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358|回复: 0

汶川地震经验教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汶川地震发生在何时?
答: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分。
2、汶川地震震级和死亡人数是多少?
答: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震级为8.0级,死亡人数接近7万,另有1万8千多人失踪。
3、汶川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多少?
答:目前估算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
4、在汶川再次发生同样强度的地震可能性不大,为什么?     
答: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张培震日前提出,这次巨大地震的最根本动力来源还是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块之间相对运动在断裂带上产生的能量积累和释放。龙门山断裂带滑动速率缓慢,导致强震复发周期的加长,估计龙门山断裂带8级强震的复发间隔至少在3000~5000年以上。
5、汶川地震后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如何开展工作?
答:启动专家会商机制,召集相关专家就抗震救灾工作及时展开研讨和阶段性评估,对随时产生的新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对抗震救灾中的有关战略策略、方针政策涉及的关键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供国务院及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6、汶川地震后,为了做好后续救灾和善后恢复阶段长期奋战的准备,应首先恢复什么体系的工作?
答:首先恢复灾区本身的灾害救助体系。因为汶川地震后,一些专业应急管理部门,尤其是民政部门的人员伤亡惨重,因此迫切需要首先重视如何在救灾及灾后重建阶段及时解决应急体系不健全问题,加快该体系自身的恢复重建进程。
7、如何发挥专业心理救援专家的培训作用?
答:充分发挥已在救灾前线的专业心理救援专家对当地志愿者的培训作用,以便在当地组织起更大规模的心理干预队伍,满足灾区群众大量的心理抚慰需要。并且可以要求当地相关部门制定工作机制,组织社会力量建立心理抚慰基金,为灾后长期的心理抚慰工作提供人力与资金保障。
8、汶川地震后,如何建立政策性巨灾风险保障机制,提高巨灾风险应对能力?
答:2008年年初冰雪灾害造成了1516.5亿元的巨额经济损失,但由于没有巨灾保险体制,目前预计保险公司仅可赔付35.19亿元。此次地震损失8500多亿,而财产险一般将海啸、地震等巨灾风险列为除外责任条款,人身险一般不单独涉及地震内容,巨灾风险的共担机制缺乏,最终影响恢复重建能力可以借鉴国际上通行做法:是建立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与优惠,并通过再保险机制进行更广范围的风险分摊。
9、汶川地震后,如何提高应急物资储备的战略规划,建立高效的综合性战略储备相关体系?
答:第一,政府要根据各地特点,全面结合自然灾害、经济危机、战争等公共需求,继续建立适应各地需求的应急物资、战略物资储备库,丰富储备品种,为应急救援提供快捷保障。第二,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国家战略物资储备。通过政府规制、行政合同、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形成政府与相关企业的战略物资储备联盟,保证在巨灾时能够让这些企业及时生产并提供所需的应急物资,以大大降低有关的储备成本。
10、汶川地震后,如何提高社会捐款使用情况的透明度?
答:第一,增加捐款资金信息透明度。第二,完善捐款使用情况的审计与评估机制。第三,根据以往捐赠中存在的问题,对企业和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名人的捐助践诺情况、到位率进行监督,增强慈善事业的可持续性。第四,反思我国传统的社会捐助方式和渠道,逐渐培育起健康的募捐文化和理念。
11、汶川地震后,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如何改变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方面的传统观念?
答:临震预报难度较大,但可以更加重视一定区域的中长期地震预报,以便让社会各方尽早认知所在区域未来可能的地震风险,并自发采取相应的准备。对地震预测信息采用“几率为百分之多少”的方式进行公示,或采取其他婉转的方式告知公众有关的临震风险及自救互救知识。
12、汶川地震后,如何借鉴国际惯例,建立国家仪式制度,提高民族凝聚力?
答:此次地震灾害凸显我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国家仪式制度上的缺位。我国应完善包括国家公祭、国葬、大典的举行及其规格;追悼日、庆典日的宣布及其行为规范;国家勋誉的授予、颁布等国家行为在内的各项规定,形成系统的国家仪式制度,以培养国民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精神。
13、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怎样安慰灾民的心理?
答:抗击强烈地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当我们积极组织抢险救灾的同时,对于那些在地震中遭遇心灵创伤的人们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作为一个普通人应在这一阵地上,帮助灾民进行心理疏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也是对此次抗震救灾的一种积极支持。
14、汶川地震对人们心理影响的特殊性是什么?
答:本次地震突如其来,伤亡巨大,余震连绵不断,震区交通破坏,不仅给人的生命财产带来伤害,也会使人们出现心理应急反应,损害人们的安全感,严重者甚至产生急性心理反应。
15、灾区的人们会出现什么样的生理反应?  
答:强烈的地震和无数次的余震会使生理反应表现复杂多样,有些人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部不适,恶心,腹泻,头痛,疲乏、入睡困难等生理反应。
16、当你与灾区孩子们在一起时的五项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答:1、如果需要和可能的话,大量躯体接触。
   2、先用日常生活的招呼语言,建立信任的关系,开启谈话的可能性。       
   3、礼物:巧克力,画笔和纸;补充营养的;互相信任。
   4、如果有时间,也允许的,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5、告别时要说:如果你以后需要我的帮助,还是可以来找我,难过的时候我都在。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电话或者地址。
17、当你与灾区孩子们在一起时的十项不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答:1、不要欺骗(如孩子父母已经双亡,还是骗他);  
    2、不要承诺做不到的事(如我一定帮你找到你的父母);
    3、不要强迫他回忆或说话(不要说“没有关系,你说啊”)
    4、不要粗暴地“干预”他的情绪,如“不要哭了”、“要勇敢”、“哭吧!”等等,他有自己发出情绪的方式;
    5、不要表现出他很可怜,需要被同情的样子;
    6、不要试图取代他的父母,不说“没关系,我们都爱你”,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背叛了自己父母;  7、不要过度的给予,有可能造成依赖、迁怒或感觉被施舍,会把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  
    8、不要以为自己是救世主,不要以为只有自己能帮助他,让他先找到康复的方法,启动每个人自我疗伤的能力;  
    9、不要造成他们的内疚(幸存者综合征——为什么我的同学都死了)、不要说“你已经很幸运啦!”“你已经比别人好多了!”10、不要对他所经历过事情充满好奇,即使我们很爱这个孩子,我     们还应控制自己的好奇,这可能会产生二度伤害。   
18、保护受灾儿童简单口诀是什么?
答:先医疗,救生命;保温暖,供饮食;睡好觉,防丢失;防疫病,手勤洗;找玩具,讲故事;莫惊恐,多解释;鼓信心,要重视;指导下,看电视。心烦躁,情绪低;找医生,健心理。
19、怎样保证儿童身体和环境的安全,预防潜在危险?
1)优先保证儿童身体安全,对于受伤儿童立即给予医疗救护。
   (2)优先给儿童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安全食品以及夜间保暖。
   (3)尽量把儿童安置在远离灾难现场和嘈杂混乱的场所,避免孩子走失或因环境拥挤不能入睡。
   (4)要指导孩子观看新闻报道,因为低年龄儿童可能会对电视画面中重现的镜头感到害怕和恐惧。鼓励孩子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灾区灾民的关爱,不鼓励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20、怎样做好儿童的基本心理保护?
答:(1)促进表达:鼓励并倾听儿童说话,允许他们哭泣,尽量不唠叨孩子,告诉孩子担心甚至害怕都是正常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孩子玩游戏,不要强求儿童表现勇敢或镇静。 
   (2)多做解释:不要批评那些出现幼稚行为的孩子,这些暂时出现的"长大又变小了的行为",是儿童对突发灾难常见的心理反应。对孩子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同时要给予希望,向儿童承诺,地震会过去,政府会安排大人来帮助我们,帮我们重建家园。 
   (3)本次灾情重大,直接受影响的孩子多,要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请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必要时进行治疗,避免问题延续。
21、哪些孩子在灾害中更容易受到心理伤害?
答:在地震中身体受伤的儿童;以往遭受过灾难或创伤事件的儿童;女童;患躯体疾病、残疾的儿童,包括智力障碍儿童;或者以前曾经有过情绪、行为问题的儿童;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儿童。

22、学校、医院等人员集中的公共建筑,是否应当提高抗震等级?
答:应当。
23、防止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
答: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水平。
24、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死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将什么时间定为全国的哀悼日?
答:2008年5月19日至5月21日
25、汶川地震给地震预测提供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答:关于地震预测的科学研究和探索,国家应加大投入(成功预报一次汶川这样 级别地震所减少的损失足以弥补前期的所有投入),要允许百家争鸣(伪科学除外),允许非官办科研机构参与并给予扶持和资助,各种观测数据和中间结果要尽可能地共享。
26、汶川地震给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答:这次地震后,大家都会发现自己在抗灾防灾方面知识的欠缺,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这方面的教育,而且应该是普及性的、义务性的。我们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地震后就普及地震的知识,火灾后就普及火灾的知识,我们需要系统的学习和演练各种灾难逃生、紧急救助、危机情况处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不仅要进入小学生的课本,更应该成为我们所有人的必修课。
27、汶川地震给灾后救援工作提供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答:中国应该有一个专业的救援体系,这个救援体系应该统一指挥和调度,救灾物资储备还需要加强 。
28、救灾自愿者的行动要诀是什么?
答:发现伤员要冷静,正确急救遵要领,伤员气道有阻塞,清除阻物是原则。出血伤员快止血,按压部位要准确。四肢骨折莫乱动,夹板固定不能松。拖压伤员用力匀,避免伤员再受损。颈部腰部有损伤,硬板搬运小心行。伤员昏迷不清醒,猛力掐住人中穴。伤亡尸体早报告,卫生处理再送行。
29、心理救助的原则是什么?
答:面对受难的乡亲,我们不是拯救者,我们只是共同的亲历者!是不愿意退缩的陪伴者!
30、救灾志愿者不可以跟遭受地震灾害的人说的话是什么?
答:“我晓得你的感觉”“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时间会治疗一切创伤”“你还年轻,要继续你的生活”“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他现在已经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了”“你会走出来的”“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 “你应该要回到你的生活,让日子继续过下去”不能以高高在上姿态去抚慰受难心灵。
31、余震期间,要注意哪些与建筑有关的事项?
答:主震过后,余震很多,为保证人员的安全,首先应对房屋进行初步鉴定评估,经鉴定为危险的房屋及有待进一步鉴定的房屋,应远离。在搭设临时避难设施时,应选择安全场地,避开危房,远离危险源。对室内燃气管道、灶具、用电设备等,应确保安全关闭,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32、地震之后的危房如何处理?
答:要进行初步鉴定,主要是对房屋的变形、开裂和损伤情况进行检查。经初步鉴定,确是基本安全的,允许继续使用,是严重破坏和无加固价值的房屋建筑,则要在现场划定警戒线,予以警示,等待拆除。其余的情况,要做进一步鉴定、评估,暂不使用。
33、汶川地震后,营救人员安全保障是如何实施的? 
答:必须事先让所有参于搜救人员明确了解警示信号和撤退流程。
  比如,警报可以按下述方案鸣响:暂停行动/保持安静:一声长笛(持续3秒);撤离该区域:三声短响(每次1秒),暂停一下,再次重复,直至所有成员撤离;重新开始行动:一长一短。
34、城市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队应配备能完成救援任务的必要技术装备有哪些?
答:包括搜索、破拆、顶升、搬运混凝土构件的设备、通讯设备、照明设备,以及救治队员、受害者和搜索犬的医疗用品和器材。
35、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基本技术与训练都包括哪些内容?
答:1、搜索技术,包括:人工搜索,犬搜索,仪器搜索。
    2、营救技术,包括:支撑技术,破拆技术,顶撑技术,瓦砾移出技术。
    3、疏散安置,这项工作要在社区基层政府或现场防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主要是协助政府开展灾民疏散、救灾物品发放、照顾孤、寡、幼、残人员,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工作,协助做好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确定灾民疏散场地和临时,避难场所时要注意选择确定在交通便利,视野开阔,地势平坦的地区以及体育场和各大、中、小学校操场等。在进行人员疏散安置时,要做到分工明确、重点安置对象突出,各负其责,沉着冷静,选择好快速、便利、安全的通道,避免形成人流拥堵。
36、日本吸取汶川地震教训,对教育设施是如何做的?
答:日本不仅未雨绸缪,也吸取别国教训,这是其学校经受住地震考验的原因之一。在中国发生5•12汶川大地震后,校舍倒塌引起高度关注。日本马上将目光投向自己的学校,调查后发现有近四成校舍存在抗震不足问题,针对学校的抗震加固工作随即展开。6月16日,日本国会通过了增加中央财政补贴以提高教育设施抗震能力的修正案。而这项修正案出台的背景,正是中国5•12汶川大地震后给予的警示。据日本媒体报道,5月16日,日本内阁举行会议,专门讨论加快学校危房改造的进程。会议决定,由中央财政安排主要资金,争取在5年内完成全国4.5万栋公立中小学校校舍的补强施工。5月21日,日本自民党议员向国会提交议案,要求政府把对学校耐震设施的国库补助从二分之一提高到三分之二。
37、在汶川地震后不久,日本也发生了7.2级强震,发生在哪里?
答: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当地时间6月14日8时43分(北京时间7时43分)发生里氏7.2级地震。
38、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7.2级地震伤亡多少人?
答:死亡10人,受伤200多人,13人失踪。
39、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7.2级地震人员伤亡是如何造成的?
答:死亡者中,有在地震时匆忙跑到户外被车撞死;在钓鱼时遭遇山体滑坡坠海遇难;另有一人在水坝建筑工地上被滚石砸中身亡。13名失踪者中包括林场作业人员、垂钓者和外地游客。
40、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7.2级地震为何伤亡少?
答:这次地震形态和构造成因与中国汶川大地震相似,释放能量与造成6000多人死亡的1995年阪神大地震相当。但伤亡人数非常少,日本地震专家分析了原因。此次地震造成的建筑物损毁程度很小是主要原因之一。
41、日本值得我国借鉴的抗震经验是什么?
答:日本的地震频度和强度都非常高,但在日本发生大地震时造成的人员伤亡却相对较少。在日本,公众普遍了解目前地震预报还不过关,难以在震前提供准确的地震预报。提高各类工程抗震设防水平和抗震能力,提高震后救援能力和公众的减灾意识是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途径。地震本身不会死人,是房屋的破坏才导致人员伤亡。日本的这些经验值得我国认真借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9 03: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