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49|回复: 3

纪念日本311九级大地震,重新探索秋翁感悟(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纪念日本311九级大地震,重新探索秋翁感悟(二)

地震研究和地震预报成为科学技术界一项攻坚的难题,重新探索《秋翁对地震预报一点浅显认识》,对我们地震研究和地震预报会有所启发、有所指导。本文将按照地震坛-地震监测当中发表的《秋翁对地震预报一点浅显认识》文章里面的对答顺序进行解读。

《秋翁对地震预报一点浅显认识》网址:

http://www.dizhentan.com/thread-9091-1-1.html

349楼:

发表于 2011-10-20 08:59 | 只看该作者

秋翁对【地球辐射的无线电信号可用来预报破坏性地震】述评:



1986-1987年南加州,1988年亚美尼亚以及1989日本和北加州的大地震之前,卫星和地面的传感器都曾检测到一种奇妙的无线电波或相应的电磁活动。

雅典大学一位研究“地震电信号”的物理学家声称他在几年前内曾预测了希腊7个中到大地震中的6个地震。

但是,许多科学家们仍不能相信地震会发射可以用来预报地震灾害的无线电信号。他们认为还没有证据证明检测到的信号与地震有关。

阿拉斯加大学预报地震专家M.怀斯说:那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假说,但没有一个震例是信得过的。设在门路帕克的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球物理学家M.约翰斯顿认为:“这是一个有希望的领域,但不能说我们肯定可以用它来预报地震。”

评论:这篇文章值得述评是因为文章非常实事求是,不是像很多文章为了发表,弄虚作假,纸上谈兵,甚至文章中引用的地震前数据,我估计连作者本人都不相信这些地震前数据,今后可以成为用于预报地震的可靠地震前兆资料。我前些日子查过一些地震方面的论文,至少有两篇是总结大量多年观察的基础上得出地震前几乎100%有电磁波前兆,但是电磁波前兆并不是在每个监测点都能测到,可是监测点在地震之前不同程度都出现过干扰。

地球的周围是一个充满各种频率无线电的嘈杂环境,这些无线电波是由各种发射机、电子设备、闪电、太阳风和地球大气层上部的电子活动产生的。

收音机音乐产生的波的频率高达每秒数千至百万周。

评论:大地震之前的地震前兆无线电波或相应的电磁活动是一个很大的能量,而那些发射机、电子设备等电子活动所产生的能量非常小,区分很容易。记者可以只看到表面现象,地震观测者应该体会到能量大小。

可能是临震信号的无线电信号的频率要低得多,已知的有甚低频、极低频、超低频的波,这些波可以通过一定厚度的固体岩石和大气层传播。

评论:低频波传播的物理原理。

甚低频(VLF),频率范围 330kHz 。

       极低频(ELF)指低于3KHz以下。

       超低频(uLF)指低于30Hz(赫兹)的电磁波。

科学家们推断,与震前地下的应力积累一样,无线电波和地球电磁场的变化是由于岩石受挤压或破裂以及地下水流的变化而产生的。

约翰斯顿说,大地震之前许多无线电信号并不伴有可以测量到的地下应力变化的变化,这就使这种理论产生了疑问。

评论:上面的推断不正确,下面“大地震之前许多无线电信号并不伴有可以测量到的地下应力变化的变化。”也就不正确。

小地震似乎不伴有无线电波,因而一些科学家认为,只有超过里氏56级的地震之前才有信号发射。

评论:这是实践中总结出的有价值的经验,这个观点我在91楼也同样发表过类似观点。

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学家在探测敌国潜水艇的研究期间,偶然发现了地震和自然无线电波之间相关的明显证据。

作为海军资质项目的一部分,工程师们在蒙特雷海湾附近科拉利托斯安装了磁力仪,以测定地磁场微小变化。


1989
912日,传感器检测到异常的超低频无线电信号,它比105日的强30倍,而后有所减弱,在1017日下午2时,信号又增强并使记录出格。


3
个小时后,旧金山湾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这就是死亡50多人,受伤近3800人的洛马普列塔7.1级地震,地震震中距科拉利托斯6.4KM

研究人员们认为,信号是由于震前地下应力产生的,但斯坦福大学的电气师A.弗雷瑟—史密斯说:“我任然怀疑自己结论。”他又补充说:“有许多怪人”在为地震与无线电信号之间的联系进行辩护。

最初对无线电信号活动与地震之间可能联系的一些研究工作是中国科学家在本世纪70年代进行的,他们测量到地下岩石对自然电流的电阻率在1976年唐山地震前几年不断降低,这次地震为7.8-8.2级,死亡人数多达80万人(译者注:原文有误)。

但另一些科学家认为,地震前电阻率可能增加而不是减少。

评论:注意,传感器检测到的是超低频(低于30HZ)无线电信号。



1988127日毁坏亚美尼亚斯皮塔克的死亡2.5万人的6.9级地震之前几小时,苏联离震中121-201KM的传感器检测到超低频无线电信号,当余震震撼这一地区时,宇宙1809号卫星在沿轨道运行到亚美尼亚上空时检测到强烈的甚低频波。

评论:注意,离震中121-201KM和传感器检测到超低频(低于30HZ)无线电信号。还有卫星检测到强烈的甚低频波(3-30KHZ)。同一个地震传感器与卫星检测到的频率不同,在不同频率上都可以检测到不同频率受到干扰。

但是,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T.亨塞尔森对地震与无线电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疑问,他发现美国动力探测2号卫星在它通过地震区和无震区上空时曾检测到同样信号。

日本地面传感器曾检测到1989-1990年期间日本东部近海一些4.0-5.6级地震前数小时突然出现的甚低频和极低频的无线电信号。1989年海底火山喷发前,也记录到类似的活动。

评论:注意,传感器曾检测到1989-1990年期间日本东部近海一些4.0-5.6级地震前数小时突然出现的甚低频(3-30KHZ)和极低频(3KHZ以下)的无线电信号。1989年海底火山喷发前,也记录到类似的活动。地震前与火山喷发前记录到类似的活动我认为可信的,我曾经也发现火山喷发前与地震前的无线电信号有类似的几种无线电信号,但是地震前的表现种类更多。不光火山喷发连月食发生也记录到与地震前的无线电信号有类似的几种。

地球物理学家之所以怀疑是因为突然发生的无线电信号是由震中几乎161KM的几个传感器检测到的,他们不能解释一个与地震相关的无线电信号如何能通过基岩传播到如此之远。

评论:这个怀疑太没有道理,161-200KM距离可能是“测量地震最佳距离”。

距断层几公里之内的传感器在加州3次地震前检测到岩石的电性变化,它们是1975年霍利斯特附近的5.2级地震、1986年棕榈泉的5.9级地震以及1987年惠蒂尔的破坏性地震。

如果传感器必须布设在非常近震中的地方才能检测到震前信号,则沿每个大断层都应布设大量昂贵的设备。

评论:看来传感器费用比较昂贵。

雅典大学的物理学家P.瓦罗特索斯最近声称,他通过在某些“敏感点”设置传感器检测到了使他得以预测震级为5.5或更大的7次希腊地震中6次地震的信号。


A.
弗雷瑟—史密斯认为,地震学家怀疑的部分原因是,某些“敏感点”离震中数百公里,这比人们认为的无线电信号在地下传播的距离要远。

评论:传感器检测到了使他得以预测震级为5.5或更大的7次希腊地震中6次地震的信号。说明90%的地震前传感器都有反应,也就是说对低频波进行监测是地震预报的一个突破口。

译自【新华社电讯稿】1992.3.28

作者:L.西格尔

本文来自: 地震坛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dizhentan.com/thread-9091-4-1.html

评论当中提到91楼的观点:

91楼:

你问:“秋翁老师您在十楼的帖子讲,“无线电测震比较灵敏”。我想知道,多大的地震能够对无线电信号传播产生明显的影响?影响范围多大?这种方法对震级的判断的准确性有多大?”

回复:

根据我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使用电磁波测震的经验,当时我的观测地点在北京,地震发生地点是唐山及周边地区余震,相距200公里左右。我们知道5级以上是破坏性地震,5级以下地震对地面建筑危害不大。我发现唐山附近发生5级以上地震就能对电磁波测震产生明显的影响,唐山发生4.5级地震对电磁波测震没有影响,这好像有一个启示,对地面建筑构成破坏的震级,电磁波测震就能够测出来。但是,距离发生变化接收也会发生变化,我曾经遇到这样的震例,宝抵发生一次4.5级地震, 宝抵距离北京100公里,我接收到的地震电磁波干扰同唐山即将发生5级地震一样。我又注意到距离观测地点50公里公里附近的3级和4级地震对电磁波测震没有影响。看来地震电磁波对无线电电磁波的影响不能采用死板一个定论,经常是随机性比较大。你提出第二个问题“这种方法对震级的判断的准确性有多大?” 地震震级准确性,按照我预报情况统计总结,地震震级误差在0.5---0.7级。

无线电测震法实际运用情况:统计197611-197712月一年另一个月时间唐山强烈地震后余震发生5-6.9级地震总共25次我们观测结果:

正确地震预报 17 68%

地震电磁波不明显未做预报 2 8%

有异常电磁波未做预报 2 8%

属于前兆地震 2 8%

没有观测无记录 2 8%

小计 25 100%

根据以上统计25次震例中,地震电磁波出现22次,短期临地震前兆对应率88%

本文来自: 地震坛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dizhentan.com/thread-9091-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自《秋翁对地震预报一点浅显认识》:
第46楼:
发表于 2011-3-4 1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 山水如屏   
专业人士,专家的讲话,水平就是高,全面系统,站得高看得远,让我受益非浅,再次感谢你的光临指导。
在国际地震研究领域,电磁波测震研究占有比较突出的位置,以日本学者研究论文为最多。看见你的跟帖才知道电磁波测震在国内地震领域的现状,真没有想到电磁波测震在坐着“冷板凳”。电磁波测震之所以不被重视,主要是无法实现自动记录,在文章【园外芳草地】最后写给国家地震局一封信有这样一段:“早在八十年代初,我曾经同国家地震局张以勤同志谈过我的观点。张以勤同志认为,只有使用仪器记录下来的数据和资料,才是研究讨论为界限的科学东西。”一般来说电磁波测震要想实现自动化监视预报地震确实有困难,一般来说,信息量越大的监测手段,越给自己处理数据找麻烦,电磁波测震无法实现数据化,只能不被重视。如果是采用人工监听方法就好办了,信息量再大的话,都可以通过大脑思维排除不需要的信息,直接寻找有用的地震异常信息。所以电磁波测震就变成:“大家普遍认同电磁波观测异常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想再往前迈一步却很难。”的窘境。
你对电磁波测震很内行,“笔者曾经接触过一段时间的电磁波观测。”我们交流起来就会很方便,我也想就回答你讲的四个问题机会,对无线电测震方法介绍一下:
“1、电磁波观测到的其实是一种噪声,其物理量是什么现在还搞不清楚,而物理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对震级的判断(虽然笼统地说都是电、磁场强度)。”
地震电磁波怎样干扰无线电信号传播途径呢?比喻一下,正常时候,锅里装满冷水,空中放上一张纸,纸就是无线电信号传播途径,这时信号传播是平稳传播。地震前,锅里的水翻滚,空中的纸就起伏动荡,无线电信号传播途径受到扰动。地震电磁波对无线电电波传输过程的扰动,是对整个信号网络进行干扰,并不在一个频率上。

“2、电磁波信号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观测结果是很大空间范围内多源信号的混杂,如何能把由孕震区发出的信号剥离出来?”
现在空间各种无线电信号真是太多了,许多频道上都塞堵,就像现在大街上堵车一样。尤其调频广播出现后,很多中波和短波广播都大大减少了,过去定位一个短波频道,开机就有,现在是今天有明天可能就没有,不过只要有短波广播存在就能监测。
地震电磁波辐射是一种能量辐射,很大很大的能量,这种对无线电信号网络能够扰动的大能量,也就是这么几种气象干扰、地震干扰、磁暴干扰等,人类活动的干扰源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构成对无线电信号网络扰动。由于长期监听,对于这些干扰出现已经非常熟悉,很容易排除干扰,直接寻找地震电磁波干扰。
“3、如您所说电磁波确实“比较调皮”,经常是相邻两个电磁波台站、同样的仪器,在同一地震前反应却差别很大。”
这种现象是电磁波的特性,其实反映差别很大,也只是声音强和声音弱问题,当然也关系到地震异常信号出现多少的问题,即便地震异常信号少,只要出现就可以通过地震异常信号类型分析出,即将发生多少级地震。
“4、观测结果除了时间相关性稍好外,与震级大小的相关性并不太好(经常是大地震小反应甚至无反应),而地点的判断就更难。”
无线电测震对发震时间和地震震级对应好,五级、六级和七级地震都能够分析出来。地震地点比较难判断,但是根据经验,可以判断出地震中心距离观测点大约公里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自《秋翁对地震预报一点浅显认识》:
第210楼:
发表于 2011-5-4 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9# Guest from 121.18.127.x     
地震之前存在地震电磁异常现象已被大量地震震例所证实,地震电磁前兆已成为地震短临预测的有效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我们对地震前兆地下电磁场变化的物理机理进行了理论探讨,确定地震之前地下电磁波辐射变化的存在,并对运用电磁波异常信号预测预报地震以及如何排除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接着对电磁波扰动观测方向尤其是观测数据化进行了分析。地震电磁波前兆的观测未来发展就是要逐步实现网络化测量系统,达到连续数字采集,图形显示,实现了远程网络数据传输,通过网络传输到总分析中心,同时,对多个基站的观测数据进行显示、统计分析,可进行分段统计平均值、最大值、总量,可对异常信号进行统计分析,为地震预报提供依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自《秋翁对地震预报一点浅显认识》:
第431楼
发表于 2012-5-6 08:3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重新看了326楼xiangdan帖子有点想法:
【1、326楼xiangdan帖子:
公布2010年1月12日海地_前兆信号_频谱声音及图像
http://ipmart.blog.sohu.com/185611680.html
2、328楼秋翁回复xiangdan帖子:
有xiangdan324楼的解释就看得懂了,仪器是感应磁力仪,由东京大学提供0-5赫兹的超低频范围的接收,接收地磁场的时空变化。光谱图像是由计算PSD(功率谱密度)102.4秒的连续时间序列数据段。
频谱图记录2010年1月10、11、12日记录的信号的频率内容,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5:50分海地7.3级地震。声音虽然与画面图像是10、11、12日时间频率的频谱图同步出现,但是,并不是这三天的声音,我个人认为声音是临地震前接收听到的声音。我曾使经用无线电收音机在7级地震前,临地震前五分钟接受到,“呼”“呼”。。。推过来,刮过去的声音。与感应磁力仪接收到的声音有区别。】
日本在搞临地震报警,就是利用地震是纵波快,横波慢的特点,接收到纵波,有七级以上地震发生,马上通过电视台和手机短信报警,通知人们马上下楼到安全地方去。这种方法只能够提前两分钟报警。
我认为无线电接收方式,可以提前五分钟报警,能够使无线电信号产生“呼”“呼”。。。推过来,刮过去的声音,唯独只有地震。气象干扰、磁暴干扰等都不能产生这样效果。不知道谁能够设计出这种报警装置?????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5-19 15: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