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2599|回复: 91

日晕到底是不是一个存在于空间某一个位置的真实“画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晕到底是不是一个存在于空间某一个位置的真实“画面”??
我以为答案是肯定的。 长毛的晕.jpg 怪晕1.jpg 长春3日3.jpg 偏心的日晕010530,14-25-1.jpg 偏心的日晕6.jpg 偏心的日晕1.jpg
发表于 2011-5-31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光路.jpg

这是物理学给出的正统解释。
大家看看问题是不是很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图告诉我们:
每一个特定位置只能看见特定一个晕。每一个人看到的都不是同一个晕,甚至一个人的两只眼镜看到的都不是同一个晕。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1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图告诉我们:
每一个特定位置只能看见特定一个晕。每一个人看到的都不是同一个晕,甚至一个人的两只 ...
lhkcc58 发表于 2011-5-31 17:12



    应该是这样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样那晕的客观性何在?它居然没有“自己”得以存在的特定空间!所以物理学的解释不过是把晕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楼太高,;看起来麻烦,转贴到这里:
恰恰相反,在物理学看来“我们两个眼睛看到的不同一个晕,在两个眼睛中它们不是同一个东西,是我们的大脑把它们合成为一个”。
但是,我们看到的哪个晕是真实的?那个晕是否存在?
既然每一个特定位置都可以看到一个特定的晕,无限个观测位置就意味着无限多的晕。它们哪一个更真实?哪一个更不真实?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关东现太阳光环 气象局称与地震无关(图)
2011年06月01日10:52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0) 字号:T
关东光环.jpg


中新网6月1日电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昨天(5月31日),从日本关东地区到东海地区的部分地方,可以看到太阳周围被一个光圈包围的景象。

昨天一天天气良好,阳光明媚。许多人都看到了带着光环的太阳。还有约60人向气象局来电询问,这个现象是否是地震的预兆,或者是否是受辐射影响造成的。

据气象局松本预测员表示,这种现象经常在上空8000到1万米的地方发生,原因由于上空的风向错乱,在春秋季经常发生,跟地震和核辐射没有任何关系。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的解释有意思,风向不错乱没有光环,错乱了倒吹出来规规矩矩的光环了??

日本人的幽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个铅笔,我们左眼看到的和右眼看到的,就不是一个影像,我们的脑子把它合成成一个铅笔。
这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呢?铅笔都是铅笔,影像却不一样。

当然晕和这个不同,因为晕的虚像在和太阳同样远的环上,所以对于人类两眼的间距来说,太远了,看起来就是一个圆环了。

我现在糊涂的是那个偏心的太阳,这个地方我的知识储备理解不了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是启德的回复,转贴到这里。

楼上这句话不知道如何理解:
“因为晕的虚像在和太阳同样远的环上,所以对于人类两眼的间距来说,太远了,看起来就是一个圆环了。”

1晕是虚像??
2是人的眼睛使得它“看起来就是一个圆环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驳雪老大:
“晕的偏心肯定是镜头的像场畸变,没有理由是自然的。广角镜头边缘有畸变,不算什么,要想把日晕拍全,上下方向要有100度的视角。属于超广角镜头了。”

1“没有理由”本身并不是理由
2“上下方向要有100度的视角”语焉不详。
3如果观察稍微仔细一点,你应该看出那不是畸变。
  因为:
   a那晕基本是正圆的
   b太阳极其光斑不是正圆的
   c由此推出这图中的偏心晕不可能是畸变造成的,因为选择性的畸变在一般性的相机是不可能的。


注:畸变指的是一楼后几幅图。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lhkcc58

1,我想是的,折射太阳光成像。
2,我想是的,人眼间距为r,日地距离为R,r<<R,有r/R->0,两个眼睛可以看成是一个点。

当然这两个想法可能是错的,而且我掌握的日晕理论和网友拍到的偏心太阳和偏心晕的图片冲突。

lhk斑竹觉得晕的形成条件和原理是什么样,不妨说说看,洗耳恭听。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确切的正面的观点,目前我只是认为传统观点是毫无疑问地是错误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太阳不在相机镜头的光轴上,偏心的圆环是常见的!

对于球形的折射光,实际上如果六棱柱在某种姿态时可以产生日晕,那么球形的水珠在几乎相近的地位上也能产生相同的折射彩色光,和所设想的六棱柱没有区别,有的区别就是,在这个位置附近所有的水珠都有相同那个的折射彩色光,而六棱柱却只有几百分子一的晶体刚好摆在正确的姿态上。
看到日晕的条件主要是太阳光不能太亮。而不是冰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太阳不在相机镜头的光轴上,偏心的圆环是常见的!”
这句话的表达成问题,看不出完整的意思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发一张日晕的照片,前几天刚在一个婚礼上,一个朋友拍到的(我当然不会拍出这样的照片来)。


也是一张日晕的照片.jpg



日晕当然不是实像,但也不是虚像,因为很简单的,没有成像。在哪里都没有成像。
仅仅是汇聚光线,所以实际位置就是在天上“水珠”所在的位置上。并不在太阳一样远的地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一楼后3幅画面应该是网友看见晕之后拍摄的,是为那晕而拍摄的。所以那晕不是拍摄太阳时出现的畸变。
2“日晕当然不是实像,但也不是虚像,因为很简单的,没有成像。在哪里都没有成像”
  没有成像?
  至少在视网膜成像了吧?!
  启德认为可以看到无数的晕,空间任何细微的空间变化都使你看见不同的晕,甚至一个人的两只眼睛看见的
  都不是同一个晕。
  你认为根本成不了像。
  他只否认晕的客观性,而你连晕的主观性也否认了。
  太有意思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需要的是有头脑的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否定晕作为一个客观的“画面”的存在,是难以想象的糊涂事儿。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水珠和冰晶,我和气象学和启德先生的看法没有两样的地方,无数的水珠的折射光可以在无数的位置看到无数的日晕。两只眼睛看到的是不同的日晕,每个人同时能看到的都是不同的。但是相像!相像到谁都以为是同一个日晕。
我认为不是太阳的实像或虚像,但是他们仍然是一组光源。一组太阳光的折射光源。对于这每一组光源,我们的镜头或眼睛是能够成像的,既能形成实像,也能形成虚像。是日晕的实像或虚像,而不是太阳的实像或虚像。

日晕并不是只在高空,上面的照片已经让你看到了。主要是我们人类的眼睛感光度太宽。平时看不到。上面的照片中的晕,不是镜头产生的,只是感光宽容度比人眼低的CCD在深暗的背景上表现出来了。但是在当时的环境我们的人眼看不出晕来的,只感到耀眼。

把同一环境的照片再发一张以资比较。


ssDSC_2339-1.jpg





这张是原照,Nikon D3 拍的,未经PS,只是改小了尺寸。前一张是D90拍的,那天拍照的人很多。看到照片里哪一个是我吗?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不会说17楼照片的光环也是一组六棱体或水珠造成的吧
2既然17楼与21楼的环境一样那为什么21楼没有光环?
3“日晕并不是只在高空”这说法是不是意味着你也不得不承认晕有成像?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1.是的,十七楼的光环是日晕,是空气中很薄的水雾形成的。这很薄的水雾在第二十一楼的环境中显示出来了。而且可以看出这个日晕的位置在相机和人之间。产生折射光的那些水珠位于相机和人之间。
2.二十一楼没有日晕是相机的角度不对。也就是每一只眼睛看到的是不同的日晕。如果看到的话。
3.日晕是光线的组合,是光本身,不是像。
4.再发一张同一环境镜头的眩光给大家看。






ssDSC_2368-1.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  “但是在当时的环境我们的人眼看不出晕来的,只感到耀眼。”
  “十七楼的光环是日晕,是空气中很薄的水雾形成的”
  a两个说明是不是矛盾?
  b如果17楼是日晕,那它为什么是单色的?
2“日晕是光线的组合,是光本身,不是像。”
  你说晕“不是像”,那你在“十七楼的光环是日晕”是不是成像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23楼照片右侧的光斑是怎么回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3 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b如果17楼是日晕,那它为什么是单色的?

这个不好解释,可能是PS缘故吧,我把原照的局部发上来,未经PS处理的,看看是不是色彩多一点?局部是那两个站着的人手部上下的位置。


也是一张日晕的照片A.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1  23楼图涉嫌作假,且违背基本光学常识
2  物理学、至少是物理学对晕的解释看来是极其“邪恶的”,它把人逼成这样--逼得他们很“合逻辑地”背弃了基本的常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月)晕与华的区别2007-02-02分类:学海拾贝
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彩色的光圈,这就是晕和华。

晕和华外在的区别是前者为外紫内红的光圈,后者是内紫外红的光圈。很多人都会将晕和华混为一谈,然而,它们形成的原理却是不同的。

1.晕
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称这七色彩环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光圈叫日晕,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光圈叫月晕,统称为晕。

因为冰晶结构的云常常是冷暖空气相遇而生成的云层,以后云层增厚,发展成雨层云(或卷层云),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数百公里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雨天气的先兆。依照冰晶云发展移动的一般规律,通常在晕出现后十几个小时风雨才会到来。这便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道理。但并不是每次出现晕以后必定刮风下雨,还要具体根据云当时的发展情况去分析。一般出现月晕时,下雨的可能性比出现日晕时少,而多是刮风天气。

晕圈的大小决定于冰晶的形态,如果冰晶是横着下降的,阳光从冰晶的侧面进另一侧面出,我们看到的晕圈直径是22°;如果冰晶竖着下降,太阳光线从侧面进底面出,就会出现直径为46°的大晕圈。




2.华
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华的直径通常比晕要小得多,紧紧环绕在日或月的外面,似乎是给太阳和月亮带上了枷锁,所以华又俗称“枷”。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黄色为主,最外呈红色。有时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华产生于中云,它是当日月光线通过存在于中云里的无数微小水滴时,发生衍射而形成的内紫外红的光圈。日月晕后若紧跟着出现日月华,下雨刮风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月)晕与华的区别2007-02-02分类:学海拾贝
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彩色的光圈,这就是晕和华。

晕和华外在的区别是前者为外紫内红的光圈,后者是内紫外红的光圈。很多人都会将晕和华混为一谈,然而,它们形成的原理却是不同的。

1.晕
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称这七色彩环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光圈叫日晕,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光圈叫月晕,统称为晕。

因为冰晶结构的云常常是冷暖空气相遇而生成的云层,以后云层增厚,发展成雨层云(或卷层云),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数百公里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雨天气的先兆。依照冰晶云发展移动的一般规律,通常在晕出现后十几个小时风雨才会到来。这便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道理。但并不是每次出现晕以后必定刮风下雨,还要具体根据云当时的发展情况去分析。一般出现月晕时,下雨的可能性比出现日晕时少,而多是刮风天气。

晕圈的大小决定于冰晶的形态,如果冰晶是横着下降的,阳光从冰晶的侧面进另一侧面出,我们看到的晕圈直径是22°;如果冰晶竖着下降,太阳光线从侧面进底面出,就会出现直径为46°的大晕圈。




2.华
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华的直径通常比晕要小得多,紧紧环绕在日或月的外面,似乎是给太阳和月亮带上了枷锁,所以华又俗称“枷”。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黄色为主,最外呈红色。有时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华产生于中云,它是当日月光线通过存在于中云里的无数微小水滴时,发生衍射而形成的内紫外红的光圈。日月晕后若紧跟着出现日月华,下雨刮风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17楼的图也是假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17楼的图也是假的?
请雪老大予以解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何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起了雪老大的“正反话”理论。
一个“正反话”就把自己的错误一笔勾销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老大仍然是聪明人,会作假的比不会作假的应该是聪明不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4 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启德为科学家对晕的六棱体解释所累,他据此推出了违背常识的结论--晕不曾作为一个“画面”在空间某处存在过。
雪老大为自己的水滴理论所累,她建议把空中那些为科学家津津乐道的六棱体融化为“水滴”,为此,她不惜作假。对17、23楼的假图的指责她不管不顾。

他们都是执着的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4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老大作假的问题会是一个小问题?
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lhkcc58


    回复启德:
晕的“虚像”不可能处于与太阳一样远的地方,因为那些“六棱体”离地球并不远。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晕--六棱体”成因说可以进行很多有效的反驳,任何一个反驳对它都是致命的。以上的反驳是一个归谬法反驳,把其归结到一个荒谬的结论,这样它的可信性就荡然无存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5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启德为科学家对晕的六棱体解释所累,他据此推出了违背常识的结论--晕不曾作为一个“画面”在空间某处存在过。”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一直都再说晕就是一个虚像,虚像也是“画面”的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一直都再说晕就是一个虚像,虚像也是“画面”的啊。”
那是否在空间某一地方有其真实存在的画面?回答“半个问题”可不好,还是雪老大更坦白些,更直接些,她认为没有成像,认为你和她的观点一样。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驳斥58——
58在主帖中直接了当地提出:“日晕到底是不是一个存在于空间某一个位置的真实“画面”??我以为答案是肯定的。”

估计58自认为他的文字水平很高,这样表达很准确。但实际情况中,作为一种用以讨论的观点,是不适宜的,用这样的借代的方式。他采用这一表达方式之后,没有再继续加以说明。如果我要参与讨论,只好硬着头皮“翻译”如下:
“日晕到底是不是一个存在于空间某一个位置的真实成像?我认为是的。”

如果58的观点等同于上述翻译后文字,那么,我想说的是58你又错了!除非你所说的空间包括你的视网膜。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lhkcc58


    我的想法和雪老师应该不一样。没有成像我们就看不到了的,一定是成像了的。日晕是一个画面,画面是折射后的虚像,虚像被人眼看到,是存在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上,也就是和太阳同样远的圆环上。
这下算是把题目的问题按照我的理解回答完全了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和太阳同样远的圆环上”

“一定是成像了的”

有实像才有虚像。请问实像在什么位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lhkcc58

“有实像才有虚像?”为什么?

虚像就是在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的那个像,究其根本,我觉得是这样的逻辑:太阳(光源)--被折射--〉日晕(虚像)--被人眼接受--〉视网膜成像(实像)。
如果一定说实像在什么地方,那就是视网膜上或者胶片上了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讨论的问题是晕是不是“挂在”空间的一个真实画面。
如果是,那么它的高度、成因怎么样?
如果是,那么它必定是一个投影的结果而不是实体对象;如果这样,它投影的屏幕是什么?
这些东西才是物理学缺乏考虑的。
我对具体物理细节不关心。
我的出发点始终是逻辑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lhkcc58
这些问题,物理学都回答了:

应该讨论的问题是晕是不是“挂在”空间的一个真实画面。--是,虚像画面
如果是,那么它的高度、成因怎么样?--高度一般发生在太阳高度角周围22度,46度附近,分别由于六棱柱的两种折射面的二次折射形成。
如果是,那么它必定是一个投影的结果而不是实体对象;如果这样,它投影的屏幕是什么?--不是实像,是虚像。虚像没有投影面的,只有反向延长线的交汇点(面)
-----------------------------------
这些东西才是物理学缺乏考虑的。--物理学没有那么浮躁和笨蛋的……
我对具体物理细节不关心。--我们都一样,我也不太关心细节,所以说句实话,我到现在不理解偏心的晕(如果真的有)。
我的出发点始终是逻辑学。--不懂逻辑,请多多指教。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已经确认过有无数人可以看见晕,而他们看到的不是同一个晕,这是不是意味着有无数晕?
2如果每一个人看到的晕都是由一圈排列整齐的六棱体造成,那是不是意味着有无数圈的排列整齐的六棱体?
3这无数圈排列整齐的六棱体你会如何“安排”它们的位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其实分为晕与华,其区别仅仅是颜色的排列顺序相反,你那些六棱体宝贝儿又如何折射出不同颜色顺序的彩色光环?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lhkcc58
其实,这些我们讨论过了:
1你已经确认过有无数人可以看见晕,而他们看到的不是同一个晕,这是不是意味着有无数晕?
--是的,如果这些人都在成晕的区域的话,如果都跑到没有六棱柱占优势的云的地区之外去了,那就看不到晕了。
2如果每一个人看到的晕都是由一圈排列整齐的六棱体造成,那是不是意味着有无数圈的排列整齐的六棱体?
不需要“排列整齐”,越无序越混乱越好,这样才能形成均匀的晕圈。详情见
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40762-1-1.html的5楼。
3这无数圈排列整齐的六棱体你会如何“安排”它们的位置?
……自然规律,只能试图理解,无法自己安排……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lhkcc58

华?您是说luna corona?那个不是晕,华不是二次折射的结果,事实上华的产生机理是很多很多小水滴的衍射结果,惠更斯-费涅耳公式可以很好的计算小水滴的衍射图,(我可能是一个书呆子,又要搬教科书了,只是我真的暂时没发现,教科书解释的哪个地方,能被您驳倒),……,我记得教科书上有计算的结果的,和华的特性符合的很好。
晕是六棱二次折射,因为不同波长在冰当中的折射率不同,就有了颜色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如果这些人都在成晕的区域的话,如果都跑到没有六棱柱占优势的云的地区之外去了,那就看不到晕了。
不需要“排列整齐”,越无序越混乱越好,这样才能形成均匀的晕圈。”

如果“不需要“排列整齐”,越无序越混乱越好,这样才能形成均匀的晕圈”这样,那被六棱体分别折射出的光线岂不是又被混合在一起,岂不是又成了白光一片?

晕和华的成因你未作回复!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您说到颜色,正因为
晕的二次折射,紫色光更容易被折射,反向延长线更靠外,所以内红外紫
华的惠更斯-费涅耳衍射,红色光的波长长,一阶衍射斑半径也大,紫色光的波长短,一阶衍射斑半径也小。我倒是见过华,不觉得有内紫外红,而是觉得内部偏白,内蓝外红。想来应该是内部不同波长叠加的效果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这些人都在成晕的区域的话,如果都跑到没有六棱柱占优势的云的地区之外去了,那就看不到晕了。”
“不需要“排列整齐”,越无序越混乱越好,这样才能形成均匀的晕圈”

如果是六棱体越无序越混乱越好,那就不应该有什么成晕区域。那区域只要在人的视线之内都应该看见晕。
是不是这样?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lhkcc58


教科书的解释呢,只要这一团六棱柱占优势的云挡在观察的人和太阳之间,人就能够看到晕。
气象学我不懂,如果这种六棱柱占优势的云也好,气团也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一直总是存在的话,那么我这个理解就站不住脚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晕的二次折射,紫色光更容易被折射,反向延长线更靠外,所以内红外紫
华的惠更斯-费涅耳衍射,红色光的波长长,一阶衍射斑半径也大,紫色光的波长短,一阶衍射斑半径也小。我倒是见过华,不觉得有内紫外红,而是觉得内部偏白,内蓝外红。想来应该是内部不同波长叠加的效果吧。 ”

请你解释为什么有时候只能看见一次反射,有时候只能看见二次反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lhkcc58

一次反射,二次反射?您在说哪个问题?
我说的是“衍射”和“二次折射”的区别形成了华和晕。我汇总一下这些光学现象:
一、如果是水滴占优势的气团把太阳月亮挡住在观察者之间,那么
1.衍射:水滴是近似圆形的,每一个水滴的界面都是一个散射光源,发生衍射相干,产生一圈一圈的衍射环,出现华
2.反射:那就反射回去了,人眼也看不到被反射的光。
3.二次折射:水滴是近似圆的,二次折射的偏转角度在0-80度都有,所以成的虚像的范围太大,像很弱,几乎看不到。
二、如果是六棱冰柱占优势的气团把太阳月亮挡住在观察者之间,那么
1.衍射:六棱柱是有棱角的,而且以很随机的角度分布,散射光源发生衍射相干产生的就不是一圈一圈的衍射环了,是各个方向都有的不规则的传播,所以整体看来,这部分没有明显的现象
2.反射:那就反射回去了,人眼也看不到被反射的光。
3.二次折射:六棱柱二次折射的偏转角度在22-50度之间,尤其以22度-30度偏转占优势,所以成的虚像范围就在这个角度附近,我们就看到一个环——晕。

二次折射偏转角度的计算在
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40762-1-1.html
的43楼60楼.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lhkcc58

"如果“不需要“排列整齐”,越无序越混乱越好,这样才能形成均匀的晕圈”这样,那被六棱体分别折射出的光线岂不是又被混合在一起,岂不是又成了白光一片?"
您说的就是我要回答的,您看咱们仔细想想,红光紫光为例子,他们的折射率不同:
比如紫色光的偏折角度的范围是角度3到角度4,红色光的偏折角度的范围是角度1到角度2,角度关系是
4>2>3>1
我们在角度4到角度2之间能看到彩色的圈,对吧,但是在角度2之外就是合成出来的白光一片,晕就是这样的,一个彩色圈外面一个白圈。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水汽云图吧,看看10.7谬的图,那水汽无处不在,无论是反射还是折射应该是永远存在的。
谢谢你的回复,你是能让我大脑满负荷,几乎满负荷运转的唯一对手。
以前的太极、wwffss也很厉害,但是他们都走了。
我拉首歌给你听吧:
sealed with a kiss
手风琴曲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6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 lhkcc58

三人行必有我师,“对手”这个词令我如坐针毡。大家都是老师,抱着一个学习的态度来,心态也开心了,知识也学到了,何乐而不为呢。
工作之余我会去学习一下“水汽云图,看看10.7谬的图”的。
现代音乐学生是一窍不通,不过依旧收下曲子了,封印之吻,谢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6-16 23:55
回复 59# 启德机场


    山顶洞人不会想到几十万年之后还会拉手风琴
发表于 2011-6-17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启德看出这个问题没有:
58能提出了一个问题,也表明了自己的怀疑,但他自己并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至少有点启发性的解释。知道为什么么?因为他还没有研究出来。但是,别人的解释他又会反对到底。这让人很难理解。

过几天有空了我画一张图来尝试解释它。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7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guangduan


    千万不要再提画图的事儿,你一提图我就想起你的正弦波,就想起你对地球的理解。在你眼里地球不过是一个盛有半壶尿的夜壶,那夜壶-地球、连同里面的尿-岩浆都在高速旋转,尿液时不时会激发出正弦波。偶尔有尿液溅出,你会告诉大家:你们看看,火山就是这样形成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8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1# guangduan

静待大作,并期盼批评指正我在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40762-1-1.html的发言。
关于58斑竹的发言,质疑也是一种态度,科学不就是在质疑中接近自然的吗,哈哈。所以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在那些图上下功夫了,六棱体和水滴反射折射理论在逻辑上就先天不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0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拒绝gd对我的回复。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视频证明晕的确是“成像”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雪老大为了她的水滴成晕理论,而不是传统的六棱体成晕理论,不惜作假;她这是自己给自己刨了一个坑,然后跳了进去。
不知道这雪老大什么时候能从那坑里爬出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读]昨日(2011年6月11日)是四川成都正式入夏的第一天,几日不见的阳光“攻城拔寨”,午后市区已升到30℃。中午时分,太阳周围出现了一圈美丽的日晕,德阳、乐山、眉山等省内多地也见到了这一奇观。




入夏第一天,四川成都出现日晕奇观 下午“浮云”惊艳,傍晚日月同辉

昨日(2011年6月11日)是四川成都正式入夏的第一天,几日不见的阳光“攻城拔寨”,午后市区已升到30℃。中午时分,太阳周围出现了一圈美丽的日晕,德阳、乐山、眉山等省内多地也见到了这一奇观。

俗话说“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省专业气象台预计,今日蓉城依旧为多云的晴好天气,明天将会阴转阵雨。

中午

太阳戴上大“项链”

“太阳周围有一道光环,你们看到了没有,那是什么?”昨天中午12时许,很多成都市民发现耀眼的太阳周围出现了一圈巨大的光环,轮廓清晰,像一条项链,令人啧啧称奇。大家纷纷拍下照片,传上微博。有网民告诉大家,这就是“传说中的”日晕奇观。

不仅在成都,昨日在德阳、乐山、眉山等省内多地都能见到这一奇观。网民“阿美哥哥”说,德阳11时许就出现了日晕。13时30分许,去眉山办事的成都市民李先生也看见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将耀眼的太阳围绕在中央。光环最外侧是淡黄色,再往内颜色则由浅变深,最内侧则稍显淡紫色。14时许,光环逐渐消失。

截至19时,微博已有1200余条相关信息。

如果没有成像,这么广大的地区的人是如何看见这同一个晕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 lhkcc58

日晕是虚像,这个在霁雪奶奶隐退的这段时间,应该是咱们的共识了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实像。
老太太再不出来,就该准备悼词了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承认六棱体理论--那意味着无数人、在广阔的地域、在相当长的时间段看到的必定不是同一个晕。而这意味着在天空存在无数组组成环状的六棱体,这样精巧的安排可能实现??
即便是有了如此精巧的安排,你还得保证那些六棱体折射出的光线不会相互干扰、相互混杂。这可能吗?
除非它有成像,这一切才有解。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lhkcc58


又绕回来了,这个事情已经纠缠一个月了,您可以往前看一点点,一点点就好,找到我们关于为什么六棱柱解释
1、不需要“无数组组成环状的六棱体”
2、更不会发生“光线混杂”成白光,(的确有混杂,不过由于折射率不同,会有颜色的)
的讨论。

本楼关于这个的讨论在55-60楼,另一个帖子有我在您的要求下做的图,非常简单的利用折射率计算偏转角的公式,忘记是哪个楼了也很高很高。(当然老奶奶也做了图,还没放上来,那个我们暂时不考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1如果没有成像,那一楼的图中,太阳可以“看作”一个点光源吧。
2如果把晕看作一个光线环,那么,这光线环的光线对于那点光源而言应该是发散的,而不是聚集的吧。
3如果上述成立,那进入我们眼睛的光线应该仅仅是那光线环的一个点的光线,而不是光线环光线的全部。
4如果那晕成像了,则那环的全部信息才可能进入我们的眼睛,对不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lhkcc58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盼指正
1、日地距离15亿公里,地球半径6K公里,太阳是一个很远很远地方的点光源,没错。
2、根据1,这个点光源在地球上张角~0,太阳光非常非常近似平行的照射在六棱柱上,发生20-40度的传播角度变化(参考另一个帖子的计算),每一个六棱柱都对特定的波长弄出一个光线传播的圆锥范围。
3、进入人眼睛的光线,就是这样一个光线,它处在这样一个圆锥面上,联系了人眼睛和六棱柱。
4、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六棱柱范围发育完好的情况下,构成一个圆的(虚)像。

我觉得版主还是有话没说完,既然您觉得成实像在某个特定的空间了,不妨说说看,您觉得这个实像应该成在哪里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2从一楼的图看,点光源出于晕的中间,所以光线不会是平行地、而只能在发散中被一组六棱体所折射的。
3只有成像晕才可能进入人眼睛。
4如果进入六棱体的光线是发散的,且没有成像;那么我们看不见完整的晕,只能是晕的一个小片段。
5晕的成像在那移动的晕与其中同步移动的飞机的影子应该已经是明明白白的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的34我们都是共识。
5那个您觉得是晕是吗,我这段时间没怎么学习,不过按照brocken环的计算,那个也是虚像,而且我暂时没看到什么特别冲突常识的地方。
2的comment呢,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您可能把太阳光的“平行”想象成一个激光器那种,当然就出问题了。怎么 认识太阳光呢,我想:
太阳终归是一个点光源,这个毫无疑问,所以我们的眼睛通过晶状体聚焦,看到一个球。但是同时,这个球又太远,您看6000/1500000000=4e-6,所以您说的对,光线确实发散中被折射了,但是即使大到地球两边,发散角是4e-6……这个量级,您能理解按照平行处理,会不会产生您说的那种严重问题的,是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1一楼图的光线是发散的,3楼你的图,光线是平行--收敛的。所以后者不能说明前者。
2如果飞机的影子是实像,包围于其中的晕是虚像,而它们又同步移动---。你不觉得可笑吗?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8# lhkcc58
我理解能力到极限了,没看懂您第一句。
同步移动那个,一开始我也觉得可笑,后学习了也是一个科学爱好者Laven,用Mie散射算了的glory和brocken spectra,我就被说服了一些,就在上次讨论飞机的那个帖子的那个人,不知您看完了吗,有一些计算我还是不太理解,这里浏览网络又不是特别方便,留待回家继续学习再同您讨论。
先下线了。拜拜。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无论是晕还是虹,我们看到的、进入我们眼睛的都是反射光。太阳周边的那个晕环的尺度、其与太阳光线的角度关系都告诉我们3楼图描述的情况不可能发生。
此外,晕最为实像才有可能反射光,虚像何以能产生反射光?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8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还在探讨这个问题啊!我的《新太极论》在去年就已经解开了日晕、月晕、还有“人体”宝光现象的原理!

日晕与太极.JPG


宝光原理.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8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兴趣,不妨参观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zhoumoxin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8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图的日晕就明显地看出是挂在空中的奇特“透镜”!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1感谢你最后的图
2太阳的太极为什么只有3个“环”?
3欣慰你没有为科学家的六棱体和雪老大的“水滴”所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9-19 16:15
回复 84# lhkcc58


    三个“环”是抽象表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空间物质的运动速度是不同的,越靠近外层、空间物质的运动速度更快,也就是说,越靠近外层的空间越灵动、、、

  “大气层的冰晶”可能是日晕、月晕显现的重要条件、但是如何形成完美的日晕、月晕图案、科学界没有人能说明白。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是很具体的东西,其产生的原因和所依赖条件一定也是很具体的。作为科学物理学一定需要抽象作为手段,但是物理现象一定是与抽象不相干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佛光晕,飞机晕互为佐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老太太和启德机场争论晕是否有成像是那么非劲儿,可是有了飞机晕和活动的人影透视在其中的“佛光”,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看样子,事实的确胜于雄辩!!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5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7-3-22 17:35
我只能说明一点,供大家考虑:没有火山喷发云就没有晕,火山喷发云主体移动的途径下,大多都可见日晕,月晕。我认为晕的形成离不开太阳月亮,火山喷发云,地球表面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0# Guest from 221.198.135.x

晕与虹没有本质区别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9-1-10 19:04
回复 91# lhkcc58


    晕只出现在有火山喷发云的基础之上,没有火山喷发云,就不会出现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6 04: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