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483|回复: 57

日本大地震的一个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0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9.0的大地震有很多数据可以分析,也是个难得的案例,需要好好研究。
     下面分析采用的数据是美国地震局的数据,时间跨度为2011年2月1日到现在,地震数据级别为3.0及以上级别的数据。
     一、首先到目前为止的数据至少可以分析到板块碰撞的力轴
     东日本全部地震如下图:
      捕获1.JPG
     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整个3级以上的地震集中于一个近似三角形的区域。
     把全部数据的右下边划为绿线(最外边的)、
     然后移去3、4级数据得到5级及以上的蓝线,
     然后移去5级得到6级及以上的黄线,
     最后留下7级及以上的地震。
     在这样的图中,太平洋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的力轴清晰可见,
     而9.0级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力轴上。
    这力轴就搭满力量的弓上要射出去的箭!
    捕获.JPG
     这至少可以给日本一个洗白的机会了,
    人工地震估计很难做到这个水平的,
    虽然不能100%的排除,至少可以90%排除
    如果能做到这个那就太NB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把6级地震加上来,
   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太平洋板块上6级地震的集中度。
捕获.JPG    
    当然,从时序上说红圈中的6级地震都是在9.0级地震后4个小时内发生的。
   在9.0级地震前,这里并无地震发生。
   这可以理解为打人者拳头上手指受到的挫伤。
   从预测的角度上看,这个过程说明了预测的难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4-20 10:09
日本9.0的大地震有很多数据可以分析,也是个难得的案例,需要好好研究。
     下面分析采用的数据是美国地 ...
和平发展 发表于 2011-4-20 02:10



    不错的分析,谢谢!
发表于 2011-4-20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崭新的分析方法。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力轴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分析方法很好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0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关注一下 不过还是有点没理解 在仔细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日本大地震的深层结构状况

   接着昨天的分析继续啊,准确性和是否有道理咱们先不管。
   到现在进行的分析,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够,这是肯定的。
   下面的分析,数据是70公里以下的地震,北纬10-55,东经125-145,这个无论如何都是不够广的。
   首先看,20110201之后这个区域内70公里深度以下的地震。
   捕获.JPG
显然,这些地震的分布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首先这些中深源地震觉得大部分只有4-5级左右。
我们可以将它们联系起来,见下图
1、500-800公里的地震只有一个(红点)
2、300-500公里的地震是紫色线,它在菲律宾板块内太平洋一侧靠内的地方;
3、150-300公里的地震是蓝色线,它一直穿过日本本土延伸到日本海里靠日本西北一侧;
4、70-150公里的地震是绿色线,它菲律宾板块、日本本土、日本海上都在蓝色线的外侧,另外就是它在东京以西穿过日本本土向琉球一线延伸,构成一个人字形。
这里可以获得的事实是:
1、菲律宾板块的东侧是很深的板块,最厚厚度达到500公里,其中东北边缘地区达300-500公里;
2、那个红点是深度为500公里的5.2级地震,这个地震静态分析起到核心作用。
3、70-150公里的中层地震才能越过蓝色、紫色线,因此日本本土地震都是表层相连的地震。
捕获1.JPG
我靠,有个3DMAX和maya结合起来的动画软件就好了,这样可以按照时间流来播放。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我们把20110101-20110131的数据加上来,
捕获.JPG
就可以发现在那个5.2级红点附近,还发生了一个深源地震,
捕获1.JPG
这个深达527公里的地震,居然有6.5级之高。
发生日期是2011年的1月12日,两个月后的3月11日就是日本的9.0级大地震。
当然,这可能是巧合,并无因果关系。
然后,我们再向上望去,在吉林汪清哪里在2011年的1月7日发生了一个4.8级、深度为553公里的深源地震。
捕获3.JPG
那么在深源地震和浅源地震之间、汪清和菲律宾板块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机制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接着还原,我们把20100101-20101231这一整年的数据都加上来,
捕获2.JPG
从不同深度的地震连接来看,70-150、150-300公里的地震很少能够延伸到菲律板块的西侧,越是地表越容易些。
而紫色线、蓝色线、绿色线都能较好地契合起来。
-----------------------------------------
此外,我们发现那两个红点之间似乎在500公里以下的深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在2010的2月18日发生了一个6.9级的地震,我们地震局测得是7.0级以上,随后发生了2次深层余震。
所以红虚线是不是在下面存在一个大的板块地盘,深达500公里?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写啊~,反正30公里以下是什么结构没人知道,只能猜了。
从上图看,日本海沟和300-500公里紫色线在形状上是比较契合的。
可以推断,东日本地区是一个比较薄的地区,厚度不超过150公里,
福井和青森那里比较厚。
同时,东日本的海沟较深, 不像西日本两边是3000-4000的边缘海。
从这个角度看,力轴从9.0级地震那个最薄弱的环节突破就可以理解了。
这里应该画个草图。
好累的慌,火山、东日本内部结构等放明天说。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昨天的分析继续。
可能有人说,你分析这个深源地震有什么用啊?和日本这个大地震有什么关系啊?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因为分析的结果是在分析后得到的,我不是在论证,而是在分析。
当你沿着某种方向分析的时候,如果没有发现与本问题的联系,
那么,一般不要轻易放弃,而是因为你的数据不够广泛。
我把深源地震的数据回退到1800年以来整个东半球、从1-10级的地震都算,
我发现了惊人的结果!
这个结论不要去乱发表啊,注明版权。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我把1800年以来东半球200-1000公里深度的地震数据调出来,
扔到图上。
我们发现,几乎全部200公里以下的深源地震都集中在东经95-175这个区间内,
东经0-95几乎没有没有200公里以下的地震。
捕获.JPG
而这些深源地震所组成的地震带,正像长在东半球的一株三叶草!

1430228_082712059_2.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我们来看下从关岛南部一直到勘察加半岛这个叶子的情况。
我看着图的时候,觉得很美啊,呵呵,虽然是地震!
捕获1.JPG
看着这图,你发现了什么没有啊?
这可是200年的地震图啊!世界最昂贵的图片。
多少人因其而亡、多少人天人永隔、多少财产飘入大海!
这个绝对是本人第一次发现,
我查了文献,没有人说得。
卖个关子,大家猜一天,
我有点激动,明天接着写。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3 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和平发展


    南美深层地震也不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lhkcc58
这个深源地震是很有搞头的,实际上,莫霍面、古登堡面个人觉得都是外国人胡扯。
我们后面的分析,可以证明。
下午或者晚上接着写。
我们国家30年来的深源地震论文连40篇都没有

捕获.JPG

大家真的不关心吗?这图多美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4-23 09:51
期待你的下文
匿名  发表于 2011-4-23 11:12
回复 17# 和平发展


    这个深源地震是很有搞头的,实际上,莫霍面、古登堡面个人觉得都是外国人胡扯。

好! ,外国经常胡扯的,气象也一样的!但国人喜欢崇洋媚外的多!

支持一下,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前2天的分析继续啊,看来没有同学对上面这个图有啥意见啊?
其实,我们分析问题不要有任何的偏见,带着一种开放和中立的态度去面对现实。
当我们看到三叶草的北叶的时候,深源地震告诉了我们太多。
我们把500-、300-500、200-300公里的深源地震粗线条地连起来,
在日本以西到中国吉林这个地方,构成了一个大三角带、一个大折线带。
这是很直观的,不需要什么技术。
地震都放在那里,你仅仅需要肯定就行。
捕获.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深度加以分析:
(1)500公里及以下区域,从关岛到吉林存在着一个大的缺口、从吉林到勘察加页存在着一个大的缺口;
(2)300-500公里的区域,从关岛到吉林存在着一个同样大的缺口、从吉林到勘察加也存在着一个同样大的缺口;
(3)200-300宫的区域,从关岛到吉林存在着一个同样大的缺口、从吉林到勘察加则不存在着缺口,这段是封闭的。
因此,这里面的问题就呈现出来了,从关岛到吉林这条线上,
存在着一个从日本中部西侧到朝鲜半岛北部的无深源地震带!
而这条无深源地震带就是我们后文分析的重要理论支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无深源地震带是本人第一次发现的,以后在地质上就叫作“和平发展带”了。
任何人不要Copy咱的版权。
本人的发现,本人有命名权!
而当我们粗略地看这个和平发展带的时候,我们惊异地看到,这个带正是指向9.0级大地震的震中。
捕获.JPG

这是偶然的吗?
为什么在这个粗略说的三角地带,深源地震如此稀少?
它周围的中深源地震遍布,可是这里为何却安静如斯?
连火山在这里都销声匿迹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4-23 23:08
天才 往往就是刹那间的灵光闪耀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和平发展带”的成因,本人查阅了一下资料,
那是因为这里在45Ma以前曾经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陨石撞击事件!
捕获.JPG
下面是日本海的等高地名标注图。
捕获1.JPG
有关这一事件,可以查阅傅恒  房晓璐  姜绍珍 ,日本海陨击事件与新生代东亚大地构造演化,《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0年01期这个是人家的版权,必须要表明清楚。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到这里,不管存不存在着陨击事件,和平发展带都是成立的。
我们这里只是找出原因而已,
这些原因即便在将来被推翻,那只能是别的原因导致了和平发展带的成立。
但是,和平发展带本身是存在的。这个逻辑环节要清楚。
----------------------------------------------
假设日本海本身的陨击事件是真实的,
那么我们看到,
4500万年前这一击塑造了东亚的地理和地质格局。
和平发展带是这个陨击的直接结果,
那就是这个和平发展带被陨击完全夯实了。
这里不再脆弱,而变成了坚不可摧的金刚。
疏松的地质状况没有了,
火山热流管道没有了,
朝鲜半岛北部太平了,
和大洋下面的软流、岩浆区交流结束了,
这一陨击把和平发展带砸深了,
200公里以下完全成为坚实的固体地壳,
就像骨折后的地方长得更加结实。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4-24 22:05
等着你的分析呢。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和平发展带的具体分析和应用
有同学还等着咱的分析,让本人很受鼓舞。
不过要给学生改硕士论文,可能要等到明后天。
今天做的一个工作,就是研究一下:我把这个东西说了之后,会不会被破解?
民族的命运是天意,不能因为我乱说而泄露天机。那样,有违天意。
经我调查后,在物理上没人能够改变这个,即便是HARRP也不能。
人连地下10公里这么深都影响去不了,就更不要说100公里以下的地方了。
从明天晚上开始,我将分三个小问题来说这个和平发展带。
(1)和平发展带的作用、功能和价值
(2)和平发展带的技术具体化
(3)和平发展带对浅层格局的影响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平发展带的存在,对东北亚的地质格局有着核心性的影响。

(1)和平发展带的作用、功能和价值
首先,和平发展带的存在保护了朝鲜半岛很少受大级别地震的侵袭。
从1800年以来朝鲜半岛最大级别的地震都不超过6.0级,极少超过5.5级,
而且这些地震都是浅层地震,不超过60公里。
我们知道,浅层地震很容易受到地表情况的影响,
例如大气、地磁、潮汐、月亮以及人类的各种活动等。
正是和平发展带的重要作用,将朝鲜半岛地震局限在这个范围内。
捕获2.JPG

和平发展带的示意
捕获4.JPG
1800年以来朝鲜半岛的地震
老天公平!
虽然北朝鲜受到别人的压制制裁,但是老天却保护她,
而日本却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不停被地震啄食肝脏,
只是没有人能扮演英雄救它。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次,和平发展带的存在保护了华北板块东端不受太平洋地震、日本地震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华北板块的东部是个类似于“家乐福”标志的形状,
捕获5.JPG
也就是说华北板块存在着一个颈部,唐山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颈部。
当然,唐山大地震的原因为何,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至少和平发展带能减缓华北板块不受日本方向地震的尖锐的冲击,
这是特别值得庆幸的地方。
捕获.JPG
如果你仔细观察,实际上这个日本大地震的力轴方向正是指向北京的,
如果没有这个和平发展带,后果将会怎样?
所有这些都是冥冥之中上天的注定!
捕获1.JPG
而实际情况如何呢?
9级大地震所引发巨大冲击力,
连东日本这个鄂霍茨克板块的阑尾都没能够冲出去,
由此可见,这个和平发展带对于保护华北板块的重要。
捕获6.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者,和平发展带的标明可以让对太平洋板块西推的缺口进行排序。
我们可以把东半球深源地震带这个巨型三叶草的北叶划分成若干段,进而对其薄弱性进行排序。
依据不同深度深源地震的发生,可以将这个北叶分为8段,并从南到被进行标号。

捕获.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可以从其强度对这八段进行排序:
1、NO。3段(和平发展带)是最强的,
2、NO。8,因为地震进入300-500公里区域
3、NO。5,地震仅仅稀疏进入300-500公里区域
4、NO。2,地震不能进入500公里以下。
   余下的都是可以进入500公里以下的区域。
5、NO。6,地震进入500公里以下区域,但是发生得很少;
6、NO。1,虽然伸入500公里以下区域,而且发生频繁,但是下冲陡峭,几乎是垂直冲下去的。
7、NO。7,伸入500公里以下区域,而且发生频繁,密度较大中度。
8、NO。4,地震进入500公里以下,伸入很长的区域冲到长白山下方。
---------------------------------------------------------
这样,我们就获得如下强度排序:
3>8>5>2>6>1>7>4
而与本次地震相关较大的2、3、4、5、6段
可以将上面的排序约减为
3>5>2>6>4
这个留到后面去用。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矫正:
2、NO。8,因为地震不能进入300-500公里区域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4-26 06:30
不大太懂,就是和平发展带保护着中国。看日本密密麻麻的地震,每天关注 。
匿名  发表于 2011-4-26 17:42
不错,虽然我不懂地震,但这种用事实分析是值得肯定的,这篇文章是我老周在地震论坛看到过最精彩的文章!建议斑竹加精!


也建议楼主复制证据,以免被人剽窃了版权!

希望楼主继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昨天的分析继续来。
(2)和平发展带的技术具体化
  我们还是先把1800以来这个区域的深源地震贴上来,然后再把浅源地震贴上来,否则都混在一起看不清楚。
   1.JPG
把不同深度深源地震的边缘连起来就得到这个“和平发展带”,当然这仍然是粗略的。
有人可能要说,在“和平发展带”的中东部也有深源地震啊?
实际上,这样的画的原则是,如果区域内的中深源地震比红线上的地震更深,
我们都把它纳入到这个“和平发展带”的里面来。
这实际上是说,这个“和平发展带”实际上是地下的“和平发展块”在地球表面的投影!
我们关键的目的是要知道这个“和平发展块”的大致形状。
目前,深源地震描述的这个块的投影我们已经得到。
然后,再把浅层地震加到图上来。
2.JPG
我们发现了什么?
那就是“和平发展带”的中西部毫无变化,而仅仅在东部地区有比较密集的浅层地震。
当然,这是“和平发展带”顶向东日本的时候,从浅层反推回来的地震。
有人可能不明,我们再把和平发展带的东部放大,你看到了什么?
3.JPG
那就是在这个区域里,看上图左边的图例啊,这里没有70-150公里深度的地震!
看清楚了吗?这里绿色的地震点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就给出这个和平发展块的粗略立体形状图
捕获1.JPG
右下是太平洋板块下插区域,
右中是70-150公里向日本的伸入区
右上是70公里上部的浅层翻回来的地震区,所以有个凹槽;
左部到底有多深的地壳不知道,反正浅层、深层都无地震,这个估计一直下垂到地幔岩浆层。
左后立面外是No。5号段,是一个缓斜坡,长800公里左右,直插到长白山底部下500公里的区域。
右前立面外事No。2号段,是一个45度斜坡,长400公里左右,直插到西日本之下。
因此,我们这里看到,浅层的板块划分和下面的结构可能是不同的,这是个立体的结构。
注意:这是示意图,棱角没有这么分明的,这里只是示意。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我们再回到东日本的格局中,
两边海沟的延长线的交汇点、
日本海沟的中点与这个交汇点形成的垂直线,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架构
4.JPG

本人强烈怀疑,正是由于这个和平发展块的存在,
才把日本海沟弄成这种平‘凹进去的样子的,
即形成向外的岛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这个311的9.0级地震发生在那里呢?
5.JPG
如此地一轮皓月当空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精彩!好一个皓月当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4-27 10:11
楼主有理有据,支持!
发表于 2011-4-2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每天关注 。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写第3个小问题

(3)和平发展带对浅层格局的影响
  我们找到和平发展带这个理论支点后,
  对这个和平发展带进行了进步的具体化描述,
  那么,在第一部分分析中所提到的太平洋板块力轴,
通过和平发展带就可以找个一个与上述力轴相对抗的力轴,
正是这两个力轴之间的对抗,
造成了东日本地震的发生。
当然,这两个力轴仍然只是提供一个大框架,
后续大地震发生在哪里,
  还需要进一步的精细化的分析。
  依据前述部分的立体图形,我们首先给出和平发展带这个力轴的平面图。
  其中,
起点因为地震较少很好确定,
终点就选取0-300公里最近的两个同深度层的地震来确定,
这个没办法再精确了。
捕获.JPG
接着,连接起点和终点就得到了这样一个力轴。
捕获1.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给出这个力轴的立体图
红色粗箭头虚线就是和平发展带的力轴。
捕获2.JPG

后面我们将会看到这个力轴对于日本大地震浅层格局的影响。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支持专家的分析
这两天余震突然频繁
是否意味着强余震的可能性
想听听未来的分析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捕获.JPG
米国地震局关于日本311大地震的分析
根本没有力的分析,只是搞了3个切面,不过如此。
链接:ftp://hazards.cr.usgs.gov/maps/sigeqs/20110407/20110407.pdf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人入胜啊,插话的都少了,lz继续。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9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关注,LZ继续 .最近日本地震频繁了 .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4-30 21:03
是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写啊,不写的话,说不上就不用写了。

四、太平洋板块与东日本的基本力对抗
传统关于地震的理论以地球结构论(地壳、地幔和地核)、板块构造理论和断裂带来解释地震。
然而,这些理论本身相当粗糙。例如,地球结构论中的三层可能是完全错误的,里面可能有18层之多。
而板块论则是完全平面化的理论,连美国地震局的切面也不过是立面,但仍然是平面化的。
至于断裂,到底是错断、折断、撞断、碎断那种模式?
断裂之后能否修补,即断裂有可能是断而不裂吗?就像人骨折后再长成更粗和结实的骨头。
大陆板块的断裂和海洋板块的断裂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那么广阔而薄的太平洋板块没有断裂?
这些都没有合理的理论予以解释,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
地震理论完全被实证主义所占据,没有合理解释的地震理论如何去实证呢?
实证主义的命门就是没有假设就没有实证!
佛祖在“大般涅磐经”中说到,
大地依于水住,又此大水依风轮住,又此风轮依虚空住。空中有时猛风大起,吹彼风轮。风轮既动,彼水亦动。彼水既动,大地乃动。
太阳风和磁暴吹动虚空中的地球,地球中的岩浆震动,大地乃动。
这样的基本理论得到考虑了吗?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1)太平洋板块的力结构
当我们从高空俯视日本,平坦的太平洋板块是极为显眼的。
太平洋板块向西与欧亚大陆板块相撞,形成深深的海沟,彷佛刻进地球表面一样。
而这些海沟弧的弧顶都是向着太平洋方向的,这在整个太平洋地区都是如此,为什么?
我想我们以后可以给出解释。
捕获.JPG
我们再聚焦东日本,
东日本左侧的日本海沟叶明显是个小弧沟,
其弧顶也是指向太平洋的,
而东日本的弧度也大致与日本海沟平行。
捕获1.JPG
那两个转角十分明显,而且从地震发生的情况,
这两个转角的地方似乎相当坚硬,地震非常稀少。
这也是我们说这次日本大地震形成三角型的重要原因,
这两个转角是在三角形震区以外的!
捕获2.JPG
其中南转角的地震稍多些,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仔细观察,这个图上有以下这些特点:
(1)日本海沟的弧顶偏北一些,不是严格在日本海沟的中点上;
(2)千岛海沟的最深点不到8000米,而南面的小笠原海沟似乎更深一些,最深地方达到9700米(图上找到的)
(3)千岛海沟、小笠原海沟与日本海沟都形成钝角,但是南转角的钝角角度似乎比北转角的钝角角度来得大。
(4)就内面弧度来看,千岛海沟的弯曲度比小笠原海沟弯曲度大,小笠原海沟显得更加笔直。
这些特点,只要仔细看都可以看得出来,不是吗?
其实,我们表面看到的现象给我们透露的很多,
实证并不是发明所谓高技术的方法,然后无限复杂下去,
连最简单透露出来的东西,都没看出来,
更复杂的东西也未必都能看出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分析,
我们先确定日本海沟与千岛海沟、小笠原海沟的转角点,
然后顺着千岛海沟、小笠原海沟的远凸出点做切线,并把它们延长到东日本。
捕获.JPG
我们看到什么?
海沟延长线相交于福岛北部边界的东日本。
然后,我们测量出三角形底边的中点,日本海沟的弧顶点,
然后再把这两个点和交汇点连接、也把这两个点连接,
从而形成一个橙色的三角形。
捕获1.JPG
为什么这样连接?
因为大黄色三角形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
当我们观察这个大黄色三角形时,
发现它的顶点(即交汇点)右偏,
从而使整个大黄三角形不是等腰的,
这说明南边小笠原海沟发出的力大,而北海沟的力小,
这就解释了为什麽小笠原海沟会深2000米左右,
也就解释了日本海沟的弧顶点为什么向北偏70公里左右。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我们再把311大地震的震中放上来,
你看在哪里?
捕获2.JPG
连接交汇点和震中,并将之延长,
我们就得到了太平洋板块的力轴。
捕获3.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2)和平发展带和太平洋板块的基本里对抗
在我们基本获得太平洋板块的基本力轴后,
我们可以把和平发展带的力轴和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力轴摆上来,
看看这样的力对抗可能产生什么结果。
捕获.JPG
我可以看到,
和平发展带的力轴和太平洋俯冲带的力轴,
并不是针锋相对的!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地震并非象某些理论所说的那样:
由于两个板块相撞,在碰撞处产生地震!
仔细测量,这两个力轴之间相距大约160公里左右。

捕获1.JPG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分析,
并不是太平洋板块的力轴撞上和平发展带的力轴,
从而造成了这个9.0级的大地震。
这里的分析必须严肃,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不能胡乱联系。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3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关注,希望LZ每天多发点上来 。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本人不是地震研究工作者,本人有自己的正业,末业就放到一边。
本次日本大地震的发展,已经可以看到结论,
时间和空间发展也可以推出一个大概的结论。
下面就给出后文的提纲,详细的情况应为画图、截图很累就不写了,
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推理。
------------------------------------------------------------------------
(2)和平发展带和太平洋板块的基本力对抗
[1]和平发展带力轴与太平洋板块力轴的平面关系(前面已经写过)
[2]和平发展带力轴与太平洋板块力轴的空间关系
[3]本次大地震的成因诊断
     南北两大海沟的挤压
     日本海沟的内折
     地震的震荡区和突破方向的选点
(3)东日本地区各部分地震发展的方向
[1]东日本作为和平发展带和太平洋板块的冗余
   (包括对将东日本划分到鄂霍茨克板块的质疑)   
[2]东日本不同地区的运动方向
    东日本北部的运动方向(向北突破的可能性分析)
    东日本中北部的运动方向(两大力轴夹层的运动)
    东日本中南部的运动方向(福岛茨城地区)
    东日本南部的运动方向
[3]琵琶湖和霞云浦湖、北浦的成因
    沉积、海平面上涨和海啸
五、日本火山带的启示
(1)东日本火山带的情况分析
      东日本火山带与深浅源地震
      东日本火山带与板块撞击
      东日本火山带的地下状况
(2)西南日本火山带的情况分析
      西南日本火山带的深浅源地震分析
      西南日本火山带与菲律宾板块
     为何本州西南地区的北部浅源地震较少?
     濑户内海和四国的未来
(3)作为交汇地的关东地区分析
     骏河湾、相模湾、东京湾
     东京湾南部地区(尤其是南部地区的东部)
     横滨与横须贺
     东京的几个市辖区
六、未来一段地震发展方向的分析
(1)本次大地震中7级地震的深度和时序分析
(2)本次大地震中6级地震的深度和时序分析
(3)未来地震的可能图景和剧本
(4)识别不同剧本的转折信号
      观测中注意的问题
七、结论
------------------------------------
本帖到此结束,谢谢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6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9.0的大地震有很多数据可以分析,也是个难得的案例,需要好好研究。
     下面分析采用的数据是美国地 ...
和平发展 发表于 2011-4-20 02:10



    太平洋板块运动速度是多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 pbs

似乎只有一个平均数据吧。
大概平均每年不到1米吧,今年可就动大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7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和平发展



这个深达527公里的地震,居然有6.5级之高。
发生日期是2011年的1月12日,两个月后的3月11日就是日本的9.0级大地震。
当然,这可能是巧合,并无因果关系。


    日本人在这个宫城县仙台地区地震的研究上要打屁股:

    2003 年5 月26 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含仙台)发生里氏7. 0 级的地震, 7 月26 日和7 月28 日 连续发生了M5. 6 、M6. 2 和M5. 2 的地震, 之后又发生了一系列地震,
包括9 月份发生的震级约为M8. 0 的强震。

    这个地区的地震后2个月再来一次更高级别地震重演性非常强,日本人居然没有放在心上。

    相当快移动速度的太平洋板块会很快补充上次地震后释放的能量重新达到临界值,宫城地区的大地震频率相当的高。

    汶川地区大地移动速度仅为2毫米/年都会有如此大级别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9 16: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