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13|回复: 13

关于水-水汽-水蒸汽的断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8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如果你在阳光下观察沸腾的水,你会看见由无数小水滴构成的水雾,中学物理告诉我们那是水汽而不是水蒸汽。如果你注视它的升起,你会发现它们会消逝在空中。
从这现象可以提出两个疑问:
a沸腾的水为什么蒸发出水汽而不是或不全是水蒸汽?
b水汽在升起的过程会消逝,会从可视的水形态变成不可视的形态,它为什么不直接变成不可视的水蒸汽形态?
对这疑问的解释我想只有如下可能:
a1蒸发分两种:自然条件下的蒸发和强制蒸发、由特殊温度场造成的蒸发。
a2在特殊温度场的湿度一定是过饱和的,过饱和的蒸发会以大分子团或者极大分子团水的形式进行。
对以上的证明是,如果你调小加热的热源使水不沸腾,水亦然可能比自然蒸发快很多,但是却没有可视的大分子的水汽微粒。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2所以雪老大的温度高水汽分子团就小,温度低水汽分子团就大说法就值得探讨了,因为至少存在一个例外。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少年来气象学、物理学对水形态的研究只是处于“可感觉”的水平,冰雪霜雾雨雹水等等等等,这些其实只是人对水的认识的感官形态。
然而变化已经悄悄出现了,那就是气象卫星云图对水的“理解”。美国日本对大气水的分析以4个通道进行,0.6--0.7的可见光通道,3.9左右的短波红外线通道,6.5的水汽通道,10.7的长波红外线通道(单位为缪m)。欧洲的卫星分的更细,它以十几个波长不同的通道来研究大气水汽。

这种划分未免有些机械,也许更好的划分方法会出笼。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lhkcc58


  2所以雪老大的温度高水汽分子团就小,温度低水汽分子团就大说法就值得探讨了,因为至少存在一个例外。


霁首发,只是把上述的现象,具体到宏观环境之中,从在宏观的观察中寻找,大、小分子团水蒸气的确凿存在和他们的异常表现,以及这些表现对人类知识的冲击。
水蒸气大、小分子团宏观存在的问题,不是霁首发的首发。已经有6-7年的被科技界公认的历史了,但是却一直找不到肉眼可见的宏观的表现。大部分的人屈从于物理学已有的一些理论,不敢想像和分析下去。霁雪,只是在这个方面比大部分的人胆子大了一点。思路开阔了一点。用一个等号来联系他们。那个等号确是我首先使用的。分子团的事实不是我的发现。

我到这个论坛整一年了。霁雪感谢广大网友对我的关注和论坛管理层对我的支持。一年来的巨大收获之一,就是在山水君的帮助下,对道尔顿的分压定律,有了一个认识的飞跃,尽管他始终是对我以冷讽热嘲。有心的网友不妨仔细的回味一下,我对道尔顿定律的重新解释的那些。
有点分散,有点乱,我有点顾不上回头整理。一方面最近自己的发帖比较少。另一方面,和我今年初对自己描述过的那样,我从气象学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向对气象学进行否定。现在接触和分析的是好些更为具体的理论细节问题,我已经感到,自己的两种分析方向马上就要会师了。到了这个环节,光靠白话的方式解释有点难度。不能不求助于数学的描述,时间的消耗量相当大。
也许山水君,会有兴趣,把我的分散的观点,集中一下。我们再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大家就容易理解了。大家理解了我已经表达过的,我就可以把更深入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了。

大小水蒸气分子团已是公认的事实,不是我的发现的不敢据为己有。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霁雪


  2所以雪老大的温度高水汽分子团就小,温度低水汽分子团就大说法就值得探讨了,因为至少存在一个例外。


从物质不灭的角度,这个等式是成立的。但是,如果限制在地球大气圈里,屈从于道尔顿定律,这个等式就有问题了。因为当等号的两边同时处于饱和状态的时候,水蒸气微量受热的结果就必然导致等号的右边会发生“过”饱和的趋向。(我是不承认有过饱和的可能性的)所以等号的右边必然发生某一项的相变发生,相变的产物不再是气体,这个等号就不成立了。于是,

这就是,我在烧杯的实验中所描述的,有雾气袅袅而起的现象。我称之为“热成雾”。

我一直强调,大气是准饱和的,所以天空中的云,并不需要热的上升气流把水汽带上去。只要有热气本身就可以产生云了。而事实上就是应该如此。

所以让人不敢相信的是冬天鼻子里呼出的熱雾,大家都以为其中的凝结成雾的水汽是从人体内部蒸发出来的。其实却要复杂得多。这些雾是因为呼出的热量而形成的热成雾,这些水汽是环境里本来就有的,而不是人体排出来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雪老太太4、5楼未回答2楼的质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看懂2楼的是什么质疑。能提得详细一点吗?我的理解你的说法是 正面的,不是质疑。哈!我表错情了!
不过,分子是看不见的,再大的分子也看不到。别说大分子的水了。所以我没有评论斑竹一楼的说法。表错情,哈哈,抱歉。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4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1你曾经表述过一个命题,关于水汽分子团的大小与温度的关系的。我对这句话质疑。
2“分子是看不见的,再大的分子也看不到。别说大分子的水了。”至少,这话说反了。
3水汽刚刚蒸发出来的雾气、其某每一个小颗粒都是看得见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lhkcc58

原来斑竹是认为,肉眼可以看到水蒸气的大分子团。这个问题,我想我不必做太多的解释了。相差十几个数量级。斑竹太过分了。我没有功夫在这个地方浪费网友们的眼球!

关于水蒸气大小分子簇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分配比例移动的问题。是世界上公认的实验结果。不是我的表述(首发)。
我所做的只是把这个分配比例移动的事实。用动态平衡的概念来说明了。这个水蒸气大小分子簇随温度动态平衡的概念是我首先提出的。文献上确实找不到。但是这个等号是在等号的两边未饱和直到亚饱和的条件下成立的,一旦等号的两边都处于饱和状态,这个等号就没法成立。我在5楼已经说明了。
斑竹的质疑,只是一个太含糊的表达,我看不清,难怪我表错情了。斑竹的质疑是在那个方面,是大分子分裂成为小分子的可能性还是小分子合并成大分子的可能性。还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性,还是等号的两个平衡方向……。我自称是首发,其中的含义比已经公认的事实多出了4-5个概念。先生用一个质疑想同时否定我的好几个概念,看来是不成逻辑的。除非你否定已经公认的事实。那就不是质疑我了。而是质疑最新的科技研究。我们的讨论就没有交集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1水汽分子团的大小,目前没有客观的标准。我们没有理由为了一个“既定”的错误而否认从沸腾的液面飘逸出来的可视水汽微粒是分子团;除非你认为那不是蒸发的结果。如果你认为那是蒸发的结果,那么你只有承认那也是蒸发出来的分子团。
2“关于水蒸气大小分子簇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分配比例移动的问题。是世界上公认的实验结果。”
不错,那甚至不用实验也可以想象出来的。
但是,在极端场合、在沸腾的液面附近情况却恰恰相反。除非另有解释,如果你坚持2的观点,你就有义务为这特例作出解释;否则2就是鸵鸟观点--把头埋藏起来、无视一个对自己观点不利的现象。
3在水汽研究上任何一个细微末节现象都可能隐藏着陷阱。千万不要把水汽过程简单化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可不是疑谈(泥潭)有对别人的观点的不同意见,讲出您的具体看法来,摆出您的数值根据来。这里至少有一个不对。那里至少有两个不对,谁也不知道您在指什么。向大家晒晒,您有几个不对。

但是,在极端场合、在沸腾的液面附近情况却恰恰相反。除非另有解释,

什么是极端场合?沸腾的液面是极端场合吗?还是100度摄氏是极端场合?如果零度的水沸腾了,是不是极端场合?
气液界面,果然是特殊场合,但是,和沸腾与否没有什么关系。物理上称为边界层。但是并不极端。给你透露一点吧!水的气液边界层的厚度,只有几十个微米的厚度。你肉眼是分辨不出的。

液面上超过了毫米以上的高度里的雾化过程,我已经说明过了,那是首先由热裂化造成的热成雾。热成雾的初始直径大小从2纳米开始到2微米左右。一旦热成雾生成之后,产生了额外的气液界面。热成过程就转化为以冷凝为主的冷凝过程。这个热成雾发生的区域也就在边界层之外不到一毫米的地方。一毫米以外的地方。就是以冷凝为主了。描述如下:

您看到的是“雾珠”不能讲成是分子团。随着离开液面的距离的增大,气体(不是水蒸气)温度的下降,空气趋向于饱和,这时的热成雾过程已经转化为以冷凝为主的过程。因而雾珠的颗粒越来越大,直到直径超过200微米,这时候,肉眼刚刚能够看到,也就是您所说的细雾,产生细雾的地方一般在液面或蒸气排出面外约1.5到2毫米的地方,水壶的口上看不仔细可以找一个蒸汽的喷出口观察。2毫米之外细雾还会变大,那是冷凝,这是应该的,没有什么特殊。

但是,在液面附近的分子簇分布情况,并没有资料可据。您说的相反,应该是“首发”了。拿出您的数据来。但是要把可视的水汽微粒说成是分子簇,
水汽分子团的大小,目前没有客观的标准。
我已经讲过了,直径相差十几个数量级。可是只有你才说得出口。

别装傻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换,上面的一帖。上面的有点乱,看不清,在您的版面上我改动不了。所以重发。如果可以帮我把上面的删了。


*******************************************************
论坛可不是疑谈(泥潭)有对别人的观点的不同意见,讲出您的具体看法来,摆出您的数值根据来。这里至少有一个不对。那里至少有两个不对,谁也不知道您在指什么。向大家晒晒,看看您有几个对的地方。

水汽分子团的大小,目前没有客观的标准。

我已经讲过了,分子团的直径和雾珠的直径相差十几个数量级。怎能说没有客观标准呢?可是只有你才说得出口。
但是,在液面附近的分子团分布情况,目前并没有资料可据。您说的相反,应该是“首发”了。拿出您的数据来。但是千万不要把可视的水汽微粒说成是分子团。


但是,在极端场合、在沸腾的液面附近情况却恰恰相反。除非另有解释,

什么是极端场合?沸腾的液面是极端场合吗?还是100度摄氏是极端场合?如果零度的水沸腾了,是不是极端场合?
气液界面,果然是特殊场合,但是,和沸腾与否没有什么关系。物理上称为边界层。但是并不极端。给你透露一点吧!水的气液边界层的厚度,只有几十个微米的厚度。你肉眼是分辨不出这个界面层来的。

液面上超过了毫米以上的高度里的雾化现象,我已经在其他的帖里说明过了,那是首先由热裂化造成的热成雾。热成雾的初始直径大小从2纳米开始到200纳米左右。一旦热成雾生成之后,产生了额外的气液界面。热成过程就转化为以冷凝为主的冷凝过程。这个热成雾发生的区域也就在边界层之外不到一毫米的地方。一毫米以外的地方,您看到的是“雾珠”绝对不能讲成是分子团。一毫米以外就是以冷凝为主了。描述如下:

随着离开液面的距离的增大,空气(不是水蒸气)温度的下降,空气趋向于饱和,这时这里的热成雾过程已经转化为以冷凝为主的过程。因而雾珠的颗粒越来越大,直到直径超过200微米,这时候,肉眼刚刚能够看到,也就是您所说的细雾,所以产生细雾的地方一般在液面或蒸气排出面外约1.5到2毫米的地方,在烧杯或水壶的口上看不仔细,可以找一个蒸汽的喷出口观察。家里有喷气的咖啡机吗?放空喷一下就看清了。2毫米之外细雾还会继续变大,那是冷凝,这是应该的,没有什么特殊。

冬天到了,清晨到湖边去看看。平静湖水的面上有一层薄薄的雾,仔细的看,那些雾还是一缕一缕的,袅袅的向上飘起。它们从离开水面大约就是一毫米以上的位置产生。然后在大约20到50厘米的高度的地方消失了。挺好看,挺有诗意的。但是物理的意义却更大。

地面上的雾,气象学说那是地面比空气冷所以雾出现在地面上。但是观察中经常发现,地面温度比气温高的情况时雾发生了,无用论文发表了一大堆,却还是解释不了。哈哈现在算是会测量PM2.5了。可以机理呢?
现在,在湖面上,空气的温度必定比水温低。那些雾还是出现在贴近水面的附近。单用冷凝来解释就不好解释了,而PM2.5在这里也更无法解释。
可是我加入了一个热成雾的概念,就全部解释清了。特别是那一缕一缕的形状。
咖啡杯上的热气也是一缕一缕的,用冷凝的理论特别不好解释。于是多元偏微分湍流过程,现在世界上最高级最大型计算机还嫌太慢,算不出来。反正那里更玄乎就往那里靠。只要是没有人懂的地方,吹吧!
您不是在“云从那里产生”的帖里质疑,雷暴云顶部的一朵朵纱筒样的云的成因吗。也是同样的一个先“热成”后“冷凝”的过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lhkcc58

发完帖,对斑竹的主题又仔细的看了两边。
我们好像还是交臂而过了。不过我已经说明了,有一个边界层和一个热成雾层的存在,这两个层的内容很多,也很复杂。我有空再仔细的和您解释。
上面那个改不了的帖请帮我删了,免得网友们看了被搞糊涂。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是历史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4 07: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