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19|回复: 20

回到牛顿时代:从 zero-g 出发我们可能得到的结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6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太空里的失重意味着zero-g;即0加速度
但是在地球自由落体运动时,物体也处于失重状态(不考虑空气阻力),而却不是zero-g,而是1-g 。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这应该看作两种失重状态

这是本帖得出的第一个结论:

1  存在两种不同的失重状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地球上空几百公里重力加速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物体在那里可以看作是失重了。

所以问题就来了:
我们物理学所说的重力加速度g会不会从1一下子变成0呢?或者说地球会不会存在一个特定的高度,在那高度以上重力加速度为0,而在那高度以下重力加速度为1呢?
不可能,从1一下子变成0意味着一种质变,因为“1”意味着“有”、而“0”意味着“无”,“有”一下子变成“无(可以忽略不计的“有”)”之间的变化当然是质变;一个物理量是不可能发生这样的质变的,其间的变化必定是量变。

所以,物理学的重力加速度不是一个常数。
这是本帖得出的第二个结论:
2g不是一个常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原名:
zero-g 以及关于g的矛盾论述告诉我们什么?
改成现在的样子是为了使它其它几个力学帖子系列化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 g 不是一个常数,如果 g 的强弱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那意味着 g 是有形态的:
1它是内敛的,或者说是向下(向地球)收敛的。
2以几何形式?以指数形式?以对数形式?以什么形式收敛,这很难推导,这需要数据支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g 的内敛、有序的内敛,这其实就是说重力场是有序内敛的,而这意味着我们的第三个结论:

3 重力场是有结构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空间的有序性其实就是结构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重力场的说法可谓是五花八门:
贵州地质 , GUIZHOU GEOLOGY, 编辑部邮箱 1998年 03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地球内部构造; 地壳; 地幔; 地核; 模型;
【摘要】 在此之前,人们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观点是:“地球的内部具有层圈构造,从地表向地心,密度和压力都不断增大,而且在地心最大”。笔者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大量推算,认为这种构造模式不合理,而且自相矛盾。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层圈构造模式:“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其间有一个高密度和高压力层,近地心的密度和压力都与地表很相近,可能比地表还小”。
【英文摘要】 There has long been an opinion that the density and pressure increase innerward and reach to maximum at the Earth's core. However, this view contradicts with the results from 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In the author's opinion, the Earth is characterized by spherical structures among which there is a sphere of high density and pressure, and the density and pressure at the core are more or less similar to one at the surface, even smaller than the surface' s.
【分类号】 P631.1
【正文快照】 1现在正向人们讲述的地球内部构造我们所学的和现在正向人们讲述的地球内部层圈构造见表1。根据表1,人们将地球内部由表往里分为地壳、地慢和地核3个主要层圈(见图1),各圈的特征是:1.1地壳是地球上部的一个层圈,平均厚33km,主要由硅。铝氧化物组成,密度为(2.7~2.9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科:地球物理学
词目:地球内部重力分布曲线
英文:gravity distribution curve in theEarth's interior
释文:表示重力在地球内部的分布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重力的这种分布与地球内部物质密度的分布有密切联系,地球内部密度分布有各种不同的模 型。图中所示的重力随深度变化的曲线,是根据布拉德(Bullard)所做的密度分布假定得出来的。图中可见,从地表向下,重力值大体随深度而稍有增大,但至地核界面(2898千米)便开始地球内部重力分布曲线直线下降,到地心其值则降为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不同和地球磁场分布有关系吗?
没关系,因为只有带电体或磁体在磁场中才有力的作用。重力加速度是地球向心加速度和万有引力加速度的合加速度,

这个说法实际上否定了万有引力与重力有单一的渊源关系。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9楼的说法意味着地球的重力场是个双收敛结构,从地表上空几百公里处向下收敛,同时从地心向外、向地表也呈现收敛,至地表以下2980公里出到达最大值。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学怀疑过g作为一个常数的地位吗?
如果没有,那这可是本帖对物理学的又一贡献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明确指出g 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一个常数,这是物理学上非常重大的一件事,如果它未曾被指出或者未曾被明确指出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9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g.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楼主还是好好看看物理学的历史吧
关于重力加速度,历史上讨论得很清楚了,也很深入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楼主还是好好看看物理学的历史吧
关于重力加速度,历史上讨论得很清楚了,也很深入了
pupil1234 发表于 2012-5-7 13:31


知不知道你这样做很危险?你冒犯的是一个在气象学、物理学领域为人类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他发现的“变脸”应该是百年气象学最重要的发现!他为地震动力找到一个无可置疑的解释,他还发现g不是一个常数。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手握版主大权的人,随时可以将你账号封杀。

珍爱生命,远离58。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敢说这样的胡话:
失重并不是重力的消失
也只有北大的人敢!

一个真实存在的向心力与一个不存在的离心力可以相互抵消!!??
谁敢?!!
北大的人敢!!
2s敢!

一个失重的物体在失重的时候能感受重力????

谁能在失重的时候感受到重力?
北大聊斋系的2s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是如同2s说老太太的,他说老太太是另一个世界的,所以观点才如此不同。
看样子2s才是另一个世界的,在那个世界里:
1失重并不是重力的消失

2一个真实存在的向心力与一个不存在的离心力可以相互抵消

3一个失重的物体在失重的时候能感受重力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5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