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70|回复: 41

2012-08-1 观察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08-1  观察记录
观察地点:中山珠海交界
电磁波观察
天气: 阴天,  28-29度
出现了脉冲的波形.这种异常大,如果不是干扰的话, 7--8级左右!

1.jpg
2012-07-31  23:06分 出现脉冲波形, 1.08v
1-1.jpg
1-1-1.jpg

2012-07-31  23:11分 出现脉冲波形, 0.97v
1-2.jpg
1-2-1.jpg
--------------------------------------------------------
2.jpg
2012-08-1  01:24分 出现脉冲波形, 1.08v
2-1.jpg
2-1-1.jpg

2012-08-1  01:39分 出现脉冲波形, 1.085v

2-2.jpg
2-2-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31日)至今早8:00前, 重力变化只是正常的曲线变化,并没有发现异常的突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旁观楼主的观测记录有一段时间,从验证结果来看,这种强度达到伏特量级的扰动基本上都是干扰。
楼主应该把以往观测到的异常整理出来,记下每次的时间、最大信号强度、实际验震情况,一目了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台风“苏拉”“达维”将影响中国十余省
http://news.dayoo.com/china/201207/31/53868_25330672.htm
wxchart_sat_2012073120.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山水如屏

可能是干扰也可能不是,因为从频谱图上看,它的频率起点很低1HZ左右,并且很亮很强, 幅度很高。不知哪里来的干扰有如此强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xiangdan

如果是干扰,下面的电磁炮是有可能。

    几年前,各大媒体已经报道称美国正在研发一种新武器,能从两公里以外发射电磁脉冲,使被击中的人感受到难以忍受的疼痛并很快休克。现在他们已经研发成功并投入测试,测试的人都是美国的警察(军人),看上去真的非常疼!!

视频: 长江新闻号20120303开创武器能源新纪元——电磁轨道炮
http://ipmart.blog.sohu.com/221714469.html

自然界中会不会也存在电磁炮这种现象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8-1 09:57
我是江苏淮安的 我昨天下午3点半到4点半之间 拍到几张小区看见的云 会不会是地震云 求解释!!

东面的云

东面的云

云变2变4 然后消失

云变2变4  然后消失

西边的云

西边的云
发表于 2012-8-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具体估算经纬度和位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屏

可能是干扰也可能不是,因为从频谱图上看,它的频率起点很低1HZ左右,并且很亮很强, 幅 ...
xiangdan 发表于 2012-8-1 09:16


用反推方法:楼主所在广东地区地震并不活跃,距离最近的强震带台湾海峡也有500公里,到菲律宾、印尼潜在震源区更有上千公里。假如上述脉冲信号是地震前兆,那么信号源距楼主应该有相当远的距离。经过长距离信号衰减还能有这么大的强度,意味着地震之前发生了强烈的释放能量过程,并且是影响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类似这样的大规模电磁扰动如太阳黑子活动一般都会对通信、电视、电台等造成影响而被广泛观测到,然而楼主看到的脉冲却似乎只是个例,未见有类似报道。因此笔者怀疑楼主观测到的脉冲只是近场信号而非来自远处(具体什么干扰源还需进一步研究)。从实际的地震发生情况来看,也未见上述干扰与强震有明显的时间相关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xiangdan


    老兄,我是很看好对电磁环境观测的。
但是,电磁观测确实有个“干扰问题”,因为电磁环境不干净。比如家里冰箱的启动,空调的启动,还有工地上一些大型设备的启动,都可能带来强干扰

个人,觉得,如果是地下来的,一定是个巨大的“能量脉冲”,其中有部分是“电磁能量”,根据“时域上的脉冲”,在“频域上”理论上应该是从负无穷  到  正无穷都能观测到
这个“频域”一定比家电或者工地来得广而且强。

所以,我建议:(1)多观测几个频域点,不光是低频,同时出现异常  (2)有意识做一下家电启动,或者工地大型机械启动时的干扰图像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泉州明显感觉摇晃,不是台湾就是广东,目前尚无信息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记住这些震前的宏观异常,不愧万物之灵!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s ... -4c43cd439ac2.shtml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信号是不是同中国的新疆和新西兰的两个5级地震有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pbs

根这2个无关, 传感器方向决定, 根日本这个方向有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xiangdan

以上电磁波可能是干扰! 以下是今天的重力测试出现的突变波形,这几天今天才出现突变波形,看来重力观测更可靠些,需要多次验证!

1.jpg
扩展后的波形
2.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8-02  20:54   红线电磁波脉冲出现 0.67v
21:18分  重力 +0.74v 处在高位,也就是悬浮物抬升位置,  我这里的气温: 32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2012-07-30  下午19:15分。地点由九龙湾影去九龙城。天空出现一条长影,和之前大陆3个地方出现的神秘光柱很像。我在珠海也看到,从西边延伸出来,有一团云挡住了西边太阳光。
网传上海、苏州、镇江三地天空同现“神秘光柱”,砖家说木有事

http://www.awaker.net/2012/08/02/july-30-2012-odd-evening.html

1.jpg

2.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8-02 (农历六月十五)望月, 月的距角成180°,即日月黄经相差180°,此时地球在日月之间,月之光面适与地对,自地球视月,恰是正圆,称望月。也称满月。
到现在时间,我观察重力记录,没有看到0.3V以上的重力落差突变记录,只有大曲线的变化,现在的值是+0.65v. 气温是31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力学中常见的“突变”问题
http://phys.cersp.com/KSPJ/sGz/XTTT/200707/3528.html

值得提醒的是:在以上探讨的几个“突变”的问题中,虽然成因不同、特点各异但都是某个原本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在一瞬间发生突变,这不易被捕捉的微小的变化却常常被我们所疏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在重大天气变化时,存在百毫伏电磁场切变线。将影响测量。这种于扰一定注意!!!!!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liuxincheng


多谢前辈的提醒和指导,少走了很多弯路,我记录下来了,并表示感谢!

另外,我在网络上看到日本人的"地震电磁波检测仪器EQSIGN " 给大家看看.参考一下,有兴趣的网友也可根据原理试做一个。

地震电磁波检测仪器EQSIGN

价格: 733.30美元 (57500日元)

733.30 美元 = 4669.2144 人民币

●尺寸:φ50mmx(?)150毫米“
●材料,ABS树脂,聚氯乙烯,不锈钢镀金完成人。
●内部设计:印刷电路板(开关,LEDx2,报警与共振结构,模块化插孔,接地插座等。)
●配件:大小AAA电池X3书,S引脚X2,地面杰克,铝镍钴磁铁,说明书,证书

电场是检测出现异常发生前几个小时,通知·LED报警装置。规模的地震,距离震中,比M6的假设是不到50KM内的震中,深入20公里。

EQSIGN 【イーキュサイン】
大地震の予兆を事前にキャッチ!!
http://item.rakuten.co.jp/promenadeshop/eqsign/

1.jpg

2.jpg

3.jpg

4.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8-03 20:35  短波收音机又一次出现了这种怪声! 我听到了这种怪声, 同tanshagn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xiangdan


    “重力测试出现的突变波形”?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楼主又碰到干扰了,重力变化不应该是这样的。
    重力场的时间变化分为潮汐变化和非潮汐变化。从变化量来看,潮汐变化最大可以到300微伽(不到重力加速度的百万分之一),非潮汐变化可以到100微伽,但不会超过潮汐变化,因此不可能出现上面的“突跳”。从时间来看,潮汐变化是以小时为单位,非潮汐变化则更加缓慢,唐山地震之前当地的重力异常用了整整5年时间才积累到100微伽,所以也不会出现这种“秒级”的突跳。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假如重力场出现这种突变波形,意味着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突然减小或者增大,人会飞起来或者被压下去,可能吗?
    笔者在7.21日帖子中就曾经说过,“可能影响磁悬浮体与反光片发生相对移动的原因既可能是地表运动,也可能是地表重力的变化。”现在来看,你观测到的突变波形只是一次地表的振动,并不是重力场的变化。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山水如屏

地表振动干扰问题我也考虑过,国家级的重力仪是不是老出问题,一个大震一来就照成不能工作了.反映速率是不是有些缓慢啊!

"磁悬浮激光反重力观测仪"这个词,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 也我第一个做出来的, 用来观测地震前兆重力用的. 这项技术我是不公开的. 发一张图片同你们的重力仪比较一下.看谁的反映速度快.

111.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屏

地表振动干扰问题我也考虑过,国家级的重力仪是不是老出问题,一个大震一来就照成不能工作 ...
xiangdan 发表于 2012-8-3 23:45


呵呵,楼主以为这是奥运会赛跑啊?谁的仪器反应快谁就水平高?
重力场变化本身就是缓慢的,并不是仪器的反映速率缓慢。就像大潮小潮时间间隔差一周左右,用你的仪器能加快?
反过来应该这么说,如果你观测到重力变化很快,就好比测出某人脉搏每分钟两千下,肯定是仪器出毛病了。
其实楼主研发的仪器应该先有一个自检的过程,把一整日的结果拿出来,看看能不能真正记录到固体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4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xiangdan


    你把一整天的记录连起来看一下,如果是下面的样子,就是记录到固体潮了。如果记录不到,只能说明该仪器精度达不到重力观测要求,所见到的波动可能都是干扰信号。
214723zasllf7sjeqz9mzs.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点我支持山水如屏先生,他的观奌是正确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4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点我支持山水如屏先生,他的观奌是正确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山水如屏


    能看到并记录到固体潮变化,+0.8v-----0------  -0.8v


由突变留下的尖峰清晰可见!

kkkk.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山水如屏

一根头发的直径大概是0.07mm, 我的仪器能看到0.001mm 的移动变化. 调整好光就可做到0.0005mm的移动变化! 石英弹簧的很难做到这精度,只有靠光学光栅才能做到!
这么小的移动量变化你能感觉到吗?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屏

一根头发的直径大概是0.07mm, 我的仪器能看到0.001mm 的移动变化. 调整好光就可做到0.0 ...
xiangdan 发表于 2012-8-4 09:21



    呵呵,观测到0.001mm 的移动变化并不是很困难。你可以去查一下里氏震级的定义(1935年提出):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也就是说,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地震仪就能够监测到0.001mm 的移动变化了。
    地震观测技术的放大系统经历过几代发展,第一代是机械放大、第二代是光杠杆放大、第三代是电流计放大、到后面还有电子放大等等。其实楼主采用的光放大技术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被应用到地震观测中了。到后来放大技术已经不再是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重点(放大倍率已经足够满足观测需求),提高稳定性、频带宽度、动态范围变得更为重要,于是才出现了现在的反馈式地震计。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4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xiangdan


  
    不知道楼主拿这个题目想说明什么,在这个例子里面,重力加速度g自始至终并没有变化。同样,楼主观测到的尖峰也不反映重力的突变。
    还是那个问题,楼主观测到的物理量究竟是什么?是地表位移还是重力变化?如果搞不清楚,观测便不可能再前进一步。
    楼主说观测到了固体潮,这倒是个是好消息,可惜没有给出图来。但可以肯定地说,在周期性变化之外看到的突跳尖峰基本上都是干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山水如屏

吹牛你第一, 给你精度再高的仪器还是不能把地震给预测出来,你以为我的是用一条激光束反射来反射去啊,这样落后的技术我才不用呢.温度,气压,大风,震动这些干扰如何来控制?

看看最近的新闻, >>>>2006年开始观测工具则是经典惯性摆地震仪,这种仪器能够感知的跳动是50微米,也就是0.05mm.

    地震预言者——位移传感器

时间:2012-06-19 10:49:44 来源: 作者:

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实现地震的准确预报,是全人类的一个难题。据了解,由于日月天体的引力变化,会引起地球形状的有规律变化,这种变化十分微小,被称为地球的“脉搏”或“心电图”。人的脉搏跳动如果出现异常,就预示着人体可能发生病变,“地球脉搏”出现异常则可能预示着地震正在生成,或者即将来临,对“地球脉搏”的观测是实现地震预测的关键。

观测“地球脉搏”需要极其灵敏的仪器,因为地球脉搏的跳动十分微弱,一次异常跳动可能只有几微米,甚至几纳米,正是这几微米的跳动出现异常,可能导致人类的大灾难。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池顺良介绍,我国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陆续布局了40个“地球脉搏”的观测点,而观测工具则是经典惯性摆地震仪,这种仪器能够感知的跳动是50微米,对于更微弱的“地球脉搏”异常跳动则无能为力。正因此,2007年7月,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就发现了四川汶川附近“地球脉搏”有异常,需要特别注意并加强监视,但是,正在有关专家进一步努力加强监测时,大地震就发生了。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有关专家开始寻找厂家开发更加灵敏的仪器,在这种背景下,某科研单位开发的光栅位移传感器引起了地震专家的注意,光栅位移传感器与经典惯性摆地震仪是两种原理完全不同的仪器,在测量物体位置移动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如果将其与激光技术进一步结合,其灵敏度将进一步大大提高。

日前,该研究单位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经过一年的努力,其研制的第一批4台样品已经交付使用,产品实现了激光发射,光导传输,光栅测量,经测试,灵敏度达到了0.05纳米,也就是说其灵敏度比原来仅为50微米的地震测量传感器提高了10万倍,而且仪器的信号传输还实现了抗干扰、远程传输,在地下600米深处精确测量,信息可以安全传输到地面。

该负责人还向记者介绍,如果这种仪器最终被证明对地震预测是成功而有效的,并得以推广,那么每个大城市周边都可能需要多个观测点,其带来的市场需求可能将达到几千亿,全球则可能达到万亿以上,激光光栅位移器的生产将可能形成一个新兴战略性产业。
http://www.21ic.com/news/control/201206/128263.htm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4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xiangdan
   
    吹牛?里氏震级的定义明明白白地放在那里,随便谁在网上都可以找到,而且明明白白写着“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大精度”,我吹什么牛了?
    地震界也是鱼龙混杂利益纵横,钱复业为了帮她儿子卖仪器不也是把HRT吹得神乎其神?池顺良为什么故意把测震仪指标说得很低?你去查查“鹤壁市防震技术研究所”为什么会出现在“企业库”里就知道了。
    我为什么要吹这个牛?就为了跟你争个脸面?发现楼主内心很浮躁!错认马院士的事情还不够丢人的吗?前面帮了你好多次,要不然楼主到现在还在那一大堆干扰信号里梦游呢!结果倒打一耙!
    懒得再理你了,楼主好自为之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liuxincheng

多谢前辈的提醒, 这里面这么复杂啊(不是技术方面),但我还是要去观察和积累的,我最佩服的就是自己动手去试试的人,这样才有心得体会. 我很佩服秋翁老先生,他才是真枪实弹亲自干出来的,别有用心的人,写成了论文,连感谢都不说.不过秋翁老先生还是很大量的,看破了这些功利.
那些自认为读了些书,拿有文凭的那些人,很多论文这些,大多数是纸上谈兵. 地震之后他们就写很多论文出来,公布很多数据出来,  地震之前就是看不到他们的这些数据, 不知他们早干嘛去了.
我们一定要通过实践去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总有一天我们还是可以发挥微薄之力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5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iuxincheng

多谢前辈的提醒, 这里面这么复杂啊(不是技术方面),但我还是要去观察和积累的,我最 ...
xiangdan 发表于 2012-8-4 22:54



    地震前,那些所谓的“专家”干什么去了?说的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翁老先生的无线电测震方法是很好的方法,经济实惠! 我亲自试过,只需每天坚持定时听一个频率的短波电台, 每天只要听1-2小时,可以把声音录下来, 就能知道当地的地震前兆情况! 数显的收音机也可以,  
收听不要在电子日光灯下,
不要在打开的电脑旁收听,特别是显示器, 不要在开着的电磁炉旁边听, 不要在打开的电视机旁听.听音环境很重要!
我一直想把这些对收音机的这些扰动用电脑软件把它图形化,但一直没有成功, 就是要靠你的耳朵听,才能辩别清楚! 还有收听照成频率偏移的模拟试验,也一直没有模拟出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6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音机有很多种、有直放式、再生式、超外差式等。一般短波收音是超外差式。有一种调频超再生收音机最容易频率飘移。俗秤跑台,也最易受电离层干扰,也不知您用的是那一种。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 liuxincheng

您好!我使用的收音机是德生PL-660  短波频段有SSB模式.  原来我在读初中时自己组装过超再生检波调频收音机.



    超再生检波调频收音机

      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一种超再生检波的FM调频收音机十分风靡。这种收音机灵敏度极高,甚至工作在震荡的临界状态,或者说,工作在几十kHz的间歇振荡(又称淬熄振荡)间。使用元件少、成本低,适合业余无线电爱好者(HAM)自己制作调试。另外,这也是对自己高频电子线路知识的良好锻炼。
     以下电路图设计参考了《无线电》2004年4月刊《超再生调频收音机》,低频部分改用集成音频运放MC34119,另外该品部分的参数亦不甚相同。
1.jpg
      当然了,现在超再生收音机已经几乎绝迹,目前收音机使用一种叫做超外差的工作方式,避免直接放大高频信号,噪音小、音质好、频率漂移少,得到广泛应用。不过超再生这种工作方式仍然应用在很多领域,例如金属探测器、无线门铃等。即使现在,某些普通方式无法胜任的领域,超再生依然被用于通信。
      目前样品已经制作出来,可以接受至少10个FM电台,就是信噪比比较低。不过布线有些考虑步骤,对高频噪声的处理显然很不到位,接下来要着重处理一下,对高频噪音作一定隔离,布线再讲究一下,还有音频放大电路需要做一些调整。最终电路图如下:

2.jpg
再往后的工作自然是绘制出印制电路板了,高频振荡的回路要求走线短而粗,其他的要求就没有那么多了。以下就是PCB版图——

3.jpg
以下是用覆铜板、腐蚀液试制的样板——

4.jpg
实测结果:
1、76M~88MHz成功接收到当地无线电视部2个频道的伴音
2、88M~108MHz成功接收到内地各个FM广播电台
3、108M~126MHz成功接收到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塔台通信,收听到"Tower Freq.  123.1M..." “飞机拉升成功” “目前高度XXXX,位置XXXX,请求右转”等内容。
参考资料:
1、《无线电》2004年4月刊,《超再生调频收音机》
2、[日]铃木宪次 《无线电收音机及无线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中译本,科学出版社
3、刘联会,李玉魁,《高频电路及其应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来自:http://joeyao.blogspot.com/2011/03/diy.html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传送。准备做一台试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7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我看了一下去年您预报日本大地震的帖子,您应很好总结那次资料,为国内大震作准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8-8 12:14
DIY:师生联手设计地震仪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dizhenluntan.com/view ... 6%C9%FA%C1%AA%CA%D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5 14: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