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5487|回复: 100

地震云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云”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一个概念,相关帖子在地震论坛地震吧等网站中占很大的比例;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地震云”研究处于一种相当混乱的状态。究竟什么是地震云?它是如何形成的?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至今没有形成共识。百度百科中虽设有“地震云”词条,却只是各种观点的简单罗列,难称完备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地震云研究中存在的几个薄弱环节,是制约该领域探索进一步深入的重要原因。

一、模糊不清的形成机理
    通常认为,“地震云”是一种预示地震的特殊形态云体,然而对其形成机理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一种满意的模型。虽然有人提出了“热量学说”、“电磁学说”等假说,但都很难解释“地震云”的特殊形态。譬如“热量学说”认为岩石摩擦产生热量“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殊不知地球上大多数云都是湿热的空气抬升造成,为什么偏偏地震云有特殊形态呢?而“电磁学说”的物理实质是岩石的压磁效应或压电效应,这种现象早在几十年前就被监测,不但作为地震部门的日常观测手段之一,许多地方还开展过“土地电”的观测。假如这种电磁作用强大到足以让“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进而影响云的形态,那么为什么地表的监测手段没有同期表现出异常呢?“核辐射说”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至于地震云形态分析中所谓“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颜色看上去越深,则所对应的地震的深度就越深”,“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如果是灰色,地震很重。”诸如此类经验性的说法都缺乏形成机理上的解释。业余爱好者往往热衷于描述地震云的形态、颜色,忙于“验证”后面发生的地震事件,却不去关心地震云如何产生。这种“想当然”的态度颇似“练拳不练功”,使得对地震云的探索往往流于表面。

二、过于脆弱的时间相关性
    百度百科中举了很多例子以“证明”地震云的存在,然而细看不难发现,这些震例只有大致的时间相关性。都是讲某天看见了奇怪的云,数天之后某地发生地震,然而两者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却无法证明,仅仅是时间先后关系。譬如“2008年05月09日,合肥大范围放射条带地震云对应0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又如“2008年05月31日合肥大范围鱼鳞地震云对应6月01日巴士海峡6.3级地震”。笔者不得不说的是,一旦把这些看似“铁证”的震例放到全球地震频度的背景值中考虑,马上就会发现其“时间相关性”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就以2008年5月9日合肥观测到的地震云为例,实际上2008年5月全球发生6级以上地震20余次,俄罗斯、哥伦比亚、美国、日本、菲律宾、印尼,这些地方都发生了地震,在合肥看到的地震云究竟对应哪一次?要知道全球平均不到3天就要发生一次6级以上地震。换句话说,如果某人某天打了一个喷嚏,他完全可以做出“三日内必有大震发生”的判断,如果基于这样的“时间相关性”得出“打喷嚏可以预报地震”的结论,显然是经不住推敲的。笔者认为,正是由于对“时间相关性”缺乏必要的怀疑,爱好者们“验证”地震云的过程很容易落入概率统计的误区。

三、令人怀疑的空间相关性

    如果说地震云与地震事件的“时间相关性”非常脆弱,那么“空间相关性”就更令人怀疑。论坛里很多报地震云的帖子,都是把内陆某地看到的云“遥指”到日本、台湾、云南甚至印尼、帕米尔等地震多发地区,预测半径往往可达数千公里之外。正如前面两个2008年地震云的例子,殊不知合肥距汶川有多少公里?到巴士海峡又有多远?如何证明两地之间存在联系?为什么合肥、山东看到汶川“地震云”,而四川本省却无报告?
    其实这又回到形成机理的问题:假如以2000公里为半径画个圆,算一算要超过中国领土面积。如果认为这么大范围内的地震都算作“空间相关”,那么无论热量理论、电磁理论还是核辐射说,都难以支持如此大的空间跨度。无论吕大炯的“地下热流”模型还是寿仲浩“岩石水蒸气”模型,都强调地震云应生成于震中区、孕震区或者断裂带上空。假如一次地震的孕育过程能够影响到数千公里之外的气象变化,很难想像什么样的物理模型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网上曾有人指出某次日本地震前三门峡、西安、咸阳三地看到了相同指向的云,以此证明空间相关性的存在。殊不知地球上高空气流的水平长度可达上万公里,宽数百公里,这三个城市相距很近,假如一股气流沿东西方向扫过,三地看到同样指向的云很正常,这样的“空间相关性”恐怕也是站不住脚的。
    此外,关于地震云指示方向的表述同样也是极为混乱的。譬如“热量学说”称地震云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但是团块震云、卷震云、鱼鳞震云哪里有什么“尾端”?对于多条震云又有人说震中是其成弧指向的圆心。一会儿是云尾,一会儿是圆心方向,夹角差不多90度,到底指向什么方向?如果在华北地区看到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地震云”,那么按照现在的说法,无论是青藏高原、南北地震带,还是印尼、东南沿海、或是台湾、日本、阿留申群岛发生地震都算“准确指向”。这种“哪儿震指哪儿”的空间表述难以令人信服。

四、对基础理论缺乏重视

    有一次笔者在地震吧回帖,引用了键田在《地震云》中的一段话,然而楼主的回复令人惊讶:“你可以凭一本古代书否定地震云吗?” ——1981年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地震云》居然成了“古代书”,显然楼主不知此书是何人所写,更不知“地震云”研究的鼻祖是谁。与其它网友交流的结果也验证了笔者的怀疑:很多地震云爱好者没有读过此书,否则网上根本不应有那么多“地震云照片”出来。虽然因循守旧并非我们的主张,但笔者认为对于地震云爱好者来说,如果连《地震云》这样的入门书籍都没读过,又怎么可能推陈出新?
    说实话,笔者当初是抱着质疑之心读那本《地震云》的:键田本人并不是科学家,书中大都是描述性语句,严格来说甚至算不上一本科学论著。尽管如此,该书却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详尽的“地震云”概述。此书在网上不难找到,而且书中没有什么复杂理论,很容易读懂。然而地震云爱好者不去读它,这是很奇怪也很遗憾的事情。至于1978 年吕大炯发表的《地震云及其成因的探讨》及专著《震兆云霞》〔学林出版社,1982〕,估计就更无人问津了。
    相比之下,“百度百科”中到处是“其色可怖”这样模棱两可的描述,论坛中充斥着“看看这是什么云?”之类的帖子,爱好者普遍对“地震云”基础理论缺乏兴趣,对于相邻学科的气象学、数理统计方面的理论更是无人问津。笔者认为:相比“地震云”理论的青涩,气象理论、数理统计都有几百年的研究历史,应该充分发挥这些成熟理论对“地震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果用现有的气象理论把那些疑似异常其实正常的云例排除掉,可以有效缩小识别“地震云”的范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五、研究难度被严重低估
    近年来“地震云”话题之所以热度颇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观测工作不需要专业仪器和场地条件,容易上手。在很多网友看来,研究地震云无非就是“拍照片、等地震”:看到某种特殊形态的云就用相机拍下来,几天之后某地发生地震,就认为是此前拍到的是“地震云”,很容易体验“成功”的感觉。然而笔者不得不泼下一盆冷水:这种“按图索骥”式的研究其实将问题简单化了。
    研究“地震云”的实质,是找寻某种云体与某次地震之间存在的联系,这一过程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影响云的因素非常多,如大气组成、温度、湿度、压强、风速和密度等。即便在同一地点,24小时云图也是千变万化,我们看到的云不可能排除气象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全球每年发生十几万次有感地震(平均不到3天就发生一次6级以上地震),发震机理也极其复杂。不同地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千差万别(浅源、深源、逆冲、走滑……),可以说每一次地震事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假如某一特殊云体与某次地震确实存在关联,也必然混杂在成千上万次离散事件之中,用穷举的方法把这种蛛丝马迹找出来并不容易。
    换句话说,寻找地震云相当于对两个事件群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找到共同点。假如两者之间存在联系的话,必须要把研究对象从各自复杂的样本库中剥离出来,这是一个剥茧抽丝的繁杂过程。由于业余爱好者往往忽视地震频度的背景值,习惯以脆弱的“时间相关性”作为检验标准,导致这项工作的难度被大大低估了。

结  语

    正如笔者在《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大师》一文中所说,千百年来“辨伪”思想和统计学概念一直是东方文化的弱项。中国人习惯于“眼见为实”,习惯于“三人成虎”,习惯于轻易接受某种假说,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张悟本“绿豆治百病”,不问真假先煮了绿豆汤再说。
    什么是“地震云”?这应该是一切后续工作的前提。然而现今的爱好者们不愿在这个问题上多花哪怕一分钟的时间,却乐于跳过机理研究环节直接开展具体的预测实践,这同样与国人的传统认知习惯不无关系。
    笔者并非抵制“地震云”理论,恰恰相反,我很希望它成为一门原科学或者科学假说。正如傅承义院士所说,地震的预测应对地震形成的基本概念进行反思。在传统的测震、形变、流体、电磁、生物等监测手段之外,人类应积极寻找新的线索。如果在地震云的形成机理上有所突破,对于找寻真正的“地震云”前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重力异常理论在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
    遗憾的是,由于核心问题的敷衍和关键环节的缺失,如今的“地震云”研究变成了一个旋转木马,一直没有步入科学的轨道。原本十分复杂的驾驭技术,由于偏见和误解而被爱好者们大大低估,于是许多人涌上木马,在一次次似曾相识的重复中寻找前进的感觉,最终却还是回到起点。
    不得不说的是,前面列举“地震云”研究中的几个薄弱环节,在业余地震测报的其它方法手段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譬如机理不清、过程简单化、忽视干扰排查、缺乏相关性分析等。如果不加以指导和遴选,地震“民科”很可能变成一种“信则灵”的虚构,原有的科学成分湮灭在无数似是而非的“验证”之中。然而令笔者困惑的是,在目前地震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情况下,我们是否有权力以科学的名义约束他人的实践?我们是否有权力禁止别人骑上旋转的木马?哪怕这种实践仅仅作为心理慰籍,却也是一种必须正视的客观存在,正如不能剥夺一个人的信仰,或是用另外一种信仰取而代之。这也是笔者《群测群防的衰落与地震民科的困局》(下篇)辍笔不前的原因。

发表于 2011-7-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相关性、时间相关性、形态相关性都成问题,关键是成云机制的建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云”实际上是一种聚发光电子流,出现在震区上方大约50公里至200公里(最高可达400公里)的电离层高度。

直接处在地震中心看不到“地震云”或“地光”现象,只有在相距地震中心数百公里的地方才能观察到“地震云”或“地光”,这是因为地震中心上空虽然电离层已被压缩且被太阳风高能粒子撞击而发光,但总体来说电离层空气极其稀薄,所以在本地看不到,必须在远处才能看到,这个原理就如在近距离看不到空气的颜色,但看天空就知道空气是有颜色的,是天蓝色。

“地震云”与“地光”的出现与地球局部出现地磁的不规则变化有关,强地震前因地壳下面不同物质构成的岩浆潜流出现交融现象,相当于地球内部线圈发生局部“短路”,使局部地磁出现不规则变化导致“地震云”与“地光”的出现。

在地球100公里至400公里高空,空气极其稀薄,这个高度的空间称为“电离层”。电离层的气体元素都呈游离状态出现,当地磁发生不规则变化时,高层气体元素的核外电子出现丢失或整合现象,空间占用减少,因此出现了电离层的向下压缩现象,这种压缩会使“太阳风”的高能带电粒子沿着被压缩的电离层向下沉降,太阳风高能粒子可达1万电子伏,这种高能粒子进入震区上空电离层沉降区后,会轰击电离层中含有的高层气体,这些高层气体受轰击后就被激发而发出可见光。

“地震云”在太空电离层中不跟随地球的自转而移动,一旦震区下面的岩浆潜流恢复正常并使局部地磁也恢复正常,“地震云”与地震中心的位置就会因地球的自转而产生位置偏移,但在此之前因为局部地壳引力已失去平衡,所以局部地震仍可随时发生。

六级以上强地震可能在地震发生时“地震云”与“地光”会同时伴随,但也有可能“地震云”与“地光”出现后又消失,几个小时后甚至几天后才发生地震,真正发生地震时并没有“地震云”和“地光”同时出现。

由于“地震云”是位于电离层高度不跟随地球自转而移动,但观察者是站在地球表面随地球自转而移动的,所以观察“地震云”时因地震中心距观察者的距离、方位不同,会造成能观察到“地震云”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所以说,若建立“地震云”观察站就必须全天候观察,仅利用爱好者的业余观察非常容易漏报。

如果白天发现疑似地震云可用如下方法确认:因为普通云系高度不会超过10公里,而地震云是位于50公里至200公里甚至400公里高度的电离层,在相隔300公里以外的二处观察点,如果可以同时观察到该疑似地震云,则可断定为是“地震云”。因为在相隔300公里的二个观察点相互间是不可能同时观察到对方上空的普通云系,只有在电离层高度的“地震云”才有可能被二个点同时观察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我在网络上看到王斌实践经验.
站名:王斌遥感监测信息网
http://www.wbygjc.cn/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2 10:31
不错的文章!值得借鉴!

研究地震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

不过我个人认为地震云也是一种水汽云,在地震前后会释放某些凝结核或容易导致凝结核产生的物质(包括电离粒子),从而让空中的水汽凝结成云,我称这种云才是真正的地震云!因为我研究过每次大地震前后都会有大量的降水(包括暴雨和暴雪)!

上次我在论坛看到一篇文章,说地震会产生大量的氡气而引成电离,产生电离粒子(包括离子和负电子),而这种电离粒子也是凝结核的一种!当然,这只是产生地震云的一部分,地震绝不是只是产生氡气一种,所以这值得大家更深层次的研究!
匿名  发表于 2011-7-2 10:47
颜色看上去越深,则所对应的地震的深度就越深”,“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如果是灰色,地震很重。”


   这个不就是水汽云的基本特征啊,这也是每次大震会大暴雨的一个重要原因!地震越深,释放出的物质越多,从而凝结核也越多,凝结的水汽也越多,产生的地震云也越多,颜色也就越深,深到一定程度就变灰变黑,这跟大暴雨来临的低压云也是一样的!

    所以地震云也是水汽云的一种,只不过是伴随地震出现的一种特殊水汽云!
发表于 2011-7-3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论坛高手如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 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Guest from 123.115.118.x


    凝结核没有那么重要,德国人的实验说明这个问题,德国人的实验一开机立刻满天乌云,难道那机器发出凝结核不成?
或许那凝结核本来就是虚构的。
日本人的实验也说明这一点。
况且水蒸气本身就是带电的。

早就应该和凝结核说byebye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重要的实验,怎么就没有人想到应该从其中推出点什么???

该老周的不愉快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3 21:09
回复 8# lhkcc58


    我在<水汽是如何结合的>一文早说过,电子和离子都是凝结核的一种!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能让水汽凝结的都是凝结核!甚至过年放烟花的微尘都会引起下雨!
凝结核.JPG


贵人多忘事,我在您那篇文章讨论了几十个回复,谈的都是这个凝结核的问题!后来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可惜被册除了!

这几天在北京出差啊,忙的腰酸背痛啊!
匿名  发表于 2011-7-3 21:24
回复 9# lhkcc58


    老周没有不愉快的时候,欢迎一切学术探讨!只要说的对和提供事实,我都支持!科学无国界,我说的多点科学无过节!在科学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只不过很少去祖师娘那里,什么都可以容忍,但不能容忍说我抢她的成果,所以就懒得去看去讨论,避一下歉!她以前一直叫我跟她联系,有什么重要

成果跟我说,但我这个人从来不去探听人家的成果,所以我也从没有单独跟她联系过,我从来也不用消息!要公布就公布,大家都可以学习,不公布就不公布,犯不着去打听,这是我一贯原则!
匿名  发表于 2011-7-4 09:08
回复 8# lhkcc58


    水蒸气本身就是带电的

   不是水蒸气带电,而是水蒸气的水分子偏极性!正因为水分子的偏极性和他的单向线性,水分子的结合才需要凝结核,也就是有凝结核水分子才能大量聚集!从而才能凝集到超过重力而降落!
   其实我们的细胞就是结核水,只有结核水才是稳定的水,才不会让人失水而死!从而地球上所有的种子才能不会失水而失去作用!如果没有结合水,只怕地球也就不存在生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tanlilin


    您好!读过回复后有以下几点看法:

    1、疑问最大的应该是“聚发光电子流”概念的提出。我们通常所说云的外观是空气中的水滴或冰晶散射太阳光造成的,所以云的颜色成灰度色,譬如白色、浅灰、深灰、黑色等,换句话说,大气层中的“云”本身是不发光的(注意不要与“星云”混为一谈)。如果认为地震云是电离层气体“受轰击后就被激发而发出可见光”,这种自发光现象与漫射、反射等光学现象并不一样。从目前能见到的诸多“地震云”照片来看,似乎都不是自发光物体(笔者不曾见过),同样从卫星云图上看到的应该也不是地震云——“聚发光电子流”的提出无疑是颠覆性的。

    2、如果“聚发光电子流”说法成立,从上述机理来看地光与地震云两者之间似乎并无区别,那么我们看到的究竟是云还是光?是否为同一种自然现象在白天、夜间的表现?此外“聚发光电子流”在白天日光照射条件下能否被肉眼看到颇值得怀疑:这一点可与极光类比,后者同样也是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激发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这一过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我们只能在夜间或光线昏暗时段才能看到绚丽的发光现象。而古籍中关于“地震云”多有“昼中”、“白日”、“天晴日暖”的日间观测记录。

    3、从“只有在相距地震中心数百公里的地方才能观察到“地震云”或“地光”,这是因为地震中心上空虽然电离层已被压缩且被太阳风高能粒子撞击而发光,但总体来说电离层空气极其稀薄,所以在本地看不到,必须在远处才能看到。”的表述推断,在天空上方附近拍摄到的云都应是“伪地震云”,这类照片实际上占相当大的比例。

    4、“岩浆潜流“的概念也有很大疑问,实际上地幔热对流和很多人想象的“岩浆”运动并不一样,地震学证据基本否定了壳幔结构中大规模液相的存在(否则S波根本穿不过去)。另外笔者注意到“岩浆潜流”一词出现在百度百科“地磁测震”条目中,似乎是国内业余爱好者编纂,维基百科中并无收录。

    5、在相隔300公里以外的二处观察点,如果可以同时观察到该疑似地震云,则可断定为是“地震云”。因为在相隔300公里的二个观察点相互间是不可能同时观察到对方上空的普通云系,只有在电离层高度的“地震云”才有可能被二个点同时观察到。——(这段文字疑问颇多,有机会慢慢细说),实际上几百公里尺度的普通云系是很常见的。

    6、上述机理仍然未能与地震云的形态结合起来。

    7、“地震云”在太空电离层中不跟随地球的自转而移动——这是您回复中最大胆也是笔者最为欣赏之处,意味着潜在震源区上方形成的地震云可以被相同纬度的远方观察到,有助于解释几千公里之外的空间相关性。这一点可以从极光经常出现在南北纬度67度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得到辅证。
    综上所述,笔者倒是建议您专注于研究“地光”问题,上述想法应有可以预见的成果,与地震云搅在一起反而容易把问题搞混。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山水如屏


   
殊不知地球上大多数云都是湿热的空气抬升造成,为什么偏偏地震云有特殊形态呢?


到本坛来的目的,就是从我的观察向大家说明:地震云就是普通的云,只是一种观察角度和分类角度的区别。就像是人有男人女人,有老实人和书呆子,一样只是一种分类角度的不同。

首先,我们了解了,云其实不存在是湿热空气抬升造成的这样的一个美丽的、骗骗书呆子的故事。然后我们从各种所谓的地震云的照片中总结出,有60%以上的云有那样的地震云的特征。气象学把天空一切云都归纳为是大气对流现象的观点是地震云研究深入的最大障碍。

    遗憾的是,由于核心问题的敷衍和关键环节的缺失,如今的“地震云”研究变成了一个旋转木马,一直没有步入科学的轨道。原本十分复杂的驾驭技术,由于偏见和误解而被爱好者们大大低估,于是许多人涌上木马,在一次次似曾相识的重复中寻找前进的感觉,最终却还是回到起点。
    不得不说的是,前面列举“地震云”研究中的几个薄弱环节,在业余地震测报的其它方法手段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譬如机理不清、过程简单化、忽视干扰排查、缺乏相关性分析等。如果不加以指导和遴选,地震“民科”很可能变成一种“信则灵”的虚构,原有的科学成分湮灭在无数似是而非的“验证”之中。然而令笔者困惑的是,在目前地震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的情况下,我们是否有权力以科学的名义约束他人的实践?我们是否有权力禁止别人骑上旋转的木马?哪怕这种实践仅仅作为心理慰籍,却也是一种必须正视的客观存在,正如不能剥夺一个人的信仰,或是用另外一种信仰取而代之。这也是笔者《群测群防的衰落与地震民科的困局》(下篇)辍笔不前的原因。

恰如楼主以上所述

逐步地、系统地把气象学百多年来积累的大量谬误一一揭露出来,是地震云各种学说、流派得以百花齐放、正常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霁雪余生的最大愿望。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霁雪


    逐步地、系统地把气象学百多年来积累的大量谬误一一揭露出来,是地震云各种学说、流派得以百花齐放、正常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霁雪余生的最大愿望。
===================
    可惜先生的愿望并非笔者的兴趣。在您搞懂分压定律是否适用实际气体之前,就不要在这里添乱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霁雪


    呵呵,如今霁雪先生除了指责别人“转移话题”(尽管您本人讲话是最喜欢天马行空兜圈子的),只怕已经找不出一块遮羞布来了吧? “水汽的分压就是绝对湿度的意思”,这样的胡话是霁雪先生说的吧?还是送你那句话,懂就是不懂,切莫不懂装懂。结果反而害了广大的网友。
    阁下还是回去解释假照片的事情吧,这帖无需先生捧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能露面本身就是可喜可贺的,老大的头脑毕竟也是不可多得的。
欢迎老大重回苏莲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4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能露面本身就是可喜可贺的,老大的头脑毕竟也是不可多得的。
欢迎老大重回苏莲托。

掉线,发重,不好意思。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anlilin


    您好!读过回复后有以下几点看法:

    1、疑问最大的应该是“聚发光电子流” ...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1-7-4 11:11


呵呵,谢谢关注。
业余探索地震很累,各种看法非常多,我不想再争执了。有不同看法非常好,本人文章肯定会留下大量悬念,让后人继续研究完善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tanlilin


    版主提到“甘肃天水市看到汶川的地震云”,笔者对这一说法本身存有疑问。
   1、很想看到天水网友拍到的地震云照片,是发光体(聚发光电子流),还是由于散射日光而显现的云体?
   2、从三角形示意图可知,既然地震云可以存在于50~4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从天水看到南方的云体便认定其是汶川的地震云,有先入为主之嫌。
   3、笔者一直怀疑在白天日光照射条件下凭肉眼能否观测到数百公里外的云体,人的视距毕竟是有限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地震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相关地震文章见:http://tanlilin.cn-dns.com/earthquake.htm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tanlilin


    版主应该是搞错了,您这张照片不是什么“聚发光电子流”,应该就是一般的晚霞,是指光线经地平线上空的空气分子、水汽和尘埃杂质的散射后的色彩。自发光体不应有灰度变化(照片上方尤为明显),而且部分云层已经分布于观察者头顶上方,按照您的说法地震云不应该在上方出现。
    如果版主手里的“聚发光电子流”地震云都是这些霞光照片的话,很有可能是把散射现象误认为是自发光现象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6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anlilin


    版主应该是搞错了,您这张照片不是什么“聚发光电子流”,应该就是一般的晚霞,是 ...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1-7-5 21:58



    发光地震云本人至少亲眼见过三次,921台湾南投地震云我就是在天黑后看到,非常亮,所以才想到了是“聚发光电子流”。

照片中头顶上方也有这种云,是因为地球自转原因造成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6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云高度是我在台湾南投地震后测当时所见震云的对地垂直角度计算出来的,才认定地震云是在电离层的高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6 16:48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匿名  发表于 2011-7-6 16:54
回复 26# tanlilin


    电离层有很多的带电粒子,可以作为水汽的凝结的凝结核,所以很容易形成水汽云,直至凝聚到重力条件而降落!也可以让水汽不会轻易跑出电离层以外(地球以外)!
发表于 2011-7-6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Guest from 123.90.68.x
为水汽找凝结核,那是骑驴找驴。

到平流层、电离层去找凝结核?
如果一定要骑驴找驴,还是在对流层算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tanlilin


    有幸拜读了您的文集,被您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渴求所打动。因时间关系只能大致浏览,阅毕感想有二:
    1、先生如果有机会系统学习一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乃至物理学理论,对于您的地震研究会有很大帮助。遗憾的是地学界一直不愿意走出象牙塔面对公众,在此建议先生多从“维基百科”中汲取营养,由于其内容是全球同步更新,撰写者中多有学术界人士,其科学性比百度百科要权威许多。
    2、现在我们培养的地震专业研究生,如果有先生这样的热情与投入,哪怕只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也足以令人宽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6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 tanlilin


    发光地震云本人至少亲眼见过三次,921台湾南投地震云我就是在天黑后看到,非常亮,所以才想到了是“聚发光电子流”。
=====================
    质疑1:如果地震云是“自发光”体,那么在黑夜背景下拍摄应比白天日光照射条件下更容易拍摄(顶多需要加个三角架延长曝光时间),就像拍摄极光照片一样,但为什么网上出现的“地震云”照片都是在日光照射情况下?
    质疑2:版主看到921台湾南投地震云那天的日落时间是几点?看到地震云是几点?有没有照片?
    质疑3:版主“聚发光电子流”一说最大困难在于如何证明照片中不是普通云系,如果同时有厚厚的普通云存在,否则很难想象能够隔着普通云观测到上百公里外的电离层云。版主是否能够找到当日气象部门的记录?一般来说气象局只对普通云感兴趣,如果气象记录记载当日为“晴”,而天空中却出现了照片中那么大片的云,我们倒是有理由相信那些云漂浮在电离层高度。
    质疑4:并不是黑暗夜空中发亮的东西就是自发光体,最典型的就是月亮等行星。


照片中头顶上方也有这种云,是因为地球自转原因造成的。

   质疑5:楼主搞错了,自转应该是同一纬度吧?天水于汶川处于不同纬度带上,再怎么自转也不可能南北向偏移吧?正如上文提到极光环状带再怎么自传也不会转到赤道去。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6 22:29
回复 29# lhkcc58


   您还不明白您自己发表的水汽是带电(水分子偏极性)对水分子结合的意义,您就不可能明白水分子大量凝聚结合为什么需要凝结核!有关凝结核这个问题,我就跟您讨论到这里 !

   1。因为水分子偏极性,且单向性,所以水分子的结合是很不稳定的!(不能形成大量的凝聚,所以很难看得见, 更不能通过重力降落成雨,只有在寒冷的天气看到雾或在较凉的早晨形成露水而已)

    2。因此水分子要大量凝结就必须借助外来的凝结核,形成稳定的六面体的立体结构(我们经常看到的云)

    3。凝聚一定的程度,在重力的条件下就会落下(形成降雨,当然在他的带动下,同时其他周围水汽也会大量加入进来)

     4。生物凝结核是最廉价,最方便的,而且由植物自己生长的需要来控制

      5。除生物凝结核,其他还有带电粒子,微颗粒。。。等等,只要能让水汽结合的都是凝结核的一种!包括地震所引起的部分粒子也是,他是引起地震云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每次大地震引起暴雨的重要原因!
发表于 2011-7-7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低轨卫星的轨道近地高度最低也就有100多公里;如果在200公里高度还有云,那卫星早就焚烧坠毁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7 01:44
回复 34# lhkcc58


    低轨卫星的轨道近地高度最低也就有100多公里;如果在200公里高度还有云,那卫星早就焚烧坠毁了。

1.我没有说过200公里高度就有云
2。我只是说电离层容易产生带电粒子(大家知道的电离层只是60千米以外,而实际上在太阳紫外线、Χ射线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下空气分子都能电离,产生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等带电粒子,只不过大家知道的电离层比较明显,已经形成等离子体区域而已)
3。带电粒子可以作为水汽的凝结核
4。而实际的云大部分是由生物凝结核产生的,特别是低云(2500米以下)和中云(5000米以下)!而高云(5000米以上)很可能由空中电离所产生的带电粒子形成!因为很多没有凝结核的水汽一直往上升,当遇到带电粒子就会形成云,而高云因为水汽少,还不容易形成降雨,只有当生物凝结核少的时候,有充足的水汽,如在冬天却很容易形成降雪!
5。卫星会不会焚烧坠毁,并不决定是否有云
发表于 2011-7-7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3楼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质疑1:如果地震云是“自发光”体,那么在黑夜背景下拍摄应比白天日光照射条件下更容易拍摄(顶多需要加个三角架延长曝光时间),就像拍摄极光照片一样,但为什么网上出现的“地震云”照片都是在日光照射情况下?
    质疑2:版主看到921台湾南投地震云那天的日落时间是几点?看到地震云是几点?有没有照片?
    质疑3:版主“聚发光电子流”一说最大困难在于如何证明照片中不是普通云系,如果同时有厚厚的普通云存在,否则很难想象能够隔着普通云观测到上百公里外的电离层云。版主是否能够找到当日气象部门的记录?一般来说气象局只对普通云感兴趣,如果气象记录记载当日为“晴”,而天空中却出现了照片中那么大片的云,我们倒是有理由相信那些云漂浮在电离层高度。
    质疑4:并不是黑暗夜空中发亮的东西就是自发光体,最典型的就是月亮等行星。


照片中头顶上方也有这种云,是因为地球自转原因造成的。

   质疑5:楼主搞错了,自转应该是同一纬度吧?天水于汶川处于不同纬度带上,再怎么自转也不可能南北向偏移吧?正如上文提到极光环状带再怎么自传也不会转到赤道去。

本文来自: 地震论坛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dizhenluntan.com/redi ... o=lastpost#lastpost

回答如下:
1、网上震云相片多是黄昏或晚上发现的,不存在“震云照片都是在日光下”拍摄的事,去网上一查便可知道。
2、南投921震云是在天黑后,大约19点左右看到的,当时不知是地震云,只感到很奇怪,也无拍照。当晚地震发生后,我们全小区居民都跑到公园去了,我又看到地震云,当时想回去拿相机拍照,可老婆不让我回去拿相机,只发好作罢。当时家有一台日本“理光”用胶卷的相机,机内还有胶卷,可惜没拍。
3、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发生7.6级大地震,我从福州观察到南投地震云起始出现角度为10度,出现最高角度为23度(事后测量)。福州距南投为276公里,换算下来,南投的地震云距地面高度是48.6公里至117公里,处于电离层高度。
4、当然并不是黑暗夜空中发亮的东西都是自发光体,但我见到的地震云有自发光特征,个人认定是聚发光电子流。
5、汶川震云图片是5月10日山东临沂网友拍到的,两地相距1300公里,临沂位于汶川稍北一点,二地纬度相差不大,所以临沂会在自已上空看到汶川的地震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实际的云大部分是由生物凝结核产生的”
蒸发-降水-蒸发-降水,地球上的水不知道循环多少遍了,你那生物凝结核是不是最后都积存在大海里了?
如果是,那大海会不会因此而产生许多“疑难杂症”?
比如它们会不会进入食物链?
会不会形成什么新的有机物?
比如海水再蒸发时会不会把那些已经积存于大海的凝结核一起蒸发出来?
也许一起蒸发出来更好,也省得那些水蒸气刚刚再次蒸发出来就迫不及待地到处找寻什么新的凝结核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anlilin


    有幸拜读了您的文集,被您对知识孜孜不倦的渴求所打动。因时间关系只能大致浏览, ...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1-7-6 21:37


国外地理地质网站已大量转载本人文章,用“岩浆潜流”四个字在谷歌搜索一下就会知道,查到网站后,用“ping”域名方式就能查到该网站IP,再查IP地址,就会发现这些地质地理网站其实都是国外的网站。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我现在用“岩浆潜流”四个字在谷歌搜索,得到如图结果,发现有一个“自然科学”网站转载了我的文章,我现在要查一下“自然科学”网站到底是哪个地方的网站,见红框内。

4.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将“www.kaxii.com”地址进行“ping”域名,得知该网站IP地址是:204.188.240.177 见图。

3.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用IP查地址,发现这是一个美国的网站。

5.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tanlilin

    很遗憾,仅凭一个境外的IP地址不能说明那个网站是“国外网站”。也许您不了解,现在很多国内网站都把主页或者镜像放在国外服务器上(考虑价格、稳定性、屏蔽问题),甚至直接从国外申请域名也很常见。正如不少中国商人跑到国外注册个“洋品牌”的服装商标再回来卖。
    其实服务器、域名都是次要的,关键还看网站的主办方是谁。笔者按照您提供的链接访问了那家“自然科学”网站,里面连主办机构都没有,只有一个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所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和一个邮箱地址,页面上还有“国外美女站”“情趣诱惑”等内容,这显然不是什么正规的学术网站。
    科学似乎离公众越来越远,而民科的困局不仅在于基础理论与资金设备的匮乏,还在于缺少获得专业知识的手段与途径(也包括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如果想查找真正的学术文献,最好去SCI、EI、ISTP中找,然而那些大段的外文资料难合民科的口味;相反,一些通俗易懂的非专业文章却往往被当做经典理论而广为引用,这一现象在“百度百科”中尤为明显。版主的文集中这类文章不在少数。
    上面的话可能言重了,望版主见谅。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anlilin

    很遗憾,仅凭一个境外的IP地址不能说明那个网站是“国外网站”。也许您不了解,现在 ...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1-7-7 08:50


不在乎这些啦,转载文章的到底是什么人我不感兴趣,我只知道自已文章已经被大量转载,说明自已的观点在社会上至少得到部分认可,这就可以了。

地震界主流现在仍然抱着“板块碰撞说”不放,这是一种权利,世界正是有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见解才会五彩缤纷,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已看好的理论观点,包括地震理论也是一样。

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或个人利益得失,没有思想负担,才会敢于创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tanlilin

不在乎这些啦,转载文章的到底是什么人我不感兴趣,我只知道自已文章已经被大量转载,说明自已的观点在社会上至少得到部分认可,这就可以了。

地震界主流现在仍然抱着“板块碰撞说”不放,这是一种权利,世界正是有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见解才会五彩缤纷,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已看好的理论观点,包括地震理论也是一样。

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或个人利益得失,没有思想负担,才会敢于创新。

===============
     笔者认为,一个研究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科学真理,而不是被多少人认可。相对论大家都视为经典,到现在能理解的又有几个?跟着张悟本喝绿豆汤的人数以千万计,又能如何?
    同样,“大陆漂移学说”其实早在1915年就被提出,但在长达40余年的时间里饱受质疑,直到上世纪60年代“海底扩张学说”得出实在的地质证据,方才演变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板块构造学说”。由此可见,理论的生命力并不在于别人的看法,而是逼近真理的程度。
    笔者很担心楼主存有“逆反心理”,过于强调创新而忽视了对传统理论的学习——既然那些理论都将被新理论取代,自己又何必在上面多花时间?比方说在提出新的地震理论之前,应该对“板块碰撞说”有全面的认识,不应只停留在肤浅的“信与不信”。那些支撑板块学说的岩石、古生物、地磁等证据、以及支持壳幔结构的地震学证据,反过来都是新理论需要考虑的边界条件,不能视之为“思想负担”而简单摒弃,不能因为创新就可以让地震S波在岩浆中自由穿行。
    由于官科与民科的长期对立,业余爱好者不乏有一定程度的“流寇主义”思想——“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井水不犯河水,这种态度最大的弊端就是把主流科学界与民科的差别简单化为经济来源的不同,认为两者区别仅仅是官科吃皇粮。实际上,主流科学界不仅在财力、物力上更有保障,必须承认其人员素质普遍较高、理论基础更为扎实,大都受过良好的训练,而且继承了前人留下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就像接力棒一样不断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吃皇粮那么简单。如果科学没有传承,各国政府每年花费巨资支持科研又有什么意义呢?
    笔者认为,讲创新不能绝对化,没有继承的创新是空洞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不管是“官科”还是“民科”,都不会随便否认先人研究成果的,本人的地震成因之一就包括有“板块碰撞”原因,只是认为这不是主因罢了。

同样,民科中有人认为地震成因是“地下核爆”引起,本人认为此说法站不住脚,所以未予引用,因为震区未发现放射病病例,也没测到某核素含量震后突然上升,且自然界核矿藏浓度都非常低,不可能引起地下自发性核爆。

另有民科认为地震成因是“气爆”引起,本人不认可,气爆引震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余震。还有人认为地震与地下“电感”有关,本人认为这是物理单位量概念的错误,所以也没引用。

相反,官科中“看客”的地电研究观察我认为是正确可行的,所以我就进行推广介绍,另官科拍到火山中的闪电图片,我认为有极高价值,所以也极力介绍。

认为“民科”是没有继承的创新,我认为太偏面,个人不认可这种看法。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7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取精去粕”是创新过程的必走之路,“无中生有”自创一派是不可能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8 09:01
回复 38# lhkcc58


    细胞里也是结核的,难道人体的水分没有更换?难道为了省凝结核,人的细胞和水分就不更换?凝结核只是物质而已,没有规定要一直存在(就是细胞里也要更换的),大自然真正存在的结合水除细胞几乎很少,大部分是以自由水存在!

   水汽结合借助凝结核,只不过是为了降雨(达到重力条件),一旦降雨,凝结核也就完成了任务!而水的水分子不需要凝结核来凝结!
发表于 2011-7-8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Guest from 123.90.65.x


1    楼上的反问大大的不妥,看了你的那些反问别人会以为我也是“生物凝结核”的信奉者。
    其实是,刚刚相反,我只是反驳你的生物凝结核、凝结核理论。
2    那些“生物凝结核”是如何从无到有、最后是如何销声匿迹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9 10:32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11-7-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tanlilin

这样想就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15 20:38
回复 51# lhkcc58


    知识无穷,学海无边!业有不同,术有所专!您认为自己是“万能”钥匙,呵呵,那不学也吧!

其他口舌之争,本人没有兴趣!
匿名  发表于 2011-7-17 19:53
我还是主张地震云是由于,地球磁场受到改变或瞬间增强,使地球的磁力圈达到云层的高度,而地地震云出现带状排列,正是某些空中的小颗粒或者说小汽被磁化,再跟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关系,被吸附到地球磁力圈周围。
匿名  发表于 2011-7-17 20:07
回复 54# Guest from 61.178.86.x


    地球自传,我个人认为是由于,地球电极的相互转换产生的!正如闪电云。上面是下电子,下边的负电子。而同样,地球在白天的一面是正电,而在夜晚的一边是负电,而这样出现了转换,就产生了电流,这样的电流就是地球自传时的能量。有人说地震是地下打雷,我认为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还有,地震前,地底下的一些动物会出来地面上,是因为,地震时地底下温度会变高。这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地下打雷,是两极电压在没有构成放电(打雷)条件下,产生的电炉,效应所至。还有,我个人认为,地球本来就没有地心力之说,只有空气与其他气体之别。密度是我们要考虑的。
匿名  发表于 2011-7-19 08:28
回复 55# Guest from 61.178.86.x


    很简单,为什么干旱的地方几乎见不到打雷?按照阁下的理论,应该到处有雷才对?

   原来海南岛原始森林非常丰富,所以雷州半岛雷就非常多,因此称为雷州!而现在海南岛没有了原始森林,雷州半岛很少见不到雷,已经名不

符实!其实原来带“雷”的地名特别多,叫“雷公山”的几乎每个区都有,现在这些雷公山几乎光秃秃的,哎,没有了森林,“雷公”也不住

了,人类呢?
发表于 2011-7-1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 Guest from 123.90.41.x


    众所周知的落雷区往往是荒山秃岭。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7-21 23:02
回复 57# lhkcc58


    没有云,就不会有雷!

您哪个慌山秃岭也只是有云的地方,特别是沿海有充足的云的地方!但这些地方跟过去有森林相比,雷已经少多了!

您到西北的慌山秃岭看看,您这个"往往"就错的离谱!

但森林茂盛的地方及周围就完全不同!
发表于 2011-7-22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霁雪:地震云的定义、成因是目前地震云研究的主题,预测是次要的!!!


---------------------------------------
***************************




目前地面地震云研究非常开放、活跃,估计几乎网上近一半的人都知道,但是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地面地震云的定义、成因总是没有新的见解,总是拿着键田等人的上世纪80年代的书作引用。
卫星云图地震云处于发展相对于地面震云较快的状态,但是却处于非常封闭、沉闷的状态,基本没多少人知道。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2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落雷区的雷电是任何地方都不可以相比的,无论是频率还是强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2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小黑鸡


认同 您的观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8-3 08:13
http://blog.sina.com.cn/u/1130526712

                          专业靠地震云预测地震的博客。

zhe
 楼主| 发表于 2011-8-3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Guest from 1.193.23.x


    大致看了一下,感觉图像的分辨率再高些就好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8-7 02:19
回复 64# lywunai


    说白了,震前靠蒙,震后靠补。
匿名  发表于 2011-8-7 07:06
65# 对于地震云的解释是恰到好处,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11-8-8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的地震云,都是震完了,然后安装上去的地震云,真正的地震云还真的没见到多少,都是在地震之后,才有人 ...
lywunai 发表于 2011-8-6 10:39



    有很多测震者用的是卫星云图“地震云”预测的,但是极少有人愿意表明是使用卫星云图地震云测的。比较大的问题就在这。
很担心卫星云图“震云”技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很多民间工艺科技技术就是因为技术掌握者思想太保守,秘而不宣,而导致失传或濒临失传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8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问的地震云形成机理等等问题,得专业加入研究进来,才更加能够破解,但是绝大部分专业们认为这是旁门左道,不理会,气象主管部门的一些领导也表了态:地震云与地震无必然关联、尚无证据证明卫星云图可预测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0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黑鸡

说来说去,就是地震云爱好者自己玩,到底是真是假也说不清楚
李老克 发表于 2011-8-8 21:55



    不讲假话、不搞夸大地实事求是地说,震云技术目前确实是这样一个情况,我们自己在玩玩儿,真的假的,专家看都没看就以气象与地震无关、天上的东西与地下无关等等给否定了。当然如果其他的震云爱好者思想更加开放而不是对震云技术秘而不宣、一些专家思想更加开明而不是看都不看就定调了的话,我想情况会稍微好点点,当然也好不了那里去,毕竟大环境不适合。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小黑鸡


          有很多测震者用的是卫星云图“地震云”预测的,但是极少有人愿意表明是使用卫星云图地震云测的。比较大的问题就在这。
很担心卫星云图“震云”技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很多民间工艺科技技术就是因为技术掌握者思想太保守,秘而不宣,而导致失传或濒临失传的。
      楼主所问的地震云形成机理等等问题,得专业加入研究进来,才更加能够破解,但是绝大部分专业们认为这是旁门左道,不理会,气象主管部门的一些领导也表了态:地震云与地震无必然关联、尚无证据证明卫星云图可预测地震。
========
    在笔者看来,民科的最大问题在于:相当比例的业余爱好者并非真正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碰有疑问不查询科学典籍或是求助专家,而是热衷于另起炉灶,搞自己的一套“理论”。
    正如笔者在45楼所说,讲创新不能绝对化,没有继承的创新是空洞的。官科与民科的关系长期对立,业余爱好者不乏有一定程度的“流寇主义”思想——“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井水不犯河水,这种态度最大的弊端就是把主流科学界与民科的差别简单化为经济来源的不同,认为两者区别仅仅是官科吃皇粮。不少业余爱好者存有“逆反心理”,过于强调创新而忽视了对传统理论的学习。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4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需明确一点,小黑鸡是独立研究者,不属于官科、民科团体(当然说是广义上的民科也行),因为小黑鸡不希望有民科动不动就把小黑鸡等给“戴表”了。
是有一味否定主流科学的民科,有动不动就宣称破解了XX难题、猜想的走火入魔的民科,但小黑鸡与他们不同,小黑鸡不是以是民科的理论还是官科的理论来认识谁是对的、错的,而是以其内容来认识谁对谁错,官科的对的理论小黑鸡也并不像其他民科那样一味反对,比如板块构造理论等主流科学的观点,小黑鸡就应用在对海岭地震的取点上、对海脊大震可能存在的区段的判断上、震源深度的预测上(详见地震监测板块我的“小经验”贴)。
你所说的民科的一味反对主流科的现象确实存在,这也是民科研究了几十年还是民科而成不了主流的原因之一。

建议山水在人气较多的“谈天说地”、“地震监测”等板块建立一个答疑专贴,为看贴者们答疑解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3# 小黑鸡


    实不相瞒,笔者遇到的专业人士(所谓“官科”)中,大部分都对“民科”持否定或怀疑态度,认为这一民间群体专业功底普遍薄弱,不足以支撑科研工作,与其探讨学术问题纯粹是对牛弹琴、浪费时间。而笔者却一直对在地震预测预报中发挥民科作用抱有希望,所以才会写《群测群防的衰落与地震民科的困局》一文。
    现在看来,民科是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社会群体,需要进行细分。通过笔者半年多的观察,感觉民科中确有一些专业功底扎实、科学素养较高的科学爱好者,但比例明显偏低;绝大多数业余地震爱好者都没有系统学习过数学、物理学、地震学方面的知识,仅仅凭借一种热情在支撑,而目前地震科技水平又不足以给民间科研行为指引方向或者划定边界。实事求是地讲,论坛里很多“疑难”问题都可以在中学理科教材中找到答案或提示。
   至于开答疑贴的想法就算了吧。笔者才疏学浅,既无能力,也无精力,只不过有时间就写几帖罢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8-25 17:25
回复 74# 山水如屏


    让一帮小学文化的人去解决地震预报这样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做梦呢?

有人可能稀里糊涂蒙到一次,那不叫解决地震预报问题,那是买彩票。其实还不如买彩票。彩票迟早有人会中奖,而让一帮小学生去从地震理论上解决根本问题压根就没戏。

那么多人把科学问题看得太简单,认为轻而易举就可以替代科学家解决问题,这也说明中国人科学素质的低下。
发表于 2011-8-25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山水如屏

论坛里很多“疑难”问题都可以在中学理科教材中找到答案或提示

——————————————————————————————
这句话暗示的可不太好听,对我倒不重要,可要小心其他民科围攻你

民科我想有几种,一种是对专业知识不了解的普通人(比如整天叫喊破解了XX猜想的人),另一种则是对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但是却有自己看法的进步人士(比如对雷电成因有细致探讨),这两种人应该区别对待,对前种人那是对牛弹琴,讲什么他都不会信,不如不理;但对后种进步人士比如气象、地震云和百家争鸣板块的一些研究人士,应该从现有科学上做争论,山水应该更多地与这些人做探讨,也许能够探讨出一点点新的东西。
基本的疑难问题诸如板块运动等我想民科们基本都知道,当然极端的、走火入魔的除外,你说的民科缺乏专业知识的现象确实存在,这个不用不掩饰,对于诸如岩石的详细分类、小型板块的划分、中小型断层的分布等等特别专业的问题,我想如果民科都学习了这些特别专业的知识那就不叫民科了。
民科的一些新奇观点和预测的出现我想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对专业知识不了解,比如有人不知道板块构造理论的深源地震区及其原理而胡乱预测中朝俄7+,并要求大范围疏散、停工停课;一种是对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但怀疑专业知识的正确性,比如有人说板块运动不是因而是结果之类的。这两种情况应该区分对待。
你说了民科专业知识缺乏,这个是事实,但是官科也有不好的缺点,希望山水也能够看到并加以批评:头脑太死,总是妄想着挖个洞钻到地底下去一看究竟,却不知去研究间接影响的过程和事件。

最后,还是建议山水开就不要谦虚、推辞了,一个答疑专帖而已,反正你也常驻此论坛,利用工作间隙或者与那个谁吵的时间来为大家答疑解惑也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5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在关于民科应该具备基本科学知识的观点上赞同山水等人的说法,民科缺乏基本专业知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个不能掩饰。任何新的科学理论都不可能是完全独立于前人、完全推翻前人的东西,要想弄清地面地震云和卫星云图异常特征的真实成因,光靠民科们胡思乱想肯定不行,个人一直主张应该结合现有气象学、地球物理学等专业知识来研究才会有突破。
有些民科,特别是极端的民科,厌恶科学,厌恶现有知识,但是不知,在预测中有很多还是需要根据现有的板块构造理论来解决的。比如优化经纬度(特别是在弧、海岭等地区)、震源深度的预测等等。
当然,要想让民科一晚上就对专业知识了如指掌不可能,所以山水的帮助也是重要的,希望山水能够抽出时间,开答疑帖以便多关照一下对专业知识不了解的民科,多整理一些专业知识贴,让大家学习学习。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8-30 14:49
关键是理论的创新,没有理论方面的支持,任何关于地震方面的预测都是蒙的。如果有兴趣,给你们推荐一本关于理论物理方面的书籍。《万物追源——内旋转的万物空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QQ:91064183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到一篇2012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论文《 以電訊號偵測進行地震預測之研究 》,提出通过观察番茄产生电信号来预测地震的方法。后来又网友介绍说,该方法早在34年前就有人搞过,在《少年地震预报活动》一书中便有记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78年11月第一版 统一书号:R13024*34)。笔者不禁感慨。这反映出一个突出问题:现在很多业余爱好者开展的预测实践,其实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做过,然而随着“群测群防”运动的衰落,很多东西都被遗弃掉了。现在的地震民科很多都在走以前的老路,重复劳动、重复投入,甚至重复前人的错误,这是很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说,缺乏传承也是制约民科发展的因素之一。相比之下,正统科学比较重视研究成果的保存与继承。像万有引力定律是几百年前的研究成果,阿基米德定律更是两千多年前的传承。而民科则是各自为战,既不管别人怎么搞,更不知前人怎么搞,仅凭一句“我要创新”就把历史积累都抛到九霄云外。就拿地震云来说,一天到晚对着天空拍照片的人不少,然而键田(提出地震云概念的著名地震民科)所著的《地震云》有几个人看过?现在的民科是每个人都另搞一套,几乎谁都是推倒重来,有什么东西是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3-1-22 20:38
看了你们的讨论,很搞笑!!
发表于 2013-1-2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4月6日意大利6.3级大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8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念山水如屏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 ttymaster


   我回来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4-8-10 20:58
回复 74# 小黑鸡


    我好像没学过一点点你所说的官科,也不懂你说的官科理论,但你们官科有那一个敢和我单挑呢???你们官科预报地震,哪一个可以把距震中距离定到100公里之内呢?震级定到仅偏差0.1级呢?
发表于 2014-8-10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民科才是真科学,官科不及民科我一人,就别提成千上万的民科了。有本事拿记录来说话。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5-4-27 20:51
这个不需要讨论,找一个经常地震的地方。在他的周边,不同的区间,放一个对着天的视频。全天候记录下来。一但发生地震,全倒出来看就行了。
发表于 2016-2-1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云的形成与地震现象有必然的联系,我很相信.并且,我还看到过这种地震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2-12 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b]地震云是地震最简明的前兆之一。与地震有一一对应关系。地震云有她独特地点发生机理和特殊的型态。不是有些人所说的凡云都是,就像地球无时无刻都在振动一样,我们不能把这都当成地震来研究一样。

如今的技术手段是完全可以监测到本地区的地震前兆的。有一定高清晰度的卫星收集可见和红外云图至少每30分钟一张,定能记录下地震云生命的全过程。

地震云的生命周期大约3小时,从萌芽,成型到消失。只有成型的云才能判断出 地震即将要发生的 地点,震级和深度。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7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云和其它地震前兆是地震前群众发现自然现象。这种现象以地震的板块论无法解释,所以被地震专家认为是没有科学根据。关于动物和植物异常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电离子的电磁波对它们做实验。日本曾对动物作过实验。现在的地震理论应该改变啦。地震云应该是磁力和电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地震的形成应根据原子物理学和化学方面进行分析。地震前动物异常和植物异常我曾看到过。并看到过火球从空中过。当时村里的老人说火神爷显灵。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7-8-27 10:18
现在我对山水如屏驳斥地震爆炸新论的看法,山水如屏反驳要点有二,一是爆炸多少上下运动,而据统计,地震板块水平运动多,第二地震多在能源缺乏的国家发生比如日本,质问新论作者能否发现地下可燃源的证据。
从一般常识看,山水如屏的逻辑似乎很成立。但是我认为,爆炸引起地壳上下运动只是在浅层地震的可观测的现象,如果爆炸发生在地壳深层,造成下面岩层坍塌,同样也会引起地球表面板块水平运动。第二,山水如屏似乎忽略核裂变的爆炸机制,那是源源不断可取的能源。在地层下岩浆温度高达6000度以上,足以引起原子分裂,加上太阳耀斑射出的太阳风射线,地球内部的核裂变加剧,产生核爆不是没有可能,然后推动岩浆流动在岩层脆弱的地震带移动板块,造成强震。按我这样推理也可以成立,山水如屏的观点显然知识结构还停留在一般地质学水平。虽然表面看头头是道,但是从深处看站不住脚。举个例子,这次九寨沟强震前,印尼火山在8月.6日率先喷发,说明这个版块的地下岩浆已经高度活跃。接着我在8月7日早晨就感应到强震信号,但是没在意...  8月25日傍晚约6.30-6.50,福州西南出现极强的地震云,这种地震云一年能观察到不到5次,预测未来半个月全球进入强震期,将有6.6-7.5级地震爆发。但是如果没有太阳耀斑配合,可能震级就没那么大
匿名  发表于 2017-9-8 15:02
我就是象形记忆大师,在地震坛用的是象形记忆祖师,88楼发的帖就是我发的,昨晚看到太阳爆发巨大耀斑,就知道我看到的强震云要爆发了。我对地震云的研究可以说中国独一无二。再加上我的人体感应能力、基本破解了地震前兆的世界难题。
发表于 2017-9-10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一个观点,现在草根预测地震的地震云基本上处于极为混乱状态,所以被专业地震学届和气候学家不屑一顾。我对地震云观察三十年了,我已经总结了一个颠覆现有地震云的假说,告诉大家地震云其实不是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1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88楼到90楼都是我的发言,可供记录。2011年2月我也是根据人体感应和气候异常在地震坛成功预判日本将出现7级强震。注意,我一般对强震预测非常保守,如果预测到有7级出现时,一般就是非常大级别的强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0-15 10:36
匿名  发表于 2018-10-15 10:38
这位楼主就是号称氡气比空气重,不会飘到大气中的那位地震局专家。按他的逻辑,地球上就不存在沙尘暴了。
匿名  发表于 2018-10-15 11:38
地震云存在与否的讨论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不是在这里空谈,支持地震云存在者需要有自己的真凭实据,否认者也需要有用事实和理论分析来做论据,不能主观一说即可,从过去的历史地震文献记载可以知道,震前震后的的大量事实都已经证明地震云是存在的,从现代观测研究的结果看,上海卫星所曾发表过卫星监控汶川大地震前,其上空的云彩呈有别于气象云的分析研究结果,这个大家都可以查看得到,从另一个直观观测上讲,目前公认的震前干旱(旱震)和震后暴雨是属于固态地震和宏观大气之间的最为直观的一种云彩表现现象,即无云彩则无雨,可形成干旱,地震后形成强震云则对于的是强降雨,这样说虽然有点绕口,但比较容易理解,还有一种云是震前云,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可以预报地震的云彩,现在关于地震云不存在的宣传,枉顾历史资料记载,否定相关专家关于地震云的观测研究,也没有留意地震局领导讲话的内容所包含的地震云存在证据的内涵,还是在这里无凭无据的否认地震云的存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点是,真正的地震和气象专家从来没有用绝对的语气去否认过地震云存在,因为那不符合基本的科研规律,也不是科学的态度,因为现在没有证据证明地震云是存在的,但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地震云是不存在的,目前的情况是伪专家无凭无据的胡说,让地震局领导背锅,更多地震云是否存在的问题请看文章:地震云存在与否的论证方式探讨 b]回复 1# 山水如屏
匿名  发表于 2018-10-15 11:42
估计该回帖很快就会被这个学术骗子删除。一贯的!
匿名  发表于 2018-10-20 09:10
回复 1# 山水如屏
地震云直观的解释就是和地震相关的云彩,按照地震云氡气成因论理论,给出的地震云概念是:地震云是由于板块运动挤压导致的存储于地层中的放射性元素有规律释放到大气中,由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带电粒子并在宏观大气中形成云室效应后形成地震云。该理论给出的定义明确了地震云和气象云同根同源,其根本的区别在理论上的解释是:气象云属于自然释放的放射性元素在大气中衰变产生的带电离子形成云室效应的结果,具有无序性和广布性;而地震云则是板块挤压条件下来自地层深处的放射性元素集中有序释放的结果。根据不同的形成模式和放射性元素分布实测数据和实际观测地震云形态两方面可以知道:地震云和气象云尽管同根同源,但还是有较为明确的可肉眼可辩的形状和色彩特征:一是地震云是连续的出云、云彩顶部呈羽状,有一定规模的地震云会呈现出从云顶到云根的渐渐变浓,即云彩又稀疏逐渐变浓密,有时会是色彩上的逐渐变化;二是地震云属于沿地震构造出云,其形状多成线、弧状,即云彩呈弧状或是点出云的放射状(伞柄样,但伞柄必须是连续的);三是地震云色彩和气象云之间有区别,由于板块之间挤压导致的放射性元素的集中释放和大气之中存在的游离水形成云室效应时,当游离水密度较低时,会出现剩余的衰变产生的带电粒子,这种多余的离子会产生光电效应而让地震云看起来色彩比常规的气象云更为艳丽;四是构造应力的大小和应力突变持续时间较短的缘故,也就是对应地震级别的高低决定了地震云的规模,一般小级别的地震地震云规模很小,不易于被发现,如果地震属于强震,其对应的云彩规模也相应较大,且云彩的色彩也会更艳丽(离起云点较近观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两个基础性的答案:一是地震云规模较小;二是地震云规模与地震强度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浓淡!以上两点在实践观测中可以用于区分地震云和气象云,首先明确的是不具备羽状及连续性特征的云彩不是地震云,其次是无规律分布的云彩不是地震云,有规律分布但色彩特征不明显的也不是地震云,以上两点就是日常观测和识读地震云的基本依据。

    地震云存在与否的讨论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不是在这里空谈,支持地震云存在者需要有自己的真凭实据,否认者也需要有用事实和理论分析来做论据,不能主观一说即可,从过去的历史地震文献记载可以知道,震前震后的的大量事实都已经证明地震云是存在的,从现代观测研究的结果看,上海卫星所曾发表过卫星监控汶川大地震前,其上空的云彩呈有别于气象云的分析研究结果,这个大家都可以查看得到,从另一个直观观测上讲,目前公认的震前干旱(旱震)和震后暴雨是属于固态地震和宏观大气之间的最为直观的一种云彩表现现象,即无云彩则无雨,可形成干旱,地震后形成强震云则对于的是强降雨,这样说虽然有点绕口,但比较容易理解,还有一种云是震前云,也就是我们所称的可以预报地震的云彩,现在关于地震云不存在的宣传,枉顾历史资料记载,否定相关专家关于地震云的观测研究,也没有留意地震局领导讲话的内容所包含的地震云存在证据的内涵,还是在这里无凭无据的否认地震云的存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点是,真正的地震和气象专家从来没有用绝对的语气去否认过地震云存在,因为那不符合基本的科研规律,也不是科学的态度,因为现在没有证据证明地震云是存在的,但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地震云是不存在的,目前的情况是伪专家无凭无据的胡说,让地震局领导背锅,更多地震云是否存在的问题请看文章:地震云存在与否的论证方式探讨 :地震云存在与否的论证方式探讨[url=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 ... 1&mod=zwenzhang]地震云存在与否的论证方式探讨[/url]

关于地震是否会导致放射性元素向空中的释放问题是地震云是否存在的关键,本博附图中有国家地震局局长接受记者关于张衡一号卫星的相关采访时说的话,其说法应该是有权威性的,在采访时谈到的地下流体的放射性释放,也就是说地震云是板块挤压条件下来自地层深处的放射性元素集中有序释放是存在的,其在宏观大气中形成云室效应的说法是有依据的,而且宏观云室效应已经为前苏联专家设计的列夫塔装置所验证,因此地震云存在问题在理论和实践观测上都是可以被验证的!
发表于 2018-10-21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地震吧理论帖基本被删干净了吧。禁言删帖举报样样精通。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8 10:31
匿名  发表于 2018-11-18 10:32
遛遛
匿名  发表于 2020-12-14 09:53
楼主不懂,也不奇怪,地震云来自于地壳,由于岩浆高温,高压遇到遇到地下水,蒸发大量汽体,在由岩浆将水汽输送到断裂带,同时由应力调整级别大,小,所以,所有的地震云的形态都是断裂带的印记,所以,这些都要归功于断裂带,断裂带有多么奇怪,地震云就有多么奇形,因为,岩浆有2种运行方式,1,喷发型,火山,2,侵入型,地震,首先,需要把这些搞清楚,什么是过于脆弱的时间相关性?地震云最远的可以跨越4000公里,所以,需要的时间也不一定,这个根据应力的调整来的,同时,出现云的时间一般是早上朝阳,晚上的夕阳,这个时间跨度大,发震时间长,如果在加上云层厚主,你们半个月也有可能,模糊的形成机理?我们说过了,。。。 地震云来自于地壳,由于岩浆高温,高压遇到遇到地下水,蒸发大量汽体,在由岩浆将水汽输送到断裂带,同时由应力调整级别大,小,所以,所有的地震云的形态都是断裂带的印记,所以,这些都要归功于断裂带,断裂带有多么奇怪,地震云就有多么奇形,因为,岩浆有2种运行方式,1,喷发型,火山,2,侵入型,地震,首先,需要把这些搞清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16 22: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