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59|回复: 0

关于对地球形成及地震、火山产生原理的猜想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3-4-20 19:28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地球在形成基本球体以后,遭到自己的一个卫星或外来星体的撞击,形成“始大陆”。由于地球内部热量向外进行周期性扩张,“始大陆”共有三次陆地分离运动。通过这三次运动,形成了现在的陆海分布格局。由于岩浆流冲击地表,且岩浆流本身具有撞击偏角,因此就形成了地震、火山爆发,如果以同样理论用于太阳,也就是耀斑和太阳黑子的形成了!偏角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在岩浆冲击地表的过程中,岩层质变原理为:升温决定岩层着色,降温决定岩层粒化。所以岩层种类的产生得益于其特有的一条热量曲线。一旦升温过快,岩层会来不及着色,就直接进行了物态的转变,即固液转化(石油)。所以只有缓慢升温,着色反应才能显现出来。认为水是岩层在热周期时受热作用,然后在热受缩时期冷却后被释放出来的,并被认为是海洋的起源!

       关键词   陆海布局   始大陆  分离运动  热周期   岩浆冲击    撞击偏角  质变反应    海洋起源

       面对地球地震和恶劣天气频发的现状,我们并没有行之有效的预警手段,只能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进行大概的灾害评估和做一些并不准确预测。所以,必须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和尝试,并以能合理解释现象为目标。

一、对地球陆海布局的形成及历史的猜想                                   
                                                                                                                                          
       认为地球在形成基本球体以后,遭到自己的一个卫星或外来星体的撞击。撞击之后,地球表面呈熔融状,而且表面岩浆流动。而撞击地球的星体则在地球表面浮动。撞击地点在北半球,撞击后的地球自东向西自转,所以浮动在地球表面的星体,则随岩浆为由东向西运动。其侵入地球内部的部分,渐渐都融入了地球。最后浮动的星体的残余部分运动到地球北极,形成似如一个碗一样,倒扣在地球的北极(如图1)。所以,将这个融成如碗一样的倒扣在地球北极的星体残余称为“始大陆”。此后,由于地球内部热量向外进行周期性扩张,“始大陆”共有三次陆地分离运动。通过这三次运动,形成了现在的陆海分布格局。

       第一次大陆分离运动:“始大陆”到达北极后,由于温度高,始大陆整体受热开始融化并出现裂缝(如图2)。【图中画重线的地方即裂缝。其中1位置为北美洲的阿拉斯加,五角星位置为青藏高原,2位置为墨西哥高原,3位置为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的结合体】。  “始大陆”出现的裂缝导致了从始大陆中分离出了“始北美洲”。在分离的过程中(图中2位置代表墨西哥高原), 2位置此时所受自转的离心力大于1位置,所以2位置运动比1位置运动要快一些,所以到这次陆地分离运动结束后,2位置就已经移动到1位置的下方了,如图(3)、(4)所示。这次分离运动称为始大陆的第一次分离运动。然后此时地球内部热量开始周期性收缩,分离之后的两块大陆渐渐停止了移动,地球整体渐渐冷却。(观看图片也许会更加清晰明了)
      
      第二次陆地分离运动:当热量再次向外扩张达到顶峰时,两块“始大陆”在地表是呈自东向西运动的。在此次热周期中,相对于“始北美洲”的另一块大陆(即欧亚大陆、南极洲、南美洲、非洲大陆的结合体的原始陆地),分离出了“始南极洲和始大洋洲的结合体”。在此次分离运动中,认为北美洲还没有与格林兰岛分离,巴芬湾还没有出现,但它所在地方的陆地面积是增大的、平坦的,没有山脉,没有平原和盆地。所以,今天的大平原都是在地球的热爆发期间形成的,如欧洲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撒哈拉大沙漠、美国中央大平原。换句话说,这是在为第三次分离运动中,让这些平原的雏形发展成为真正的平原或盆地准备好了条件(现在的小平原或盆地都是在第三次陆地分离运动中形成的)。

      第三次分离运动:主要有印度半岛与中南半岛分离,非洲东部与印度半岛分离。然后阿拉伯半岛与伊朗高原分离,由此形成不达米亚平原。接着非洲又与阿拉伯半岛分离,最后南美洲才与非洲分离。还有堪察加半岛与俄罗斯东部分离,形成鄂霍次克海。里海也形成于此时。日本群岛分离,形成日本海。菲律宾群岛与中南半岛分离,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也在此时分离形成的。朝鲜半岛与山东半岛分离,再与辽宁半岛分离,形成渤海。印度利西亚群岛也形成于此时。对于北美洲来说,原本在第二次分离运动中形成的平原雏形在第三次分离运动中发展想形成了美国中央大平原,加拿大平原,更是形成了哈得孙湾和巴芬岛。南部的墨西哥湾也是此时形成的,即尤卡坦半岛与佛罗里达半岛曾经是连在一起的。亚马孙平原,乌拉圭平原,撒哈拉大沙漠、刚果盆地在非洲与南美洲分离之前就已经形成雏形,而此时的它们已经大体与今天的模样差不多了。爱尔兰岛和大不列颠岛此时作为整体从西欧平原分离出去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从东欧平原分离出去,伊比利亚半岛与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是连在一起的,且它们分离的时间早在第三次分离运动刚开始时就开始分离了。冰岛是从西欧平原分离出去的。

                           

二、对地球陆海布局的形成及历史的猜想进行解释

         假设:无论是恒星还是行星或是大体积的卫星,其中心一定是成呈熔融状的。也就是说它们的中心没有固体核而是液体,星体的中心只是一个热量交换的场所。而且它们都有热周期即热收缩和热扩张。岩浆是随着星体的热量收缩或扩张一直在做一种热对流运动,但又不是简单的诸如水壶里开水的热对流运动,其所谓的热对流运动就是图(5)所示的运动(示图更明了)。此运动是普遍是适用于几乎所有的星体的,不管是恒星还是行星或是卫星。
         推论:对于一个处于热周期顶峰的星体,自转在所难免,但这样一来,会形成赤道地区与两极地区、星体中心的热量差。所以自然会导致由热量差所引起的运动。即地表岩浆从赤道出发,分别呈自转方向螺旋流向南极、北极,再由极点坠入星体中心,然后来自南极、北极的两股岩浆流会在星体中心相互撞击。当然,撞击不会一直是正面撞击,因为星体自转和星体自身热周期的原因,两股岩浆流的撞击会在热周期达到顶峰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当正面撞击时两者的巨大能量被相互充分抵消了;当偏撞击时会有能量集中释放到地表,因此就形成了地震、火山爆发和耀斑、太阳黑子,偏差越大,释放的能量就越大。
         那么,偏差形成的机制是什么呢?随着热周期的开始,星体的液态部分(即熔融的岩浆)将逐渐增多、扩大,固体部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所以就星体整体来说,出现了固、液物质并存且同向做圆周运动,要知道两种或多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运动的速度一定是不同的,即星体内外的物质存在一个运动速度差(即星体内外物质运动不同步),而且这个速度差在热周期达到顶峰时达到最大,并且此时星体中心的物质都趋向星体表面运动(这种中心物质趋向表面运动受热周期影响),而星体中心趋向于真空,这样一来,物质运动的速度差致使星体产生变速自转和正逆自转(即热周期达到顶峰时,设星体自转为正方向,随着热周期收缩时,星体自转逐渐停止,但热周期收缩还在持续,所以星体再由停止转为逆向自转,当热周期的收缩到顶峰时,逆向自转速度达到最大值。同样的道理,当热周期的扩张达到顶峰时,正向自转速度达到最大值)。
         因为撞击点随自转在一定的圆形轨道上运动,随着中心物质趋向表面的运动逐渐加强,撞击点运行的轨道半径逐渐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撞击角度和错位概率的增大。但增大也是有限度的,一旦中心物质趋向表面运动达到极值,就会反弹回缩,回到原点,并且重复过程。所以,撞击偏差产生的原因是撞击点受星体中心物质趋向表面运动的影响,使两股相互撞击的岩浆流发生撞击错位或造成撞击偏角,当然偏角不会很大。所以认为在星体热周期达到顶峰时(星体内部运动活跃期)撞击偏角最大,也是中心能量释放到星体表面最集中的时期;当星体热周期达到低谷时,撞击为正面撞击,向星体表面释放的能量最少。所以撞击也具有周期性,并且与热周期是同步的!即撞击偏角的变化是趋向运动累积的效果。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太阳黑子爆发具有周期性!
         由于撞击造成能量在星体表面释放有了现成的证据:太阳的耀斑、黑子,地球的地震、火山,火星的奥林帕斯火山,还有木星的大红斑;海王星的大黑斑。
         就地球而言,第二次分离运动导致“始南极洲和始大洋洲的结合体”从母体分离;第三次分离运动导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的分离、南极洲与大洋洲的分离。究其致分离的原因是来自地球内部相互撞击后的岩浆流冲击了地表,导致大陆短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能量而产生了分离运动。这种岩浆冲击地表的方式直接导致大平原和盆地的形成,如四川盆地,渤海,塔里木盆地,松嫩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撒哈拉大沙漠,美国中央大平原,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等等。
   
         解释百慕大三角离奇的船舶失踪之谜:因为百慕大三角海域之下遭持续来自地心的岩浆冲击,致使该地区受强热,该海域下的可燃冰大量升华溶解,导致海水密度变小,从而发生沉船。而且使该海域的海水大量蒸发,大气运动剧烈。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该海域在沉船事件发生时突然狂风乱作,巨浪滔天。

        认为台风.飓风的形成也与来自地球内部岩浆冲击地表有关。理由:亚洲的台风多发生在南太平洋,而这一地区正是易受来自地心岩浆流的冲击的地方;而北美洲易发生飓风的地方在大西洋的中部,而该地区也是极易受岩浆流的冲击。(百慕大三角便能证明这一点)

        认为促使洋流运动的不是风,而是某一些地壳习惯性受到岩浆流冲击,并持续受热,致使一些海域所含热量高于周边海域,从而发生相当规模的海水对流运动,又随着地球自转,才形成现在的洋流。



三、岩浆冲击学说与岩层质变反应的关系
      
        岩浆冲击地表是导致大平原和大盆地形成的根本原因,说到底是岩层短时间内受强热所带来的质变效应。
        假设:根据岩层受热量多少和时间长短的不同,其质变后的颜色顺序为深色(热量最低)—浅色—白色—清色(热量最高)。而且颜色的变化在局部遵循紫蓝青绿黄橙赤的这个排列顺序(遵循这种顺序质变的岩层,其所需的热量和时间条件极为苛刻,所以其形成范围也较狭窄,其中分布最广最多的是红色岩层)即红色岩层表示的质变所需温度要高于紫色岩层表示的质变所需温度。所以质变后的每一种以单色为主的岩层都有其相对应的一条热量曲线。热量曲线是由升温曲线和降温曲线构成。所以认为,在岩浆冲击地表的过程中,岩层质变原理为:升温决定岩层着色,降温决定岩层粒化。所以岩层种类的产生得益于其特有的一条热量曲线。         
        推论:按常理来说,在星体热周期达到顶峰时,陆地自下而上,各类岩层质变的热量曲线的最高点渐渐降低,升温速度渐渐减慢。但对于岩浆冲击地表而致使岩层质变,这是不适用的。因为一旦升温过快,岩层来不及着色,就直接进行了物态的转变,即固液转化(石油)。所以只有缓慢升温,着色反应才能显现出来。事实上,正是由于岩浆冲击这种方式的存在,才使各区域岩层质变的热量曲线差异很大。
        拿渤海为例,渤海形成于岩浆流的冲击。因为急剧受大量热量,其冲击的中心位置就形成了石油层,其外围地带就形成了煤层如辽宁和山西的煤区。而且,四川盆地也具有同样的特点!所以平原和盆地形成的基本过程是:受来自地球内部的岩浆流的冲击,使被冲击的地区受热突出,其底层岩层消融并被流动的岩浆带走,然后上层岩层又受热下陷,最后热量收缩了,陆地冷却之后就形成盆地或平原,而其周边地区就是高原或山脉了。




四、岩层质变反应与海洋起源的关系
                 
         认为水是岩层在热周期时受热作用,然后在热受缩时期冷却后被释放出来的。水的释放量是大是小取决于岩层受热作用的强弱和热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受热作用强,岩层变质彻底,释放的水量就大,反之就小。认为地球海洋的水就来自地球本身,在陆地分离运动后期(陆地冷却过后)释放出来的。地球上曾经的水量甚至漫过青藏高原,珠峰也只冒出一部分山头。所以对地球上水的产生可以有这样的理解即:岩石=沙土+水。另外想说的是,在陆地冷却之后,水被大量释放出来,由于空间巨大,物质极大丰富,导致物种高密度发展,即在极短的时间内物种完成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因此才有可能导致云南澄江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和加拿大布尔吉斯生物大爆发。
         此外,认为水层是随热扩张和热收缩而在地层中进退的,即热扩张时期水被热量驱到地球表面,导致海平面上涨,海洋水量将上升;热收缩时期地壳表面上的水随热收缩进入地层中下部,由此导致地表干旱。就目前地球现状来看,两极冰川融化。认为是地球正处在热扩张时期,所以现在地球的内部岩浆运动是剧烈的,地震火山的爆发是频繁的。
         现在用这样的观点来解释火星的问题。认为火星目前处于热扩张时期,其中下部的水正慢慢向上运动,相信不久火星表面便布满水;美国凤凰火星探测器发现的几个火星表面的甲烷冒出的热点也显示火星正处于热扩张时期。因为火星热扩张刚开始,所以其磁场很弱不成型,相信不久之后火星将拥有和地球一样的磁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8 05:4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