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55|回复: 0

ramboard老师博客上的《教程 电离层观察预测法(中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2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程 电离层观察预测法(中级)

第一部分:关于地震与电离层扰动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讨论

由于“压电效应(请google搜索有关信息)”,岩石成分如硅的氧化物等等,组成一个理想的压电效应单元。当这个单元受力时,便会在岩层周围产生电场。由于岩层尺度很大,那么产生的电场尺度也很大。

由于板块的运动,处于危险地带的岩层则始终处于受压状态,但是由于压力相对恒定,则已经产生的电场本身不会发生巨大变化,相对稳定的静电场不会对电离层发生扰动。

由于月球的周期性运转,岩层受力会发生周期变化,但是由于周期较长,导致电场的变化速度极慢,约等同于静电场,因此也不会对电离层发生扰动。

而且即便月球每分钟就转一次,由于这个力的强度变化相对比较小,因此实际上天体的运动一直不是岩层电场突变的主要原因。

当岩层受力持续增大,超出了岩层可以支撑的范围以后,在岩层出现裂缝之前(往往是裂缝出现前好几天),整体岩层的内部晶体结构会先行断裂(这个过程在岩层表面不会看到任何裂缝),由于压电效应依赖完整的晶格结构,因此一旦晶格发生断裂(此时外形依然十分完整),就会造成电场(此电场是岩石压电效应产生的)剧烈扰动。

剧烈变化的电场则产生剧烈变化的磁场,磁电效应会激发出一系列低频电磁波,或者脉冲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可以被接受到,成为预报根据。

另外,本地的电场强扰动可以导致上空的电离层发生异常。电离层是由高温等离子体组成的一个大气圈层,等离子体可以通过改变外加电场或者磁场来使其电离度发生变化。电离度的其中一个指标“TEC(总电子浓度)”,被绘成地图,我们每天都在分析。

上面讲到了晶格发生断裂。而实际上,晶格一旦发生断裂,最终的结果一般就是岩层断裂。

一般而言,断裂所沿的方向,大致和晶格断裂的方向平行且重合。但实际上晶格断裂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大家可能会看到当玻璃因为骤冷骤热而裂开时,他的裂纹生长方向几乎是杂乱无章的,同样晶格断裂线的生长方向也是随机的。这个随机性在空间尺度上很有限,但是在时间尺度上却比较大。举例而言,有可能在某天晶格开始断裂,而断断续续过了好几天,断裂的进程仍然没有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强震之前会连续多日看到电离层异常。

通常来讲,如果一块岩层体积很小,并受到严重应力即将断裂。由于它本身体积有限,所以晶格断裂几个小时后便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形体断裂而引发地震。

但是如果一块岩层体积很大,并且受到严重应力即将断裂,由于晶格的断裂速度是有限的,那么晶格断裂可能要连续发展好几天才能引起岩层形体断裂。

对比上面两段我们发现,大岩层断裂产生的震级应当是比小岩层强大很多的,因此电离层扰动时间越长,最后发震的强度就会越大。

其实严谨地说,并不是所有大的岩层断裂就都会产生强震,也不是说小岩层断裂就一定都是小的。但是晶格断裂所耗费的时间(比如总共花费了几天时间)却可以用来推测最终断口的大小,那么这个断口的大小其实对应的就是最终震级。而只要晶格正在发生断裂并引起电场扰动,最终让我们在电离层看到扰动,那么这个扰动持续了几天就可以暗示震级的大小。

除此之外,晶格的的断裂速度也不是始终不变的。断裂速度如果很快,则每次释放的能量很高,使得电离层扰动就会很厉害(电离度下降的就会更多)。断裂的如果很慢,电离层扰动就会小一些。

最后还是要强调下“晶格断裂”和“形体断裂”的区别。岩层在形体断裂之前首先必须晶格断裂。形体断裂所导致的就是地震能量释放;晶格断裂也会释放一部分能量,但这部分能量主要是以电磁能、热能的形式散发出去。形体断裂则是机械能释放。(最最后强调晶格断裂所释放的并不是离子键所携带的能量,而是长期压电效应所积累的电场能量,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第二部分:应用压电效应原理到地震强度测定

第一部分讲到“断口大小暗示震级大小”,而要产生足够大的断口事先必须有足够的晶格断裂,则要么要求晶格断裂速度加快,要么要求断裂时间加长。而这两个因素都可以对应在电离层上找到对应:其实就是总结出大致的电离层扰动积分值。

实际上,由于板块运动能量有限,当应力被分散后,加在危险岩层上的应力也就很有限,晶格断裂的速度不会过快,因此想在一天之内产生6级以上的断口是几乎不可能的。

我们在掰断一根木棒的时候,经常看到首先是在木棒的一小块地方产生那么一两根裂纹,后来裂纹越长越多,越来越快……晶格在断裂的时候也大致满足这个发展规律,越往后期扩散越大;越往后期速度越快。

总之,晶格断裂不可能一开始就发展的非常快,就是基于以上两段所述的原因。

这样,如果异常仅仅出现了一次就发震,则往往不会超过5级。

对于单个异常,其电离度相对于正常时期下降的幅度往往暗示震级大小。通常而言,下降25%至50%表示3.5左右;下降50%至75%表示4.5左右;如果下降了75%以上,则一般不是单次发展造成的,这之前往往已经发展过一次,而可能是先前没有发现。

另外,对于单个异常,异常区域产生后,往往会继续以每15分钟向西飘动3.75个经度,这属于正常现象。而对于这个异常继续飘动多长时间,也可以作为强度的附属指标。一般而言,持续两张图片,则强度为3.5左右;持续三张为4.5左右。

异常中心下降幅度、异常持续飘动时间同时作为衡量强度的标准,两项求平均值可以将级别预报精确到±0.5,但实际上这个经验公式还不精确,还需要大量经验修正。

对于单个地区的连续多日扰动异常,强度一般在5级以上,其衡量标准有所不同。

对于扰动达到三次及以上,在后期的扰动中,电离层浓度通常会下降75%以上。如果发现后期其中一次的扰动偏小,则可以推测其并不属于强震异常序列,属于独立的小异常。这个规律也和晶格断裂区域的生长规律相符。

一般而言,对于多日扰动异常,出现一次75%以上的下降可以推测其在5.5左右;出现两次则推测在6.5左右。

另外,多日扰动的时间跨度也应当列入考虑。一般而言,5级以上强震,从首发异常到最终发震需要至少一周的发展时间(通常在10天左右)。但扰动时间跨度一般用于分辨大震与小震,并不能够定量分析具体级别的大小。

第三部分:发震时间的预测

经过长期观测发现,大部分小异常都出现在1800GMT时间附近,而发震时间有都集中在1700GMT附近,24H是一个集中发震周期。

对于最终定强5级以下的小震,有相当大的概率发生在后几天与主异常时间相同的时刻。举例而言,如果你发现一个异常出现在1745GMT,那么很有可能地震会发生在后几天其中一天的深夜。

小震更容易确定在某个时间点,却很难确定在某一天。

然而,对于多次扰动的强震预测,确定发震时间则要复杂得多。

首先需要确定这个地震属于“稳定型”还是“不稳定型”,确定方法是观察扰动期,是否出现在同一天出现多个扰动。有一些地震在异常日仅仅会造成一次强扰动,接下来这一天便不会再扰动,这就属于稳定型。另一部分地震,在同一天造成扰动后,又会在几个小时后乃至15分钟后就再次或多次造成扰动,这就属于不稳定型。



-=-=-=-=-=-=-=定时先不写-=-=-=-=-=-=-=-=-=

第四部分:精确定位的一些使用方法

由于中科院TEC图采用方形拉伸投影,使得整张地图经纬度都是直线,而不是弧线,这种投影方式虽然不能用于确定直线距离,但是却有利于直接贴在GoogleEarth表面。

在粘贴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TEC图的国界完全与Googleearth的边界重合。GE软件有一个工具栏,分别是添加地标、添加路径等等,其中有一项就是添加图层。点选添加图层后,就有一个对话框,让你选择图片路径,建议直接填写图片在中科院服务器上的地址,不必担心你“脱机”了会怎样,毕竟GE软件本身就需要一个联网的环境。在这个对话框中,有一个名叫“位置”的标签页,里面有四个值,对应的是图片四个角的经纬度。显然如果想让边界完全重合,显然是需要调节这几个值。

你把对话框移开,就可以看到图片边上绿色的几个控制边缘,不断地调整四个角就们最终能使边界完全重合。

中科院每天发布96张图,每年好几万张,但是幸运的是这些图片尺寸完全一样。因此你只需要调整一次,把参数记录下来,下次直接套用就可以了。这里给出一个经验值,初学者可以直接代入:“北: 60.243090°”,“东:149.289794°”,“南:  4.451129°”,“西: 60.224093°”。

而且当你这次定位完成,将要换张图片再次定位时,只需要右键点选软件位置栏的图层,修改属性,把链接换成新的图片即可。

具体在定位的时候,需要你做一下调整:

菜单》视图》关掉大气层;

图层》关掉边界和地名、关掉气象

这个时候整个球上除了那张TEC图以外应该没别的东西,异常点应当非常清晰,此时可以在上面插一个图钉,将图钉针尖对准异常谷底。随后右键点选图钉,选择图钉的属性,就可以看到图钉所处位置的经纬度值了。定位完成后,可以打开边界地名,确认大体的位置;随后还可以开启云层,看云图有没有异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7 02: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