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地震坛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15|回复: 7

地震思考之三:玉树地震的启示与速报制度的改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4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文于2010.5.19)


    这次“4•14”青海玉树7.1级地震中,重灾区有两个人员密集单位创造了“零死亡”奇迹,一个是武警玉树支队,一个是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两者都是在当日清晨发生4.7级前震后,值班领导积极采取措施把人员转移到操场上,从而有效避免了伤亡。


    这次前震发生在早晨5点39分,与主震发震时刻7点49分相差2个多小时,对于人员疏散来说时间应该是很充裕的,这便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地多数人没有躲到户外去呢?


    有种说法是,由于前震震级较小,且发生在凌晨时分,多数居民还在睡梦中,可能没有感受到前震。实际上,那次前震的震级不算很小,达到了4.7级(一般来说3级以上地震人就有感)。据地震部门事后调查,当地居民中很多人都感受到了那次前震,却没有采取避护措施。除了高原地区户外寒冷等客观因素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地震活动频繁,灾区历史上虽无破坏性地震,但周边地区时常发生强震,玉树县经常有感,当地人已经习以为常。有灾民说:假如一开始就知道前震发生在自己脚底下,肯定会从屋子里跑出来。


    笔者认为,这件事情应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假如能够在前震发生之后迅速把地震基本信息(时间、位置、震级)通知当地民众,或许会有更多人主动采取躲避措施,从而减少伤亡人数。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是对前震的速报,并非对后面主震的预报,只是把已发生的地震事件在最短时间内通知当地。


    玉树地震后曾有人质疑:4.7级前震发生后地震部门为何未能发布预报? 笔者认为,我们不能脱离现实谈预报问题,以目前地震学家的预测水平,尚无发布准确地震预报的把握。地震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 就以此次玉树地震为例,从概率统计上讲这种典型的“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只占所有震例的百分之几,如果碰到一次4级地震就随意发布预报,十有八九是错的。可以说,虽然地震部门监测到了前面的4.7级地震,却难以断定后面一定会发生7级以上强震,自然不能盲目通知政府发布预报,这是现今地震预测的真实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地震预测的准确率偏低,地震部门深陷报与不报的纠结之中。报错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恐慌,政府挨骂;不报,坐失拯救生命的机会,于心不甘。社会的承受力能有多大?政府的公信力又该如何?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地震部门对于预报意见的提出可谓慎之又慎。大家都知道地震预报是世界科学难题,攻克这一难关可能需要经历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的探索。可以说,在人类最终掌握地震孕育规律之前,地震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无法为社会提供准确有效的预报服务。但笔者认为,这不等于地震监测部门不能为减轻地震灾害发挥作用。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我们确实不能作出准确的地震预报,但完全有能力提供速报服务,把已经发生的地震事件迅速告知所在地区。拿玉树地震为例,以现有水平我们不知道后面是否有主震,没有能力做出预报,但我们有能力告诉当地人刚才脚底下发生了一次4.7级地震。至于疏散也好,继续睡觉也罢,是人家的自由,让人家自己去判断。地震部门只做能力范围之内的速报,告知地震发生的客观事实,并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预报。接下来的结果,可能会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也可能是白忙活一场引来牢骚,但政府和地震部门的压力会比错报一次地震要小很多。以往我们总是习惯于把震情信息和预报意见一起攥在手里,对预报意见采取谨慎态度的同时,也忽视了震情信息的快速发布。也许有人担心地震速报同样会引起社会恐慌,但笔者以为,不应因为预报水平低而忽视了当地居民的知情权。


    目前我国的地震速报制度,确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速报偏重于破坏性地震,对有感地震重视不足。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为例,地震信息向公众媒体的发布遵循“3-4-5-6-7”原则,即首都圈地区3级以上,东部地区4级以上,西部地区5级以上,周边地区6级以上,全球范围7级以上的地震才会通知媒体。按照这样的规定,玉树地区那次4.7级前震未达到速报震级的下限,所以也没有通过新华网、央视、新浪、搜狐等主流媒体向当地传播信息。


    其次、速报的时效性差。为了确保速报结果的准确无误,地震台网中心需要先报地震局值班室核实,再由局值班室报告上级部门和主要媒体,这样的流程无疑增加了时间开销。目前国外基本上都是速报信息自动上网发布,对于分秒必争的地震速报来说,延误几分钟“后果很严重”。当年汶川5.12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本来是全球最早产出速报结果的,但发布时间却滞后于美国USGS并因此饱受指责,其实并非技术问题。


    第三、缺乏主动推送的手段。当年讨论地震预警的时候便早有专家指出,就算我们像日本那样建立了预警系统,以目前的条件也无法在几秒钟内将警报向社会发布。而在日本,不但可以通过自动装置暂停煤气、电、水、核电站、化工厂等的运行,还可以迅速通过手机、电视、广播发布预警信息,甚至有可随身携带的地震预警接收器。而目前我们除了少数地区开展短信速报服务外,主要还是通过地震部门的网站发布信息,不能主动推送。尽管青海省地震局网站很快发布了那次4.7级地震消息,但凌晨5点的时候有多少人会登录网站来了解震情呢?


    目前在地震系统中,已有建立地震速报“直通车”的呼声。具体来说,首先是降低速报震级的门限值,向媒体和公众报送更多地震信息,不再仅限于破坏性地震;其次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地震信息发布机制,在计算机自动产出定位结果后直接上网发布,同时传送到主流媒体,提高速报的时效性。此外,还要更多地尝试利用短信、广播等渠道主动传送速报信息。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2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山水如屏


    支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1-2-24 14:21
如果知道有“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震了4.7后谁还敢睡觉?所以,尽管发生概率低,除了速报,应该让人们知道这种情况的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11-2-24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山水如屏

中国地震局地震速报技术管理规定(节选)
(2008年修订)

第四章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速报任务及时间要求
第十四条  在10分钟内向中国地震局完成首都圈地区(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个完整行政区,下同)M≥3.0地震的正式速报(样式见附件3,下同),和向各省级地震台网中心反馈正式速报结果。
第十五条  在20分钟内向中国地震局完成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山东、陕西、宁夏、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重庆、贵州23个完整行政区以及我国沿岸近海地区(指我国海岸线外50千米范围内,下同)M≥4.0地震,四川、云南、甘肃3个完整行政区M≥5.0地震的正式速报和向各省级地震台网中心反馈正式速报结果
第十六条  在30分钟内向中国地震局完成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台湾5个完整行政区M≥5.0地震的正式速报和向各省级地震台网中心反馈正式速报结果
第十七条  在40分钟内向中国地震局完成我国国境线外300千米范围内M≥6.0地震的正式速报和向各省级地震台网中心反馈正式速报结果
第十八条  在地震最大面波掠过整个国家地震台网后的20分钟内,完成其他国外地区M≥7.0地震的速报和向各省级地震台网中心反馈正式速报结果
第十九条  负责国外有影响地震(一般M≥6.0)的地震短信信息通报,并根据中国地震局要求打印正式速报卡。
第二十条  负责各省级台网M≥3.0及其辖区内大中城市发生的有感地震初步速报及正式速报的信息转发,并根据中国地震局要求打印正式速报卡。
第二十一条  对于发生在国内和国外M≥6.5以上的地震,震级和位置可以修订,第一次速报结果可以作为初步速报,最后一次为正式速报,正式速报时间可以相应延长。
第二十二条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上述速报任务的同时,要通过专用电话(见附件5)和中国地震局予以确认
第二十三条  严禁跨上述规定范围和任务的速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强烈地震孕育条件不同,地质情况不同,发生时间季节不同等等原因,形成本次地震的一种“势态”,当地震发生后这个“势态”就会消失。如果“势态”没有消失,说明这次地震只是“前兆震”后面必定还有一次大的地震。我曾经两次遇到“前兆震”在12小时至二天范围内必定还有一次更大地震。在地震预报当中,有“前兆震”的大地震因该是最容易预报,“4.14“青海玉树7.1级强烈地震,主震与前兆震相差两个小时,前兆震4.7级已经不小了,后面肯定是一个更大的地震,超过5级就是破坏性地震,地震监测部门应该有所警惕。电磁波测震对发震时间和震级大小对应好,“前兆震”已经指出震中地点,地震背景反映也应该是6.5级以上,可惜一次机会!!!如果根本什么也不知道,再有“前兆震”也是没用。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之所以预报成功,当时地震局摸索出地震一条规律“小震闹,大震到。”就把这条经验用在海城地震上最后预报成功了,这里面有个运气好因素。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就不灵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5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楼主所述“速报制度的改革”外,个人认为国家应扶持开发“地磁强异常时可报警”的手机,这种产品一旦投入市场就会大辐降低灾害损失。见:
http://www.dizhenluntan.com/viewthread.php?tid=403&extra=page%3D1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秋翁感悟


   没办法,教科书式的“前震-主震-余震型”的地震还是太少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tanlilin


   我在文章中的思路有一点类似:官方可以不发布预报信息,但是应该把异常信息公布于众,让老百姓自己去判断。您的意见很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地震坛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地震坛 ( 京ICP备14033744号 )

GMT+8, 2024-4-29 06: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