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96|回复: 5

给胡总书记 温总理的公开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7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给胡总书记 温总理的公开信

敬爱的胡总书记 温总理您们春节好!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九年空缺不得不使我们感到有些遗憾。难道我们真的评不出自然科学一等奖吗?非也!其实在您这一代领导下的中国,重视民间科学研究,走民科与官科相结合的道路就能迎来中国得诺贝尔地球科学奖的高潮!“地心说”已成为历史,但地心说时代形成的地学教材却没有及时更正,现在仍在高校贻误人家子弟。地球科学与其它科学密切相关,是各门科学基础中的基础。地学教材的修改刻不容缓。

地球科学存在许多不解之谜,如;地球磁场逆转、地质界的冰期、地球气候变暖、地球磁场的成因、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交替发生的原因、地球闰秒的真正原因等等,在新解岁差的原理带动下都将迎刃而解。

科技的进步,地震波成像系统的应用,使我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样一来不得不对前人所得有些结论要重新分析,定性。“岁差”是天文与地球科学的边缘,它既涉及天文又涉及地理,岁差的发现其实是地球差异旋转的最早发现。公元前二世纪希腊喜帕恰斯就发现岁差。然而到了牛顿时代牛顿才错误的解释了岁差的发生原因。毕竟牛顿时代还是地心说时代,日心说才刚刚萌芽,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牛顿不可能用地球公转之差解释岁差。

岁乃年也,年就是地球公转运动的周期。然而牛顿在地轴中心设一点(如图)

牛顿岁差-1.JPG

,地轴有数轴性质,即;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与南北半球历法出现矛盾。让地轴做圆锥运动,无疑使地球失去了公转运动。这就显而易见的不是解释岁差。什么力能使地轴有这种运动?疑点重重。

现代发现地球是层圈结构,主要由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等组成,各层并存在差异旋转。也就是地壳在’固体潮汐”的作用下每天的角速度比地幔慢0.1376角秒,换算成弧度长就是4.26米(如图)

固体潮汐作用.gif

我们在牛顿解岁差让地轴“顺时针”旋转的基础上修正为让地壳“顺时针”旋转,这样解决了牛顿解岁差存在的种种矛盾。

岁差新解,是民间排除框框的重大发现,也是对世界地球科学进步的重大贡献,是经过精确严格计算和等效模拟试验无误的重大成果。但是国家奖项规定不接受个人申请,使得具有诺贝尔奖的竞争项目停止不前。所以笔者恳请温总理在百忙中过问一下。

现在的气象预报就因有了卫星云图其预报就较为准确。地震预报就要有“地壳板块应力图”。用地球差异旋转新解岁差(如图)

轨道长——.PNG

给地震数字化预报开辟了道路。世界各地的“岁差值”都不尽相同。可以利用不同的岁差值绘制“地壳板块应力图”,再结合当地的动物及物、化指标的异常及经验等,计算板块应力进而达到天地耦合,数字化预报地震的目的。

关于地球差异旋转,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早在50年代初就首先提出。只是因国内贫油,为了找油,李先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证明地球差异旋转。到了九十年代宋晓东博士等人花费十年的时间利用地震波成像系统证明了地壳自转比内核慢。但是地壳与地慢的差异旋转是极其缓慢的。因此用地震波成像系统无法解决。用观测恒星年与回归年的时间差就迎刃而解啦。

附件;固體潮汐

 德國耶拿大學研究地球潮汐的專家格哈德•詹希最近發表論文稱,月球引力對地球的影響不僅會產生潮汐現象,而且會導致地球的地面每天有規律地昇降。
  根據詹希的論文結果,歐洲的地面每天昇降約80釐米。詹希是德國耶拿大學的應用地球物理學專家,從2003年起擔任國際大地測量學協會潮汐委員會的主席,他也是本周在耶拿召開的4年一次『國際潮汐研討會』的組織者。
  地面的昇降對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來說並沒有直接的感覺。詹希解釋說,由於月球引力對地殼運動的作用非常小,所以潮汐運動不會對地球上的地震、火山噴發等地質現象產生影響。他認為,月球的作用加劇地殼的張力並導致地震的可能性是:當地殼的張力方向與潮汐產生的運動方向相同,但這種可能性迄今並沒有具體數據加以證實。
  詹希稱,產生潮汐的原理現在已經非常清楚,當月球直接處於地球上方位置的時候,就會出現潮汐的最大值。月球圍繞地球的旋轉關系可以設想為一個轉動的啞鈴,一頭是地球,另一頭是月球,當月球的離心力超過地球的引力時就形成漲潮,低於地球的引力時就形成落潮,潮汐作用存在於地球引力和離心力之間的差別。
稿源: 科技日報 編輯: 周雪

欢迎有识之士参与合作!!!

信箱;wang.jinjia@163.com

此致

敬礼



民间地球科学研究者王金甲敬上

发表于 2011-2-7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无法看到的,我只好哈哈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2-7 10:49
地壳升降与潮汐关系,让我理解了同在一条海边,在同时间内两个的港口长潮与退潮相反原因,需要的话你来研究
发表于 2011-2-7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西方的现代科技,有许多问题都建筑在一些并不大概正确的理论基础上。特别是在一些二线或三线的科研内容上。(这里是我杜撰,我把物理和化学视为一线,而从物理化学的各种角度派生出来的科研视为而、三线,如地质,气象等都不是一线的,一时想不到有什么现成的名称了。)
        西方的工业革命时期,科研主要地掌握在一批贵族学者手里。这些人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鉴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这些人也有目共睹地留下了一大批未解之谜。这些未解之谜,有的在以后的技术发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
        但是还有许多问题至今不能解释。现代的学术界一般都强调技术的发展还没有到位。却很少从这些不解之谜中去反省。是否这些不解之谜是处于一些错误的理论的引导。所造成的错误猜测。
        这类问题的实例很多。例如中国的黄土高原。据说现在的公论是风成,水成综合论。和稀泥?水成和风成的显微结构都一样吗?例如气象学里的云是怎样形成的。据说说是热空气带了水蒸气到了高空,水蒸气遇到了冷就变成云了。这。比热空气几乎轻一半的水蒸气,需要热空气的提携吗?再例如。据说煤是太古时期的森林慢慢的被陷入了沼泽地里。经过千百万年的煤化就变成煤了。略微了解一点碳化过程的条件的人都会问,有可能性吗?

        “贵族科学家”,过去我们一般翻译成“皇家科学协会”什么的。凡是搞科研的莫不以能混到一张“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证而不顾一切。
       然而仔细的体会,应该是“贵族”的意思。贵族=纨绔子弟

       中国人好崇洋媚外,特别是兜上了一个“皇家”的什么头衔。直到现在没有什么改变。
       实际上可以有所作为的切入点很多,不一定只是一个“固體潮汐”。
        像向书记、总理写信,这样实际上没有效果的事,无疑地还是在众人面前自卖自夸的成分居多。那炸弹奖本来并没有什么意思。至于一等奖,那更是政治游戏了。我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2-7 10:52
地壳升降与潮汐关系,让我理解了同在一条海边,在同时间内两个的港口长潮与退潮相反原因,需要的话你来研究
本文来自: 地震论坛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dizhenluntan.com/thread-8846-1-1.html            
----------------------------------------------------------------------------------------------------------------a898888@yahoo.cn
发表于 2011-2-7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一时间全世界的潮位都是不一样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9 19: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