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358|回复: 17

地震能量来源问题的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4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河两岸一闲人

发布于 2017-01-07 22:16:30
[url=]删除[/url]

阅读数:2951


地震预报是一个公认的技术性难题,如何准确预报地震,减少其对人类活动的危害,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一直以来就思考关于地震的原始能量来源问题,只有准确的把握住地震巨大能量累积的原动力,才能量化分析,动态跟踪地震的前兆变化,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地震能量的累积过程,人们就可以像现在绘制空中云层图去进行天气预报一样来进行地震预报,从而实现预报的简单化和准确性。

大家知道,地震产生的原因是板块运动,从诺亚方舟裂解成现在
全球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各大版块再遵循总体的运动方向的同时,其内部又被无数的分支断层所切割,形成无数的细小版块,通过能量的作用,实现总体的动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即某一地域的岩层不足以支撑巨大的累积能量时,就会出现岩石崩裂或错位移动,就表现为我们统称的地震。



板块运动的能量来源,传统的理论是在大洋中脊下面是相对于其它地方比较突出的岩浆带,液体与固体的压强作用不同,这个长条形接近液体的岩浆带岩浆.产生了巨大的向两边的水平压力,使岩石圈分裂,向两边运动.板快就是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形成并运动的. 海底扩张说不仅对海底新发现的现象能够作出很好的解释,而且对大陆漂移的运动机制作了较好的解释,但是对大陆地质现象却不能很好的解释。随着新的地球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美国的摩根(1968)、英国的麦肯齐(1967)和法国的勒皮顺(1968)等世界上一批学者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板块构造说。这一学说的基本观点是:地球的岩石圈由若干个板块构成;各板块之间存在着相对水平运动。这是岩石圈运动或构造运动的主要方式,垂直运动是由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是地幔物质的热力对流。
经历了三次前进,从最初的大陆漂移到海底扩张再前进到板块构造说。上面说了,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主要是地幔物质的热力对流,这个理论的可以对目前的板块构造现状给出一个静态的看似合理的解释,但其无法对目前板块之间的现在的近乎稳定的速度漂移给出合理的解释,其对区域性的动力热平衡的解释还是看似合理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到底是板块异动导致了热动力释放,还是热动力累积引起了板块运动,根据常规,热动力释放是无方向性的,不会导致有序的板块运动,这就是我的原始思维。直接的结论就是板块运动(地震)产生了热动力失衡,而不是热动力失衡推动力板块漂移。

回到本文的问题,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撕裂了我们脚下坚固的岩石。

上文分析了板块运动形成地震的各种原动力来源理论,真实的原动力来源又是什么呢?大家知道,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来源就是地震形成的原动力来源,这里首先需要确认的是地震是由于板块运动的挤压导致的,当然这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既然如此,本文探讨的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来源就是地震的能量来源是顺理成章的事,就此我不想做再多的解释。

在过去的微博中,我提到过一个冰裂效应这个名词来形容板块漂移,基本意思就是我们居住的大地如同在河流中漂浮的冰块,在水流的作用下漂移,其结果是冰块之间无规则但有序的移动必然会导致冰缝之间相互的摩擦挤压,其结果是导致冰块边缘的崩裂和叠加,这类似于地震断裂带上的地震,用这个比喻相对比较形象,便于非理科生粉丝对地震的理解和认识。其实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按照板块运动的地震成因理论,导出的板块漂移量级和实际发生的地震能量及板块位移量存在较大的误差,本人认为,在板块运动的模型中,板块之间的挤压和运动方向不是单一的方向,而是多向相互作用的,类似于冰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合理解释实际存在的地震释放能量和理论实测位移计算能量的不符问题,本人又提出了板块旋转消能的概念,这类似于冰块之间相互运动挤压的同时,也会使受力冰块旋转,从而释放冰块间的相互挤压应力和运动能量,进而减小冰块间的挤压能量累积。当然地球几大板块间相互作用与冰块间的挤压运动要复杂的多,但现在需要做的是理清板块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才能逐步去探讨更多的问题,,这正是本人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即使一些观点是不完善或是漏洞百出的,也无所谓, 本人 毕竟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我所能做的无非是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模式,假若这个模式能给地震预测研究带来一丝的参鉴,那也是有意义的,仅此而已。 这里以郯庐这条大冰缝为例简述一下,郯庐构造两侧的陆地同时受东侧和南侧的 太平洋板块运动 挤压应力影响,其中东侧的压力为构造自身的弹性缩量所吸存累积,南侧的能量则通过扬子板块的旋转过渡后传导至郯庐线,表现为剪切应力。根据这一模式,本人依据台海及以南地区的地震情况很好的预测了扬子板块周边及郯庐线上的地震,尽管观测时间较短,资料累积有限,但参考意义还是有的。

书归正传,既然板块运动的非同步性是形成地震的原因,那么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来源是什么?我们知道大海中漂流的冰块运动动力来自于水的流动,是不是可以借鉴这一现象来解释与之类似的漂浮于地层深处的软流层之上的几大地球板块的运动呢?事实的确如此,传统理论已经给与了阐述:地球不是一个固体球,而是由多层同心球层组成的一个非常活跃的行星。因地球的公转和倾斜自转,与天体引力的存在,又引发了各层同心球层的自身运动,其中有水圈、大气圈、液体外核、固体外壳的潮汐运动。地球的倾斜自转使液体外核的潮汐方向倾斜,又导致其“以上的层圈差速产生产倾斜(地幔弦动)”,地幔弦动的结果是:和地壳的两极在倾斜差速中两极换位以至板块线速度改变,也是造成地震频繁的主要原因。新研究表明,地球内核的旋转速度每年比其它部分快0.3到0.5度,这说明漂浮于地层深处的软流层之上的几大地球板块是和漂浮于河流上面的冰块具有相通之处,地球内核的旋转速度每年比其它部分快,类似于冰块下流动的河水,貌似地壳的两极在倾斜差速中两极换位以至板块线速度改变,是 板块运动的原动力 及 地震形成原因来源这一结论是 顺理成章的事,但此理论模型建立在地球是一个理想圆球体的基础上的, 其相关结论本人不敢完全苟同 ,原因是:(一)此理论模式下的板块运动应该是同向的且运动速率一致,因此解释引起地震的的板块挤压应力不合理;(二)由线速度改变的最大值应该在赤道线上,这与强地震发生的地点分布不能拟合;(三)忽落了地壳下面的软流层对内外速差的缓冲和能量吸附效应,用于解释震源 深度  (33公里以上)的地震是可以考虑的,但不能解释浅源的强震能量释放。

理想的地球模型

地球地层结构分层数据

        本人认为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来源属于外源性的,和潮汐现象一样,其动力来源主要是月球的引力变化,即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来源是由于地球表面的惯性动量不均衡分布引起的。  大家知道地球表面的高山深壑在天体运动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惯性动量的分布不均衡,不同板块的整体惯性动量的差异会引起板块间运动速率的微差,结果是形成板块间挤压,这种挤压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地震。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以海平面为基准的地球是理想的圆球体,在不考虑海水和陆地的容重差别时,地球上同温度线上的惯性动量是等值的,这种情况下,板块间的运动是均衡等速的,因而是不会形成相互间的挤压,也就不会产生地震。但实际情况是,地球表面高山深壑、髙洼不平,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青藏高原,其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这个分布在海平面以上的巨大体量,受月球运动的引力大小是不可忽略的,也是可以计算的(这里本人就不具体计算了,留给好事者为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dv/dt:由于各大板块海平面以上的板块质量不同,其受月球引力F大小也不同,其结果就是板块的自转惯性动量变化值引起的漂移速率V也不同,这样就可以解释板块间挤压导致地震的原因了(这里仅是原理性说明,具体 数据 计算很复杂,非本人力所能及的)。

此理论的推论有两个:一是表面平滑的星球上不会发生板块漂移型地震;二是地球的自转轴区域不会发生地震;三是炸掉月球,地球上的地震就会消失。


  注明:本文为探讨性非专业文章,仅供朋友们把玩,好多思路还需完善补正。

                                                                                                                     2017 -01-07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转帖的效果不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0 08:52
多谢分享!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1 07:43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2 13:59
[b]新鲜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3 08:40
 楼主| 发表于 2018-11-14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深源地震频发,本人认为这是板块活动加强的前兆,为今后破坏性浅源地震的多发提供了能量来源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5 09:10
今天地震不少!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6 12:01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9 15:49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自己所在地的地震情况才是民间大虾们关注地震云的动力所在,这个行业既不能出名也不能谋利,纯属于业余时间扯淡,偶尔也会调戏一把地震局。仅此而已!
本文来自: 地震坛 详细文章参考:
//www.dizhentan.com/viewthread.php?tid=184754&extra=page%3D1&ordertype=1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9-2-28 09:21
发表于 2019-4-25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固体潮汐导致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26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王金甲    这个来源机制也可以理解为固态潮汐孕震的,但需要和板块运动机制联合去探讨地震的孕震机制。
可关注微信:lydzyydz    和公众号:lydzyydzg     进一步交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4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地震预测预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交流!微信号:lydzyydz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6 12: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