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地震坛 登录
地震坛 - 地震 - 地震吧 - 地震网 - 地震论坛 返回首页

13印记的个人空间 http://www.dizhentan.co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跨学科会商:箭头云是地震云?(杨学祥)

已有 1257 次阅读2008-11-13 10:38 |个人分类:群防群测信息|

跨学科会商:箭头云是地震云?

据北京青年报(情报小组提供)报道,线性云现象,早的话在我们国家可追溯到300多年前,在地方志里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就是在地震之前在震区上出现一些奇怪的云。吴立新教授说:“真正引起科学界关注是从1978年开始,当时日本发生过一次7.8级的地震,日本奈良市的市长就注意到了震前出现的形状异常的云彩。”

 

  线性云是人们通常称为“地震云”的现象之一。“过去所讲的地震云,通常是人们用眼睛从地面向天空观看到的,而我们从卫星云图上观察到的线性云,是从太空看到地球上的外层云异常现象,观测角度和视野范围是不一样的。”吴教授说,“2005年和2006年伊朗发生过两次6级以上的地震,在这两次地震之前就有很明显的卫星云图异常。”

 

  在这次卫星云团分析中,吴教授发现,汶川大地震震前出现了两条线性云,其中一条是远方的,在震前5小时出现,它出现在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和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的上方,在震前35小时开始形成,震前3小时成形,它的形状就像一个箭头一样,3小时静止不动直到发震。而另一条是在震前3小时出现,它是在龙门山断裂带上方出现的,这条云不是很规则,呈条带状。吴教授最新分析表明,该条带云的北部完全受到龙门山地区三条断裂系的控制,如果把这三条断裂系的轮廓勾勒出来,刚好就是这条云北部的形状范围[12]

 

  吴教授说:“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把前一条云沿着它的中轴线向西南方向延伸,和第二条云相交,这个交点就是发震的震中。”

 

http://www.csi.ac.cn/manage/html/4028861611c5c2ba0111c5c558b00001/_content/08_11/04/1225767703594.html

 

张学文研究员最近指出,作为气象工作者,早就被气象界已有知识覆盖。即云是大气中的水汽的产物,难以与地震联系。所以20年前有日本人说他看到地震云,我的基本态度是不大信。最近杨教授的博客文章介绍说地震云的箭头形状,是卫星上看到的。这又是一个视角(与地面上的人看云不同)了。

 

我的兴奋点在箭头云三个字!因为这种云难得见到,10 多年前我从卫星照片上看到它就十分吃惊。附于文后的箭头形状的云,就是我看到那张照片。那里的箭头云清楚地、稳定地存在于塔里木盆地上空接近半个月(云几乎都是运动的,稳定少动的云,难见),我感到十分特殊。该照片被我编辑到新疆气象手册一书中。而我是作为盆地气象的特有现象来看待的(没有联系到地震)。

 

它是地震云?它伴随着地震吗?这些希望杨教授帮助回答(时间是1990年底到1991年初,图中的阿克苏到新和的距离大约是200多公里)[3]

 

张学文研究员给出了1990年底到1991年初,阿克苏到新和的距离大约是200多公里前箭头云卫星照片。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资料,是难得的研究地震云图片。可惜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有限,只能向有关专家传达相关信息。希望能相互交流。

 

网友侯振宇先生作出以下评论,值得关注: 

 

发表评论人:侯振宇 [2008-11-10 12:09:17]   

很传奇!

很特殊!

1、它低于四周的山,意味着距离地面很近,会收到较强的地面影响。

2、从它的持续时间看,必然标志着相应时期周围气候是极其稳定没有变化的。该云是因盆地内特殊作用所产生的。

对于其原因,可以猜测其原因是下面的地面蒸发量的差异(地下水、植被、断裂带活动产生的能量),或是地面断裂带产生能量对上空某高度的热作用。总之是简单稳定气象条件下,稳定、持续地面因素影响所致。

 

我个人认为它很可能是属于地震云。

 

19912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6.5级地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徐道尊 王海涛

 

摘要 | 前言 | 测震台网及基本参数 | 地震地质背景 | 烈度分布及震害 | 地震序列 | 震源机制解和主破裂面 观测台网及前兆异常 | 前兆异常及其特征分析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和参考资料

 

 

19912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坪县境内发生6.5级强震。宏观震中在柯坪县城南约12 km处的山区,震中烈度Ⅷ度,极震区为北东向椭圆。地震发生在北东向柯坪断裂北侧。该次地震使柯坪县城及所属311场,生产建设兵团6个团场受到程度不同的震害,造成倒房133间,伤9人,死亡1人。

 

6.5级地震序列为主-余震型,最大余震4.5级,余震序列的完整性不好,缺3.03.8级地震,余震区长轴为北东向。震源机制解中的两个节面走向均为北东向,P轴方向北西,综合考虑极震区,余震区长轴方向以及震中附近断裂的走向、倾向、活动性质诸因素,认为节面Ⅱ是地震的主破裂面,发震构造是柯坪断裂。震中300 km内共有测震台6个,其中3个兼有其他前兆观测项目。震前出现地震空区以及振幅比、小震空间集中度、缺震等地震活动性及地倾斜、短水准等异常。共9个异常项目,10条异常。

 

博主回复:感谢提供了对应的地震资料。 

 

 

参考文献

 

1.      汶川大地震震前35小时出现了两条线性云. 2008-11-04 10:56 来源: 北京青年报(情报小组提供)中国地震信息网。 http://www.csi.ac.cn/manage/html/4028861611c5c2ba0111c5c558b00001/_content/08_11/04/1225767703594.html

2.      杨学祥. 最近地震信息和情报(转发):地震云和热红外异常. 发表于2008-11-5 2:26:2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508

3.      张学文。箭头云是地震云?发表于2008-11-10 10:59:02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137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531
本文关键词: 跨学科 箭头云 地震云 地震前兆 科技交流
相关文章: 箭头云是地震云?
最近地震信息和情报(转发):地震云和热红外异常
对地震前兆的错误判断
汶川地震前兆的有力证据:“震前扰动”现象
跨学科做“科研”三年了
美国人也在预测地震:地震规律研究值得重视
美国地震学家称洛杉矶地震可能是更大地震前兆
袁玥: 断层深井捕获地震前兆 成果意义存在不同意见 (转载)
地震前兆的探索:地震波激发与地震波检验
汶川地震前的必出现大气异常-地震云-地震光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6-16 04: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