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2楼文稿):首先求出平均频率u。(注:平均频率在1楼图中,原本用u上加一横来表示的,因电脑上无法打出,所以攺用u。来表示,特此说明)。并在图上画出A——A基准线。那么,u=u。+(或一)a的数学表达式则能满足频率u变化曲线上任意一点轨迹的求解。表达式中:u。为常量;a为多变量,又称调算修正值。位于A一一A基线之上的u曲线段,a为正值,用(十a)表示;位于A一一A基线之下的u曲线线,a为负值,用(一a表示)。u。(平均频率)勿必力求准确可靠。另外,本次预测的临近频率(指最近的上1~2次)也极为重要(因为一般突变少见,缓变多见)。a值的正负与大小还需根据u曲线的走势来判断。
用1楼《混沌物理场无序界系事物随时间频率曲线变化图》的模式和u=u。+(或一)a之数学表达式,来考查美国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测失败的根源所在:帕克菲尔德地震为“特征地震”。所谓“特征地震”是指在指定的一段断层将会准周期性地发生具有特征大小与大致平均复发的地震。也就是说,“特征地震”是地震系统中具有特殊的、自发有序、准周期间歇性一类地震。按理说选择这类地震进行预测,不应失败。按照筆者所建立的u=u。+(或一)a之数学表达式进行考查与分析,毛病出在人为因素上,而不是在自然因素上。因为该表达式的关键是平均频率(u。)的精确统计与灵活选取,u。的准确度与否直接关係到预测成败结果,所以u。值的数据大小,又被称为“基准数据”。对平均频率(u。)的求算是一件艰难与务实细心的工作,需要对预测区域近500年来先后发生过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全面搜集、整理、去伪存真、实事求是、确切统计,才能获得一个准确可靠的u。值(指平均频率)。它是今后100年内地震预测的立足之基础。但常因历史地震资料残缺不全;或因年代久远,真伪难辨,可信度低;因而对平均频率u。值的确定具有极大的难度与不确定性,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