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地震坛 登录
地震坛 - 地震 - 地震吧 - 地震网 - 地震论坛 返回首页

13印记的个人空间 http://www.dizhentan.co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下一个7级强震: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强潮汐时期(杨学祥)

已有 1044 次阅读2008-11-9 16:42 |个人分类:群防群测信息|

下一个7级强震: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强潮汐时期

杨学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据新华社9月4日电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马宗晋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不能肯定我国西南地区近期还会发生7到8级大地震。

马宗晋表示,汶川大地震刚刚发生,在它的北部和南部,三个月之内已经发生了一些6级左右的地震,数量比较多。在西藏的中部到东部,也有6级多甚至接近7级的地震。这种地震活动可能告诉我们,这一段时间,青藏高原的东半部有一些活动,但是不能就此肯定9月份甚至10月份之内在青藏地区的东南部要发生更大的地震。虽然不能肯定,但专家委员会对此有所关注,正在加强监测研究力量。另外马宗晋还表示,初步认定汶川地震的强余震可能还要活动一段时间,但震区再发生6.5级以上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小[1]。

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2-7]。

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17年左右,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每一年及其前一年都是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年。2004年12月26日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一样,拉开了特大强震集中爆发的序幕[8,9]。

特大地震接连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7年发生有明确的地球物理学意义:经过2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全球迅速变暖,海平面上升使海洋地壳负载加大,导致海洋地壳的重力均衡运动,强震频发又使海底冷水上翻,导致全球气候变冷。郭增建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与全球变暖将会暂停十年的对应性有明确的地球物理意义,不同方法的预测得到同一可信的结果。1952-1964年4场特大地震发生后形成的20世纪60-70年代低温期提供了历史证据。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强震、台风、热带风暴、飓风、流感世界大流行等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灾害链,各国政府必须高度关注[10]。

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2007年-2008年太阳黑子谷值对地震的激发作用不可忽视,其周期分别为18.6年和11年[11-13]。

关注2004-2018年全球特大强震周期和2008-2018年中国地震活跃期[14,15]。

据路透社2007年3月报道,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8日(北京时间29日零时9分)发生里氏8.5级地震,这是自19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八大最强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八次大地震的基本情况(按震级排列)[16,17]:

1、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里氏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1960年5-9月为强潮汐时期)

2、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9.2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1964年3-7月为强潮汐时期)

3、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9.1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1957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

4、(并列)印尼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级,发生在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剩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2004年11月-2005年3月为强潮汐时期)

4、(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9.0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1952年6-10月为强潮汐时期,11月2日为日月大潮)

5、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无资料)

6、(并列)印尼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目前已经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2004年11月-2005年3月为强潮汐时期)

6、(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1964年11月-1965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7、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6级。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1950年9-12月为强潮汐时期,8月14日为日月大潮)

8、(并列)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无资料)

8、(并列)印尼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印尼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无资料)

8、(并列)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1963年9-12月为强潮汐时期)

自19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八大最强烈地震因为有并列情况,共12次。其中1948年以来的最强烈地震有9次。与1948年以来强潮汐资料对比,发生在强潮汐时期的地震有7次,频率为7/9。根据张家诚等人的资料,频率为2/3(见表1)。

表1 1948年以来8.5级以上地震[18]

1950-1977年10次

1950.8.15.中国西藏察隅,墨脱,8.5级(1950年9-12月为强潮汐时期,8月14日为日月大潮);1952.11.4.堪察加半岛,9.0级(1952年6-10月为强潮汐时期,11月2日为日月大潮);1957.3.9.阿留申群岛,9.1级(1957年1-4月为强潮汐时期);1960.5.22.智利南部,9.5级(1960年5-9月为强潮汐时期);1963.10.13.千岛群岛,8.5级(1963年9-12月为强潮汐时期); 1964.3.28.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9.2级(1964年3-7月为强潮汐时期);1965.2.4.阿留申群岛,8.7级(1964年11月-1965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1976.8.16.菲律宾民都洛,8.8级(1976年9-12月为强潮汐时期);1977.8.19.印尼松巴哇岛南,8.8(1977年4-7月为强潮汐时期);1977.11.23.阿根廷,8.6级(1977年10-12月为强潮汐时期);

1978-2003年0次

2004-2005年2次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0级(2004年11月-2005年3月为强潮汐时期);2005年3月28日:印尼苏门答腊,8.7级(2004年11月-2005年3月为强潮汐时期)。

2008年8-9月为弱潮汐时期[19],进入8月后,全球7级地震至今没有发生。由于能量的长期积累,9月存在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在中下旬的两个强潮汐时段)[20],集中爆发期为2008年10月-2009年2月强潮汐时期[21],2008年12月-2009年1月为强震高潮时期。

根据1948年以来的统计资料,不能排除特大地震发生在弱潮汐时期的可能,但发生几率低于1/3。每年9月赤道太平洋海温达到最低,因为此时德雷克海峡海冰面积最大(南半球冬季),阻塞南极大陆海洋环流,加强秘鲁寒流。10月以后赤道太平洋海温开始增加,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

如果厄尔尼诺现象迅速发展,水均衡导致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将增强全球的强震爆发规模,使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强烈,这或许能暂时缓解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困局。其后,在青藏高原东移和太平洋板块西移的夹击作用下,青藏高原的东半部值得关注。如马宗晋院士所说,青藏高原的东半部有一些活动,但是不能就此肯定9月份甚至10月份之内在青藏地区的东南部要发生更大的地震[1]。

阿根廷和斐济的6级地震可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Earthquakes

Home » Audience » For Public » Earthquakes

Recent Earthquakes

09/04/2008

M 5.6, Santa Cruz Islands

09/03/2008

M 6.3, Santiago del Estero, Argentina

09/01/2008

M 5.5, Kepulauan Talaud, Indonesia

09/01/2008

M 5.7, Fiji region

08/31/2008

M 6.0, south of the Fiji Islands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1. 西南地区近期还会发生大地震?2008年09月05日05:23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http://news.sina.com.cn/o/2008-09-05/052314406108s.shtml

2. 杨冬红,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3.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4.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5. 杨冬红 ,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4):5-12。

6. 未来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期。2005年10月12日02:38新闻晨报。http://news.sina.com.cn/w/2005-10-12/02387143269s.shtml

7. 杨学祥。未来30年强震频发:等待下一次灾难性大地震的发生。 2008-4-30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385.htm

8. 杨学祥. 谁注意到了国家主席访日的地震安全?2008-5-9 7:25:17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627

9. 杨学祥,杨冬红. 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2008-5-10 10:39:24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20056

10.杨学祥. 全球特大灾害频发呼唤灾害预警.刊发时间:2008-05-09 15:55:46光明网-光明观察.经济·科技。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5/09/content_771622.htm

11.杨学祥. 云南地震与潮汐周期的关系. 发表于2008-8-20 18:03:13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592

12.杨学祥. 有多少科研成果未被应用:重视科技信息交流. 发表于2008-8-21 11:11:00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642

13.杨学祥. 汶川地震反思的一面镜子:云南地震早有预测. 发表于2008-8-22 9:57:10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738

14.杨学祥 到目前为止2008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73次:聚焦中国西部强震频发. 发表于2008-8-31 20:55:39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839

15.杨学祥. 中国中西部中强地震已经开始向青藏高原外围扩展. 发表于2008-9-1 7:29:42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868

16.朱永斌。20世纪以来历史八大强震。2005年3月30日 21: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china.eastday.com/eastday/news/node37955/node37957/node37977/node52388/userobject1ai977513.html

17.新闻背景:100多年来人类历史八大地震细览。发布时间:2005-03-29 17:38:07 来源:新华网。http://news.shangdu.com/17/2005-03-29/20050329-772869-17.shtml

18.张家诚, 李文范.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 北京: 海洋出版社,1986年,183,186-188页

19.杨学祥. 2008年8月为弱潮汐时期. 发表于2008-8-2 12:08:08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996

20.杨学祥. 2008年9月潮汐预警. 发表于2008-8-18 14:57:2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387

21.杨学祥. 2008年10月强潮汐预警. 发表于2008-9-2 14:51:20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136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6-16 07: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