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57|回复: 62

好文共赏6(形状与速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3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闪电的形状与速度】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04 12:27:55
系统分类:科教 |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

TAG:

雷雨季节,闪电的形状留给人们的印象比较深刻,弯曲的线条有时还会出现几条分叉,火焰般的色彩非常明亮,闪电从一个点开始起步,仿佛是在灰色的云彩上绘画,写完线条之后、雷鸣赞美欢呼,看似诗情画意、可畏鬼斧神工。

2007年10月16日作者发表了论文《探索物理领域》,首次提出了雷电不是普通的放电现象,其中存在爆炸因素,理由很简单,1、闪电的行走过程符合爆炸物的速度。2、雷电的声音和频率吻合闪电的节奏。3、云彩的物质结构无法携带巨大的电量。分析如下:

首先突破了两块云彩分别携带正负电荷、相遇放电的解释方法,重新总结了闪电的结构;静电具有非磁性的引力作用,同性不相斥、能够聚集个体形成堆积,物理试验已经证明了这种功能,只有这样、电量才能被密度较小的云彩整体携带,闪电的线条在放电之前已经形成,否则,电荷就会散落、无法实现集中放电。

闪电的释放过程不是全线同时进行,而是从一端开始逐渐向外扩展、直至全线崩溃,人们能够看清它的动作,也就否定了光电的传播速度(每秒30万公里),而且没有构成回路的放电条件,这种现象在生活用电中不能出现,否则,一处短路放电故障,就会烧毁变电站直至发电厂。

闪电的线条直径和长度决定了总电量,雷声具有多次变化、不是一声巨响,可以说明放电的能量是分段进行,局部的电量发出巨大的声音,只能是爆炸的结果,否则,无法解释电量和声音的能量守恒问题。

更多的内容请看:百度百科,百度搜索:空心电子,文末链接了论文《探索物理领域》网址。百度搜索:沧州何加林,博客当中拥有许多解析文件。创新的概念随时发表解释文章,敬请大家关注。

·本文只代表博友个人观点,版权归作者和央视网共同拥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块云彩分别携带正负电荷”
无论这说法的真假,它都可能成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的契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夏季,高空中有好多云团在不断运动,云团交错运动,相互摩擦,从而产生大量的电荷,形成电场。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所以正电荷与负电荷分别聚集到云的两端。积云所带的电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穿过空气放电,使两种电荷发生中和并产生火花。这便是雷电现象。因为空气的电阻不均匀,水滴破裂效应:云中水滴在高速气流中作激烈运动,分裂成一些带负电的较大颗粒和带正电的较小颗粒,后者同时被上升气流携带到高空,前者落在低空,这样正负两种电荷便在云层中被分离,这也就是造成90%的云层下部带负电的原因。
吸电荷效应:由于宇宙射线或其它电离作用,大气中存在正负离子,又因为空间存在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正负离子在云的上下层分别积累,从而使雷雨云带电,又称感应起电。
水滴冻冰效应:水滴在结冰过程中会产生电荷,冰晶带正电荷,水带负电荷,当上升气流把冰晶上的水分带走时,就会导致电荷的分离,而使雷雨云带电。
温差起电效应:实验证明在冰块中存在着正离子(H+)和负离子(OH-),在温度发生变化时,离子发生扩散运动并相互分离。积雨云中的冰晶和雹粒在对流的碰撞和摩擦运动中会造成温度差异,并因温差起电,带电的离子又因重力和气候作用而分离扩散,最后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
电前进的形状大多曲曲折折,形成象树枝一样的光带,这就是闪电。

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后,去*近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实验现象,结果:玻璃棒与橡胶棒互相排斥,说明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后带负电。

雷雨中的电荷怎样产生的?怎样形成上、下荷电中心,由于雷雨云内部观测十分困难和危险,要对上述问题作出圆满的解答,目前还作不到。
  曾提出过几种雷雨云起电的理论,例如感应起电理论、温差起电理论、大水滴破裂起电理论、冰的融化起电理论等,它们都只能部分地解释云内电荷分布观测事实。例如感应起电理论便这样认为:在晴天电场作用下,云质粒和降水质粒(固态或液态质粒,比云质粒大得多)都被感应而极化,它们的上半部带负电、下半部带正电。因降水质粒下降速度大,故常与路途中的云粒子相碰,一部分粒子被捕获,另一部分云粒子被弹开,但把负电荷留下,而成为带正电荷粒子,在云中上升气流作用下,这样的云粒子便聚积于云的上部,在那里形成正电荷中心。经碰撞后带正电的降水质粒重,有的掉出云去,其余便聚积于云下部或中部,形成负电荷中心。又例如冰的融化起电理论认为:固态降水粒子(冰粒子)降到0℃层以下便融化,原来冰隙中的空气变成气泡并破裂,溅散走一些带负电的小滴粒,于是融化粒子(即水滴或冰水混合体)带正电,在云底强上升气流区域聚积,形成一个带正电的次电荷中心。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电·“黑障”与地球磁场


肖明训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机电处,长沙  410007)


引 言

  本文从霍尔电势和涡旋电流发热的原理出发,提出雷电是由于携带自由电荷的云层作切割地球磁场的运动而产生霍尔电势放电所形成的,并非是大气的相互和与地球表面的摩擦所致;同样,陨石和航天器在向地球降落时发生的燃烧和航天中的“黑障”现象,也是由于陨石和航天器高速切割地球磁场时产生的霍尔电势和涡旋电流发热引起的,亦非是与大气层摩擦的结果。

1 磨擦生电

  一直以来,人们依据摩擦生电的原理,认为雷云带的电也是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同样依据摩擦发热的原理,认为陨石和航天器在降落地球时发热燃烧也是与大气层的“摩擦”而产生的。本人经过反复的研究分析及长期对雷电现象和云层(包括每次乘座飞机时在高空)的观察后认为: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事实告诉我们:摩擦生电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摩擦都能生电的。而密度和摩擦压力极小的云体要通过摩擦来获得百万伏以上的电势差和巨大的电能,恐怕就更是不可思议的了。玻璃棒与裘皮、橡胶棒与丝绸相互摩擦后分别表现出带电的特性,其本质在于组成该相互摩擦的两种物质分子的原子序数不同,其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不同原子序数原子的原子核对其核外电子的引力不相同,其中一种原子容易失去电荷,另一种原子容易得到电荷,相互摩擦后一种物质失去电荷而带正电,另一种物质得到电荷而带负电;且该两种物质都是电的不良导体。没有这两个条件的两种物质相互摩擦除了主要表现为磨损和发热外,则不会表现出带电的特性来,实验和机器上的机械摩擦都证明了这一点。而云体主要是由水蒸气和尘埃混合而成的,同一云体内和不同云体之间它们的物质属性基本是相同的,它们失去电荷和得到电荷的能力也是基本相等的,且虽然云层的体积和面积比较大,但其密度和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地表接触的摩擦力之小,使其所谓的摩擦作用也就远不能跟玻璃棒与裘皮、橡胶棒与丝绸及机器上的机械摩擦来相比了。
那么雷电究竟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2 地球磁场与霍尔电势效应才是雷电产生的根本机理

  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具有磁场的球体,地球的北极就是其磁场的N极,地球的南极就是其磁场的S极。地球磁场的磁力线从地球的南半球以南极为中心穿入,经过地球内部从地球的北半球以北极为中心穿出,然后沿地球表面上空返回南半球闭合,在整个地球表面上空形成一个与地球自转轴线同轴的球形磁场。该球形磁场的强度最强区就是航天中所谓的“黑障区”,其离地表的高度为40~80km,也即地球表面上空球形“大气层”的中心层区。
  组成云体的大量微小颗粒携带着自由电荷漂浮在地球上空的地球磁场中,受气流和地球自转的作用,云体沿地球表面的纬线运动切割地球磁场,相当于电子流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场的运动,根据霍尔电势原理,在云体的上下两个端面之间就会产生电势差,这个电势差随着云体的不断运动而累积增大,由于组成云体的颗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当云体的上下两个端面的电势差值达到足以击穿两个电势面之间的间隙时同一云体的上下两个端面间就会发生放电;由于上下相临靠近的两层云体一般是在相同的气流作用下作同向运动,位于上方的云体其下端面电势极性与位于下方的云体其上端面电势极性正好相反,所以当两个不同的云层之间相邻的两个电势面的差值达到足以击穿该两个电势面之间的间隙时同样也会发生放电,这就是常说的云层放电;当带电云层靠近地面,其电位足以击穿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空气间隙时,云层即对地面放电,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落地雷”。
  据说美国曾经作过试验,为了向在太空运行的卫星提供电源,在两颗同步运行的卫星之间连接一根导线,使该导线切割地球磁场,结果测得在该导线上产生了数十伏的电压(卫星运行的轨道并非地球磁场强度的最强区———“黑障区”)。
  由于地球内部和表面不同区域的构造不同,以及不同区域的地质成分组成的不同,比如地表的山峰与平地,陆地与海洋,潮湿与干燥,地质的矿物成分(金属与非金属、导电率与导磁率、放射性)和含量的不同等等,使得地球表面不同区域的磁场强度会不相同。另外受地表的影响,不同区域上空的气流速度和流向以及云体的含水含尘的量与成分也不完全相同,这就是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年雷暴日数不相同的原因。
  地球磁场在天空会产生天电,同样它也会在地球内部产生地电。由于天体的相互影响和地壳的运动等等因素的作用,地球的磁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变化的地球磁场则必然会在地球上产生变化的电流。比如沿地球赤道可能存在赤道电流环,地震时可能会产生局部电流环等。
  同样,航天中通常所说的“黑障区”以及陨石和航天器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所谓的与大气摩擦而发热燃烧,其实际情况可能也并非完全如此。我们知道:陨石和航天器都含有大量的金属,它们在受地球引力的作用而坠向地球时以极高的速度垂直切割地球磁场,在金属体的左右两个侧面间产生很高的霍尔电势而发生放电;同时导磁金属在高速切割地球磁场时还会在金属体内产生强大的涡旋电流,两者都会导致金属体的发热燃烧和产生电磁屏蔽作用。而所谓的摩擦发热而引起燃烧至少有两点说不通:其一是众所周知的大气密度是越远离地球则越稀薄的,为什么在远离地球表面的40~80km处会摩擦发热燃烧和出现“黑障”现象,在40km以下反而不会呢?其实是由于离地高度40~80km为地球磁力线经过地球外空的中心层区,在这一高度以外的层区地球的磁力线比较稀少,霍尔电势和涡旋电流产生的“黑障”现象和发热作用相对比较弱小;其二是在离地球表面40~80km高度大气的密度之稀小和大气层的气温之低,其摩擦和散热是同时存在的,摩擦发热作用是有限的,而其散热作用也是不能完全忽略的。至于由摩擦发热引起燃烧而导致“黑障”则更是解释不通。由此可见,所谓陨石和航天器的发热燃烧以及航天中的“黑障”现象是与大气的摩擦所导致的论点是值得商榷的。
  由此推论,如果陨石和航天器沿地球的南极或北极垂直降落至地球,和如果采取磁屏蔽措施和用非金属材料以及采取减少霍尔电势和涡旋电流产生的技术来制造航天器,则“黑障”和燃烧现象至少将会大大减轻。

作者简介
萧明训,男,1956年8月出生,大专学历,电气工程师,1981年至今一直从事电力工程电气一次专业设计工作,对机电工程技术有一定的研究,已先后获得5项国家专利。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lhkcc58

这里的转贴包括了云带电机理的主要观点。
我们逐一点评。
“同一块云带不同的电荷”并且“分列在云的两端或上下两面”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因为,相同的电荷是要互相排斥的,排斥的结果(如果云中只有一种电荷)必然是使电荷均匀地分布于整个云体,或者(如果云体含有不同的电荷)不同的电荷相互中和掉了。
所以此说法不成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2-26 19:42
雷电不是磨擦形成,而是汽云在转变为雨云过程,正负电荷电子从新排列集聚而形成。为什么有的朵云是正电而有的是负电,还是因为在汽云在转变成雨云过程中的重新排列分离和集聚所形成。当集聚和雨云存储一定量时就产生放电。
 楼主| 发表于 2010-2-26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电电荷是云层相互摩擦的结果”
这个说法也不成立,因为相同的材质间的相互摩擦是产生不出电荷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雷电电荷是云层与空气相互摩擦的结果,有些云带正电,有的云带负电”
这个说法也不成立,因为相同的摩擦是产生不出不同电荷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8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lhkcc58

萧明训认为不是摩擦产生雷电是有点道理,但切割地球磁力线形成雷电的说法有疑问.
金属制的飞机飞行高度和云朵差不多,按此文推理,一起沿纬线飞行的多架飞机切割地球磁力线就能产生高压电流了.平时见到的实际情况未能予以支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28 21:16
回复9#: 9# zengzhangang
没错。金属制的飞机的飞行高度和大气云的高度基本相同。但是飞机的体积尤其是厚度远比云要小,所以其上下端面之间的霍尔电势也就很小,且一旦飞机转弯为与顺地球磁力线方向飞行时,由于飞机外壳是金属的,其上下端面间的电势差瞬间就会抵消。而云只是这种空间电场的载体,它并不时电流的良导体,因为组成云的颗粒之间是有间隙的。飞机与航天器或陨石相比,前者的速度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两者所产生的霍尔电势差值自然是不能比的。平时没有谁在飞机的上下端面间安装仪器进行过测试,所以平时并没有谁见到过实际情况。本人在“沙尘暴电场成因探讨”和“关于雷电及其防护的设想”二文中有更详细的论述。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Guest from 222.240.132.x
老肖,如果方便,把文章贴过来。见不到全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28 21:43
回复 5# lhkcc58

请重温一下“霍尔电势”。
匿名  发表于 2010-3-28 22:15
回复 11# lhkcc58
因为下载的原因,我把我的原稿贴上。
关于雷电及其防护的设想
ASSUMING ON LIGHINING AND LIGHINING PROTECTION
肖明训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7
XiaoMing-xun
Hunan Hydro And Power Design Institute,Changsha 410007,China

摘要:本文根据地球具有磁场和云体在地球磁场中运动的事实,提出产生雷电的云体电场是由于云体携带电荷在地球磁场中运动时,受洛仑兹力的作用,使正负电荷发生两极分离而形成的,并非传统所说的是由于云和云以及云与地面相互摩擦的结果。同时作者在文中还阐述了自己对云体电场放电的条件和特点、雷电的防护及现行的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连接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观点和想法。并详细介绍了作者设计的一种过电压保护接地装置。
ABSTRACE: On the basis of movement of the cloudy body, the cloudy body electric field is put forward in the article. Under the action of LORENTZ’s force, the cloudy body with charge is moving in the earth magnetic field, the two pol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ge are separated, the cloudy body electric field is formed. At the same time, condi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charging of the cloudy body electric field will be expatiated. With regard to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connection of equal electrical potential, new viewpoint will be brought forward. An earthing device of overtension protection will be introduced.

关键词:地球磁场、洛仑兹力、云体电场、防雷接地、等电位、反击电压、接触电势、跨步电势
KEY WORD: EARTH MAGNETIC FIELD, LORENTZ’S FORCE, CLOUDY BODY ELECTRIC FIELD,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EQUAL ELECTRICAL POTENTIAL, COUNTERATTACK VOLTAGE, CONTACT POTENTIAL, STEP POTENTIAL.

1.        云体电场的形成
雷电是云体电场的一种放电现象。那么一个具有百万伏特级电势和能释放出万安级电流的云体电场究竟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是否真的像一直以来人们依据摩擦生电的原理认为的那样,也是由于云和云以及云和地面的摩擦生电所形成的呢?笔者经过反复的研究分析及长期对雷电现象和云体的观察后认为: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摩擦生电的实质是在两种相互摩擦的物质之间发生了电荷的转移,其机理是:这两种物质分子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层数以及不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序数的原子其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不同,引力大的容易得到电荷而带正电,引力小的则容易失去电荷而带负电。否则如果摩擦是在同种物质的两个物体之间进行的,那么就不可能发生电荷的转移,它们的摩擦除了磨损和发热以为,是不可能生电的。而云体主要是由空气、尘埃和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同一云体内和不同云体之间它们的物质属性是基本相同的,它们失去电荷和得到电荷的能力也是基本相等的,所以云体之间通过摩擦能够发生的电荷转移是非常有限的;其次,虽然云层的体积和面积比较大,但其密度和它们相互之间的接触压力都非常小,其摩擦作用自然也是很小的;再者,云体的运动是由气流带动的,受气流和地形的影响,云体的运动是一种不断起伏、翻滚和涡旋的紊乱运动,紊乱的碰撞摩擦不可能形成和维持一个整体的方向不变的云体电场。
笔者认为,云体电场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强度和具有如此强大的能量,绝不可能是一下子就可以形成的,它必须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必须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不断累积。而要实现这个累积的过程,在云体的运动中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始终能够保持一个方向不变的云体电场存在;其二:始终有一个能够改变云体内正负电荷运动方向,迫使正负电荷向云体电场的两极分离,从而使云体电场得以不断地累积增强的作用力存在。那么这个云体电场就只有和只能是云体在地球磁场中运动所形成的云体电场,这个作用力也只有和只能是云体携带的电荷在地球磁场中运动时,由地球磁场所产生的洛仑兹力。而对于云体在运动中所发生的局部紊乱摩擦而言,要达到这两个条件是永远不可能的。
地球是一个具有磁场的球体,地球的北极就是其磁场的N极,地球的南极就是其磁场的S极。宇宙空间是一个电荷的海洋,否则电磁波就无法在空中传播。漂浮在地球表面上空的云体必然会携带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它们受气流和地球自转的作用而沿地表上空运动(如图1)。当云体的运动方向与地球磁场方向不平行时,云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就将不断地切割地球磁场,相当于电荷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云体携带的正负电荷分别向与磁场方向和云体运动方向垂直的上下两极分离,形成一个其方向与磁场方向和云体运动方向垂直的云体电场(如图2)。



因为地球磁场的方向是不变的,所以只要云体的总运动方向保持不变,这个云体电场的方向也就会保持不变,这样,随着云体沿着同一方向不断地向前运动,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洛仑兹力就会使云体携带的正电荷不断地向云体电场的正极方向分离,负电荷不断地向云体电场的负极方向分离,从而使云体电场得以不断地累积增强。
云体电场的累积增强也不是无限的,当云体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与地球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力——洛仑兹力相等时,云体携带的正负电荷的分离——云体电场的累积也就停止了。云体电场所能达到的最大强度与地球磁场的强度、云体的运动速度、累积的时间以及云体内的电荷浓度和云体的厚度成正比。
如果云体是由西向东运动(如图2),在地球磁场所产生的洛仑兹力的作用下,云体所携带的正电荷就会向云体的下部分离,负电荷则向上分离,在云体的上下端之间产生一个上负下正的云体电场。如果云体是贴近地面移动的,其被分离到下部的正电荷就会被转移到地表上,分离到上部的负电荷就依附在云体上,从而在地表与云体之间形成一个云体带负极性的电场,这就是我们在地面所测到的由西向东运动的云体电场表现为负极性的原因。如果云体是由东向西运动的,情况则会相反。如果云体是远离地面运动的,其下部的电荷就不会被转移到地表上,云体电场就会保持在其上下两端之间。

2.        云体电场的放电
在云体电场形成以后,当满足使其放电的条件时,云体电场就会发生放电。不仅同一云体的上下两个端面之间会发生放电,由于上下相邻靠近的两层云体一般是在相同的气流作用下作同向运动,位于上方的云体其下端的电场极性与位于下方的云体其上端的电场极性正好相反,又由于整块云体表面形状的凹凸不平,当上下相邻的两个不同云体之间凸凸相对,且两个云体之间的电势差值达到足以击穿该两个电势端之间的间隙时,尖端效应引起电场畸变诱发上行和下行先导,这样上下相邻靠近的两个不同的云体之间也会发生放电,这两种情形的云体电场放电就是常说的“云间雷”。云间雷一般离地面较高,除了对航空器存在危险和对地面通讯有影响外,对地面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无影响。当带电云体靠近地面,其电场足以击穿云体与地面之间的空气间隙和具备诱发上行和下行先导条件时,云体电场即对地面放电,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落地雷”。落地雷直接危害地面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在云体电场的放电中,“云间雷”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落地雷”所占的比例。为了防止和减少雷击的危害,通过引导诱发“云间雷”来消除或者削弱云体电场,从而减少“落地雷”的发生,应作为防雷的一种首选思路。
笔者通过观察还发现,云体电场的放电很多是发生在云体运动速度较慢甚至是静止时,那么为什么云体电场在慢速移动甚至是静止时发生放电的几率要高于其在快速运动时发生放电的几率呢?笔者分析认为这种现象是因为云体电场在前面的运动中虽然已经形成了足够的强度,但是由于云体电场在运动时其电场力与洛仑兹力是相反的,当云体的运动速度较快时,云体电荷所受到的洛仑兹力较大,正负电荷被迫向上下两极分离,云体电场两极之间的距离也被拉得较远,所以也就不容易发生放电;而当云体的运动速度变慢甚至是静止时,云体电荷所受到的洛仑兹力必然相应的同时变小甚至为零,而此时云体电场的电场力却没有变化,在这个电场力的作用下,云体电场两极的正负电荷会互相吸引而靠近,当彼此之间的间隙和间隙内的介电条件不足以隔离维持这个电场时,电场两极的电势就会击穿这个间隙,发生放电。另外云体在山峰和山脊上发生放电的几率并不一定比在山沟、低洼和平地上发生放电的几率高,在不同的地方,比如珠穆朗玛峰上的雷击概率不一定比湛江的雷洲半岛要高,在同一个地域内,山头的雷电概率也不一定比山脚的高,我们许多工程处在峡谷深山照样遭到雷击,这说明单纯地理位置的高低不是决定云体电场放电的主要因素。

3.        云体电场一次放电的范围和多次放电的原因
云体只是电荷的载体,但其整体并不是电荷的良导体,所以云体电场每次放电时释放电荷的云体范围是有限的,一次放电并不能将一大块云体电场的能量〔即云体所携带的电荷〕全部释放完。云体电场放电点一定范围内的电荷被释放以后,云体电场其它区域内的电荷并不会迅速填补到刚放电的区域内,其它区域内仍然保持较强的电场强度,所以放电点就会移到云体电场的其它区域上,这就是一块云体在一个时段内会在不同点发生多次放电的缘故。云体电场一次放电释放电荷的范围的大小与云体中的尘埃和水蒸气的浓度、云体电场的强度和放电间隙的大小等诸多因素有关,它与尘埃和水蒸气的浓度以及云体电场的强度成正比,与放电间隙的介电强度和间隙的距离成反比。


4.        雷电的防护
自从富兰克林发现打雷实际上就是云体电场放电,并且发明了避(引)雷针以来,人们在雷电的防护方面已经想了很多的办法。尤其是在研究被雷打到了以后怎么办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到了掘地三尺的地步,防雷从设计到施工和相关产品的生产制造都变得越来越复杂。尽管我们为了防雷花钱费力不少,但还是防不胜防。笔者在这里要提出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我们能不能部分摆脱这种被动等着挨打的防雷思路,来一个不是等着它打到我了怎么办,而是在它还没有开始打我之前我如何去把它打掉呢?人们虽然也有对这方面的研究,但其程度远远不如前者,并且到今天也还未见有更多的成果被实际应用,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更是欠缺。
要从被动等着挨打转变为主动出击,首先要建立雷电自动探测(预警)系统,开展雷电实时预警工作,主要是探测近地的云体电场,预警可能落地的雷,为实时有效有的放矢的采取针对性防雷措施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在通过直观和仪器探测到强烈的近地云体电场后,如何采取措施将其扼杀在摇篮里,也就是将雷消除在落地前,人们也已有过一些尝试,比如说“中和消雷”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代表。不过笔者认为这一理论虽然讲得通,但面对具有庞大的面积和体积并具有百万伏特级电势和能够产生万安级电流的云体电场,如何征集到足够数量的电荷“志愿兵”去应战,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只怕不是所想象的那么一回事,就凭有限面积的接地网从地里能抓出多少个电荷“敢死队”来去与强大的云体电场作自杀性的抵消,恐怕是有点杯水车薪。
笔者认为有两种思路可以考虑,一种是把雷消灭在空中,也就是诱发“云间雷”,比如说发射类似人工降雨一样的炮弹向云体电场内散发大量引导电场放电的物质,或通过遥控飞行器拖带诱发装置在云体电场内反复穿梭来引导云体电场放电。另一种是把雷引落在无设施和人员的安全区,它与通常的独立避(引)雷针不同之处是:它是根据地形、地理以及云体的流向和路径,将引雷针设置在带电云体到达保护区前的必经之路上的专设安全区,在这里可以将引雷针成阵列设置,并且可以在引雷针上设置电磁波发生器和安装放射源来加强引雷作用。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加强法拦截式”引雷。
5.        防雷接地与等电位连接
说到防雷就必然离不开接地。在被雷打到了以后才怎么办的防雷思路下,接地就成了防雷的关键。在过电压保护接地中,现行的方法是在地下0.6至0.8米的深度以下埋设水平和垂直的接地体,通过接地体与大地的接触并降低其接触电阻来降低过电压对地放电时的地面电位,和通过等电位连接的方法来降低过电压对地放电时的地面电位梯度,从而防止过电压对电气设备造成反击破坏和接触电势与跨步电势对人体的危害。
这种传统的接地装置需要耗费大量的金属材料和人力物力,且往往还是很难达到需要的效果。迄今为止,全世界为此至少已经耗费掉了成千上万亿吨的金属材料和无以数计的人力物力。另外由于传统的过电压保护采用均压网进行等电位连接的方法,把过电压在放电点所形成的局部高电位扩散到了整个接地网和均压网,结果使没有发生过电压放电的地方也出现了高地电位,导致发生反击电压对电气设备造成破坏和接触电势与跨步电势对人体危害的范围被大大地扩大了,这种情况对于低压设备的工作条件和绝缘的影响更是严重,因为均压降低的是地面的电位梯度,并不能降低地面电位,只要地面电位升高超过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就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反击破坏。因此不得不要对所有的电气设备采取重重措施来进行保护,使本来较简单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防雷的投资越来越高,而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真可谓费力不讨好。

6.        一种用绝缘导线深引入地的过电压保护接地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传统的过电压保护接地装置存在的不足,笔者设计了一种用绝缘导线深引入地的过电压保护接地装置(如图3,4)。
图3、4中①.接地线导体,②.接地线绝缘层,③.接地极,④.接地线与接地极连接器,⑤.保护套管,⑥.上端密封,⑦.设备线夹,⑧.连接螺栓,⑨.设备接地端,⑩.接地孔,⑾.降阻剂,⑿.沥青,⒀.建筑物,⒁.顶部避雷带,⒂.支持绝缘子,⒃.腰部避雷带,⒄.避雷带与下引接地线连接件,⒅.建筑物基础。
该装置根据土壤既导电磁而又具有电磁阻抗的特性,和过电压的电磁能量在土壤中是以释放点(接地极)为中心,成球体向周围放射扩散传播的特点,采用绝缘导线将接地线从地面上一定高度到地面下的一定深度对外绝缘起来,使过电压传递到设备接地部件上的电磁能量被引入到地下深处后才能在地中释放,从而加大地面各点到过电压电磁能量地下释放点(接地极)的球体半径,因此降低了电磁能量扩散传播到达地面时所纳入土壤的电磁能量密度,和加大了电磁能量从释放点(接地极)传导到地面各点的路径阻抗,增大了土壤对电磁能量的衰减作用,使传导和感应扩散到地面各点的电磁能量、进而由它产生的地面电位水平和电位梯度与释放点(接地极)相比得以极大的降低。按球体计算,当释放点从地面下0.6m增加到3m时〔如图5〕,从释放点到地面最近点,半径扩大到了5倍,体积增大到了125倍,球体土壤内的平均电磁能量密度下降到了只有原来的0.8%,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过电压在地表面的电位,也就大大地降低了地表面的反击电压和接触电势与跨步电势,保护了人体和设备的安全。









图5


   
图5
图中  R1~R4:以接地极最上点为中心至地面某点的球面半径
Z1~Z4:对应R1~R4时接地极至地面某点之间的电磁阻抗
△R1、△R2:接地极至地面某两点的球面半径差
笔者设计的这种过电压保护接地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接地装置不设接地网和均压网,不对所有设备都接地,也不对建筑物的钢筋和其它金属部件作等电位连接,而只对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高压电缆外接端、电抗器和变压器的高压端等容易发生过电压对地放电的设备进行接地。接地装置主要由下引接地线和接地极构成,下引接地线与地和建筑物是绝缘的,接地极为裸导体,下引接地线只通过接地极与土壤进行电接触,下引接地线的上端与容易发生过电压对地放电的设备的接地点进行电连接,下端通过连接器与接地极进行电连接,下引接地线引入地下离地面的垂直深度至少为3米,接地极位于接地线以下。原则上电压等级越高或配电装置的占地面积越大以及地质条件允许和施工容易时,下引接地线引入地下离地面的垂直深度应越深,一般宜取5~8米〔过电压保护接地规程规定地中衰减距离不小于3米〕。如果由于地质条件的限制或施工难度太大的原因,使下引接地线的垂直入地深度达不到离地面以下3米时,可将下引接地线沿地面下0.6米以下外引,至满足接地线引入地下离地面的垂直深度至少为3米的地方设置接地极,或在接地极上方的地表面铺设以接地极为中心半径不小于3米的绝缘层。
下引接地线既可以采用电缆,也可以采用绝缘材料对导体进行包裹而成,并用绝缘套管进行保护。当用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时,其离地面5米以上部分也可以采用裸导体用绝缘件支撑的方式。
连接器和接地极采用具有良好导电性和耐腐蚀的材料制成,接地极的形状做成有利于其释放电磁能量的形状,其结构既可以做成实心的也可以做成空心的,当采用空心结构时,在空心部分对外开设若干通孔,在空心内装人可释放大量导电离子的材料,通过向土壤中渗入导电离子,增强接地极以下土壤的分流扩散能力。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避雷针或避雷带及其下引接地线与建筑物的导电部分不做等电位连接,而是将它们隔离绝缘开来,在避开建筑物或被接地设备基础的适当位置的地面打一垂直深度至少为3米再加上接地极长度的、直径大于接地极直径的接地孔,在接地孔的底部灌入适量掺有膨胀材料的降阻剂,使接地极埋入地中后与土壤保持紧密的电接触,将接地装置的接地极一端埋入接地孔的底部,用沥青或其它绝缘或高电阻率的材料将接地装置的绝缘导线部分与接地孔之间的间隙填实,接地线沿地面下0.6米以下敷设到建筑物的墙面,并沿墙面上引与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或避雷带,或与被接地设备的接地端进行可靠的电连接。
由于本接地装置不需要敷设接地网和均压网,也不对建筑物的钢筋和其它金属部件进行等电位连接,以及减少了接地设备的数量,因此节约了大量的金属材料和人力物力,大大降低了防雷的成本。尤其适用于避雷针、避雷带和输电线路、微波和移动通信等铁塔的防雷接地。(作者联系电话:13975899456)
沙尘暴电场成因探讨
肖明训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摘要:根据地球存在磁场、地球周围空间存在对应于地球磁场的空间电场、以及沙尘暴具有自然带电性和沙尘暴运动时切割地球磁场的特点,分析了沙尘暴电场形成的机理和沙尘暴电场的基本特性;提出了解决沙尘暴发生时引发高压电线火花放电和输电网跳闸等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沙尘暴电场、磨擦生电、地球磁场、空间电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对沙尘暴起电现象利用室内大型风洞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指出:“沙尘暴电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沙粒之间及沙粒与地面之间的碰撞磨擦引起沙粒表面电荷的转移与分离形成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从根本上取决于沙粒表面电荷转移量的多少。在不对称磨擦起电过程中,磨擦生热使沙粒表面的正负离子向不同方向迁移,一般大小粒子的碰撞,会使小粒子带负电荷,大粒子带正电荷,沙粒与地面的碰撞会使沙粒带负电荷,而地面带正电荷。而其强度又随沙尘物质运动状态、风速、沙尘物质粒径、含水量、气流稳定度及高度而变化。这种电场结构与沙尘物质在蠕移、跃移和悬移运动过程中电荷生成、转移与分离有关。”;“沙尘暴的发生过程中往往伴有强烈负极性电场”等。对于上述结论和解释,本文提出几点不同的观点,愿与对此感兴趣的人士交流讨论。
1.        磨擦生电
用玻璃棒与丝绸、橡胶棒与裘皮进行磨擦的实验证明磨擦是可以生电的。但这种磨擦是用两种不同的物质,而不是用同种物质如玻璃与玻璃、或橡胶与橡胶来进行的,从物质结构的理论来解释其机理是: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层数以及不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两种物质,其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是不同的,当这样两种物质相互磨擦时,其中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引力大的物质的原子容易从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引力小的物质的原子得到电荷而带负电,引力小的物质的原子则容易失去电荷而带正电,其实质是在两种物质之间发生了电荷的转移。而同种物质分子的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层数以及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是完全相同的,即其得失电子的能力是完全相等的,它们之间的碰撞磨擦不会发生电荷的转移,所以也就不会“生”出电来。虽然据说曾有人用同种物质来进行过磨擦生电的实验,结果发现在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上分别带上的是同种电荷,即同种物质的两个不同物体上都同时得到或失去了同种的电荷,而不是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之间发生了电荷的转移。对于这种现象其解释是由于物体表面的污染物和氧化层(与物体本身不属于同种物质)脱落带走了异性电荷所造成的,说明这种磨擦实质上还是属于不同种物质之间的磨擦。下面再让我们来分析沙尘暴碰撞磨擦的情形。
2.        沙尘暴的碰撞磨擦
沙尘暴的运动是由气流带动的。在我国,沙尘暴主要起源于西北地区,然后大范围整体随气流由西向东运动。由于沙尘暴颗粒运动的方向是同向的,并非对撞运动,且在同一气流下沙尘暴内相临颗粒的运动速度也不会相差很大,因此沙尘暴颗粒之间相互碰撞磨擦的机率不会很多,碰撞磨擦的能量也是很小的。即使存在一些小能量的碰撞磨擦,其中有的可能是发生在不同种物质之间的,也有的是发生在同种物质之间的,甚至有的碰撞磨擦还会发生正负电荷的中和。沙尘暴内部颗粒之间的碰撞是一种混沌的碰撞,其内部正负电荷的分布也是混沌的,它的本身不会自然形成整体电场。在沙尘暴的运动中有时随气流有局部的翻滚和涡旋运动而可能形成局部的层面磨擦,从而形成一个局部的电场,但该电场的方向是随磨擦面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不可能存在一个始终保持方向不变的电场,且这种局部电场极易在不规则的翻滚和涡旋运动中被冲散和搅乱而削弱甚至消失。


3.        沙尘暴的自然带电性
沙尘暴是泥沙粉尘、空气、水雾和其它悬浮物的混合体,泥沙粉尘中又包含有多种不同元素的物质,各种成分近似均匀的混合在一起。除了各种物质的原子其核外带有电子之外,空气中还存在有大量分别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自由离子,沙尘暴颗粒很容易捕获这些自由离子自然带电。但在没有电场或磁场等能改变电荷运动方向的外力作用时,由于电荷之间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的原因,带电的沙尘暴是混沌在一起的,不会产生正负电荷的分离和同性电荷的积聚,从而也就不会形成整体的沙尘暴电场。
4.        地球磁场与空间电场
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具有磁场的球体,地球的北极就是其磁场的N极,地球的南极就是其磁场的S极,地球磁场的磁力线从地球的北半球以北极为中心穿出,经过地球表面上空从地球的南半球以南极为中心穿入返回地球的北极闭合,在整个地球表面上空形成一个与地球自转轴线同轴的球形磁场,其场强的中心壳层是在距地球表面40~80km的范围内。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相当于位于地球磁场区空间的带电自由离子在地球磁场中运动,因为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磁场轴是一致的,所以地球磁场区空间的带电自由离子是沿地球的纬线运动的,即其在地球磁场中的运动方向与地球磁场的方向是互相垂直的。在地球磁场所产生的洛仑兹力的作用下,位于地球磁场区空间的带正电的自由离子被迫沿与地球磁场方向和地球转动方向都垂直且远离地球的方向偏移,带负电的自由离子被迫沿与带正电的自由离子相反的靠近地球的方向偏移,随着地球的不停转动,带正电的自由离子在地球磁场远离地球的上层区间不断积累,带负电的自由离子在地球磁场靠近地球的下层区间不断积累,这样就在地球上空形成了一个对应于地球磁场的包围地球的空间电场。该球形空间电场远离地球的正极就是常说的存在于地球上空的电离层。靠近地球的一极就是该球形空间电场的负极,这就是电场近地负极性的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地球磁场的方向是不变的,所以地球上空的空间电场方向也是不变的。
5.        沙尘暴电场与空间电场
由于沙尘暴的自然带电性,处在空间电场中的沙尘暴捕获空间电场中的自由离子成为空间电场的载体,表现出空间电场的特性。由于沙尘暴中一般较大颗粒的质量也较大,在运动中飘行的高度较低,质量越小的颗粒飘行的高度也越高,所以沙尘暴中飘行高度较低的大颗粒就处在空间电场靠近地球的一极而呈负极性,飘行较高的小颗粒则处在空间电场远离地球的一极而呈正极性。
携带空间电场自由离子的沙尘暴在运动中不断地切割地球磁场,在地球磁场产生的洛仑兹力的作用下,两极上同电性的自由离子不断累积,使沙尘暴电场的强度得以不断地增大,当沙尘暴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与地球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力——洛仑兹力相等时,正负电荷的分离——沙尘暴电场的累积也就停止了。沙尘暴电场的强度与其所处空间的地球磁场强度、沙尘暴运动速度及沙尘暴飘行的距离成正比。
6.        沙尘暴引起的高压线路短路和放电
沙尘暴引起高压线路短路和放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沙尘暴本身尤其是沙尘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导电性,当沙尘暴的密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处在高压线路周围和两相导线之间的沙尘暴颗粒使导线周围和导线之间的空气绝缘强度下降,从而导致高压线路的短路和放电,而并非主要是沙尘暴电场引起的。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通过治沙来防止沙尘暴发生之外,从高压线路本身来说其主要办法就是在沙尘暴经过的区域内,通过加大架空裸导线之间的空气绝缘间隙来提高其绝缘强度,或将架空线路的导线采用绝缘导线亦或敷设电缆线路。
7.        结论
地球磁场和空间电场的作用以及沙尘暴的自然带电性,是沙尘暴形成整体电场的根本原因;沙尘暴电场的近地负极性是由地球磁场方向和沙尘暴运动方向决定的;保持不变的电场方向和切割磁场运动的方向才能使沙尘暴电场强度得以不断累积;只有能够被不断累积的沙尘暴电场才能达到较强的电场强度。
参考文献
[1]屈建军,言穆弘,董光荣,等.沙尘暴起电的风洞模拟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 33(6):593-601
[2]寒旱所.寒旱所沙尘暴起电研究获重大进展.http://www.cas.ac.cn/html/Dir/2004/03/24/5766.htm 2004.3.24.
[3]段贵恒.沙尘暴的电力题解.http://www.cpnn.com.cn/ttxw/200809/t20080911_257233.htm.2008.09.11  

DISCUSSION ON THE FORMATION CAUSE OF DUSTSTORM ELECTRIC FIELD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there is a magnetic field in the earth, and its corresponding electric field, duststorm with electricity moving will cut the earth magnetic field,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inciple of formation cause of duststorm and its basic characters, and provide the manner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Key words: duststorm electric field, frictional electrification, earth magnetic field, space electric field

XIAO Mingxun
(Hunan Hydro and Power Design Institute,Changsha 410007,China)
作者简介:肖明训,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机电处,大学,电气工程师,地址:长沙市劳动西路26号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机电处,电话:13975899456,E-mail:XMX1956818@126.com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黑障”现象,也是由于陨石和航天器高速切割地球磁场时产生的霍尔电势和涡旋电流发热引起的”
一般认为:“飞船返回舱在以超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激波,使返回舱表面与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状态,温度不易散发,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
另;如果切割的说法成立,那两极的磁场最强,两极的云也多,两极的雷电也应该最大最多;但是恰恰相反,两极没有雷电。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8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么大的线速度,多么强的磁场才能使云层产生几十万伏的“霍尔电势”?!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28 22:49
回复 13# Guest from 222.240.132.x
"关于雷电及其防护的设想"正文第5、6行“引力大的容易得到电荷而带正电,引力小的则容易失去电荷而带负电。”应为“引力大的容易得到电荷而带负电,引力小的则容易失去电荷而带正电。”笔误,致歉!
匿名  发表于 2010-3-28 23:18
回复 15# lhkcc58

请注意文中:“笔者认为,云体电场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强度和具有如此强大的能量,绝不可能是一下子就可以形成的,它必须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必须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不断累积。而要实现这个累积的过程,在云体的运动中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始终能够保持一个方向不变的云体电场存在;其二:始终有一个能够改变云体内正负电荷运动方向,迫使正负电荷向云体电场的两极分离,从而使云体电场得以不断地累积增强的作用力存在。”
匿名  发表于 2010-3-28 23:44
回复 14# lhkcc58
“那两极的磁场最强,两极的云也多”
请注意两极的磁力线分布和方向与低纬度地方是不同的。两极的磁力线是发散分布的,好比一个人的头发以旋为中心向下披散一样,在短距离内就改变了方向,向上发散,向下返回。如果云要是穿过磁力线则穿入和穿出产生的作用相互抵消。本人对两极云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如果能够准确提供和证明两极云的分布和运动情况,倒是能让本人长点见识。
“众所周知的大气密度是越远离地球则越稀薄的,为什么在远离地球表面的40~80km处会摩擦发热燃烧和出现“黑障”现象,在40km以下反而不会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40km以下反而不会呢?"
可能是减速火箭起作用了。地磁场的强度不会是40k处最强吧!
“两极的磁力线是发散分布的”
是的有一定的发散,但是发散得不会像流光水滑的分头一样躲在几千米的云层下面。
“本人对两极云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通过日本的卫星云图可以明明白白地知道地球云的去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29 08:37
如果是减速火箭起作用,那为什么不在离地80公里或更远一点就开始利用减速火箭减速呢?地球南北直径为6378公里,其磁力线要从地球外围返回南极,磁力线是以最合适的光滑曲率和最短的路径形成闭合回路的,所以它的最强层区不可能贴近地球表面,也不可能离地球很远,40至80公里就是地球磁力线形成闭合回路的最合适路径。仅凭卫星云图只能看到它的平面分布和流向,并不能反映云的高度,因此没有实地资料是不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为什么不在离地80公里或更远一点就开始利用减速火箭减速呢”
如果考虑“能量守恒”,那减速火箭应该与发射火箭的功率一样大,而且推进时间一样长,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认为,云体电场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强度和具有如此强大的能量,绝不可能是一下子就可以形成的,它必须有一个形成的过程,必须要经过一个长时间的不断累积。”

静电荷可以积累,电动势不可积累!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29 12:29
回复 21# lhkcc58
并不要加大反推火箭的功率,只要将其在80公里以前启动就可以了啊。
匿名  发表于 2010-3-29 12:35
回复 22# lhkcc58
这个电场是一个静电场,不是电动势。因为云只是电荷的载体,并不是电流的导体。
匿名  发表于 2010-3-29 12:55
本人还有一个问题正在思考中,那就是: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都是在低纬度地带,而大气层的臭氧空洞却偏偏发生到了南极的上空呢?这当中与地球磁场的分布可能也不无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风沙静电应该考虑到静电的载体是汽溶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29 13:27
无论“汽溶胶”、沙尘、水蒸气和尘埃等,它们在空中都是成颗粒状态,并且基本是以混合形态存在的,无论它们是什么成分,它们都可以成为电荷的载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Guest from 222.240.132.x 减速火箭其实也只是在触地前开一小会儿,开不起。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Guest from 222.240.132.x
那以前讨论的霍尔电动势岂不是多余。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Guest from 222.240.132.x
我们或许需要应该一个更“均匀”的载体。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Guest from 222.240.132.x
应该考虑到磁力线也是有出有进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29 19:02
这样讨论起来有点累。
匿名  发表于 2010-3-29 20:00
观点一, 由于汽云或亚雨云在上升飘浮运动中,受到地磁地极感应而使分子中的电子重新排列,而又当汽云在逐步转变成为导体雨云的过程中,又原汽云的分子中感应的电荷和电子再次重新排列组合集聚蓄存,当集聚蓄存电压达到击穿介质与另一极放电时,就产生了雷电现象。        
    观点二,当汽云变为亚雨云或导体雨云在快速运动中,会在云与大地之间产生感应电荷,由于不同陆地区域也有不同磁极电极的感应电場,所以亚雨云或导体雨云在运动中感应的电荷有的为正有为负,为此,带不同电荷的导体雨云就会对不同极的雨云或陆地产生放电,即雷电现象形成。
    具体哪种说法冾当还需用排除法来确定。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磁而产生的感应,其结果应该只是电动势。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29 22:40
在思考、探索和解析所有关于地球及其外围空间的电磁现象中必须始终基于几点基本事实:
1.地球存在磁场,且现在其方向是上北下南,磁力线穿过地球的南北轴线沿地球外空形成闭合回路,相当于在地球外面包围着一个磁场球,该磁场球的最强层区半径比地球半径大40~80km,且该磁场球是随地球一起转动的;
2.对应于包围地球的球形磁场,在该球形磁场的内外存在一个球形的空间电场,根据地球的转动方向和地球磁场的方向,依据右手定则可以得出该电场在地球磁场外的一极为正极,地球磁场内的一极为负极;
3.整个宇宙空间都是一个电荷的海洋,这就是电磁波能在宇宙中传播的条件。
匿名  发表于 2010-3-29 22:49
回复 34# lhkcc58
实验表明,在没有外磁场时,电子束是沿直线前进的.如果把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荧光屏上显示的电子束运动的径迹就发生了弯曲.这表明,运动电荷确实受到了磁场的作用力,这个力通常叫做洛伦兹力[1],它为荷兰物理学家H.A.洛伦兹首先提出,故得名。
  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1853-1928)首先提出了运动电荷产生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的观点,为纪念他,人们称这种力为洛伦兹力。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把射线管放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荧光屏上显示的电子束运动的径迹就发生了弯曲.

这从老式收音机的猫眼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电子束分成了正电荷和负电荷了吗?!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29 23:02
“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束,在阴极和阳极间的高电压作用下,轰击到长条形的荧光屏上激发出荧光,可以在示波器上显示出电子束运动的径迹.”
“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束"----“阴极""电子束"是负电子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都带负电。在线路里,只有带负电的电子的流动,是电压造成它的流动的。并不是磁场造成什么正负电荷的分离,从而形成电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30 00:06
本人将33楼重新描述一下:      
      由于汽云或亚雨云在上升飘浮运动中,受到地磁和地极感应而产生电荷,又当汽云和亚雨云在逐步转变成为导体雨云的过程中,又使原汽云和亚雨云的分子中的电荷和电子并分别予以重新排列组合集聚蓄存,当集聚蓄存的电荷电压达到击穿介质与另一极放电的量时,就产生了雷电现象。
匿名  发表于 2010-3-30 00:50
回复 39# lhkcc58
发电机的电压是导体切割磁力线才产生的啊!不给发电机励磁,发电机是产生不了电压的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到地磁和地极感应而产生电荷”
因感而生感生电势,但是这电势不可积累。避而不谈电势,改口称电荷,无非是觉得电荷是可以积累的。从电势角度找不出几十万伏依据。似乎从电荷角度就能得到几十万伏特的依据。其实电荷的积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电压的高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30 01:10
能够产生电的方式有多种,除了磁能生电以外,还有化学能、光能、也包括磨擦、还有压电等等。不是只有磁能生电,而是磁一定能生电。只要电荷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就必然受到磁场的作用。正负电荷就必然被按相反方向分离。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导体内是有正负电荷的呀,导体运动也就是电荷运动嘛。
匿名  发表于 2010-3-30 01:25
“产生电荷”的说法不确切。只有电荷的运动、转移、分离、积聚,即使是正负电荷中和也只是正负电荷相互吸合后对外不显电性而已,并不是正负电荷的消失。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Guest from 222.240.132.x
我修了六年大电机,而且还是你们田心厂生产的。
一个开路的空载电机,不意味着两个输出端中一端带着“正电荷”,另一端带着“负电荷”。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只有磁能生电,而是磁一定能生电。”
这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云中那几十万伏的电压的生成机制不成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30 09:14
回复 45# lhkcc58
电机分电动机和发电机。对发电机而言,如果在运转且加了励磁,就“意味着两个输出端中一端带着“正电荷”,另一端带着“负电荷””;对交流而言,两端的正负极性是以它的频率在两端交替变化的,直流则是不变的。对电动机而言,“开路”时不存在“空载”与“负载”,因为“开路”时电机没有电流通过,所以根本没有转动起来,不存在“空载”与“负载”。电动机只有“空载起动”与“负载起动”。所以“开路的空载电机”说法不成立。
匿名  发表于 2010-3-30 09:21
回复 46# lhkcc58
如果你连电荷可以累积都不承认,那讨论就进行不下去了。中学物理实验用的感应起电机能够产生几万甚至十几万伏特的电压,不就是由电荷累积得到的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Guest from 222.240.132.x
“空载”指的是发电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物理实验用的感应起电机能够产生几万甚至十几万伏特的电压,不就是由电荷累积得到的吗?”


这不成问题,起电机的生电--生的是静电;它与电磁感应生电完全不是一回事儿。成问题的是云中那几十万伏的电压的生成机制不成立,通过电磁感应产生不了那几十万伏的高压。我们不能像蜻蜓点水一般游荡于静电理论和非静电理论之间,东拼一点儿西凑一点儿。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种现象其解释是由于物体表面的污染物和氧化层(与物体本身不属于同种物质)脱落带走了异性电荷所造成的,说明这种磨擦实质上还是属于不同种物质之间的磨擦”

沙漠里的沙子表面有“污染物”,还有“氧化层”?那沙子本身就是二氧化硅!
其实看看本版的《地震前应力的突变会导致强大的电场甚至可见光The instant release of pressure》
http://www.dizhenluntan.com/view ... &extra=page%3D1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沙尘暴的自然带电性,处在空间电场中的沙尘暴捕获空间电场中的自由离子成为空间电场的载体,表现出空间电场的特性。由于沙尘暴中一般较大颗粒的质量也较大,在运动中飘行的高度较低,质量越小的颗粒飘行的高度也越高,所以沙尘暴中飘行高度较低的大颗粒就处在空间电场靠近地球的一极而呈负极性,飘行较高的小颗粒则处在空间电场远离地球的一极而呈正极性。”
提出这些的目的无非是想“建立”一个电场。作者假定“大粒沙子”带一种电,“小粒沙子”带另一种电;风能把“电场的载体”、“小粒沙子”吹起来,于是电场就“建成”了,电器就被击穿了。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当然也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如果最大那粒沙子带一种电,最小那粒沙子带另一种电,那处于中间状态的沙子带什么电?为了保持这电场的“纯洁性”大风该如何吹这些沙子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场不需要有沙子这样的载体,尽管沙子可以带电。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30 19:00
回复 52# lhkcc58
“磨擦生热使沙粒表面的正负离子向不同方向迁移,一般大小粒子的碰撞,会使小粒子带负电荷,大粒子带正电荷,沙粒与地面的碰撞会使沙粒带负电荷,而地面带正电荷。”
这是“中科院寒旱所”的结论,作者在“沙尘暴电场成因探讨”文中首先就对这一论点提出质疑。可再看一下前面的回帖。
匿名  发表于 2010-3-30 19:07
回复 53# lhkcc58
不是电场需要沙子啊,而是沙子带电后在运动中被地球磁场分离形成了沙尘暴电场,请全面读懂再议论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4# Guest from 222.240.132.x
科学院的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
你的观点也是不成立的。你的意思是那沙子所带的电是其俘获的,而且这俘获的沙子及其所带电荷造成电器的击穿;其实这带电的沙子,依我看不过是聋子的耳朵,只要在电器的周边存在电场、且强度足够,电器就会击穿,至于那电场中是否漂浮几粒沙子那完全是无关紧要的。除非解释清楚那沙子存在的必要性。

谢谢提醒,我的确不知道那可笑的观点是科学院的,他们太丢人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30 21:47
现在人们对电的认识还不成熟,如: 有理论告诉电子是最小物质不能在分,那电子在压缩挤压摩擦中产生的光子又是如何?  有的理论讲电子在流动并产生电流,而有的理论讲电子并沒流动,只是在电埸作用下只改变排列方向?只是一个传输电粒子的截体?有的认为电流是电粒子在流动力并非电子流动?
   俺40楼的帖的问题,参照以上有关说法,若把云看作是一个循环的导体就可以理解了。
匿名  发表于 2010-3-30 21:47
请注意这是我的文章的结论:“沙尘暴引起高压线路短路和放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沙尘暴本身尤其是沙尘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导电性,当沙尘暴的密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处在高压线路周围和两相导线之间的沙尘暴颗粒使导线周围和导线之间的空气绝缘强度下降,从而导致高压线路的短路和放电,而并非主要是沙尘暴电场引起的。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通过治沙来防止沙尘暴发生之外,从高压线路本身来说其主要办法就是在沙尘暴经过的区域内,通过加大架空裸导线之间的空气绝缘间隙来提高其绝缘强度,或将架空线路的导线采用绝缘导线亦或敷设电缆线路。”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 Guest from 222.240.132.x
如果只是这样,那意义就不大了,因为下雾时的击穿条件比潮湿的沙粒所创造的条件更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Guest from 183.71.101.x

前者从粒子说角度解释电流,后者从波动说解释电流。麻烦的是二者并未很好的统一。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0-3-30 22:09
当雾的颗粒和密度较大时是这样的。在刘家峡水电站就曾因为大坝泄流的水雾造成了傍边的高压线路绝缘子闪路。问题是中科院的论点认为是沙尘暴电场造成了高压线路发生短路。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尘暴电场造成了高压线路发生短路
这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他们的解释有问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Guest from 222.240.132.x

用霍尔效应解释汽云带电会带来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是磁场强度并不够,地磁的强度与电机的磁场强度是无法相比的,即便这个效应起作用,其产生的电压也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二是,霍尔效应只与导体、磁场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速度角度有关,与导体在磁场里的运动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透过霍尔效应产生的电荷是无法积累的,这样就无法解释雨云发电时的大电流和高电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6 13: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