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441|回复: 43

汶川地震前曾出现电离层异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csi.ac.cn/manage/html/4028861611c5c2ba0111c5c558b00001/_content/09_03/26/1238034762192.html

2009-03-26 10:27 来源: 科学网(董军提供)




2009年3月17日,财经网刊发文章《汶川大地震前曾出现电离层异常》。文章称,在2009年第四期《科学通报》上,中国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的余涛副研究员及其同事发表论文《汶川特大地震前电离层主要参量变化》指出,2008年5月9日,汶川大地震所在地附近出现了大范围的电离层参数异常增加。初步分析,电离层异常可能与该地区电场突然增加有关,或为汶川大地震的电离层前兆。
余涛及其同事利用多种观测手段发现,汶川地震前,中国上空的电离层出现明显扰动,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明显增加。
余涛告诉《财经》记者,从2008年5月5日到15日,汶川以东至日本冲绳、南至海南南部地区的电离层,电离层TEC出现了明显增加,“平时,这样的增加很少能看到”。


2008年5月9日18时出现的扰动较为特殊:汶川以东南20度范围均出现了电离层TEC明显增加,在南半球磁力线共轭区域也有增加现象,而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地区则无明显增加。整个扰动时间持续了七八个小时,武汉可能是这段时间内电离层TEC最高的地区。

提起5月9日的电离层扰动,余涛打比方说,从5月5日到15日的电离层扰动,就像一盆水放在地面上,即使没有风吹,自己内部有泡泡也会导致水面不平静;但是5月9日的扰动,则是“往水中扔了一块石头”。
余涛解释说,一般磁暴等因素引起的电离层异常,往往是全球尺度的,不会集中在某一个区域;有的地区电离层扰动会增加,有的地区电离层扰动则会减小。而台风等因素引起的电离层异常,则通常会局限在某个较小的区域,例如台风从厦门登陆,那么电离层异常的区域仅局限于厦门地区,“绝对不可能从厦门扰动到日本又扰动到武汉”。
而汶川大地震前的三天,太阳、地磁等空间天气因素都非常平静,因此,余涛及其同事指出,汶川大地震前出现的电离层扰动可能和地震有密切相关。
不过,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电离层扰动是由地震活动直接导致的。由于电离层本身较强的逐日变化、来自低层大气的扰动也可能导致电离层出现一些异常增强或者减弱,甚至在地磁非常平静的时期,电离层可出现高达200%的增强现象。
因此,余涛强调说,还需要寻找其他证据,才能更进一步分析汶川大地震期间电离层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09-4-4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仁兄做的好,补充下他的文章地址
http://yzwhfy.blog.163.com/blog/static/1009054552009118102842172/
发表于 2009-4-4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电离层本身较强的逐日变化、来自低层大气的扰动也可能导致电离层出现一些异常增强或者减弱,甚至在地磁非常平静的时期,电离层可出现高达200%的增强现象。”
这应该是已经确认无关了!
发表于 2009-4-5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已收藏
发表于 2012-3-6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0512000019TECMAPHOUR.jpg 20080511000018TECMAPHOUR.jpg 20080510000015TECMAPHOUR.jpg 20080509000006TECMAPHOUR.jpg 20080508000010TECMAPHOUR.jpg 20080507000006TECMAPHOUR.jpg 20080506000028TECMAPHOUR.jpg 20080505000024TECMAPHOUR.jpg 20080504000020TECMAPHOUR.jpg 20080503000014TECMAPHOUR.jpg 20080502000012TECMAPHOUR.jpg 20080501000014TECMAPHOUR.jpg 这篇文章就是事后诸葛,那段日子电离层变化较大,而且时间很长,很难和汶川联系上,对事前预报我认为没有任何帮助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的确是捕风捉影,捕太阳之“风”捉地震之“影”。
论坛的很多监测研究是捕风捉影,地电监测尤其如此。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的确是捕风捉影,捕太阳之“风”捉地震之“影”。
论坛的很多监测研究是捕风捉影,地电监测尤其如此。
lhkcc58 发表于 2012-3-6 09:01



    说的对,不仅本论坛,全世界目前所有的地震前兆监测手段都在“捕风捉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方法能真正准确抓住地震。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是个方法论的问题,事后去找事前的异常,应该看到两点(1)比较明显的异常发生了(2)事前和发现的比较大的异常一样的异常也发生了,只是在不同地方,怎么解释?  如果把这两点都解释了才完整,不能挑选对自己有利的异常。

另外我觉得地电还是很好的方法,只是有个台站多少的问题,如果多一些应该效果很好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看样子很接近美国人的观点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接近美国人观点,我和美国人观点有很大差异。
战略上我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测的,而且就是现在,而不是遥远的未来。

战术上的问题是:面对异常我们怎么挑选出和灾害有联系的异常??这个问题是预测实践者需要解决的。

我自己目前的方法是:多个方法一起应用,比如,地电异常,红外异常,电离层异常,次声波异常,动物异常都发生了,那么说,可能这次的异常“组”和灾害关系比较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9楼是对7楼的。我发9楼时未见到8楼,可能是网页开的时间太久了,所以你发的8楼没有见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pupil1234


    讲的很好,赞!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据结果找原因在逻辑学是一种认可的方法。尤其是在认识一个因果联系的初级阶段。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lhkcc58
方法论上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自己也在用,在具体实践的层面上,实践者应该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眼界广点(时间和空间上),再多问几个为什么?
其实,答不上来的事情或者异常意义更重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方法需要巨量的数据,需要大量的资料;功夫没有做够就下结论那就是一个逻辑错误--“轻率概括”。
确定一个因果联系也不是简单的事儿。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3-6 11:22
季东先生的理论:人们所说的电离层仅是地球电磁场的一个特定的层次,它的电离度高,说明太阳馈能的电荷增加;电离度变低了,说明地球电磁场变换将空间电荷向高能壳层电磁场转移了。所以,电离层的状态变化和地震、火山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单纯用它预报地震只能是“望风扑影”,无所适从;只有和地电场异常、地磁场异常、电磁辐射异常、高温红外异常、温度距平异常、干旱、动物异常、等信息综合分析,才能准确预报地震。
    只要人们认识到:地震是地壳内高能电场放电所激发的等离子介质的聚变效应;攻克地震预报的日子已经到来!
发表于 2012-3-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指电离层电子总含量)异常与地震的关系的确是近年来的热点,在网上搜“TEC异常”能找出很多这类文章。然而地震预测往往这样,地震前会有异常,有异常却未必有地震(不仅仅是TEC观测,重磁电震生物云图莫不如此)。地震后可以发现有TEC异常,但是反过来再出现这类异常,谁敢报8级地震?因此被批“马后炮”也就不奇怪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山水如屏


    确实如此,赞!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

这就是必要条件。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Guest from 118.186.131.x
“太阳馈能的电荷增加;电离度变低了”

1    是
2   磁顶层是变化的,电离层的运动应该是受迫运动,应该是磁顶层的压迫所致。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句题外话,"5.12"之后地震局被公众媒体狂批的同时,中科院、国土、气象等部门专家一度跃跃欲试,觉得地震预测根本没那么难,只是地震专家水平太低。当时地震系统外专家曾发表过不少关于汶川震前异常的文章,一度引起广泛关注,搞得地震部门压力很大。这些文章的科学性暂且不说,据笔者最近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些专家现在大多数都知难而退,不愿意再搅地震预测的浑水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山水如屏


    这只能说明“目前大多数人急功近利”,今天搞,明天出成果,后天受表彰,大后天就赚大钱,如果超出这个时间,大家就如鸟兽散。
所以,就这个意义上说,爱好者或者说业余研究者(业余研究者不是说水平业余,是说研究时间是在业余时间)更纯粹,完全是爱好和使命驱动,我觉得更容易成功,或者取得重大突破。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由管理员组织个“每日分析”栏目,把各个方面的资料汇总,资料包括地电、地磁、地震云等等等等。
规矩可以有:
1每天定时汇总,比如晚上7--8时
2资料只包括图形数据图表
3汇总贴内不得相互反驳责难
4其它废话不得出现
5每一个人另贴得出自己的结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一个够专业的业余监测体系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pupil1234


    这只能说明“目前大多数人急功近利”,今天搞,明天出成果,后天受表彰,大后天就赚大钱,如果超出这个时间,大家就如鸟兽散。所以,就这个意义上说,爱好者或者说业余研究者(业余研究者不是说水平业余,是说研究时间是在业余时间)更纯粹,完全是爱好和使命驱动,我觉得更容易成功,或者取得重大突破。
======================
    最大问题不在于急功近利,而在于不知其难。
    笔者认为,地震预测的难度一直被公众和媒体大大低估。这一点很像是炒股票,在外行人看来简单得很,不过就是低点买进,高点抛出。可一旦把真金白银投进去,就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了。地震预测同样如此,很多人以为看到鸡飞狗跳、井水变浑等等异常就可以报地震,其实情况要复杂的很。那些外系统专家虽然以前没搞过地震预测,但都是科班出身数理逻辑功底很强,统计一下很快就能明白原来想法太过简单,或者发现物理模型存在缺陷,所以才会知难而退。业余研究者的专注精神和使命驱动值得肯定,但缺点也十分突出,特别是在概率统计方面比较薄弱,习惯于自我评价、自我验证。譬如地震云研究,基本上就是“拍照片、等地震”,过了几天某处发生个6级地震,就认定自己“成功”捕捉到了地震云,却忽视全球地震活动性的概率。这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失使得业余爱好者对地震预测的难度往往缺乏客观的认识。
    末了补充一句,笔者这段话很容易被理解为宣扬“地震不可预测论”。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pupil1234

    另外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几幅图右侧的颜色图例并不一致。譬如5月11日图例中tecu数值15对应为浅蓝色,5月12日图中数值15对应的却是黄色,这样画出来的图,自然显得5月12号那天的异常更明显了。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有作弊嫌疑的。
    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际情况却是“群众是很容易糊弄的”(要不怎么会有张悟本的神话?),类似这样的小把戏基本上一蒙一个准,有几个会仔细研究?大多数人看到这样明显的“异常”,回头就骂地震专家没用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山水如屏

这里是个量级问题:

色谱图的范围是红到绿,但是每天的TEC范围不同,在制定色谱图时,仍然是红到绿,那么同样的15读数,在0-30的色谱图上的位置与0-40的色谱图标定上的位置就出现变化进而造成颜色变化。

应该标出等高线色谱图来代替这种色谱图。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pbs


    这种小把戏见得很多,但十分有效。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山水如屏

正是因为有图例,才发现变化较大,较乱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贴图也要贴个真正异常的图才行!这是512当天上午大面积电离层浓度减低的情况:
20080512020023TECMAPHOUR.JPG 20080512023024TECMAPHOUR.JPG 20080512024524TECMAPHOUR.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相同时间的正常背景图:
20080301020014TECMAPHOUR.jpg 20080301021515TECMAPHOUR.jpg 20080301023015TECMAPHOUR.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背景图一般情况下是不变的!看另外一组:异常是肯定的,自己看看,对比对比:
20081201020010TECMAPHOUR.jpg 20081201021510TECMAPHOUR.jpg 20081201023010TECMAPHOUR.jpg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贴图也要贴个真正异常的图才行!这是512当天上午大面积电离层浓度减低的情况:
云之万化 发表于 2012-3-6 19:18



    以这个电离层图来看,有点无线电常识的都知道,那天上午的电离层异常已经完全可以影响电波通信了,而事实是成都的火腿们当天上午的确发现了问题!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指电离层电子总含量)异常与地震的关系的确是近年来的热点,在网上搜“TEC异常 ...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2-3-6 11:24



    虽然有异常,但仅凭某个异常就能预测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能引起异常的原因很多,其实地电,地磁,等等,何尝不是?能找到异常总比一点异常都找不到要好,最后还要分析哪些是真异常,哪些是假异常?哪些是有用的异常?哪些是没用的异常?就象一个医生,化验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看病最后还得由人来决定,机器是办不了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3-6 19:51
楼上的想说明啥?
匿名  发表于 2012-3-6 19:54
楼上用不同时间的图象,那感问:电离层随地球自转而同步自转吗?
发表于 2012-3-6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用不同时间的图象,那感问:电离层随地球自转而同步自转吗?
Guest from 114.247.10.x 发表于 2012-3-6 19:54


你好好学习一下电离层的基本知识就明白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想说明啥?
Guest from 114.247.10.x 发表于 2012-3-6 19:51


积少成多,积小渠成江河,不放过任何一点异常,收集起来,当异常越来越多时,就会量变成质变,离预测就会越来越近.......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7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云之万化


    需要说明的是,TEC并不是直接测量结果,而是一个积分值,主要基于IGS提供的电离层TEC资料和地面基准站GPS资料进行解算。目前国内地震局、气象局、中科院等几家机构基本上都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台站数据,台站数量偏少导致图分辨率太低,异常区在地理上与汶川地震震源区偏差较大。笔者认为不宜在此基础上作过多结论。

    另外,TEC受日照影响显著,属于快变系统,日变化非常显著(一般每天下午13点后达到峰值)。如果把5.12 当天02:15UT时刻的图(31楼)和上面00:15UT时刻的图(5楼)放在一起比较,会发现TEC图在短短2小时内就有显著不同。这一点上面两位网友都没有说明,读者容易把日变化误读为震前异常。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7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云之万化


    需要说明的是,TEC并不是直接测量结果,而是一个积分值,主要基于IGS提供的电离层 ...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2-3-7 11:44


对哦,这个图分辨率太低,所以很多较低级别的地震都无法体现,唯独512这样的大级别的当天才有表现,如果你长期观测这个变化就会发现什么是异常什么是不异常?电离层一般分四层,前三层在日中天时达到最大,夜晚变小,最后一层F2在夜晚可以到达最大,这就是收音机为什么在夜晚声音更清楚更大的原因,电离层白天比夜晚对无线电的扰动更大,虽然也存在季节变化,但通过长期的观察可见,季节变化远小于日变化,从上面发的2008年3月和后来12月的图可看出,上午10时到12时的电离层变化是差不多的,而512那天的变化就大得多,长期观察就会有所分辨,当然中科院的这个图用来研究地震确实差劲,用它分析无线电通信或许更好些.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7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云之万化


    如果把5.12 当天02:15UT时刻的图(31楼)和上面00:15UT时刻的图(5楼)放在一起比较,会发现TEC图在短短2小时内就有显著不同。这一点上面两位网友都没有说明,读者容易把日变化误读为震前异常。
山水如屏 发表于 2012-3-7 11:44


这就是那天的与从不同哦,一般情况下两个小时是没有这么大变化的,正常情况下,每天24个小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每个小时的图都不会差别太大,我记得有个24小时变化趋势图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7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山水如屏


    所以我觉得取半夜一个时间点比较,这样比较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7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横向比较,纵向比较;邻比、环比一样重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27 02: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