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15|回复: 9

【原创】《地震气爆论》(王申存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9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地震绝大部分是地层局部发生气体爆炸造成的

  我们知道,发生在地球上的任何爆炸事件,均会造成周围物质程度不同的震动,比如:地下核爆炸,可以造成强烈的地壳震动;地雷爆炸,可以造成较小范围的震动;锅炉爆炸,周围居民也能感觉到震动;如果地层某些部位,因具备了某些特定条件而发生气体爆炸的话,同样可以造成周围物质的剧烈震动。那么,地震是不是地层局部发生气体爆炸造成的呢?如果是的话,地震发生时必然会暴露出一些气体爆炸的珠丝马迹。为了找到正确的答案,让我们看一下地震发生时暴露出的现象,从现象中捕捉其本质。

  1.1构造地震的现象和本质

  我们知道,在全球发生最多、危害最大的是构造地震。构造地震发生时有什么表露现象呢?
  1.1.1唐山地震。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震惊世界的7.8级强烈地震,造成二十四万余人的死亡。这次地震发生时的真实情况被129次列车司机张跃武和刘振帮亲眼看到了。这天3时41分,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直达快车正载着一千四百多名旅客通过唐山附近的古冶车站,突然,司机发现夜空出现三道耀眼的光束,随着如雷般的巨大声响,有三股蘑茹状气体腾空而起,司机意识到要地震了,立即采取了制动措施,列车刚停下,大地便剧烈摇晃起来,保障了旅客的生命安全。
  1.1.2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了7.3级大地震,地震时的真实情况被31次列车司机目睹了。这天下午19时36分,从大连开往北京的31次快车正驶近海城县唐王山站,司机发现夜空突然闪过紫红色火光,紧接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他立即采取紧急制动,列车刚停下,地震便发生了。
  海城主震后有许多小震活动,这些小震有的是“地炮”造成的。“地炮”发生时,先在地面鼓起半人高的土包,随后像粥面气泡那样爆开。爆开时发出沉闷的爆破声,并有一股青烟冒上天去。无风时,青烟如蘑茹状,高者达两丈。有时一连几十响,一声接一声。直到3月5日,营口劳动饭店前柏油马路上还有人见到“地炮”现象:先是柏油路面隆起,地面有烘热感觉,随后隆起处爆开,气体释放后往外冒水。由于鼓包爆开时释放气体较少,能量有限,所以产生的地震波传播距离很近,稍远的地震仪记录不到。
  1.1.3宁夏海原地震。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史料是这样记载的: “晚二鼓地大震,有黄雾自地冲出,响声如万马奔腾,犬皆乱吠。”
  1.1.4浙江鄞县地震。据光绪《鄞县志》记载,1857年2月4日浙江鄞县发生地震,当时情景是:夜半天明如昼,山鸡皆鸣,少倾地泄气,声隆如鼓。
  1.1.5山东郯城、莒县地震。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莒县发生8.5级大地震,据史料记载,地震时:“白气冲天,天鼓忽鸣,地随大动。”
  1.1.6 陕西华县地震。1556年1月23日,陕西省华县发生8级大地震,据史料记载,当时情景是:“……忽西南如万车惊突,又如雷自地出,……冲天吐气,黑气盈日。”
  从以上地震实例可以看出:

  甲、唐山、鄞县地震时,主要出现了四种可暴露其本质的现象,简称“四象同源”,它们是:
  ⑴光:唐山地震时出现了“三道闪光”;鄞县地震时“夜半天明如昼”。
  ⑵气: 唐山地震时“有三股巨大的蘑菇状气体冲破地层,腾空而起”;鄞县地震时“少倾地泄气”。
  ⑶声:唐山地震时出现“如雷般巨响”;鄞县地震时“声隆如鼓”。
  ⑷震:即地震。

  乙、海原、郯城、莒县、华县等处地震时,主要出现三种可暴露其本质的现象,简称“三象同源”,它们是:
  ⑴气:海原地震时“有黄雾自地冲出”;郯城、莒县地震时“白气冲天”;华县地震时“冲天吐气,黑气盈日”。
  ⑵声:海原地震时“响声如万马奔腾”;郯城、莒县地震时“天鼓忽鸣”;华县地震时“忽西南如万车惊突,又如雷自地出。”
  ⑶震:即地震。

  海城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发生7.3级地震时,虽然人们只发现了光、声、震三种现象,没有发现气体冲破地层,突然向外释放能量现象,但地表大量裂缝的开合、错动现象说明气体确实从地下向外释放过,只是因天黑无人发现,或发现后没有记载罢了。大震后出现的“地炮”现象,却明显有气、声、震“三象同源”现象。
  只要我们将上述地震现象与锅炉或高压锅发生气体爆炸时的现象认真对照一下就会发现:二者虽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但表露现象却似一母同胎。如锅炉发生爆炸事故时,会出现:⑴闪光;⑵ 气体冲破炉壁,猛烈向外释放能量;⑶轰响;⑷ 震动,即“四象同源”现象。有的锅炉或高压锅发生气体爆炸时没有闪光,只出现气、声、震“三象同源”现象。
  有爆炸常识的人知道,不管是“四象同源”  还是“三象同源”,均是气体爆炸才会出现的特有伴生现象,什么地方出现了这些现象,证明什么地方发生了气体爆炸。以上列举的地震区出现了这些气体爆炸的特有伴生现象,证明这些震区发生了气体爆炸,并引起了那里的地震。由于以上实例均是构造地震,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构造地震是地层局部具备了气体爆炸的条件后发生气体爆炸,引起周围物质剧烈震动造成的”。因此,就构造地震的本质而言,它只不过是地层局部气体爆炸时出现的多种伴生现象中,其中之一种现象罢了。

  1.2 火山地震的现象和本质

  我们知道,火山活动常伴随地震,火山频发地带也是地震的频发地带,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从火山爆发现象中探寻一下火山地震的本质。
  1.2.1 菲律宾马容火山爆发现象
  1814年2月1日,菲律宾马容火山爆发,造成1200余人的死亡。那天早晨8时,随着阵阵慑人心魄的雷鸣般巨响,从火山口喷出的黑色气体冲天而起,山的周围地区完全被笼罩在烟云灰雨之中,并引起了地震。
  1.2.2 日本磐梯山火山爆炸现象
  1887年7月15日,日本福岛县猪苗代湖北岸的磐梯山发生气体爆炸,造成了强烈的火山地震。当时的表露现象被居住在山中一位僧侣所目睹。那天清晨,磐梯山随着隆隆巨响,烟气滚滚上升,半个山头被气体炸飞,碎石落到山的北麓,掩盖了村庄,堵塞了河道。
  1.2.3 墨西哥帕里库廷火山爆发现象
  1943年2月的一天,位于墨西哥中部的帕里库廷村一个农民正在地里干活,发现田野突然出现地裂,随着隆隆巨响,烟气腾空而起,熔岩从地裂中滚滚而出,大地剧烈震动起来,帕里库廷村大部被熔岩淹没,直到1952年春喷火现象才停止,在此地形成了一座约450米高的火山和大片溶岩平原。
  1.2.4 美国圣海伦斯火山爆发现象
  1980年5月18日,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圣海伦斯火山开始爆发,造成多次地震。这天清晨,火山顶火光闪闪,在低沉的隆隆巨响声中,蒸汽和烟灰组成的巨大蘑菇云迅速上升,好像一个氢弹爆炸了,火山顶被炸走1300英尺,约一立方公里的岩石被炸飞。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 火山爆发时明显出现了“四象同源”或“三象同源” 等气体爆炸现象,而且有的山头被气体炸飞,从而充分证明: 火山地震是火山地带具备了气体爆炸的条件后,发生气体爆炸,引起周围物质剧烈震动造成的。就火山地震的本质而言,也是地球局部发生气体爆炸的伴生现象。

  1.3 深井注水地震的现象和本质
  1962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附近洛基山兵工厂向3.8公里之深的井内注入废液,结果引发了多次地震,最大5.5级,地震频度与注液速率密切相关。
  1967年,科学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北部的兰奇雷油田周围布设4台地震仪做实验。他们向采油深孔高压注水,当水的压强达到4000磅/平方英寸时,开始诱发一系列地震,水的压强下降,地震频度也随之下降。
  我国任丘油田,向深油孔高压注水时也诱发了一系列小地震。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⑴地震与水有内在联系;⑵地震与水的压强有内在联系;⑶地震与井或断裂深度有内在联系。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何内在联系呢? 只要我们了解一下地温情况,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原来,地温随地层深度而递增,平均每增一百米增温3℃,(下文还要详细论述)。洛基山兵工厂的井深达3.8公里,按平均增温率计算,井底温度可达114℃左右,如果下面还连接深断裂,断裂深部的温度将更高。另外,水的压强越大,渗入高温地层的机会就越多,当水渗入到100---374.2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地层后,在高温作用下,就会挥发出大量高温高压气体。水变成气体后,体积迅速扩大约1000倍,并按泊斯卡定律在密闭围岩内传递压强,像巨大汽车千斤顶那样,其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这些气体被围岩或其它物质所阻挡,不能顺利释放能量的话,就会逐渐积累能量,对围壁产生很大的作用力,围壁同时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当气体作用力超过围壁的承压极限,破坏围壁这些障碍,以猛烈方式释放能量时,就会造成气体爆炸,并引起地震。所以说: 深井注水地震就其实质而言也是气爆地震。

    1.4 水库地震的现象和本质

  非州赞比西河卡里巴水库,坝高128米,总面积约6650平方公里,库容量1640亿立方米左右。该水库区蓄水前极少有地震发生,1958年12月开始蓄水, 1959年6月出现小地震,随着水位不断升高,库区地震活动不断增强,1962年3月水位升高到110米后,地震频度达每年155次,1963年1─7月份发生地震135次, 8月份水位达到120米时,地震频度和强度急剧增加,仅8─9月份记录到的地震达750次之多。9月23日、25日,分别发生了6.1级和6级地震。
  从以上水库地震实例可以看出,水库地震的频度与水库蓄水量和水位高低有内在联系,其奥妙在那里呢?
    原来,这主要是水的压强等因素在作怪。我们知道,水的压强P等于水的深度h乘以水的比重r,其公式是:P=hr,这就是说,水库蓄水越多,水位就越深,水位越深,水的压强就越大。如果水库下面有可渗漏水的深断裂,断裂下部又有100---374.2摄氏度以上的高地温条件的话,高压强的水就会沿深断裂渗漏到高温地层,在高地温作用下大量气化,对围岩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当气压超过围岩承压极限,破坏围岩,以猛烈方式释放能量时,就会造成地层局部的气体爆炸,并引起周围物质的震动。这就是水库地震的实质。它与人工向深井注水诱发地震的机理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 一个是水库中高压强的水通过断裂自身向高温地层注水造成的;一个是人工通过深井和井底断裂向高温地层高压注水造成的。

  1.5 海洋地震的成因

  翻开世界地震震中分布图就会发现,发生在海洋中的地震,大部沿太平洋海底山脉(海岭)或沿海岛屿分布,如太平洋地震,大部沿海底山脉和沿海岛屿分布;大西洋地震,大部沿大西洋蛇型海底山脉分布;印度洋地震,大部沿印度洋入字型海底山脉分布。为什么会这样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研制出了可下潜到深海的潜艇,有人乘潜艇曾到海底山脉做过实地考察,发现那里是火山活动十分频繁的地带。沿海岛屿的火山活动也比大陆多的多。我们知道火山带地下温度很高,由于那里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给地下造成许多可渗漏水的断裂,加上海洋水很深,水的压强很大,海水极易渗漏到高温地层,在高温作用下变成高压气体。如断裂透气性能不好,高压气体就会逐渐积累能量,对围岩产生很强作用力,当气压超过围岩承压极限,破坏围岩,以猛烈方式向外释放能量时,就会造成地层局部气体爆炸并引起地震。如下面有携压熔岩,熔岩就会从裂隙中喷发出来,形成海底火山爆发。发生在深海沟及海洋其它部位的大多数地震,与水库地震发生机制是大体一样的。因海洋本身就是一座大型水库,这里不再赘述。

  1.6 地下核爆炸诱发自然地震的成因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在地下进行核试验时,除了爆炸本身造成地层局部的剧烈震动外,试验停止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往往有一系列的较小地震发生。如1968年4月,美国在内华达试验场进行的一次地下核爆炸,除本身造成一次地震外,还诱发了上千次自然地震。这些自然地震与核爆炸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笔者对此问题是这样认识的:地下核试验一般选在地温不超过100℃  的地层内,试验前,该地层内的地下水和其它易挥发物质很少被气化。核弹爆炸后,不仅使周围地层遭到严重破坏,使地层出现许多新的裂隙,为水的渗入开辟了多条通道,而且造成周围地温成百上千度的大幅度提高,地温提高后,又很难在短时期内降下来,这就给周围地层的地下水及其它易挥发物质大量挥发成气体创造了条件。当这些易挥发物质在核爆炸后形成的高温地层内变成气体(主要为水蒸汽),并逐渐积累能量后,就会对围困它们的各密闭围壁施加作用力,当这些作用力超过围壁承压极限,破坏围壁,以猛烈方式向外释放能量时,就会造成一次次气体爆炸,并引起一系列地下核爆后的自然地震。

  总之,发生在地球上的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工注水地震、水库地震、海洋地震、地下核爆炸后的自然地震等,绝大多数是地层局部具备了气体爆炸的条件后,发生气体爆炸,引起周围物质剧烈震动造成的。
   
第二章 地层局部发生气体爆炸引起地震的条件 
      
     第一章谈到,发生在地球上的地震,绝大部分是地层局部发生气体爆炸,引起周围物质剧烈震动造成的。那么,地层局部好端端为 什么会发生气体爆炸,并引起地震呢?发生气爆地震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为了搞清这些问题,我们应首先了解一下锅炉等小密闭容器发生气体爆炸,并引起周围房屋门窗震动的条件,因为不管大密闭容器还是小密闭容器,它们发生气体爆炸并引起震动的条件大体是一致的,只要我们搞清了地上小密闭容器发生气体爆炸并引起震动的条件,也就基本上搞清了地下大密闭容器(密闭围岩) 发生气体爆炸并引起地震的条件。

    2.1 从锅炉气体爆炸谈起

     一天清晨,石家庄市某理发店锅炉房突然发出闷雷般一声巨响,随着炉火的闪光,一股烟雾腾空而起,周围房屋门窗被震得哗哗作响。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理发店的锅炉发生了气体爆炸事故。锅炉具备了什么条件才会发生气体爆炸呢?   
    A、密闭容腔。凡发生气体爆炸事故的锅炉均具备此条件。漏气锅炉是发生不了爆炸事故的。
    B、高压气体。主要是水蒸汽,它是造成锅炉爆炸事故的力源和主要条件。高压水蒸汽不是锅炉内固有的,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  
    ㈠挥发物水。假如锅炉内没有挥发物水,你纵然拼命加温,直至炉壳熔化,决不会发生气体爆炸事故。锅炉内的挥发物水,不是锅炉内固有的,而是从外面注入的。水注入密闭锅炉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也要有一定条件,不满足这些条件是注不进去的,什么条件呢?   
    1、要有进水的单向通道。所谓单向通道,系指一头通向锅炉内,一头通向水源,中间有闸门的管道。把闸门打开,水顺管道进入锅炉内;把闸门关闭,锅炉内的水或蒸汽很难从通道返出,与只让电流单向流动的整流管原理相似。假如锅炉没有进水通道,外面水再多,压强再大,也进不到锅炉内;假如通道不是单向的,锅炉内的水和蒸汽在内部压力下可以轻易从通道跑出来,这也发生不了蒸汽爆炸。  
    2、要有足够压强的水源。所谓“足够压强” 的水源,就是水的压力大于锅炉内压力,并能克服通道阻力的水源。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水将无法注入密闭锅炉内。  
    ㈡高温。锅炉内液体水的大量气化,必须有高温条件。无此条件,水就不能大量气化,也就不会发生蒸汽爆炸。  
    C、爆炸点。造成密闭容器气体爆炸的气压值就是该容器的爆炸点。密闭锅炉气压达到爆炸点后才会发生气体爆炸。由于各密闭容器容壁厚度和质量不同,承压极限不同,所以气体爆炸点也不相同,容壁承压极限愈大,爆炸点就愈高,容壁承压极限愈小,爆炸点就愈低。以上是锅炉气体爆炸所必须的三个主要条件和若干从属条件(见图1),这些条件对锅炉气体爆炸共同制约。
   
                         锅炉发生
                         气体爆炸
          的条件
     ┌─────┴──────┐
     A     B      C  
    密闭   高压气体    爆炸点
    容腔   (水蒸汽)
      ┌────┴────┐
       ㈠         ㈡
      挥发物水       高温
   ┌───┴───┐
    1       2
   单向     足够压
   通道     强水源

  图1、锅炉发生气体爆炸条件示意图

  2.2 “三与门”气体爆炸规律  
   上面我们分析了锅炉发生气体爆炸必须具备的特定条件。那么,除了锅炉外,其它地方具备了同样条件后是否也会发生气体爆炸呢?请看下面实验:实验时间:1980年5月4日上午9时;地点:自家厨房;用具,小玻璃瓶一个(医生扔掉的注射青霉素小瓶),黄土、小石块和水一部分,火炉一个。实验:1、先往玻璃瓶下半部装入小石块,由于石块之间有许多孔隙,形成一定的容腔。向石块孔隙内倒入约1cc水,最后在瓶的上半部装入黄土,并用筷子夯实,使小瓶具备密闭容腔和挥发物两个条件。2、把装有挥发物水的密闭瓶放到炉火上,使其具备高温条件(见图2甲),观察结果。结果:密闭瓶内的水在高温作用下,20秒出现气泡,40秒沸腾,1分钟产生一种很大的作用力,迫使黄土封闭层隆起,1分40秒“嘭”一声响,黄土封闭层被气体炸起2米多高,粘贴在橱房天花板上,完成了较完整的气体爆炸过程,造成周围物质轻微震动 (见图2乙) 。将小瓶换成大瓶或其它容器,重复以上实验,结果大体相同。高压锅等容器的气体爆炸现象,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具备了以上几个条件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做出如下结论: 凡具备密闭容腔、高压气体、爆炸点三个特定条件的地方,必定发生气体爆炸,这是一个带普遍性的规律,我们把这个规律称为“三与门”气体爆炸规律。什么叫“与门”呢? 这个概念是从无线电术语中引来的,图3是一简单“与门” 电路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想使电灯Z亮,必须把电门A与 B与C都按下来,少按一个灯也不亮。另外,还必须有电源,电线和灯泡等条件,这种满足多个特定条件才发生一种结果的关系就是“与”的关系,这同上面谈到的气体爆炸必须满足三个特定条件的道理是类似的。
   “三与门”气体爆炸的公式是:   A+B+C=Z   其中“A、B、C”分别代表“密闭容腔、高压气体、爆炸点”三个特定条件,“+” 代表“与”,“Z”代表“气体爆炸”。      2.3 “三与门”气体爆炸规律适用于地球吗?   
   “三与门”气体爆炸规律是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该规律不仅适用于小容器,也适用于大容器;不仅适用于小锅炉,也适用于地球内部的某些“大锅炉”。地球内部的某些“大锅炉”能否具备气体爆炸的三个特定条件及从属条件呢?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地球内部有密闭容腔条件吗?

  所谓地球内部密闭容腔,系指深埋地下,与大气空间隔绝的裂隙、孔隙、洞穴等。无数事实证明地球内部密闭容腔是很多的,否则,大量熔岩、地下水和油、气何处存身呢?从形成原因看,可分为如下七种类型:   
    (1)熔岩型。地球深部温度很高,许多岩石被熔化,熔岩内的易挥发物质在高温下变成气体,这些熔岩和气体被未熔化的岩层封闭在地壳内,形成熔岩型密闭容腔。此外,火山活动时,地球深部大量熔岩喷出地表或侵入其它地层,留出许多空隙,当火山停止活动后,上部熔岩有的首先冷却凝固,来不及凝固的收缩下沉,中间形成许多空间;另外,火成岩本身有的有许多气孔、裂缝等,构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密闭容腔。  
    (2)断裂型。我们知道,地壳深部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断裂,这些断裂有的是地震和火山活动造成的。一次强烈地震或火山活动的发生,会使地壳岩层出现很大变动,它不仅可以促使地下某些原有的断裂重新活动,还可以产生许多新的裂隙。这些断裂有的中间有许多空隙,并深埋于地下,与大气隔绝,构成许多大小不同的密闭容腔。  
    (3)沉积型。亿万年来,滔滔江河之水日夜不停地将陆地泥沙等物质大量运送到下游及海洋、湖泊沉积下来,形成了很厚的沉积层。由于河流所含物质的种类、质量各不相同,各种物质在不同流速的水中沉积先后次序也不一样,从而使沉积层形成分层状态,孔隙较多的沉积层,如砂岩层、砾岩层、碳酸岩层,被孔隙少、透水性差的沉积层,如泥岩层等,包围封闭后,就形成了沉积型密闭容腔。 在沉积层形成过程中,有许多生物的骨骼、介壳等也随泥沙一起沉积下来,由于它们本身有许多孔隙,有的孔隙与孔隙之间相互连通,也形成一些密闭容腔。  
   (4)水溶型。水在地层内渗透流动时,将一些可溶性岩石(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等)溶解带走,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闭封溶洞,这就是水溶型密闭容腔。  
   (5)人为型。人们在开挖矿藏、开采石油、进行地下核试验等活动时,使地下形成许多孔隙、裂隙、洞穴,有的被密封在地层内,形成人为型密闭容腔。此种密闭容腔因埋藏较浅,很难造成气爆地震。  
   (6)自然型。地壳内原有的,自然存在的孔隙、裂隙、洞穴。  
   (7)其它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球内部的密闭容腔条件是大量存在的。
  
   (二)地球内部能产生高压气体吗?

    为弄清此问题,首先要弄清地球内部有无产生气体的挥发物及高温两个条件。
  
    1、地球内部的挥发物

    大量事实证明,地球内部不仅有挥发物,而且种类较多,如水、石油、硫及其它化学元素,在一定温度作用下均可气化,但可以大量挥发气体、产生巨大能量的是地下水。钻孔资料证实: 不仅地壳的浅地层中有水的存在,就是许多深地层也有水的出露,如日本防灾中心在皆神山北北西的国民宿舍松代庄内钻了一眼1933米的深孔,发现地下岩层破碎,温泉水充满了地层中的裂隙;三十年代,在莫斯科地下发现一个咸水海,面积很大,不仅包括莫斯科市内和市郊,而且包括中央俄罗斯的许多州。在815米深处才能接触到海面,在1070米──134 0米深处的水含有大量盐分(一升水含盐262克)。  
    地下水是地球内固有的吗?事实证明,地下水大部是地表水通过多种途径渗入的。地表水渗入地球深部密闭容腔有时也像给密闭锅炉内注水一样,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要有单向通道,其二是要有足够压强的水源。地球能具备这两个条件吗?   
   (1)地球内部有单向通道条件吗?
 事实证明,地球内部单向通道条件是较充足的,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甲、渗透型单向通道。所谓渗透型单向通道,指一头通向水源,一头通向地球深部密闭容腔,中间有透水物质的深断裂或破碎带。地表水可以在地球引力即本身压强力作用下,穿过沙质沉积层、中间充有透水物质的深断裂和各种岩缝,渗透到地球深部容腔内。由于深断裂内充满液体水和其它物质,纵横交错,距地表很远,虽然水能慢漫渗入,但在地球深部遇到高地温变成气体后,体积迅速扩大约一千倍,想顺利跑出来是很困难的,客观上起到了透水扼气的作用,这就是渗透型单向通道。许多地下水就是通过这样的通道进入地球深部密闭容腔的。  
    乙、开合渗漏型单向通道。海城地震时,有人亲眼见到地壳突然张开一条大缝,随后马上合拢,如果裂缝上面正好有足够压强的水源,水将会在断裂张开时乘虚而入,断裂合拢时一部分水被挤出,一部分渗漏和被封留在地壳内部,有时甲地火山爆发或地震时大断裂活动并延伸到乙地,使乙地断裂开合或错动,上面的水乘虚而入,这就是开合渗漏型单向通道。  
    丙、沉积型单向通道。沉积层在江、河、湖、海中形成时,由于沙质沉积层物质颗粒大、孔隙多,水分子充满这些孔隙,如果四周被透水性差的粘质土沉积层封闭的话,孔隙间的水分子也同时被封闭在地层内,这就是沉积型单向通道进水方式。许多地下水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被长期封闭在地下的。
    丁、其它型。  
    (2)地球有足够压强的水源条件吗?
    地表或地下水通过渗透和开合渗漏型等通道进入地壳深部时,需要克服漫长通道的阻力和密闭容腔的内压力( 主要是气体压力),所以本身必须要有足够的压强。我们知道,水的压强等于水的比重乘以水的深度,水越深,压强就越大,压强越大,向下渗的越深,侵入地球深部密闭容腔的机会就越多。到底多大压强算足够压强呢? 由于各地层断裂或破碎带的透水性不同,地壳密闭容腔的内压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数值。根据水库地震的一般规律,水位超过100米,压强大于100 吨/m2时,触发地震的可能性增多,我们可以暂且把这个数值以上的压强视为足够压强。地球上的海洋、湖泊、水库、河流、临时蓄洪区,水位超过100米的很多,有的虽然水位不深,但下面连接充满水的深断裂,因而压强也很大。所以说,地球内部此条件是比较充足的。  
    当然,地球的单向通道和足够压强水源条件不是到处都有,也不是随时可以具备的,比如有的水库地下有透水深断裂,但蓄水少,缺少足够压强水源条件;有的蓄水多,水的压强很大,但下面缺少深断裂,这样的水库地区,地下水很难侵入地壳深部密闭容腔。有的水库单向通道和足够压强水源都可以具备,水可以渗透到地壳深部密闭容腔内。 
 
    2、地球内部有高温条件吗?  
 
    大量事实证明,地层内部高温条件是普遍存在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地球内部温度情况。  
    (1)地温的几个特点:   
    甲、温度随深度而递增。在我国地质部院内钻孔时发现,越向下温度越高,平均每深100米增温3℃左右。在其它地方钻孔也有类似情况。  
    乙、增温率因地而异。日本在皆神山北北西的国民宿舍松代庄内钻了一眼1933米深的钻孔,孔底温度是98 ℃,平均每深100米增温约5.1℃;我国大庆油田一些井孔的地温增率是每深100米增加约5℃;华北平原一般每深100米增加3─3.5℃;欧洲大部地区每深100米增加2.8─3.5℃;美国曾在本国钻过一眼深井,当钻到 9600米深度时,孔底温度是220℃,平均每深100米增加约2.3℃;苏联在北极克拉半岛钻一眼深井,当钻到9670米深度时,井底温度是150℃,平均每深100米才增加约1.6℃。总之,世界各地地温增温率千差万别,极不统一,这与地热源的埋藏深度和活动情况是密切相关的。  
    丙、地温梯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知道,地壳深处的高温熔岩,有时沿地下断裂挤来挤去,所到之处,通过辐射、对流、热传导等方式向周围传递热量,使那里及周围的地温由低向高转化,当熔岩停止活动或逐渐冷却后,那里及周围的温度又由高向低转化;大地震孕育发展过程中,地层深部熔岩或高温高压气体和液体冲破重重阻力,沿地下某些断裂、孔隙四处活动,所到之处,使那里及周围地温由低向高转化。地震过后,那里的温度逐渐恢复正常;水、温泉、地下核爆炸等因素,也能影响地温梯度的高低转化,不再详述。  
   (2)地温分层。 
    为了研究地震成因的方便,我们根据水在地层中三态变化情况,将地温层分为冰温层、水温层、汽温层。  
    甲、冰温层。凡地温在摄氏0度以下,可使地下水处于固体状态的地层就叫冰温层。冰温层只在地球的寒冷地带或寒冷季节出现。  
    乙、水温层。地温可使地下水仍保持在液体状态的地层叫水温层。由于地层越向下温度越高,地下水的温度必然也随之变化,所以水温层又分为冷水层、温水层、热水层。水温层的厚度因各地地温增温率不同而不同,有的地方厚几百米,有的地方厚几公里,有的地方厚几十公里,有的地方厚一百公里 之上。  
     丙、汽温层。穿过水温层就是地壳的汽温层,地温一般在100摄氏度以上。由于液体水的汽化温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各地汽温层埋藏深度很难一致,但液体水达到374.2摄氏度时,地下再大压力也无法阻止其被汽化了,所以,我们不妨将374.2摄氏度作为地下水温层与汽温层的最高温度分界线。 汽温层的埋藏深度因地而异,活火山地带埋藏较浅,一般在10公里之内,有的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就是汽温层;死火山及平原等地区埋藏较深,一般在10公里以下,有的地方在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之下才能到汽温层。 地球的冰温层和水温层一般不具备水被大量汽化的条件,只有汽温层才具备此条件,而汽温层在地球深部是普遍存在的,且埋藏深度是因地而异的,这也是震源深度因地而异的奥秘。

    3、地下挥发物在高温作用下能挥发出大量气体吗?

   (1)地下水在高地温作用下能否挥发出大量气体? 有人认为:地壳深部压力巨大,在巨大压力下,水是不能大量汽化的。其实,正如上文所谈,液体水有一重要特性,当加热到 374.2摄氏度后,地下无论多大压力,也很难阻止水被汽化。所以, 地上或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侵入到地层深部有高温条件的孔隙、裂隙、洞穴后,或地下高温熔岩、高温气体侵入蓄水地层后,水很容易挥发出大量气体,如果我们在上面开个孔,就会得到大量干热蒸气。我国西藏羊八井地热田,从地下冒出的干热蒸气温度达摄氏一百多度;美国夏威夷岛基老亚火山附近有一口地热井,不断从地下喷出摄氏三百五十八度的高温蒸气……这些实例都是水在地壳内可以转化为汽体的证据。  
   (2)地下其它挥发物能否挥发出气体?   
    事实证明,除了水以外,地下许多挥发物在高地温下也可挥发出大量气体。如地下油气的喷发,证明石油可以在高地温下挥发出大量气体。火山地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从地下逸出,说明其它许多物质也可以挥发出气体。地震出现的地光大多是逸出地表的可燃气体遇氧自燃造成的。 

   (三)造成地壳形变、破裂的力源和爆炸点问题  

    要说密闭锅炉内的高压气体可以达到爆炸点,撑破容壁,以猛烈方式向外释放能量,人们还好接受,要说地壳深部某些密闭容腔内的高压气体也能达到爆炸点,撑破容壁,以猛烈方式向外释放能量,确实让人容易产生怀疑,因为锅炉容壁只有若干毫米厚,而地壳密闭容腔的岩壁厚度大多数超过三千米,有的厚达数十公里以上,多么大的气压才能冲破如此厚的地层向外释放能量呢?真使人难以相信.然而仔细分析一下,又觉得并不是不可能的。  
    1、气体能量巨大。挥发物变成气体后,体积大约扩大一千倍,其能量是非常巨大的。如蒸气火车头利用水蒸汽的力量,可以拖着长长的列车在铁路奔跑;1969 年我国制造的十二万五千瓦中间再热汽轮机,其巨大的锅炉每小时能产生555℃、140个大气压的蒸汽400吨,带动汽轮机正常运转时,可输出十七万匹马力的机械功。地壳气温层密闭容腔内大量液体水和其它易挥发物质变成气体后,所产生的能量比火车头和汽轮机锅炉产生的能量不知要大多少倍,这样巨大的能量冲破地壳薄弱环节──断裂或破碎处的阻力,向外猛烈释放能量不是不可能的。          
    2、地壳密闭容腔内液体和气体传递压强力量巨大。我们知道,只要给“千斤顶” 小活塞上施加十几公斤的力,大活塞就可以把几千公斤的汽车顶起来。我国制造的万吨水压机,只要给小活塞内施加不很大的气压和液压,大活塞即可产生万吨巨力,压铁如泥。千斤顶和万吨水压机都是根据帕斯卡定律制造的。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按照原来的大小,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定律不仅适用于“千斤顶” 和万吨水压机,而且也适用于地球内部某些容腔。不论是水侵入地壳气温层容腔内,还是地下高温物质侵入水温层蓄有水的容腔内,都可能促使一部分液体水大量气化,大量水蒸汽及其它挥发物的气体,由于体积扩大了约一千倍,将产生巨大压强,这个压强除直接向周围容壁传递外,还要向容腔内的液体如熔岩、液体水等处传递,气体和载压液体会遵照帕斯卡定律按原来的大小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强,其力量之大是难以想象的。这种力将迫使岩壁的薄弱部分发生缓慢形变,达到爆炸点后,岩体就会破裂,给气体释放能量开辟出通路,当气体以猛烈方式向外释放能量时,便发生了气体爆炸,并引起地震。唐山地震时随着闪光和巨响,三股蘑菇云气体腾空而起的事实,就是地壳密闭容腔内的气体,压力超于围岩的承压极限,达到了爆炸点后,撑破岩壁,以猛烈方式向外释放能量的例证。高温可燃气体随主力蒸汽冲出地层遇氧自燃,会出现闪光或地光。  

      结论: 既然地层的某些部位能具备气体爆炸的三个特定条件和其它从属条件,那么毫无疑问,“三与门” 气体爆炸规律是适用于地球的。地球哪个部位具备了气体爆炸的三个特定条件,哪个部位就会发生气体爆炸,并造成地震。

      注:2008年 汶川地震后的6月12日,《人物周报》以“王申存:独步地震领域的科研迷”为题,报导了他三十二年默默研究、探索地震奥秘的事迹,并将他写的《泄露天机----地震奥秘篇》1--- 4章全文发表。《泄露天机-----地震奥秘篇》,又名《地震新说》、《地震气爆论》,是著者王申存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不久,根据地震时出现的光(闪光)、声(爆炸声)、气(气体冲破地层腾空而起)、震(地震)“四象同源”的气体爆炸现象,受近邻一理发店锅炉发生气体爆炸事故时出现的类似现象启发提出来的,经多年艰难研究探索、模拟试验,终于在1981年10月初步完成了较系统的地震气爆理论,为地震世界难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发表于 2009-5-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中。敬一个先。
发表于 2009-5-9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参考文献么?能否列出来?
发表于 2009-5-9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所见略同。文章的观点和《地震成因新说》重视气体在地震中的作用的观点如同出一辙,大家都很着重爆炸在地震中扮演的角色。非常有趣。
我正在撰文,是关于日月星辰运动对地震的影响,这是地震成因新说体系中第三个重要构成。如果王先生有兴趣,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日月星辰运动如何影响地震。
发表于 2009-5-9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从新浪论坛-科学探索里回来。暂时不予评述。
发表于 2009-5-10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5-10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anlilin 于 2009-5-10 07:12 编辑

想探讨一下:

既是气爆引起地震,为何局部震区不一次性全爆炸完呢?实际情况是大地震后余震不断,说明气体大爆炸后还会持续不断地发生小爆炸,在道理上似乎难以理解。

三、四级有感小地震,既然能引起大地震动,说明能量也相当大,但难以发现何处有爆炸现象发生,更多的是无声、无气,但却有震感的现象。

另外,《气爆说》对“地震时出现火球窜飞”、“地下钢筋放电”、“地震云”、震前动物行为反常,地震出现“扭波”等现象似乎也不好解释。
发表于 2009-5-10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林反驳的有道理。
另补充一条:为什么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是地震高发带,难道那里有特殊的供水条件?!这理论对大多数陆地地震说服力似乎不够。

不过,气体爆炸说用于解释深海深层地震还是有说服力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5-10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网友对《地震气爆论》的关注。网友提的问题气爆论中大多有解释,比如主震后余震原因在第四章及地震成因诗歌“原谅吧,人类的母亲”中均有透露,在“汶川地震及余震成因新释”中有详细解释,搜索“地震气爆”或“地震及余震成因新释”可找到。关于地光、地声、地气雾、地震云、电磁异常、动物异常等与地震的内在联系,在已发表的文章中有的可以看到,有的尚未发表。关于参考资料放在了书的最后,所以尚未显示。网友还有何问题可提出共同探讨。
发表于 2009-5-10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气爆论》侧重于气体爆炸冲击对地震的作用会有一定的片面性。王先生注意到了一些重要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通常都没有注意到,或者是注意到了,但受断层成因说影响而没有表达出来。王先生付出辛勤劳动,大胆地表述出来。我觉得很好,最少不会人云亦云。大家互相谈探讨,相互启发。王先生在气体方面的论述比起我的文章更详尽(错与对待研讨),有参考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3 04: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