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348|回复: 20

前天的地震,大前天的云(观察实验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批评,地震云是时候诸葛亮。发生地震了就是地震云,没有发生就不是!

澳洲的地震本来就少,连续等了几年,终于拍到了一片,清晰的地震云并确认了地震的发生。

还是要强调一点的是,气象云和地震云。到底那个为主?霁雪的观点是:气象学错误地解释了云的形成过程。云是怎样形成的?云就是地应力场为主的各种场在发生谐振的时候激动出来的雾,而地震云就是“显性地应力场干涉纹理云”。(见霁雪:地震云的定义帖子)

气象学认为云是上升气流导致的。但是只要想一下,水蒸气的比重比热空气轻得多。就知道气象学在胡说了。(见霁雪:蓝天白云系列帖子)。所以天上的云有60%以上的云和地震有关,但是真正纹理清晰方向明确的不多。所以地震云可以用来解释和证明地应力。但是作为预测还有待科技的发展。

上星期一(2012年6月18日)看到了明显的地震云,但是没带相机。到星期二墨尔本地震了。因为云像显示地应力场活动频繁。所以估计还会在近日有地震。

上星期五一早看到朝霞满天,就知道今天有戏了。





未完
 楼主| 发表于 2012-6-25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SS_MG_0117.jpg



SSS_MG_0119.jpg



朝霞不出门,整个上午都是阴天。好不容易等到下午3点,终于天青了,露出了地震云来。赶快拿相机拍了下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5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你又懂了一点,离地震是怎样一回事又进了一步,可惜那些地震科学家还在起点没起步。加油........。再有6年左右或许知道地震是咋回事,要预报地震再过20年左右就明白了。比那些在周总理面前发誓的人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谢谢牛克斯! 再20年,要九十多了!!!

这是一张用10张照片拼起来的360度环视照片!实际上不止360度有450度了。图中的左右两根球场的灯柱其实是同一根。因为软件不肯把照片从我的拍摄持续拼接。所以我只好把拼好的照片裁断了再把头尾接起来。所以当中可以看到明显的接缝。以后有空再试试其他的软件可以调整照片次序的。

照片上是整片的地震云了,这是典型的小型3-5级的,近震云100-1000公里地震云(请参看霁雪:地震云的分类的帖子),时间不会超过48小时,一般是在6小时左右。时间的估计可以从云所表现的压抑感来评估。震级的大小可以从云的位置固定程度来评估。原来我估计是一个5级的地震,但是后来(看后续的照片)云移动得很多,所以猜测只是一个3字头的。



Untitled_Panorama360.jpg

中间相机的轴线正对云的纹理的法线方向的那张,我在后面的帖子里再发。(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一次只能发一张照片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角镜所以云像有点弯。太阳刚好在正前方偏左一点,这里是南半球。所以是略微偏北一一点(法线)拍摄时间是下午4点零七分。


SSS_MG_0134.jpg

转身180度,注意标志品输电铁塔!!!
SSS_MG_0145.jpg


待续!!!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半小时后拍到的太阳下山时的照片。目的是表现我拍摄时的地理位置。


SSS_MG_0156.jpg


光是地震云的照片,可惜了这大好的风景。所以加了一张。

SSS_MG_0171.jpg


照片分析待续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从卫星地图上来显示我拍摄当时的位置和方位,以及地震云的纹理所表现的未来地震的方位。

图中的两个黄点是我拍照的地点。蓝色的十字是那个高压输电塔。两条灰蓝色的线是太阳下山的方位和猜想的未来地震的方位。
因为那个360度的照片和最后的太阳下山的照片相差半到一小时。所以地震额方位和太阳的方位并不垂直。



地球在线-卫星地图-Google Earth中文地标分享3.jpg

本论坛的starbase先生,和我的观点相同,拍地震云的照片,要把太阳和附近的建筑都拍进去。这样有助于照片的分析。所以在这个照片里我把这些都做齐了。
作为一种拍摄地震云的照片的标准要求吧。


未完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定了地震的方向和大约距离,接下来就是等待地震的出现了。


150_-35.gif
还好,在我拍照后大约38小时,在应该的方位上,地震出现了。




neic_b000amid_w.jpg
放大的地震位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察实验结论:

对于地震云,我并不主张用地震云来预测地震。这不仅是技术问题,而是更重要的是一个思考的逻辑问题。

气象学并不承认地震云,所以,拍摄地震云的照片,在目前的阶段,不是如何预测或预报,而是证明这个云到底是不是地震云。


所以,这一些照片,我贴上来的目的就是证明:地震云的确凿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6-27 13:16
,,,很好,一个中心问题;就是如何监测和识别地震云,,,,,
匿名  发表于 2012-6-27 14:02
我估评论定;中国地震预警限于‘三要素’全面进取,但是,又限于目标管理混乱中。就现在水平连地震云的识别也不够具体,明确,,就不说震级了。我正在理论下而视理论上的过程。我不要计较,,,相信科学的人们是很有能力作表率的,,,,,鲁东居人
匿名  发表于 2012-8-28 09:32
高手
发表于 2012-8-2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太太有进步,现在不会再以南半球的云来预测北半球的地震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4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厉害,学习中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相当参考价值,赞一个。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地震文章写作参与人已将霁雪老师加入,还希望霁雪老师在认为理论较成熟时将自已的理论心得用最简洁的语言发到我邮箱,以给本地震文章增加更丰富的内容。

详见:http://tanlilin.cn-dns.com/index.htm

本人邮箱:15980709863@163.com
或者:tanlilin103@163.com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来的内容最好包括有实例图,有理论解说依据,并且已经过实际验证确认预测结果是正确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3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到此贴,我觉得最好是军方来操作,专家有时候太不科学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starbase


    其实我感到最好是气象台来操作。理由1.分布均。2. 有专业观察云像的经验。3.有观察数据汇总的现成渠道和机制。哦哈,感觉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tanlilin


    谢谢坛主鼓励,我其实,观察地震云就是为了证明,天上几乎没有气象云,云就是以地应力场为主的综合场强谐振驻波的一种显示。分散的观点,我陆续已经在这个网上发表了不少。是该汇总一下了。主要的要点是,水蒸气并不会被空气带来带去。而是独立与所有其他气体的,这些本来不是什么不好理解的事,物理里有明确的定理。但是无奈,搞气象的人,不按物理的定理解释罢了。反正,谢谢坛主,我集中一点时间总结一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7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anlilin


    谢谢坛主鼓励,我其实,观察地震云就是为了证明,天上几乎没有气象云,云就是以地 ...
霁雪 发表于 2012-9-16 21:20



    知道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7 01: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