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61|回复: 7

有学问的进来看看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2-7-13 06:52 |阅读模式
这个论坛有学问的不少,个人认为大陆漂移学说只是一种猜想,并不能代表科学,谁有学问给我一个理由。
板块的位置关系与大陆漂移学说
杨荣杰
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谓之“漂”,漂浮状态的实现必须是该液体环绕于漂浮物体之外,物体所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之于地球上大陆的漂浮,则应该是各板块分别游离于岩浆之上,各板块之间应该存在液体的岩浆,而事实上我们的地壳各板块是连在一起的,没有任何资料证明板块之间有大量岩浆的存在,大陆漂浮的状态应该是不能成立的。犹如一个装满水的陶罐,我们不能说陶罐是漂在水上的。我不能接受液体全封闭状态下的漂,这种漂也应该是反科学的,同样也违背了定义的最基本的要求-------准确性。
大陆漂移学说同时也严重违背了重力学法则,违反了自然规律。
重力学法则是最基本的自然物理法则,是自然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们不能改写自然物理法则,也不能建立自己的自然法则。自然物理法则是自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反映,我们可以逐认识规律,更为全面的显现自然物理法则的内涵。鉴于此我认为有必要在此进行简要的补充与说明:
1、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场中的任何物体都具有竖直向下运动的趋势。
3、重力场中的物体受到大于或等于自身重量的浮力、升力、支撑力等外力作用时,物体可以位于重力场中的特定位置。
4、重力场中的物体失去浮力、升力、支撑力等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5、重力场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升力、支撑力等外力作用小于其自身重力时,物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就板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说,无非有三种:相离、相叠和对接。
相离是大陆漂移学说的理论基础,相叠是板块下插的结果,对接是板块位置关系的真实面貌。
关于相离,我们知道地壳是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冷却的过程中第一表现为体积的缩小,第二表现为密度的增大,也就是说板块的密度要略大于岩浆的密度。
l.JPG
以火成岩密度的统计分析,其平均密度应该在每立方厘米2.6克左右,岩浆的密度则应该更小,而地壳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2.8克(2),重力学法则规定:重力场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升力、支撑力等外力作用小于其自身重力时,物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也就是说物体所受的浮力小于其自身重力时物体就会下沉。之于地球,板块如果各自独立于岩浆上面何以能漂?板块只有沉入岩浆的底部一种可能。大陆漂移学说失去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现代科学总认为岩浆密度要大于地壳的密度,我有点不信,通过密度模型反演得来的数据是靠不住的。实验室数据也大多因不能模拟岩浆环境而多有失误,实验室挥发分的不足应该不同于岩浆的物理特性。再者我认为以喷出岩为标本来研究岩浆的密度应该比使用侵入岩更加科学合理。更有大陆板块的密度略小于岩浆的密度而海洋岩浆的密度略大于岩浆密度之说法恐怕也只是大陆漂移理论影响下的一种假想。
而就相叠来说,是板块俯冲说的一种理想状态,实质上是不存在的。(板块的俯冲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板块真的存在俯冲,我认为也应该只能存在两种结果。
1、瞬间的断裂:板块是由岩石组成刚性的壳体,是脆弱的绝非是坚不可摧的(比如由于外力作用所造成的山体崩塌,应该是重力作用下岩石的断裂所造成的。)重力学法则规定:重力场中的任何物体都具有竖直向下运动的趋势。如果一板块叠加在另一板块上面,我相信只在瞬间就会发生断裂,继而没入岩浆的底部。
2、板块严重失衡:假设是坚不可催的俯冲是可以成立的,那么我们应该可以认为海洋板块所受岩浆浮力上的某点是板块的一个支点,根据杠杆原理,杠杆一端受重下沉,那么海洋板块的另一端应该高高翘起,犹如一端进水的破船。也与事实严重不符。
就以上两点分析,板块的下插失去了其成功的可能。
板块的对接才是板块位置关系的真实面貌,板块的漂浮失去了其理论基础,那么地壳何以位于地球的表面,其根本原因还是地壳球面的支撑作用。(重力场中的物体受到大于或等于自身重量的浮力、升力、支撑力等外力作用时,物体可以位于重力场中的特定位置。)

(1)《识别火成岩性的综合物探技术》 刘云祥 何展翔等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第29卷 第2期116页页 2006年4月
http://wenku.baidu.com/view/1fd8000102020740be1e9bff.html
(2)《地壳有多厚》 本刊编辑部     《青年文摘》(红版)   1983年 第2期  
http://www.qikan.com.cn/Article/qnwz/qnwz198302/qnwz19830276.html
匿名  发表于 2012-7-14 08:56
很好!板块漂移说本身就是错误的假说;建立在错误假说基础上的岩石应力破裂说,是错误基础上的错误假说!
发表于 2012-7-15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
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50645-1-1.html
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底壳就应该是处于持久、有序的移动当中。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7-16 22:35
大陆漂移学说可以使大陆移动,版主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也可以大陆的移动,我的理论照样可以让非洲和南美洲离开。
至于南美洲与非洲虽然觉得太有点儿夸张,但理论上应该是可以说得通的。
参考一下四川盆地和横断山区我们应该有所启发:盆地的形成关键在于地下裂隙的加宽加深,地下裂隙的增多与加深导致了山体的滑坡,这才是盆地形成的根本原因(销高填低)。地壳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的同时水平方向上也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移动(当然这是相当缓慢的)。但我们绝对不可以忽略不计,日久天长其相对位置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们不妨做一假设:青藏高原实然出现一巨大裂隙,我计算了下,如果宽度为1米的山体完全滑坡,就足以使5——6千米的地面升高1米,以此计算,如果1千米的山体完全滑坡的话,也使地面升高1米,那将会有5000——6000千米的地面被抬高。这样看来填补地下裂隙所需要的土石,完全没有必要依靠火山的喷发。
地壳相对位置的移动是在一次又一次销高填低的过程中实现的。
发表于 2012-7-1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销高填低的过程中实现
本文来自: 地震论坛,Earthquake Forum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106745-1-1.html"
众所周知喜马拉雅的珠穆朗玛峰还在不断升高过程里。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7-17 21:41
回复 5# lhkcc58

印度洋的中心沉降,相对来说喜马拉雅的珠穆朗玛峰也就表现为不断升高。沉降是绝对的上升是相对的。喜马拉雅的珠穆朗玛峰的不断升高是海平面下降的外在表现形式。
想一下横断山区如果多次滑坡会有怎样的结果,地下的结构应该和地表一样,也是裂隙丛生的,只不过是被地表岩石覆盖而已,我们看一看中国的地质图就会明白。四川盆地真的是陨星造成的吗?应该不是,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滑坡填补了地下裂隙而形成的。
发表于 2012-7-1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珠穆朗玛峰的升高是绝对高度,不是相对高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7-21 16:35
回复 7# lhkcc58

不知为什么近几天总打不开这个网站。
绝对高度是以海平面为基础的,海平面的下降则表现为某地区绝对高度的上升。此处某地区往往存在于两板块的交接位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4 20: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