuhaomin)

3) 徐好民 中国2000年度地象异常与2001年度地震趋势预测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1年度地震会商报告 中国大陆2001年度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2000 徐好民文集5(143)(sea3000。Net/xuhaomin)

4) 徐好民 中国2002年度地震趋势预测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2年度地震会商报告 中国大陆构造活动背景分析及2002年度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2001徐好民文集5(161)(sea3000。Net/xuhaomin)

5) 徐好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课题(中国2006年度地震危险区预测) 研究工作总结 徐好民文集5(208)(sea3000。Net/xuhaomin)

6) 徐好民 日月地运行与地震活动-以近六年为例 2008.05

7) 徐好民 2003 地震可报人人有责 科学普及全民防震 见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4年度地震会商报告 中国大陆构造活动背景分析及2004年度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 徐好民文集5(176)(sea3000。Net/xuhaomin)

8) 徐好民 关于实行科学普及全民防震的建议徐好民文集5(177)(sea3000。Net/xuhaomin)

9) 徐好民 论地球活动与地震-浅谈地球脉搏问题 徐好民文集5(211)(sea3000。Net/xuhaomin)

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2008年度天灾预测意见 2008。4

11)徐好民 征兆地质学地震预报法效果回顾徐好民文集5(217)(sea3000。Net/xuhaomin)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6-16 06: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