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84|回复: 14

轉貼台灣岩漿部落格:地球真的有地核存在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08/04

        地球真的有地核存在嗎?

        1936年,丹麥地震學家英格.雷曼女士(IngeLehmann)認為地球內部存在有地核,地核的外殼是液狀的,而內核是固態的。〔請點選 繼續閱讀〕
        雖然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華人學者AiminCao和他的同事研究了1980至1999年間在太平洋南部發生的20次較大規模地震的資料,發現利用地震波通過地核時會發生的變化,就可以證明地球確實有一個堅硬的、固體的核心。理由是:地震波在經過液體的地核外層時,其形態是密集波或謂P波(類似聲波),進入地核內部後變成剪刀波(或稱S波),穿過地核重新進入地核外層時再次變回成P波,因爲剪刀波在液態中是無法傳導的。
        紐約州立大學的文連星(音譯)宣稱:地核的直徑正在不斷膨脹之中。根據他計算的結果顯示,最近十年中,位於非洲中部地區的地核向地表擴展了0.98至1.75公里。其主要依據是1993年和2003年,發生在南桑維奇群島的兩次強烈地震。根據在俄羅斯和吉爾吉斯境內的兩座地震台的測量,發現2003年地震所產生的地震波,到達這兩地的時間比1993年的地震快了39到70微秒。他認為這一現象顯示位於地震震中和兩座地震台直徑的地核直徑,出現了局部的擴展,換句話說,處於非洲中部地區下方的地核,正在不斷的隆起。他認為,地核之所以會有擴展現象,乃是因為其內層發生凝固所致。地核直徑的局部變化不但說明地核正在「增長」,而且還顯示:地核的表面並不規則,有凸起也有凹陷。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地震學家麥克爾‧維瑟遜和勞倫斯,分析了世界各地60萬份地震震波圖,他們發現亞洲大陸下面,地震波出現了減弱的現象,而且地震波傳輸的速度也有所減慢。維瑟遜解釋說:「水可以減緩地震波的傳輸速度,通過地震波在亞洲大陸下的這種顯著減弱和減緩的現象,我們可以預測在那裡存在著大量的水。」由於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地下,地震波的衰減現象最為嚴重,又是他第一次在北京大學陳述研究成果,因此將這種富含水的地下結構稱為「北京異常」,由「北京異常」可以證明地殼下的確存在著大量的水。
        也有科學家認為:地球內部是「空心的」,他們利用地球表面面積和其重量的比較來進行推測,認為這麼的大的一個球體,應該是空心,或是多孔的。特別是,目前世界上物理學界就很盛行「多孔」世界,此一說法是因為「空洞」實際上隨處可見。比如說,植物的組織、人的毛發和骨骼、腦髓,甚至磚頭的分子裡,都不乏孔洞。既然整個自然界都是這麼一個結構,那為什麼地球裡面就不能有空洞存在呢?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科學院岩石學、礦物學和地球化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奧列格‧波加季科夫說︰「人類對地球內部進行地形研究之後,發現了不少有意思的東西。尤其是地殼的下地幔,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裡面有不少蓄積有能量和岩漿狀物質的大氣泡,能量和岩漿積累越多,氣泡便鼓得越大。其中有些到達地球表面,有時岩漿向外溢出,比如說火山噴發時就如此。別的氣泡則在地球內部逐步成熟,裡面產生一些目前尚未研究透的非常奇怪的東西。」
        雖然主流看法多數仍主張地球係由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組成,然而主流觀點經常是錯誤的。因為,大家並沒有將地球從誕生的初期,一直演化到今天所有過程之物理變化,以及可能的影響因素全部考慮進去,單純以想當然而,或單憑地震波的傳送紀錄,就確定地球的內部構造,這是犯了以「以偏蓋全」以及「瞎子摸象」的毛病。
        喬治‧達爾文(GeorgeDarwin)以大洋潮汐漲落觀點來檢驗岩石表面是否像大洋潮汐一樣漲落,就推估地球深部是固態的,這就是犯了「大膽假設粗糙論斷」的毛病,因為,地殼再薄也有其剛韌的能耐,就像一顆雞蛋,蛋殼跟地球外殼極為類似,平時蛋殼保護蛋黃、蛋白,自然沒有溢出蛋殼的問題,即使將蛋黃、蛋白用力搖晃,導致蛋黃、蛋白完全混合在一起,再用力旋轉、用力搖晃,儘管內部蛋黃、蛋白混合液會有如潮水起起伏伏,但是,蛋殼所受到的影響相當有限,甚至用手心(不用指腹)使勁捏蛋,在平均受力下,雞蛋也不會破裂。因此,如果用地球的岩石表面沒有像大洋潮汐一樣漲落,就斷定地球內部是固體的,根本就是太牽強了,何況最近科學家在研究何以地震偏好在月亮朔望日發生時,意外發現:地殼在新月及滿月的時候,地殼有些微漲的落現象。主要是:在新月與滿月時,太陽與月球的潮汐力在同一方向,故作用在海水的潮汐力最大;潮汐最強時刻,會使得地殼也有些微的漲落現象。
        至於利用地震波來測定地球內部結構,理論上是說的通的,然而,科學家卻先把地球內部設定成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當地震波出現折射異常時,就斷定地震波是撞到了所謂的「地核」,因此所下的結論當然就是:「地球內部確實有地核存在」。
        然而這又是一個嚴重的「先射箭再畫標靶」錯誤,因為,前面說過,地球經過數十億年的岩漿噴發,光是噴出地表的水就有14億立方公里,地殼下在溢出無數的水及岩漿、空氣後,自然存在非常多的坑洞,這是非常自然的事;當地震波在傳播的過程當中,突然遇到坑洞,其傳播方向必定會有所改變;特別是自古迄今,從來沒有一個地震的規模、面積、力道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像今天科技如此發達,各國對於同一個地震所測得的數據沒有一個是相同的。再說,地下岩漿不停的擾動,岩漿坑洞不停變換位置,單純以地震波折射來斷定岩漿成分地殼內部的結構,證據力絕對薄弱的,方向也是錯誤的。
        對於地球內部的組成,最近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那就是「花生醬理論」。
        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研究員艾倫‧麥納馬拉認為,地球的構造並沒有這麼簡單,像巧克力中間夾有花生醬和蜂蜜似的,這個地球內部遠比地表微妙,裡面有膠粘物質,樣子像花生醬似的。為此,他重新建造了地球構造模型,並將此新模型發表在2008年5月2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艾倫‧麥納馬拉說,先前認為地球是由明顯不同的幾層結構構成,其中最外層的地殼大約有40公里,下面是深入地球中心近一半的地幔,由厚厚的硅酸鹽岩層包圍著稠密的鐵鎳地核。地幔分為上下地幔,其深度大約為2900公里,接下來是深度為5150公里的外層地核和6400公里的內層地核。但是他依據新的數據判斷,地幔由更多的可變形物質組成,並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對流。你可以設想一壺開水,這本是由一種成分構成的,但現在要在這壺水里倒入蜂蜜,蜂蜜會借助水的沸騰來加速對流,從而使這壺蜂蜜水成為一個更加復雜的係統。這就是為何長久以來,地震波常常以難以說明的不同速度在地球中傳播的原因。
        艾倫‧麥納馬拉表示,急劇的速度變化顯示其中有不同的材料,地球裡面有二處化學性質截然不同的巨大的稠密材料堆,像「痔瘡」一樣分別位於地球兩側,其中一處位於太平洋下面,另一處位于大西洋和非洲下方。麥納馬拉說,它們的樣子像花生醬,其實它們本來是堅固的岩石,但在高溫高壓下變得像花生醬似的柔軟了,因此任何壓力都能讓它流動。
        究竟地球內部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地球的演化也是漸進的,地殼也更不是一夜之間硬化的。
        從下圖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到地球的演化情形。
地球岩漿史.jpg
        大約距今46億年前,地球在銀河系一次大爆炸後誕生了,當時地球還是一個滾燙的火球。
        經過數億年之後,地球從一團熱火球逐漸開始硬化,地球出現薄薄的外殼,地殼下,地球內部依舊是熾熱滾燙的液態岩漿。由於地球的自轉以及地球的公轉,甚至太陽及月球的吸引力,使得地殼下的岩漿極端不安分,一有機會就往地殼冒出來,即使沒有冒出來,也把地殼衝撞的凹凸不平,這就是早期的造山運動。而這種岩漿衝撞地殼,或者是讓地殼上升、下降的造山運動迄今還在進行著,只不過規模比起以前小太多了。
        到了距今約40億年前,也就是地球誕生的幼年期,地球表面開始冷卻,不過當時一滴水都沒有,地殼仍然是薄薄的一片,包覆著滾燙的岩漿,整個地球到處都是岩漿噴發與火山爆發的劇烈造山運動。
        經過10億年的雨水累積,到了距今大約30億年前,地球上已經出現了若干湖泊,此時,岩漿噴發與火山爆發的劇烈造山運動,照樣如火如荼的展開著。那時候,地球是一個完整的大陸地,既沒有板塊,也沒有什麼「地殼飄移」和「板塊運動」。
        大約在25億年前,湖泊不斷的擴張,成為小型海洋,不過大部分的陸地還是相連接的。
        大約在10億年前,小海洋不斷的擴張,海水已經淹沒了半個地球,這時候歐洲與美洲幾乎已經被逐年增加的海水完全分離了。
        之後海水持續增加,加上河川不斷將岩石、泥沙帶往海中,因此,距今一千萬年前,海洋面積不斷擴展,使得海水佔據了整個地球表面的七成,陸地僅剩三成而已。目前海水繼續成長,地球表面七成一以上是海洋,陸地僅剩二成九。(上述年代為簡單之推估,實際之正確之年代,仍需由各方專家協力運用現有之證物、數據加以精算。)
        一般學者認為目前地球的海水每年上漲0.5公分,是氣候暖化,造成南北極冰山融化的結果,其實這種論調與「地殼飄移論」犯了同樣的邏輯錯誤-----海水既然不是一夜之間出現的,而是一點一滴經過數十億年的累積而來,未來海水還是會因為岩漿噴發水氣而繼續累積,終究會有一天,整個地球會成為沒有陸地的水球。如果世人不能扭轉錯誤的認知,老在氣候暖化作文章,勢必錯失許多改善海水上漲的機會,未來即使能解決氣候暖化問題,也無法阻止海水繼續上漲,因此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盡早妥擬陸地將被淹沒的對策,否則後代子孫將無立足之地。
        瞭解地球的演化進程之後,才能近一步探究地球內部真實的構造。
        迄今為止,從地底下冒出來的水分,至少有十四億立方公里;至於岩漿、各種氣體從地殼內噴出而仍然留在地球表面的,更是不計其數。既然地球外表的水、火山岩石及各種氣體都是從地殼內噴出,那麼情況就非常明顯,地殼內部如今已經不再是飽滿的;溢出地面的水、岩漿岩石及各種氣體,所遺留的位置必然是由坑洞所替代。換句話說,如今的地球內部不再是紮實的岩漿,而是處處存在著坑洞,這些坑洞所佔的體積,可能在百分之十以上,甚至還要更多。
        或許有人會認為地球內部的坑洞會被岩漿繼續膨脹所佔有,其實這是多慮的。假設岩漿外逸之後,坑洞會被繼續膨脹的岩漿所佔有,這就表示岩漿內部的壓力很大,就如同一個持續在灌氣的氣球,只要有一個地方被戳破,後續的空氣仍然繼續膨脹、持續被補充,此時,被戳破的地方也會不停的冒出空氣。事實上,地球上發生火山爆發時,如果說地殼下的坑洞會被岩漿繼續膨脹所佔有,那麼火山應該會以極大的壓力向外不停的噴射岩漿,直到地球內部壓力完全釋放完為止,然而現實狀況並非如此,強大火山的噴發都是呈現著階段性,因此坑洞會被岩漿繼續膨脹所佔有的假說並不存在。這也就是說,地殼下溢出地面的水、岩漿、岩石及各種氣體所遺留的位置,必然是由坑洞所替代。
        由於地球內部存在著坑洞,在地球自轉、地球公轉,甚至受到太陽及月球的引力影響下,地球已經不是一個自轉的獨立個體,在繞著太陽公轉時,離心力與向心力會使得地殼下的岩漿產生擾動,特別是離心力會讓比重大的物質甩到最外層;也就是說,地球內部的岩漿依比重分配,最接近地殼的地方是比重最大的岩漿,越內部越輕,甚至中心部份是氣體圈。因此,過去科學家認為「最內層地核係由比重較高的鐵和鎳組成,外地核的物質像液體,而內地核則像固體」,這樣的解釋完全違背了「離心力會讓比重大的物質甩到最外層」的原理。因為,地球身為太陽系的一員,是以時速十萬八千公里繞著太陽旋轉,它已經不是一個自轉的獨立個體,這個事實必須思考進去。
        因此,我們可以很肯定的推論:地球的結構最外層是堅硬的地殼,再下去為介於岩漿與地殼之半凝固體,即所謂的地幔,它的厚度很薄;最內層則為熾熱的岩漿。岩漿中存在著水氣及氣體的空洞,這些空洞會隨著岩漿的擾動到處遊走,甚至合併或分離。地球最中心非但沒有鎳鐵的硬核,有時候在岩漿擾動過程中會是一個大空洞。
        地殼的厚度根據過去專家學者的估計,陸地的地殼最厚,大約在20至70公里之間,海洋底下的地殼較薄,大約在6至10公里之間。事實上卻完全相反,也就是說,陸地的地殼最薄,大約在10至20公里之間,最厚的地方也不會超過50公里,沙漠地區之地殼是球地殼最薄的地方,大約在10公里以下;海洋底下的地殼較厚,大約在30至150公里之間,馬里亞那海溝地殼最厚,大約在300至500公里之間,而兩極因為冰凍效應關係,則是地球地殼最厚的地方,大約在500至800公里之間。地殼厚薄可以用地震震源深度來探測,目前測得知地震深度,幾乎是陸地震源較淺,淺海震源為中等深淺,深海震源最深,這充分顯示岩漿浪頭摩擦、撞擊的地方,正是地殼下緣的突出點。如果用當今學者專家公認的理論「地震是板塊擠壓、斷裂造成的」,再對照震源深度,就可以清楚發現其間的嚴重矛盾:
        1. 「陸地的地殼最厚,大約在20至70公里之間,震源卻在8至15公里內」,而板塊彼此之間卡的死死的,如何在內部擠壓而破裂?為何不是在板塊的上部或下部開始斷裂?
        2. 「海洋底下的地殼較薄,大約在6至10公里之間」,而海底的地震動輒三、五十公里,甚至百餘公里,這些深度已經是專家學者認定的地幔,地幔內並無板塊,究竟要如何擠壓?如何斷裂?
        從這個嚴重的矛盾就可以推翻「陸地地殼最厚、海洋底下的地殼較薄」的觀點。

        發表於 2008/08/04 11:55  作者:張助馨

        本文引用網址: 岩漿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dd8dd8/article.php?pbgid=43688&entryid=580795
发表于 2009-7-2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lilin 于 2009-7-3 13:31 编辑

       地球表面有板块漂移现象是可以肯定的,龙门山有一个断裂带也是可以肯定的,现在钻洞又发现了“映秀断裂带”,这一点也是肯定的,板块飘移会带来挤压与断层现象也是肯定的,以上几点都不存在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

        问题是,把汶川地震硬说成是“板块挤压断裂”引起的这就不对了。一种地震成因的理论,必须完全符合地震实际现象的解释才能成立。地震的“板块挤压断层说”显然与事实不符:


   * 实际上强地震发生时会有爆炸声,“板块挤压断层说”对这种爆炸声音无法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 强地震发生时实际上会出现一种“扭波”,“板块挤压断层说”无法对这种“扭波”的出现机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 唐山地震前,有战士发现地下一堆钢筋会“闪光”, “板块挤压断层说”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 汶川地震并没有发现可直接看到的长距离“断裂层”,“板块挤压断层说”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 唐山地震有人看到火球从地下冒出后窜到半空,“板块挤压断层说”显然也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因此,本人认为板块挤压断层是一回事,汶川地震则是另一回事,二者之间无直接关系。
发表于 2009-7-2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lilin 于 2009-7-3 13:34 编辑

因为地球有引力,一个物质在地面称重就有了重量,将这物质放在地面,地面受压面积部分就产生了每单位面积的压强。

        一个在地面一吨重的物质如果放在“地心”位置它还能有一吨重吗?地心位置的物质谁给了它重力?


        因此,我认为地球因为有自身的质量,会让“地心”产生一种向外的沉积力,这样“地核”就有可能会是一个空洞,人若站在其中,可能会是头朝地心,脚朝地表。

        如此推断,地球可能有二个“地壳”,“外地壳”一面就是地球的表面,“内地壳”的一面就是“地核空洞”,在两个地壳的中间层受压最大,温度最高,为岩浆结构。二个地壳都为固体物质构成。

        当然,以上只是个人的推断,还没有让人认可的数据作证明。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一定会把地球的结构摸得一清二楚的。
发表于 2009-7-2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1# Ping052622
谢谢.辛苦了.
文中许多观点我都不认同,由于要花精力写文章,这里不想花时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ng052622 于 2009-7-2 23:27 编辑

3# tanlilin
我的眉心畫面顯示,地球內部別有洞天,但我也不確定正確與否.
你畫的圖有點像雞蛋,但又不太像,因為裡面多了沉重的內地殼.
百度-雞蛋剖面.png
鸡蛋剖面图。1.蛋壳;2.壳下皮;3.壳下皮;4.系带;9.胚珠;14.气室。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岩漿部落格板主,也常以雞蛋的結構來解說地球內部
而我的看法是內地殼不同於外地殼,結構不同,密度不同,沒有那麼沉重,反而看起來輕盈許多,就像雞蛋氣室那一層外膜,比蛋殼要來得輕一樣.
氣室內別有洞天

=============================================================
不過我覺得海洋地殼比大陸地殼厚,似乎有道理.
再轉貼一篇岩漿部落格的文章:海洋地殼厚 陸地地殼薄
===============================================================
2008/05/16

        *顛覆傳統認知---海洋地殼厚 陸地地殼薄

        地球地殼的厚度並不一致,向著地心的地殼內部,跟地面一樣有高山有深谷,這個高山與深谷,並不是跟地表相對應。換句話說,地表的高山對應地底下的硬質層不是高山,相反的是向內凹陷的深谷;因海洋的地殼較厚,其地殼下向著地心的硬質層相對應是突出的高山。
        為什麼說海洋底下的地殼厚度最厚,而陸地底下的地殼厚度最薄?這個說法正好與現今地質學家所認知的完全相反。現今地質學家所根據的就是過去科學家推測的想法:「地殼是地球最外面的薄層,由各種岩石組成,分為大陸地殼及海洋地殼,厚度各地方並不一致,大陸地殼較厚,平均約為35公里,尤其是山區地殼最厚,係由矽鋁層( sial)組成;海洋地殼較薄,平均只有6公里左右,分佈在大洋的底部,由矽鎂層( sima)組成。」
        現今的科學家單單憑藉過去科學家的「推測與想法」,從未再做進一步的研究,就將「大陸地殼較厚、海洋地殼較薄」,奉為地球科學、地震學、地質學幾近「真理」的重要數據,大家都利用這個未經證實的「推測與想法」來作為研究基礎,難怪地震科學會停滯不前。
        要確定大陸地殼是否較厚?海洋地殼是否較薄?其實非常簡單。
        首先從地球的誕生開始檢查起,當地球從一團熾熱的火球慢慢冷卻後,地球外殼的成分固然會有些許差異,但就整體大面積來看,其差異性並不大,也就是說,盤古的大地並無任何海洋,地表縱使有高低不平,但是,任何地方的岩石,在成分上應該是大同小異的,這時候與其說地殼漂浮在岩漿上,不如說是地殼包覆著岩漿。
        當第一滴水出現後,岩石的厚度就慢慢起了變化。
        眾所皆知,在自然界中,水是最佳、最天然的冷卻物質,任何高溫的物質經過水的冷卻,溫度立刻降下來,金屬熔液是如此,火山熔岩亦復如此。當地球出現水塘後,水必然會往下滲透。當水份滲透到地殼下層時,岩漿當然會繼續冷卻硬化,如果水塘變成湖泊,水份的滲透力會更強,地殼下層受到冷卻的面積會更大。當湖泊變成海洋後,水份的滲透力自然變得超強,地殼下層受到冷卻的面積當然會更大、更深。相較於會大量滲水的湖泊、海洋,陸地因為除了雨水、河川之外,地面能夠滲透到岩層下的水分畢竟非常有限,因此,地殼下的岩漿要變厚的速度就相當緩慢,也就是說,長時間下來,陸地的地殼凝固變厚的速度就沒有海洋底下的地殼快了。
        至於陸地地殼係由矽鋁層(sial)組成;海洋地殼由矽鎂層(sima)組成乙節,主要是陸地滲水量少,冷卻速度慢,地表滲入之礦物質較少,使得岩漿凝固物質比較單純,而海底地殼滲水量多,冷卻速度快,滲入之礦物質也較多,使得岩漿凝固物質較為複雜之故。
        水份滲透到地殼下層時,岩漿是否真的會繼續冷卻硬化?下面就是一個注水會使得岩漿硬化的實例。
        1961年美國克羅拉多州丹佛一家兵工廠,為了處理廢水,挖了一口3671米的深井,以加壓的方式將廢水打入地下,1962年3月開始注水,才短短的一個月,當地就開始出現小地震,隨後因水壓過高而暫停注水,令軍方人員納悶的是,暫停注水地震也跟著歇息,而後再度注水,地震又再度出現,後來因為居民的恐慌,軍方只好從善如流,封閉該水井。為什麼水井注水會誘發地震?這是現今科學家一直不解的問題。
        然而,只要運用本人首倡的「岩漿地震論」,這個疑問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其實最簡單的道理就是:當水井加壓灌注廢水下去後,廢水很容易滲透到地殼下,讓底下半凝固的地幔迅速凝固,頓時在水井下的地殼內會出現一根椎狀岩柱,這一根椎狀岩柱在原本平滑處突然「一柱擎天」,成為岩漿流動、擾動的障礙物,「岩漿浪頭」在流動、擾動時必定會碰撞到,因此就會誘發地震。
        除此之外,要判斷地殼何處最厚,何處最薄?只要檢視全球地震深度就可以一清二楚了。根據全世界地震資料顯示,只要發生在海底的地震,其測得之震源深度多數在30公里以上,而發生在陸地的地震,其深度多數在30公里以下,其關鍵點就是岩漿摩擦、碰撞地殼之處,海底與陸地各有不同:海底地殼厚,地殼下緣距地表遠;而陸地地殼薄,地殼下緣距地表較近之故。在地震分類上,淺源地震大約為0~70公里、中源地震大約為70~300公里、深源地震大約為300~700公里。
        在此之前,全世界的科學家都認為海底的地殼比陸地地殼要薄,大約只有7-10公里,如果照著這個邏輯來看,既然海底地殼只有7-10公里,而每次發生在的地震震源又都超過30公里以上,甚至有些在500公里以上,那麼,地震就應該確定不是發生在地殼的岩盤上了,反而都是在地幔中碰撞、在地幔中擠壓、在地幔中斷裂了?地幔是半凝固體,要如何碰撞、如何擠壓、如何如斷裂?如此細細推敲,就可以發現:過去專家學者賴以所本的「海底地殼比陸地地殼要薄」的說法完全是錯誤的。
        然而,現今科學家仍然執迷於海洋地殼最薄,陸地地殼最厚,甚至由美國、日本、中國以及12個歐盟國家攜手參與,目前仍在積極進行的「地心探測計劃」,他們就是認為海洋地殼最薄,所以斥資6億美元建造「地球」號深海鑽探船,要以一年多的時間,在太平洋海底下鑽出一個5公里深,穿透地殼達到地幔的深洞,以便取得岩石和岩漿樣本,進而瞭解地震的原因,並分析地層中,地球氣候變化歷程的記錄,同時也想瞭解地心深處是否有生命存在。
        這個計畫目前仍如火如荼的進行,唯本人認為即使穿透5公里深的地殼,甚至加倍至十公里,整個計畫還是無法鑽到地幔,因為鑽探的地點是地殼最深的海底,地殼最薄也要超過50公里,甚至100公里。當初進行這個計畫時,如果選定的地方是吐魯番窐地,則可以事半功倍矣。
        地表陸上有山川有湖泊,有高原有平地,海洋底下也有平原、有洋脊、有深溝,由於陸地地殼較薄,海底地殼較厚,那麼,呈現在地殼下向地心的部分,自然會出現如地表的高山、平地、深溝。一般而言,平原下面地殼下向地心的部分對應的是平原;沙岸至平原下面地殼下向地心的部分,對應的是:平原下較薄,往海底較厚的斜坡平原;高山下面地殼下向地心的部分,對應的是:向內凹陷的高原;岩岸與大海間下,對應的是:高原突然陡升的高山,這個地方高低落差最大;海洋深處下對應的是高度極高的高原;如果是海溝,岩盤下對應的是崇山峻嶺;如果是深海中的洋脊,岩石下對應的是高原上的凹巢。
        因為地殼厚度不一,地殼內地殼向地心的部分,部呈現出來的是凹凸不平的環境,特別是山脈高聳的岩岸,突然連接大海,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環太平洋地區,從太平洋東岸開始,沿著綿長高峻的安第斯山脈和洛磯山脈,經過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再在太平洋西岸,從堪察加半島開始,向南經千島群島、日本群島、硫球群島、台灣、菲律賓群島直至印度尼西亞所構成的大島弧,另一個由新畿內亞往東連接南太平洋中的諸島嶼。這些地區共同的特點就是「山脈高聳的岩岸,突然連接大海」,因為陸地和海洋滲水度不同,而使得地殼岩層出現極大的高低落差,這種高低落差非常大的地殼內部,就給了「岩漿浪頭」流動、擾動最佳的撞擊點,這也就是全世界約八成的地震都集中在這個地帶的緣故。其實這跟板塊完全無關,因為板塊的劃定是以地震發生發生頻繁度來作為依據,這充其量只不過是事後諸葛亮而已,根本不能拿來作為地震研究用。
        至於從青藏高原向西,經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小亞細亞和高加索山,到歐洲南部阿爾卑斯山系和地中海沿岸;或從青藏高原東部的橫斷山脈向南,經緬甸到印尼蘇門答臘等地震帶,一樣是地表出現極大的高低落差,導致地殼內部必然也是高低落差極大,亦即地殼下連接地幔的表面不是平滑的,而是有如高山深谷一般,當「岩漿浪頭」流動、擾動經過時,就很容易發生碰撞引發地震。
        發表於 2008/05/16 10:04  作者: 張助馨

        本文引用網址: 岩漿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tw/dd8dd8/article.php?pbgid=43688&entryid=579156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ing052622 于 2009-7-2 22:48 编辑

4# tanlilin
那是太陽和地球的秘密通道,天文科學證實有通道.
岩漿的熱源究竟來自於哪裡?
為什麼熱源有時會上升,有時會下降?
為什麼會有那麼長時間的冰河期?
為什麼沙漠區會存在那麼長時間?
這些問題,存在我心裡好久了,期待有天能解開心中的疑惑.
 楼主| 发表于 2009-7-2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5# zengzhangang
謝謝您,不好意思,打擾了!
发表于 2009-7-3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 轉貼台灣岩漿部落格:地球真的有地核存在嗎?

这文章有不少值得注意的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9# lhkcc58
岩漿部落格有一系列的地震理論發表,這兩篇我印象最深刻.
作者本人還是個發明家,目前正在研發水力發電,還有寫書.
他比較忙,不過他很希望聽到不同的聲音.
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發表您的意見.
匿名  发表于 2010-7-16 15:28
版主发的地球结构与“科学小舟”理论的推论是不谋而合的!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6089890100ij7r.html
匿名  发表于 2010-7-16 16:02
地核是对地球地中心区域而言。所谓的地核到底是实或是空,主要看万有引力的发源地在地核中央,若是地核是实心的,若万有引力来自地核外与地幔内层,那么地核可能是空的。
匿名  发表于 2010-7-16 16:27
根据万有引力产生缘于核幔之间的推测,地核区域越往中点0点,密度越小有可能越趋0。也就是中心0点可能是空的。这观点本人在2009年在天涯吧拟发又[地球远日近日万有引力........的形成]中也讲到此观点。
发表于 2010-7-16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Guest from 183.71.196.x


    把万有引力的考虑变为重力的考虑似乎更好。如果重力中心是一个点,则地球是实心的;如果重力中心是一个球面,则地球是空心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7-16 22:13
季东先生的物质结构理论证明:星体(地球)的核心都是又冷又空的;核心及地幔的重力也是向着地壳中下部的。有关论文在 http://sea3000.net/jid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7 06: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