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24|回复: 2

N年一遇,到底是几年一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4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N年一遇,到底是几年一遇?
看到有一篇叫做“N年一遇,为什么年年遇”的文章。以前,也想到过这样的题材,但是我的想法和楼主以及跟帖的朋友们的观点相去太多,而且看到在那篇文章后面的评论里也没有得到一个最后的结论。所以,在这里和大家晒晒我的观点。

文章主要从各种统计的采样规范的角度来讨论。总体的意思是,所谓的N年一遇年年遇的问题是算出来的不是拍脑袋拍出来的,媒体不了解N年一遇的实际意义,是媒体滥用词汇的结果。
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可能,现在的媒体素质并不高,喜欢滥用词汇。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许多人对于统计的结论有一种误解。凡是听到了百年一遇的某某事就以为这是十分稀罕的事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

我们首先假设所有的“N年一遇”的资料,原始数据多是符合要求和可靠的。那么这样的条件下,这个“N年一遇”中的N就是一个正确的统计数值。如果连续两年发生了“N年一遇”的事,那么在接下来的2N-2年内,这个事物就基本上不会在出现了。这就是所谓的统计的概念。
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或者说是限制吧,必须非常地明确。前后两个“N年一遇”的事,必须是指内容绝对相同的同一事物。除了时间上发生的差距外,丝毫不能有任何其他的不同。
而目前公众所提到的年年相遇的“N年一遇”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于以上的这个前提。没有给予充分的了解。也就是说对于统计的概念还缺少最基本的了解。
通常媒体报道中所提到的“N年一遇”的内容绝大部分是不相同的,对于不同的内容,统计的规律就要按不同统计内容的个数来分配几率。假如是统计了三种数值,那么,原来是N年一遇的几率,由于总共统计了三种数据,所以 “N年一遇”现在就变成“N/3年一遇”了。
例如布袋里有九个白球和一个红球,每次抓出一个,那么拿到红球的几率就是1/10,现在如果有两个布袋,两个人同时抓,那么抓到红球的几率就是2*1/10,也就是1/5的几率了。如果有十个这样的布袋,十个人同时抓,那么现在抓到红球的几率就是每次都可能了。

不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过分的看重统计中的数据的准确性,使得有些人十分喜爱用“N年一遇”这样的词汇来表示他在数据方面付出的劳动之多,表示他所掌握的资源之多。加上如今计算机数据处理的方便。就出现了乱用统计结论的现象。

就拿气象上“N年一遇”的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来说。本来天气温度波动很普通不需要大惊小怪,但是受到了所谓的地球变暖的胡说八道的影响,就对某一天的高温特别地注意起来了。于是,今天中午12点广州的最高气温达到了60年未遇的记录。明天哈尔滨下午三点的最高气温又达到了80年未遇的记录,今天北京的天气达到了同期昼夜温差50年来最大的值。明天南京上午9点的最大雨量达到了200年的最高记录……,……。本来固然是N年一遇的事,但是由于类同的统计实在太多,所以实际上“N年一遇”的统计结果,就变成了“N/N年一遇”的常见现象了。
一个最高温度,每一个省,每一个市,每一个县都可以作为统计的单位。每一个月可以作为一种统计方式。每连续多少天如何如何又是一种统计方式。然后,最低温、日温差、风力、风向、下雨、下雪、种种、种种都可以作为一种统计方式。把每种可能的统计方式的个数相乘,怎么说也有几千种常见的统计方式,可以在这样的一个立体的范围内构成。这样一来,即使是千年一遇的什么好消息坏消息,也就变成是大约三天就能碰到一次的普通现象了。

N年一遇的最早大规模宣传,大约是在上世纪50年代,百年一遇的全国性灾难,让所有的老百姓都尝到了灾难的苦头。从此,凡是有什么不争气的事情发生,就一直会有各种“N年一遇”的挡箭牌推出来。殊不知,统计的规律只能少量的应用,用得越多,这统计的意义就越小了。

“N年一遇”变成了“年年相遇”的问题,说明了,统计的概念不能随便的运用,哪怕是万年一遇的小几率事件,由于滥用统计的人实在太多,所以万年一遇的事也变得不稀奇了。至于为了推脱责任,示意气象部门或水利部门搞一点统计,找一些似是而非的N年一遇来掩饰,用科学的假象来唬人,骗骗老百姓,那就又当别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一遇


6E74D1BA028F738F3AC0EF02BA9EA99F.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一遇


8575CBE1DB4BA628F913A9D18F0E2953.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9 13: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